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

韩谦正侍请姚惜水离开,院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听声音却是柴建、张平、李冲三人要闯将进来。

“让张大人他们进来。”韩谦朝前院吩咐道。

柴建、李冲为在院门口被强行解除兵刃而愤恨不已,走进来看到姚惜水并没有什么异状,才稍稍松一口气,盯着韩谦说道:“此时诸事皆顺你意,你应该得意的吧?”

“柴大人说笑了,我只不过请姚姑娘和平友好的聊一聊人生理想,有什么得意不得意的?”韩谦笑道。

“……”张平轻轻扯了扯柴建的袖襟,不叫他跟韩谦争什么口舌之利,朝韩谦拱拱手,说道,“你此时是赢得殿下全部的信任,但不知道你能将这份信任保持多久?”

“我自然是为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不辜负殿下对我的信任喽。”韩谦笑道。

张平嗤笑一声,显然是对韩谦的话不屑一顾,只是说道:“但愿韩大人能记住今日的话,不要过三五个月就遗忘殆尽!”

“三五个月?张大人是暗指韩某人仅有三五个月能折腾?”韩谦问道,“张大人气度连个女人都不如啊——刚才姚姑娘还跟我说要摒弃前嫌呢。毕竟姚姑娘之前也毒杀过我,她实在没有理由在这次的事情上耿耿于怀啊!”

柴建、李冲皆狐疑的朝姚惜水看去,不知道她跑过来见韩谦,是想私下达成什么秘议?

姚惜水没想到韩谦说胡话挑拨离间真是张口就来,完全没有半点心理负担,也完全不惧会被当场拆穿。

不过待姚惜水想要拆穿韩谦专为挑拨所编的胡言乱语,突然间发现韩谦的话其实很难反驳。

即便反驳了,韩谦很可能也已经在柴建、李冲两人心里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就是她姚惜水对这次的事变,并不是十分在意跟仇怨。

“你可知晓,你父亲出仕叙州之事,差点被内侍省少监沈鹤破坏,是我在宫中出手阻止安宁宫埋伏在天佑帝身边的眼线通风报信?”张平浑不在意韩谦的挑拨离间,盯住韩谦问道。

“那真是要多谢张大人了,”韩谦为信昌侯府及晚红楼做了那么多事,才没有觉得要对张平感恩戴德,彼此间只是利益交换而已,当下也是撇嘴一笑,说道,“我跟姚姑娘刚才话也说得很清楚,你们现在最紧要不是针对我做什么,而是要修补殿下对你们已经变得支离破碎的信任。”

“韩大人得叙州就满足了吗?”张平盯住韩谦的眼睛问道。

“我也跟姚姑娘说了,我这人不怕事,只是怕死而已。”韩谦耸耸肩。

“那好吧,希望韩大人能记住此时所说的话。”张平拱拱手,便带着姚惜水、柴建、李冲等人离开。

“这个姓姚的还有这个张平,倒是比李冲、柴建要略强一些呢。”奚荏看着姚惜水、张平等人走出去的背影,忍不住感慨道。

“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再强都有限的,至少不是我的敌手。”韩谦淡然说道。

韩谦之前没有接触过张平,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熟悉,不过姚惜水的警惕性虽然更高、也更果决,但在韩谦他看来,像姚惜水这类人自幼所接受的训养,都是侧重阴柔手段,而她们所玩的阴柔手段,却是远不及他超越当世上千年的经验累积。

看韩谦这一刻显得得意又自信,奚荏忍不住想要翻白眼,但也不得不承认,韩谦破局的手段,实在是远远超过她的想象。

虽然她一直未忘杀兄之仇,但为奚氏族人计,不得不留在韩谦身边三四个月时间,奚荏也不得不承认,韩谦在她眼前仿佛打开了一个她在靖云寨、在叙州从来都不敢想象的世界。

…………

…………

“三皇子身边到底发生什么事情,邓襄房真就一点都没有觉察?”

郭荣当夜就出锦兴坊去见徐昭龄、金瑞,谁都知道他们是安宁宫、太子及外戚徐氏一系的人物,也不需要为此刻意避讳什么;再者,襄州城内都是大楚将臣,迎来送往也不是什么斩头的罪。

徐昭龄原为左武卫军监军使,此次又兼领西北面行营监军使,名义上是邓襄集结兵马除杜崇韬、三皇子杨元溥的第三号人物,但无论是杜崇韬个人对左武卫军的掌控,还是杜崇韬顺应天佑帝的意志,对外戚徐氏的权势进行限制,总之徐昭龄这个监军使在襄州城多少有些名不符实。

除了监察左武卫军及襄州诸部兵马有无异动,徐昭龄手里并无太多的实权,不像有一部分南衙禁营军以及北衙侍卫亲军,录事参军及法曹参军等将,都要向监军使直接负责。

实际上徐昭龄的个人能力也有所欠缺,要不然的话,作为徐氏仅次于徐明珍父子的核心子弟,徐昭龄即便不在朝中直接掌握要害部门,也理应执掌像润州、扬州或余杭等大州大郡的军政之权,而不是作为监视限制杜崇韬的棋子使用。

徐昭龄在襄州不直接掌握实权部门,身边除了数十护兵外,所能调用的资源,甚至都不如职方司邓襄房主事金瑞。

此外,郭荣真有什么不满,也只能质问邓襄房主事金瑞办事不力,还没有资格对徐昭龄指手划脚。

面对郭荣的指责,金瑞枯瘦的脸颊挤出一丝苦涩的笑。

他是早就注意到三皇子身边的侍卫人马频繁更换,李知诰、韩谦身边的扈卫也频繁进出襄州城,但除非杜祟韬下令或者徐昭龄以监军使的名义强烈抗议,不然在襄州城里,还有谁能对这事指手划脚?

当然,金瑞注意到锦兴坊那边的异常之后,有提醒徐昭龄,奈何徐昭龄没有足够的重视,金瑞也没有无计可施。

除了动用最暴烈、最直接的手脚,职方司邓襄房受金瑞掌控的那些精锐斥候,也只能盯着龙雀军那边的动静,却没有其他的处置权。

不过,当前最紧迫的还不是三皇子身边有什么异动,而是寿州在蔡州南部、光州北部的兵马,正承受着梁军所施加的极大压力。

他们此时更应该共同努力的,是要使得在邓襄方向所集结的大楚兵马能够更积极主动一些,以缓解寿州军此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甚至暂时跟三皇子所属的龙雀军合作,也是在所不惜的。

因此,对于郭荣建议徐昭龄出面阻拦三皇子与沈漾向杜崇韬讨要空饷军粮,以限制龙雀军在左前部能有什么作为,金瑞心里则是不赞同的。

事实上,龙雀军倘若能对少习山一线的梁军有所作为,甚至进而威胁到梁国整个山南地区,必然能叫梁国此时集结于潼关、洛阳一带的后备兵马不敢轻举妄动,这实际上也将能缓解寿州军在北线的压力。

不过郭荣、徐昭龄未必会这么想,金瑞也就不便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天之子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寝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待沈漾又从军中选拨两百多少年将勇加强新编侍卫营的实力之后,即便领受民夫钱粮一事暂时还没有出结论,韩谦便过来跟三皇子辞行,准备前往沧浪主持筑城之事。

即便沈漾、郭荣、陈德、柴建、李冲等人在场,韩谦犹是侃侃而谈,

“沈漾先生必然跟殿下传授过此文的要旨,但韩谦从此文所悟却是另一番道理,殿下可要听一听?”

“韩师请讲。”杨元溥专注的往前倾过身子,示意韩谦继续讲下去。

“韩谦从《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所悟的道理,乃是天子之权位于五步之外、千里之内——五步之内,天子亦与常人无异。前朝中晚期以降,诸君王性命都操|弄于宦臣之手,即五步之内不保,自然难谈五步之外、千里之外的天子之权了,”韩谦坐于案前,侃侃而谈道,“此时沈漾先生为殿下所选三百少年将勇,皆少年心性、意气风发,还没有学会背叛,还没有学会阴谋,殿下当亲事之,明示训令,严加操训,遇赏则赏,遇罚则罚,待殿下能掌握五步内之事,便能谋千里之权,切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失之懈怠,将五步内之事委于他人……”

沈漾、张平皆以鼻观心,不置可否;陈德嘿然而笑,觉得韩谦此议怪诞新鲜;柴建、李冲则目藏怒色杀机,郭荣则似有所思。

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二百三十五章 献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谋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诏(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五十三章 用间篇第一百八十一章 说逃第十九章 侍讲沈漾第五百二十八章 决定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马不停蹄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九十章 破寨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二百三十八章 奴婢第二百八十六章 神陵司第二百八十四章 岳东大营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阳第一百一十三章 季昆之死第三十一章 偏见与疏离第六百四十二章 阻拦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营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诏(一)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礼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九十二章 灭寨第三百三十四章 穷酸王侯第一百五十二章 盐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谈(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二百六十七章 冯缭(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五百九十八章 宫中(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五百六十八章 选择第十六章 侯府第六百二十四章 华柱峰栈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贿第五百八十七章 闲时雨第六百三十七章 独山津第三十章 疫水疏第六百八十章 风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谈(二)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还朝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四百六十三章 缙云司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六百零四章 迎亲(四)第三百五十章 郭荣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师第十六章 侯府第三百二十四章 热闹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信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进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讯问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澜不惊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四十六章 奴婢第六百二十八章 诡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五百一十章 议事第七百四十八章 战役(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负荆入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澜第一百六十章 软禁第五十六章 有仇报仇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顺逆第六百章 宫中(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二百七十章 新的秘旨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六百二十五章 相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奴婢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衅(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