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欲言又止

感谢书友长枪依旧在身的打赏!顺便先声明下吧,本书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本爽文,无虐

……

而另一边,范嘉在看着赵无恤的车驾远去后,又朝人声鼎沸的粟市里看了一眼,目光阴沉。他大概是第一个注意到麦粉大销于市的卿子,也早已派人在旁观察,查探清楚了价钱、运输等事项。

因为,他明白,这是一笔利超十余倍的生意。只是在问过自家的粟商后,得知这种细若粘土的麦粉,若是让隶臣妾舂捣,是绝对制不出来的,那赵无恤定是用了什么新的工艺,难说与买走的十多名鲁国陶匠有关!

于是,范嘉回到漆陶市的匠作坊后,便招呼隶属于范氏的市掾吏过来,嘱咐道:“吾观乎那赵氏子货殖之人,似乎成分杂糅,汝等速速差人贿赂,定要弄清楚,这麦粉是如何制出的……”

一个百户小乡,就算把所有收获的麦子都制成粉,也不过有万石,换几十万石的粮秣。

可若是等到所有赵氏领邑都开始制作这种货物贩卖,而另外五卿却还弄不清楚到底如何得来,那问题就严重了。

在多数新绛士大夫只关注庖厨会如何用麦粉制作可口的美食时,范嘉却一眼看穿了隐藏在这种奇物背后的货殖。

六卿若是开战,必然需要驰车百驷,革车百乘,带甲数万。战场从河西到朝歌,从晋阳到陆浑,千里馈粮。

到时候,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给家臣、谋士的犒赏,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的消耗,日费百金!

古兵法云,食敌一石,当吾二十石!赵无恤现在做的事情,正是如此,他用少量麦粉向晋国士大夫换取大量粟米、牛马。等到他积少成多,粟支十年之用,驷马可以装备千乘战车时,范氏想要将赵氏迅速击垮,就会变得极其困难!

于是范嘉又下令道:“此外,再派些人去下宫左近等候,每次邑市之日,必有成乡国人出来,能用钱帛收买则好,若是不能,便绑一个回来!范、赵敌对已久,余可不能让赵无恤坐地生财!”

……

第二天清晨,在回成乡的路上,依然是王孙期为御戎,赵无恤扶车栏而站。

小童敖自从姐姐薇献剑,表明了身份之后,便获得了士一般的待遇,他被特许蹬车,一路由王孙期教导他驾车之法。但他的眼睛,却一直不安分,时不时看看安步走在车侧的井,又扭头瞧了瞧赵无恤,欲言又止……

“车有双轮、单辕,车舆站人,前驾四马,驾辕的马称之为服马,两旁的叫做骖马。御戎要以手执八辔控制驷马,正如诗言,执辔如组,两骖如舞;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虽然已经被王孙期教过一遍,但赵无恤依然认真地听着。

中国春秋时期的战车,是胸式系驾法,比同时期埃及、希腊的颈式系驾要先进得多。这大概是先秦战车多为重型,甚至可以用来冲锋陷阵的缘故,而不是埃及、赫梯那种轻型车,只能当射箭平台用。

但也许真的是术业有专攻,赵无恤就是精于射术,剑术粗通,而驾驭之术则怎么学都没法做得很好。

成乡也有几名车人和轮人,在赵无恤给计侨科普了初中力学后,对新制作的一辆战车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比如在辕上多了根加固杆,加固了车轴,让容易被障碍物挂住的长毂变短。

随后,他便用这种新形制的马车和王孙期比赛,却三次换马,三次都被甩得远远的。

赵无恤当时觉得很奇怪,论性能和速度,应该是新做出来的车要更好些,为何还输了?

他问道:“王孙教余驾驭,其术未尽授予我乎?”

王孙期对答道:“下臣的驾驭之术已全部传授给君子了,但君子一旦自己驾驭,就常常没用对地方。作为御者,最应该重视的,是驷马的身体与车统一,人的心和马的性情协调,这样才可以人马车合为一体,跑得快跑得远。”

“现在君子一旦被下臣甩在后面,就拼命想追上我,若在我前方,则生怕被我追上。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驷马协调呢?此君之所以后也。”

赵无恤恍然大悟,的确,他太注重胜负了,做任何事,如果不能专心致志,只会事与愿违。但他也无奈,自己这种紧迫而患得患失的心态,恐怕还是因为知道历史走向的缘故。

六卿相争,就如同六马争道,赵氏现在也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这场竞争中失败的结果,很可能是失去所有的领邑,失去权势地位,失去姐姐季嬴……

所以赵无恤才拼命想办法增加赵氏的力量,他在成乡布置的这些耕作方法和产业,冬至之后必然是要献给赵鞅,在赵氏领地上全面推广的。他还通过讨好晋侯午,进入虒祁宫,试图增加赵氏在宫中的影响力,大半年马不停蹄的谋划下来,心都累了。

不过现在看来,还是专心经营好手头的第一块地盘要紧。

赵无恤不是专职的御者,所以做到能驾车应急即可,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在里面。反倒是小童子敖,对此似乎颇有天分,于是赵无恤便让王孙期将注意力转移到敖的身上,力求培养出一个好御戎来。

井沉默寡言,一路无话,这倒是常有的事。但赵无恤发觉,往日里性格跳脱,一直嘴巴说个不停的小童敖竟然也有些缄默,在王孙期教授时只是以唯唯对答,这倒是奇事。

“莫不是你们二人相处一日,被井带成了一个闷瓢瓜?”

在庐舍休息时,赵无恤指着小童敖和井如此取笑。

井一路上都想着,君子叔齐的信使明日入夜就会来到成乡,以妹妹的性命威胁他里应外合,所以一直有些心神不属。尤其是在赵无恤面前,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于是他便告罪离开,说是要去后面叫停队伍,招呼兵卒们坐下喝水歇息。

赵无恤也没在意,他对井最满意的就是这点,做事勤勉,做人低调,对兵卒爱之如子,所带的两秩序井然,其徐如林。他日若要再提拔一个卒长,井当属最佳人选,只可惜,出身有点低。

小童敖从昨天到今日,因为井一直在身边,所以没找到机会单独和赵无恤说话,一路上总是欲言又止,急得不行。

此时见井离开,他便找机会凑了过来,说是有要事禀报。

……

求收藏,求推荐

第6章 乱序者死第40章 硕鼠硕鼠第917章 眼看他楼塌了 中第18章 赵氏公议第1130章 陟彼冈兮第1036章 大开明堂受朝贺(中)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驹!第343章 盗亦有道(下)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722章 公孙胜第1029章 王孙归不归?(中)第561章 大将军第587章 威服九国(中)第139章 里应外合第332章 黄雀在后(上)第1046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第277章 前进的方阵第54章 冬至(三)第868章 魏武卒番外13 秦皇纪(上)第552章 岂在多杀伤?第60章 与子同浴第234章 行人聘问第449章 阳虎之死第1007章 卸甲第260章 倾城倾国第338章 黑云压城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1136章 楼烦第176章 谁家天下第246章 战于棘津第550章 我见泰山崩于前(上)第159章 心亦忧止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653章 大风(10)第789章 太阳照常升起(下)第515章 胜负手第716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1027章 虢郐之间第370章 吴国人来了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971章 汝阳的火光第356章 人之将死第307章 两小儿辩日第871章 韩子卢,东郭逡第1141章 弓如霹雳弦惊第166章 成窑成瓷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31章 成氏一族第260章 倾城倾国第246章 战于棘津第481章 齐鲁第491章 鱼第1200章 长安灞上(上)第32章 三里归附第789章 太阳照常升起(下)第954章 田贲雪夜下绛都(上)第821章 兴越三绝第682章 无恤在邺第255章 募兵制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937章 神蝗第430章 治国之英才,乱国之桀雄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74章 射你一眼第491章 鱼第930章 邹鲁第535章 鬼神第378章 虎入平阳第536章 求婚第574章 赵氏幕府(上)第1076章 一岁一枯荣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384章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第213章 众志成城第200章 为君前驱第153章 两骖如手第462章 反垄断第473章发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924章 祸乱之源第47章 心怀愧疚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61章 姗姗来迟第623章 死不能入庙第441章 用人第652章 大风(9)第746章 长矛对技击第627章战争的序幕第704章 叶公子高第353章 开源节流第1086章 最后的君子第312章 其命维新(上)第606章 我回来了!(下)第155章 涅出深山番外12 《亚历山大帝国史》译者序(下)第184章 骤然生变(下)第821章 兴越三绝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