第102章 体现了我们是一个

第102章 体现了我们是一个……

第二天。

2月1日,星期二,距离赶集日还有5天。

但是陈凡的重点还不能放在赶集上,他得先完成写新闻稿的任务再说。

早上6点50跑到大队部,准点打开收音机。

然后在肖烈文的指点下练习武术。

热身功、扎马步、五行拳,全部练完之后,就已经到了9点。

期间陈凡一直在练,肖烈文一直旁观,如果不是还睁着眼睛,陈凡都要以为他睡着了。

做了两次呼吸术之后,陈凡缓缓收功,对着肖队长问道,“肖队长,挑堤什么时候开始?”

肖烈文打了个哈欠,指了指旁边的大堤,“已经开始了啊。”

就一点小工程,划清楚责任段之后,讲一下施工标准和要领,拎着工具就可以开工,确实没什么需要准备的。

陈凡,“啊,那我去看看。”

说着收拾东西就要出去。

肖烈文笑道,“这个我知道,你是不是要去采风?”

陈凡咧着嘴点点头,“啊,对。”

说采风也没错,眼见为实,写出来的东西才有质感,何况他还没见过真正挑堤的样子,去长长见识也好。

肖烈文锁好门以后,背着双手,跟他并排往下走,“我们以前在前线打仗的时候,也有记者过去采风,坦白说,当时有个别战士看不起那些文职干部,觉得部队就是干仗的,要什么文职嘛。”

陈凡在一旁眼角微抽,这个“个别战士”是不是你自己?

肖烈文只顾着说话,也没看见他的表情,否则一定要坚决澄清。

他低着头继续说道,“不过后来才发现,那些文职记者真是好样的,手上没有枪,就拿着本子和笔上战场,用笔记录前线的战事和英雄事迹,许多战场上的英雄模范就是被他们用笔写下来的。

那时候国家也穷,买不起太多照相机,他们有些人会画画,就在本子上画下战场上的景象,让咱们国内的老百姓了解到战场的第一手画面资料,……”

他没听到陈凡的声音,便转头看了看,却没看到人。

当即愣了一下,再转身,这才看见陈凡站在楼梯上发呆,不禁问道,“你怎么啦?”

陈凡回过神来,赶紧快走两步,问道,“您刚才说,记者在前线画素描?也登上报纸啦?”

肖烈文不解地看着他,“什么是素描?”

陈凡抬手比划了一下,“就是用铅笔画人和物的轮廓景象。”

战场上画画,肯定不能支个架子画油画吧,也不能摆张桌子画国画,所以百分之百,肯定是拿着本子画素描。 “哦,原来这就是素描啊。”

肖烈文点点头,“对对,他们就是画素描,当时有个记者到我们连队去采风,还给我们连的几个战士画过,画得可像了,跟照相差不多。”

陈凡眼珠转了两圈,嘿嘿笑道,“那确实挺厉害的。”

随即不再说这个话题,继续往前走。

肖烈文却停不下来,又说起战地记者,“当年的记者可不得了,文能提笔、武能扛枪,就说有个叫阎吾的,别人都叫他‘武记者’,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就是有一次,他跟着部队上前线,战场上的指挥员牺牲了,敌人正在向我军扑来,这时候怎么办?有个战士看他身上背着望远镜,就以为他是指挥员,向他请求作战命令。

说来也是巧,阎吾从一开始就跟着这支部队,全程旁听了指挥员接受命令、分析敌情和下达任务的经过,他知道这次作战的目的是为了击退敌人,打开胜利通道,就果断下令全面反击,最终赢得了胜利。

从此以后他就被人称为‘武记者’,并创下‘参加战斗最多、采写战地新闻最多、在前线组织战役性报道最多’的记录。……”

肖烈文历数着战地记者的先进事迹,陈凡很认真地听着,同时分心二用。

既然战地记者可以画素描,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用素描代替照片?

不是没这个可能性哦。

作为一个机电专业的学生,他也能画一手漂亮的图纸。

虽然这个画跟那个画相差甚远,但是没关系,他可以练啊。

恰巧图书室里面就有一本《美术常识》,里面就有素描入门的内容,回头只要将里面的内容翻一遍,刷点经验值上去,是不是能把素描技能刷出来?

天意如此啊!

两人慢步走到大堤上,一个说痛快了,很开心,一个想明白了,也很开心。

站在大堤上,不远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肖烈文指着正在挖土的一个小山坡,笑着说道,“那个山坡地势起伏不定,既不能建房子,也不能种水稻、棉花,以前就是卢财主家的柴山,老百姓要上山砍柴,一担100斤的湿柴就要跟他交一角钱。”

顿了一下,他眼里闪过一丝怅然,“其实贵到不贵,我听上海的战友说,当年他们一担60斤的湿柴就要卖4角钱。还有华北、陕北那边的有些地方草木稀少,解放前有地主的时候就不说了,就十几年前,一斤柴火还要3分钱,老百姓看见一把草都恨不得捡回去,现在不知道要多少。

跟那些地方相比,就算我们这里草木比较多,卢财主100斤湿柴只收1角钱,也算得上厚道。”

陈凡眨眨眼,很想说,队长伱是不是跑题了?

肖烈文转头看了他一眼,还以为自己说的话他不敢接,便摆摆手笑道,“现在讲这些话都没事咯,这要是一年前,我也不敢说。”

陈凡见他越扯越远,只能将话题扯回来,“所以这次挑堤,就在那里取土方?”

肖烈文点点头,“农田是根本,能不动就不动,现在老百姓烧柴,主要靠稻草和棉梗,不够的还有河堤上、村前屋后的杂树林,怎么样也够烧火,干脆就把这座柴山挖掉,等哪天把这座山挖平,还能多出十几亩好田。”

挖山取土,完了再改造成良田,还真是一举两得,难怪肖队长脸上颇有得色。

陈凡想了想,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昔日贫农砍柴还要交钱的地主家的柴山,成为今日修补大堤的土方,一样的山,不一样的用处,体现了我们是一个……”

肖烈文在一旁看着他写字,目光逐渐呆滞,忍不住暗暗感叹,这个通讯员找得好啊!

(本章完)

第345章 就采点素材第469章 在路上262.第262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628章 大不一样第451章 优先权308.第308章 真要当老师了第136章 十年鸟第2章 老实交代第503章 购物275.第275章 还不乐意?第638章 闲棋206.第206章 不能白来263.第263章 雨前茶第366章 自产自销第668章 青铜器第377章 忠厚老实第506章 孤陋寡闻第73章 不够用第392章 敞篷船293.第293章 不请自来266.第266章 有信到197.第197章 竞争激烈第373章 突然袭击第551章 计划跑偏第297章 人设不能崩246.第246章 开始改造第491章 牵手第26章 掬匠师傅第443章 他们瞎说的第305章 万万当不起229.第229章 抛的全是玉第515章 诊断第522章 捡便宜320.第320章 滚滚 长江 都是水第527章 大家都一样?第525章 买房吧,师父第617章 借车第599章 快点回来第398章 全部拿下第88章 有黑幕第342章 脱颖而出第340章 会明白的吧?第128章 自有打算第331章 好处我来,背锅你去第629章 准备点东西第507章 淮国旧第672章 老师干不干?206.第206章 不能白来第61章 变化太快306.第306章 来点实惠的第624章 终于来了第530章 又要开会?第597章 看热闹的第296章 颠覆想象第413章 匿名信第454章 一点奖励216.第216章 调整计划第126章 让他心甘情愿第349章 茶话会第550章 报到第692章 新的思路第34章 杀猪第348章 得阳光一点第329章 纪念品第533章 哪里有老虎第51章 慢点走213.第213章 春暖花开第64章 太low了188.第188章 惠而不费第580章 布尔乔亚第620章 保镖第473章 外出267.第267章 样刊和奖励第409章 研讨会246.第246章 开始改造第620章 保镖第574章 想投资第434章 辛苦你啦第585章 复核稿件第376章 我先简单讲两句第12章 缘由第682章 来客人了190.第190章 回家做客288.第288章 真正的本事第427章 齐天大圣第542章 全都要第100章 成了三大员第435章 面试第650章 思想教育课第392章 敞篷船第476章 全员通过265.第265章 您看见啦?167.第167章 拿证了第129章 分享幸福281.第281章 天妒英才第85章 上班(明天中午上架,求订!)第698章 我不去第66章 要有限制(求追读)第500章 没见过世面221.第221章 收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