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蒹葭苍苍

ps:回来晚了,只有一章,明天三更补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河岸上对着如画河川吟诵此诗,赵无恤对旁边的子夏嗟叹道:”《秦风》有其肃杀悲壮的一面,却也有委婉凄美的一面,只需要寥寥八字,便能将人拉到诗情画意里,民风里蕴含的智慧,真让人叹服。“

”上卿的诗也不逊色。“虽然没有拜入孔门,但子夏对诗书也很精通,他这么夸赞赵无恤倒并非恭维,除了编篡风雅的尹吉甫,在作诗上,很少有人能像赵卿这般”高产“。

赵无恤没有得意,那些东西都是他借用后世的,他只是搬运工而已,不至于恬不知耻地自我夸耀。

虽然他赞颂秦风之美,但如今渭水之畔芦苇依旧青青,伊人却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秦赵两支军队夹河相望。

一苇小船离开赵军水营,从北岸缓缓驶向南岸,舟上是一名衣冠楚楚的使者,高举着赵无恤给秦国人开出的条件。

”秦人会接受上卿的条件么?“子夏看着船愈行愈远,不由问道,战争已经接近结尾,秦人再也不想打下去了,而赵无恤在西面的扩张也抵达极限,再拖下去反而不美,是时候考虑下东方宋国的变故了。

”秦人国内已空,他们没有选择。“赵无恤担心的倒不是这个,前日位于泾阳的邮成派人来请罪,说他擅做主张,让赵葭帅少数骑兵去泾水以西扬赵氏军威。

说起赵葭,他的名便是源自”蒹葭苍苍“,这个名字颇具女性色彩的青年却天生大胆,是赵氏年轻一辈里最出众的,赵无恤对他也十分喜爱。如今赵葭冒险孤军深入,无恤甚至都不期待他是否能做下一番大事让秦国震惊,只希望他能平安归来,至少让这边有赎回他的机会。

不过秦国的大庶长子蒲却不这么想,看了赵无恤送来的和谈条件后,他的心一下子就寒了。

”秦须昭告天下,承认此战是秦不义在先,秦国要向赵氏投降,接受赵氏的一切条件,条件如下:

“第一,归还河西、桃林、上洛等地,并退出所谓‘连横’,盟誓永不与赵氏为敌。”

”第二,在河东投降的秦兵要被赵氏役使三到十年不等。”

”第三,秦肆虐河东,造成大量损失,作为赔偿,秦需输送一百万石粮食入晋,限三年交割完毕,此后七年,每年均要输送十万石。“

“第四,在粮食交割完毕前,泾水以东五县十三城将由赵氏代管十年。”

”第五,秦国年内拆除渭南诸城邑的城墙,驻军不得超过万人……”

“秦若接受此约,便形同灭亡了!”子蒲差点晕死过去,虽然设想过赵无恤条件肯定会很苛刻,但却不曾想,过分到了这种程度。

且不说秦人要给赵氏提供十年的粮食,俘虏则做免费劳役,赵氏这是要骑到他们头上,想榨干秦人的血汗!泾水以东那些城池被赵氏控制十年,十年后又是什么情形?以赵无恤对卫、鲁做的事情看,或许它们就永远离开秦国,再也无法回归了!

至于第五条,更是将秦国可能的抵抗扼杀于萌芽,渭南无防备,赵军便可以从数条战线长驱直入。

对于子蒲而言第四第五条难以接受,而对于秦国国君而言,之后的第六条更是在他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第六,赵秦本为一家,穆天子因造父之功赐赵城,为赵氏。是时秦之祖乃天子圉、牧,无氏,亦无封邑,遂以造父之宠,大骆、非子皆蒙赵城,以赵为氏……其后非子封于秦亭,秦仲为西陲大夫,秦襄公列为诸侯,遂忘其赵氏本源,而以秦为氏矣……今若秦真心和谈,当废弃秦氏,复以赵为氏,秦自此为赵氏小宗……“

子蒲可以想象赵无恤在拟定这一条时脸上的戏虐神情,但他虽然心中大怒,却不得不强忍着怒火对赵氏的使者说道: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大夫之氏可更易……诸侯之氏亦可轻易乎?更何况诸侯岂能为卿族小宗?此事秦国万不能从。”

“除此之外,渭南堕城削兵,秦愿从之,若上卿能将秦卒早日放归,泾水以东城邑让秦保留,秦将放马于终南,不在泾东维持一兵一卒,全力耕作,在十年之内向赵氏献上两倍的粮食!还望尊使如此转告上卿……”

秦川平坦肥沃,只要在农业上用心,很容易产出粮食。在子蒲看来,粮食没了还可以再种,钱帛没了还可以再攒,但土地、人民,国之本也,纵然赵氏已经实际占领了泾东,可他们迟早要离开,作为秦国的掌舵人,子蒲决不能轻易弃地弃人!

然而赵无恤的回答却让他绝望,一个时辰后,使者回来了。

“上卿言,秦国若不想再受刀兵之灾,使得社稷危亡,就必须接受赵氏提出的一切条件,不得讨价还价!此外上卿还有一句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已然。赵秦之先曾为殷商诸侯,宗周时沦为圉、牧,其后非子为附庸,秦仲为西陲大夫,至于秦襄公,遂复为诸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秦能如此,焉知明岁赵未为诸侯哉!?“

子蒲脸色一阵轻声一阵白,赵无恤之心路人皆知,看来晋国之内将有大事,可现在魏氏已亡,连横已败,再也没人能阻止他了。

秦国的情况子蒲最明了不过,秦的血液在河西流光,精锐也沦为俘虏,他们已经没有再战的本钱了,渭南这支拼凑起来的”秦军“,不知有多少稚嫩少年和老迈长者,赵氏虽然在东方有事,可赵无恤为了逼秦屈服,一意孤行率兵伐渭南、雍城,那秦国就真的危险了,搞不好最后他们失去的还不止泾水以东……

赵无恤给了他数日时间与雍城那边沟通,就在子蒲犹豫的当口,次日,一份来自雍城的急报传到了渭南。

展开帛书看了看后,子蒲本来已经满是皱纹的额头皱得更紧了。

是赵军前锋抵达岐山以北,烧杜阳而去的消息,雍城为之震撼,秦伯盘派遣车骑前去追剿,但赵氏大批骑兵已经在泾阳集结,随时可能渡水西侵,所以秦君急不可耐,催促子蒲不管什么条件,先接受下来……

”唉……“子蒲长叹了一口气。

”这个秦国的百世罪人,便由我来做吧,只望秦国社稷能延续下去,只望后世子孙不要忘记今日渭水之耻!“

对秦国大夫、校尉们如此宣布后,子蒲无力地走向渭水之畔,宽大的深衣沾满泥水他竟丝毫未觉。秦国大夫们神色悲苦,看着大庶长背脊微驼,背影充满了无奈而伤感,真是引人唏嘘。

当年入楚驰援,击败吴军,灭唐国,再造了秦国的大国地位,他和子虎是多么意气风发啊!他们本来想要中兴秦国,复穆公之业,谁料到头来,却又是一出崤函之耻……

不,这次秦国从赵氏处所受的羞辱,百倍于崤之战时!他们被迫跪在赵无恤脚下,不仅割地赔款,还要奉他为大宗!

当年秦穆公花了十年时候挽回尊严,这一次,秦国又要花多少年才能重新站起来呢?

子蒲不知道,他只知道,坚韧不拔的秦人绝不可能接受这种命运,十年不成,那就二十年,三十年!

终有一日,要复此大耻!

但现在,他得低下头,接受赵氏的一切条件,秦国才有未来可言。

六月五日,渭水之畔,秦国降服……

第149章 轻骑夜击 下第277章 前进的方阵第965章 齐人之福第409章 坏消息番外5《亚历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525章 弑君者(上)第925章 《用间篇》第820章 无为有为(下)第977章 千乘万骑第484章 我有嘉宾第335章 盗墓笔记第178章 损己利人第570章 赵卿昔时宴平乐第768章 当归 上第8章 挟强弓兮射白鹿第1006章 决战风陵渡(下)第339章 中都的灯灭了第676章 逐君侧之恶臣(下)第876章 版筑之间第1011章 国殇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93章 鼓而成列第517章 隐士第843章 虽远必诛!第356章 人之将死第65章 暮春三月第11章 幸不辱命第245章 韩氏劲弩第280章 父与子(上)第476章 疾风烈火第930章 邹鲁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619章 桃园三结义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354章 造纸术第406章 争渡,争渡!第777章 大厦将倾第286章 “战国时代”第921章 邻人失火第49章 有女如云第331章 竖子不可与之谋!第1035章 大开明堂受朝贺(上)第834章 石渠第1179章 朝鲜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966章 熵第126章 国险多马第673章 尽弃前嫌?第838章 舒而脱脱兮……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1191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第976章 最后的残暴第917章 眼看他楼塌了 中第583章 问鼎之志第237章 道路舆第777章 大厦将倾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129章 士相见礼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1003章 纵死侠骨香第1176章 特赦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589章 将神权交予你手第426章 上阵父子兵(上)第790章 长平之战(上)第1006章 决战风陵渡(下)第711章 叶公好龙第938章 虫豸第372章 奥林匹克?第837章 运河第335章 盗墓笔记第331章 竖子不可与之谋!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40章 知瑶之谋第968章 大盗与王孙第204章 君与臣第894章 孙武子第726章 山不过来,我便过去!第1090章 王侯尽北望(下)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885章 此之谓战胜于制度第123章食不厌精第918章 眼看他楼塌了(下)第133章 嬴秦嬴赵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105章 端木之风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驹!第29章 威风凛凛第233章 少而执官第316章 公输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303章 陪臣执国命第720章 齐侯的贵宾第72章 初见魏驹第301章 鲁城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