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不绝如缕

……

外面万余大军围城,城内却仅有千余守卒,而且城垣低矮,甲兵劣钝。杞维倒是有自知之明,他乖乖地听从了子夏的“请求”,打开城门,同意鲁军的“借道”,并愿意无偿提供赵军十日的口粮——杞国的总人口不到三万,再多的话他也拿不出来。

这之后,杞维将一切事务都交给淳于城的大夫们处理,自己跑回简陋的宫室里生闷气去了。他生气的不是子夏为赵侯来杞国探路的意图,而是气他不愿意说实话,未曾把自己当做朋友。

子夏也是位君子,见杞维如此,心有惭愧,在他的斡旋下,这支鲁军总算是照顾了杞国,大军没有进入淳于城,而是在外驻扎。他们在休憩一夜后便前往缘陵,只留下少数人随子夏看护后路,统筹粮草。

正如子夏所言,他们这次行经杞国,的确是为了借道而来。这支军队的统帅是在赵吴战争里立下大功的冉求,在前年淮泗地区的战争结束后,冉求便被调到东鲁,配合驻守莒城的国、高、晏三家反攻琅琊。

投靠齐国的莒子在国内没什么号召力,大夫们宁可投靠赵国也不愿意跟着他一起发疯。进攻很顺利,在夺回琅琊,解救琅琊山上已经当了快一年野人的徐承和水军将士后,冉求又奉命在莒国驻扎,在赵国伐齐的战争里,作为东线统帅,麾下除了东鲁一个军外,还有晏氏、鲍氏的家兵。

齐国在其东境也有几段长城,一直从穆陵关延伸到即墨城,然而冉求早就看出来了,这段长城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杞国。

齐国在即墨城和穆陵关都驻扎重兵,唯独杞国是个空白区,子夏以游士身份入杞国探访,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掘开一段长城,沿着潍水进入淳于,再深入齐国腹地,就成了东线的既定战略。

如今战略已经完成了一半,不过对于主帅冉求,以及许多鲁国人而言,他们对于脚下的杞国,一向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当年杞国弱小,夹在齐国、鲁国之间,经常受到侵扰,历史上鲁国就多次借口杞君不敬,多次攻打杞国,侵占杞国田地。杞国为求自保,便和晋国结盟,杞隐公做成了一次一本万利的买卖:他将女儿送给晋悼公为妾,结果就生下了晋平公。

这下杞国就相当于抱上了一个大腿,等到晋平公长大后,拗不过老妈的耳旁风,决定扶持杞国,帮助他们把都城迁回淳于。非但如此,晋还为杞国向鲁国讨要杞田,鲁国被迫答应。

可暗地里上,鲁人对于晋国过分偏袒杞国十分愤怒,他们愤愤不平地说道:“杞国,是夏朝的后代,而用夷礼。鲁国,是周公的后代,而与晋国同姓。如今晋国不担心周室的衰微,反而保护夏朝的残馀,真是岂有此理!把杞国全部送给鲁国还差不多,岂能损害鲁国利益而肥杞!”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年,两代人的时间,然而有些根深蒂固的地域性格是难以扭转的。在冉求等鲁国士人心目中,现如今鲁国既然已经和赵车同轨书同文,几乎合为一体,那就应该把当年晋国没有做的事情做掉,将杞国的城邑并入鲁国疆域!至于杞人,把他们迁到某个穷乡僻壤继续祭祀夏后氏社稷即可。

不过这些话尚在冉求肚子里,没有轻易说出来。上一次因为司马子牛的死,导致冉求情绪激动多说了一些对于南子和天道教的是非,这间接导致赵无恤将宋国分割,让乐氏驻守彭城,如今两年过去了,宋国依旧是东西分治的状态。

冉求很有分寸,对君臣关系十分敏感,他知道,有些话要看准时机来说才行,而且他也不能确定,此战若能一举破齐,赵侯会如何对待齐、鲁、杞,乃至于莒国。

这东方的形势,依然未明啊……

但有一点冉求是肯定的,那就是不管是哪一国,战后如何被分割,延续也好,灭亡也好,新生也好,大家都必须老老实实呆在赵侯划定的新秩序之下!

就这样,在七月初时,冉求让鲍息率领他的家兵数千人拖住穆陵关齐军,让晏圉带着数千人进攻齐国东方重镇即墨,他自己则带着主力,利用杞国这处空白,一路北上,深入齐国腹地,饮马潍河下游,也就是后世的潍坊。

抵达此处后,冉求距离他的战略目标已经很近了。

邶殿,这就是冉求即将进攻的地方!

……

邶殿,也就是后世的山东昌邑,这里原本是东夷莱夷的地盘,在两百年前,齐庄公征服此处后,开始设立邶殿,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这里已经开发得不错,被齐国作为东方的别都,拥有一片繁荣的城邑群,人口近十万,煮盐业和渔业都很发达,是胶西的核心地带。

除了经济发达外,此地还南亘潍河,北枕少海,山川襟带,屏蔽

东西,是连接临淄和东莱的要地,所以赵无恤才在制定战略时,让东线的冉求以此作为进军终点。

只可惜,冉求还是来的晚了那么几天,在兵临邶殿后他才得知,就在数日前,陈恒已经从临淄带着数千人来到邶殿,却未作太多停顿,留下一些兵卒断后后,便渡过潍水、胶莱河继续东去了。

“这陈恒真是比狐狸还狡猾,更长着一只犬马般的鼻子。”冉求知道陈恒是君上最难缠的敌人,倒不是因为他强大,而是锲而不舍地与赵侯作对,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是窃国大盗的缘故?

若能将陈恒杀死或擒拿,必然是大功一件,这次又让他跑了,冉求不免有些遗憾。

不过他还是截住了陈恒的尾巴,后方有陈氏族人陈豹带着一批贵族和百姓过来,便被鲁军阻拦,不得前进,如此一来,齐国便被割裂为东西两段了。

冉求谨慎,没有贸然渡过潍水去追击陈恒,东莱地区丘陵密布,不熟悉地形交通的话很容易吃亏。他的任务就是攻克邶殿,扼死东莱,然后向西与赵无恤汇合。

七月上旬,经过近十天的鏖战后,人心惶惶的邶殿终于被攻克,冉求留下千余人驻留此地后,便带着主力向西进发,七月十五日,济南、长城、胶西三支军队完成会师,除了都城和东莱,齐国其余地区均已被赵鲁军队攻克。

就这样,近十万大军包围了临淄,齐国的社稷,陈氏的存亡,不绝如缕!(~^~)

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222章 生者当如斯第669章 破城第1172章 复仇之义(上)第307章 两小儿辩日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120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592章 子贡一出第603章 他回来了第194章 医扁鹊第329章 相忍为国第594章 山的那边是海第953章 富贵险中求第487章 夹谷之会(中)第313章 其命维新(下)第1149章 身骑白马第93章 鼓而成列第764章 粮食问题第914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第477章 两败俱伤第712章 范蠡文种(上)第1065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上)第936章 螽斯第783章 雌虎第500章 美人离殇第836章 复辟第521章 摘桃的来了第553章 成王败寇第1131章 髀肉复生第889章 礼不伐丧第932章 盐粒第123章食不厌精第565章 将堕四都进行到底!第343章 盗亦有道(下)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177章 遍寻名医第744章 济济多士第821章 兴越三绝第290章 莫善于借贷第108章 小惩大戒第783章 雌虎第103章 囹圄隶妾第551章 我见泰山崩于前(下)第42章 势将去汝!第1111章 子张之儒第500章 美人离殇第669章 破城第213章 众志成城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299章 苛政猛于虎第750章 国之之鼓第256章 赵武卒第1196章 列御寇第324章 乱(下)第1095章 无题第412章 猎国(上)第720章 齐侯的贵宾第990章 蒲坂之战(上)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984章 韩之战(上)第592章 子贡一出第787章 太阳照常升起(上)第731章 国人暴动 上第739章 百年之计第1124章 刻舟求剑第590章 诸神的黄昏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513章 右翼第958章 意外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217章 秋日之阳(二)第418章 大雪满弓刀(上)第927章 将军白发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405章 以谁为主?第433章 伤寒(中)第711章 叶公好龙第736章 亡国之音 下第579章 孔门的分裂第804章 三家第528章 弑君者(终)第371章 言偃与伯鱼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028章 王孙归不归?(上)第479章 孔方兄第361章 邾国第1060章 声东击西第110章 暴雨将至第240章 刺客列传第15章 君子六艺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256章 赵武卒第116章 存灭继绝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898章 竹杖芒鞋轻胜马第679章 叛臣第503章 外援第160章 教战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