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旨

冯家最多时在淮南、江东拥有上百家货栈,冯家船队还拥有上百艘巨舶往返各地运输货物,这些都要折价处理掉,才能变成养军或赏赐文臣武将的钱粮。

发放官俸或赏赐,可以发放柴炭米面、丝绸绢布,可以赏赐庭园宅田,甚至可以说赏奴婢歌姬,但没有说赏一艘帆船的。

韩谦最终还没有将冯家船队都接下来,那样的话,目标太大,痕迹太明显,最终接手二十艘大型帆船,使得十月底集中到雁荡矶的船队运力提高到七万石。

冯家船队绝大多数选用还是雇工,但每艘船上掌事的则都还是冯家培养的奴婢或部曲,为保证对这些人的控制,其眷属家小都住在金陵,住在冯家伸手能控制的眼鼻子底下。

也就是说,叙州船帮的运力一下子扩张到一倍多,都不需要从叙州额外调艄工水手,仅仅是从冯家聚集到雁荡矶不知何去何从的奴婢里雇佣便足够了。

船帮护卫则可以从冯府的家兵部曲中招募。

这一点看上去很理所当然,毕竟这么多的奴婢、部曲,从踏出冯家府邸那一刻起,理论上就都是身份自由、身无余财的流民,但涉及到人心,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复杂。

一方面冯家人会习惯性的继续将这些奴婢、部曲视为冯家的私产,另一方面这些自感无依无靠的奴婢、部曲,对冯家人还有心理依存的惯性。

韩谦想要将悄无声息的将所有人都骗去叙州,而且要让整件事在外人眼里看上去,像是所有冯家人及奴婢、部曲都自愿去叙州,以及到最后冯家绝大多数的奴婢、部曲最终都交由他来接手,很多事情便需要冯缭、冯翊、孔熙荣他们暗中配合。

借条的作用主要是诱骗。

韩谦是要通过冯缭告诉那些担忧到叙州后会落难的冯家人,作为赎回借条的代价,韩家会在叙州给他们准备好田宅;当然了,谁都不要指望他这边会如实归还欠款。

就像是冯家还有最后一批被漏过的财产,但唯有到叙州之后才能兑现。

对那些实在不愿去叙州,想着在附近投靠亲友的冯家人,这时候就会拿李骑驴的事情进行恐吓,暗示冯家人倘若留在金陵附近,极有可能还将会受到迫害。

这种种事情做完之后,韩谦从冯家奴婢里招募护卫、船工,才没有掀起一丝波澜。

而到离京限期的最后一天,冯府上下五千四百余人拖儿带女、哭哭啼啼的登上叙州船帮专门准备的三十六艘船,随同底舱所装的三万石粮食,从雁荡矶起航,离开金陵,往叙州而去。

看着庄院里人去院空的狼籍,韩谦又乘一艘乌篷小舟赶去对岸的永春宫庄园。

韩谦走进庄园,看到三皇子在沈漾、郑晖的陪同下,正登上湖石垒砌的假山眺望船队扬帆进入长江的情形;十数侍卫都远远站在一旁。

沈漾、郑晖看到韩谦过来,脸色都颇为阴郁。

韩谦心里一笑,沈漾、郑晖不知道奚氏族人、不知道他与潭州就地禁之事所达成的交易,但就仅仅是这么多的冯府中人,一起迁往叙州,心里对他有所忧虑,也是理所当然的。

要不然的话,沈漾、郑晖反应就太迟钝了。

“韩师,我正打算派人去请你过来呢!”杨元溥颇为高兴的招呼韩谦道,“韩师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金陵?”

听到三皇子这话,沈漾、郑晖心里都是咯噔一跳,看向韩谦的眼神顿时又锐利了几分,心想三皇子怎么就如此信任韩谦,这时候怎能放韩谦离开金陵?”

韩谦微微一笑,说道:“没有陛下的秘旨,沈大人、郑大人怕是不会同意让我将田城等人的眷属一起带走啊,更不要说五百左司子弟了!”

沈漾、郑晖嘴巴张大在那里,难以想象冯府奴婢迁往叙州,竟然是陛下定下的密谋,虽然近旁没有他人,郑晖还是下意识压低声音问道:“陛下下一步要对潭州动手?”

郑晖、沈漾都不是蠢人,韩谦与三皇子都透漏如此关键的信息,他们还想不到这点,就不要指望能坐稳此时的位置了。

其实刺客夜闯郡王府一案,令他们心里也存很多的不解,再看到这大半个月真真假假的消息,以及冯府中人这次都去了叙州,就已经起疑这一切乃是韩谦的密谋。

这一刻他们心里憋了好久的疑惑总算是得到解答,但同时又反过来担忧韩谦、韩道勋父子俩在叙州仅掌握这点力量,待朝廷对潭州动手里,能发挥多少作用。

当然,他们是不知道潭州借地禁渗透叙州以及奚氏族人的事情,但这两件事对韩谦整合叙州的作用是相互抵冲的,也就不影响他们的判断。

韩谦当然是希望在叙州能直接凑足五六千精锐战力,但这又是不现实的,毕竟各方面都不能表现得太迟钝,要不然破绽就大了。

所以除了这次迁往叙州的冯家奴婢、部曲外,韩谦接下来只能一次性带上左司斥候、韩家在金陵的家兵、奴婢以及五百左司子弟走,同时还要将田城、高绍、林海峥等左司主要武官的眷属家小带上。

这么一来,韩谦便能在叙州整合出两到三千人的精锐战力,而同时使整件事看上去就像是一次密谋已久的潜逃。

这时候就需要沈漾、郑晖二人的配合。

在护军府的管控之下,田城等人一旦不经通报就将眷属私自带出金陵,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上报到沈漾,这时候就需要沈漾帮着拖延时间。

而五百左司子弟更是现在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借口,直接从桃坞集调到永春宫庄园,以便韩谦在潜逃时,能一次性“骗”走。

不过在潜逃事发生之后,天佑帝会以西南边陲安定为借口,默认韩家父子“割据”叙州的事实,甚至会将更多的左司眷属送往叙州,以示诚意。

这么做,是帮韩谦稳定住左司将卒的情绪,成为控制叙州的中坚力量,同时这也是要诱导潭州误判天佑帝及朝廷的软弱,放松他们对朝廷的警惕。

不过,最迟到明年秋后,韩谦必须在叙州完成整合,配合金陵对潭州的用兵。

在韩谦跟沈漾、郑晖二人解释瞒天过海之策的来龙去脉之后,杨元溥这时候又怀里将父皇所拟的秘旨出示给沈漾、郑晖二人,之后便交给韩谦贴身收藏。

韩谦需要有这道秘旨说服他父亲,同时他凭借这道秘旨,名义上不仅能调用叙州一切资源,还能节制辰州以及沅州上游的黔中州县配合行事。

当然了,这只是给韩谦必要时应有的大义名分而已。

辰州刺史好歹还算是朝廷委派的流官,黔中诸州则都是羁縻州,哪里可能会听韩谦的招呼?

最多是在韩谦收拾叙州土籍势力,凭这道秘旨对控制这些州县的豪族,可能会有一个阻吓的作用。

“冯族西迁一事,府里已经有所议论,韩大人动身,宜早不宜迟。”郑晖看过秘旨的内容之后,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转念又说道。

这次冯氏这么大规模的迁徒,而且都是对朝廷有怨恨的人迁往叙州,一点含沙射影的议论都没有,那才叫奇怪呢。

不过目前只是在私下议论,还没有人去揭盖子,所有的计划自然还能照常进行,但谁能保证拖多久,没有人直接上书参劾韩家父子心存谋逆之意?

到时候天佑帝要是还继续装瞎的话,潭州还能不回过神来?

所以在郑晖看来,韩谦的“潜逃”必需要在那个之前进行。

“现在盯着我这边的,有太子那边的人,也有信王那边的人,他们多半是希望殿下这边能闹出点大乱子,所以时间还是有一些的。”韩谦笑道。

郑晖一笑,沈漾则是一叹。

要是三皇子麾下头号谋臣“潜逃”,就算是为了朝廷的颜面,天佑帝最终以默认韩家父子割据叙州的姿态,对外部掩盖掉这桩“潜逃”丑闻,但在内部对三皇子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且惨烈的。

在最后的真相没有揭开之前,所有的王公大臣,几乎都不可能再去支持三皇子登基。

在这样的前提下,信王及太子那边,这时候即便察觉到这边的异常,也多半会选择坐观其变。

这样就彻彻底底助韩谦完成一次完美的“欺上瞒下”,而使潭州落入陷阱之中而难觉察!

郑晖笑是他瞬时猜到韩谦的意图,沈漾叹是派系之争已经令很多人忘却效忠的是大楚了。

当然了,郑晖、沈漾不是没有想到韩家父子有趁势割据叙州的可能,但从大局考虑,以一个本来就不在朝廷控制之下的叙州,以搏整个洞庭湖的精华地域,怎么都是值得去做的。

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七百八十二章 旧事(二)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临(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八十九章 袭寨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国形势第五百九十八章 宫中(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七百五十七章 关中(四)第四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三百四十七章 朔风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二十七章 水蛊疫第四百零八章 相安无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机壶第七百五十六章 关中(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营地第六百六十五章 瞒天过海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营第七十章 横生枝节第三十七章 书出惊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七十七章 行刑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五百五十章 韩府(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战之过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谋第一百五十章 条件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二百五十五章 诡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与谋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计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师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义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七十六章 龙华埠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释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宫旧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陵(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五百三十八章 渡江第三百九十九章 问话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缭(二)第四十三章 教训家兵第一百八十章 问心第四十六章 奴婢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七百七十九章 夺寨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结(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条件第七百八十五章 将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缓追(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五百八十八章 长街第六百二十六章 顺水推舟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一百零一章 杀人活命第一百四十章 增减第六百八十四章 宫禁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六百一十七章 传议第一百零三章 州狱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七百七十章 金陵诡局第九十七章 武陵第一百二十三章 窥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谋第五百五十二章 渡江第七百六十七章 贺礼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赏第一百章 黔阳第三十四章 风未平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宫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阳(四)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见马循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五百四十章 屈服第六百二十一章 北上(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州刑徒第二百八十四章 岳东大营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