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君子如玉

那位引领无恤进来的侍女媛乖巧地为他更衣,在触碰到他那强健的肌肉和臂膀时,不由得满脸涨红。

为了缓解这尴尬的气氛,她轻声细语地说道:“这些衣物都是数月以来,君女一针一线细细缝制的,她的手上不知戳了多少血孔,多了几层茧……”

无恤听罢十分感动,在衣物一一加身后,侍女媛又以满怀而抱的姿态为他系上帛制的腰带,胸前的蓓蕾紧紧贴着无恤脊背。至此,这名颇有姿色的侍女已经气喘吁吁,赵无恤却没什么感觉。

天可怜见,他心理上虽然已经三十多岁,可生理上还是个未经人事的半大少年啊,况且有季嬴这样的珠玉玳瑁在前,任何女色对他来说,都只是庸脂俗粉了。

赵无恤在无论打磨得如何光滑,照起来都有些模糊散光的铜镜前照了照,惊讶地发现,果然是人靠衣装,他已经迅速从相貌平平的路人甲变身为华狄混血的小帅哥了。

可惜他不是工科生,也不能未卜先知自己会穿越,所以不会随身携带玻璃配方……

不过他记得前世在逛湖北一处博物馆时,好像还见过这春秋时代楚国人制作的铅钡玻璃。也不知道是工艺失传,还是走入了死胡同,这门技术没能在后世发扬光大,玻璃制造业,一向是古代中国的短板。

若是能搞到楚人的技术和工匠,弄出一面玻璃镜来,定然会成为这时代公主、翁主、以及卿大夫淑女们的最爱,也可以作为回报季嬴辛苦的礼物。

在无恤看来,那么美丽的姑娘,若是不能清晰地照映并欣赏自己倾国倾城的容颜,简直是种罪过。

……

当弟弟踏出房门时,季嬴眼前不由得一亮,只见一位披着黝黑总发,剑眉衬得一双眼睛格外精神的少年迈开步子走了出来,一身崭新袍服,恍如翩翩君子。

季嬴啧啧称奇道:“这下看起来,可比刚才有威仪多了。”

她挥手让涨红了脸的侍女媛退下,亲自上前,弯腰跪在赵无恤身前,手中举着一枚玉环,以及系玉的韦带。

季嬴细细地解释道:“这是韦,小牛皮制成,你最近性子颇为急切,佩戴在你身上可以提醒你不要太急躁,凡事要和耕牛一样,稳稳当当。”

“无恤知晓,以后一定会学老牛反刍,任何事情都咀嚼一二再做决定。”

赵无恤看着姐姐绝美的脸庞就在自家膝下,他刚才对那美婢毫无感觉,现在却竟有些不好意思和莫名悸动。为了不让自己前世老男人的心思玷污这纯洁的佳人,只得把脸转朝另一头,望着梁上的横柱和薄纱门帘发愣。

“这是购自禺支昆仑的玉环,鲁国的贤士孔丘说过,玉温厚而又润泽,就好比君子的仁;填密而又坚实,就好比君子的智;有棱角而不伤人,就好比君子的义;玉环束韦,垂而下坠,就好比君子的礼;轻轻一敲,玉声清脆悠扬,响到最后,又戛然而止,就好比动听的音乐。”

被季嬴的手无意触碰腰间,无恤浑身便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脚底也开始冒汗。

季嬴却并未察觉弟弟的异样,继续念叨道:“所以呀,玉既不因其优点而掩盖其缺点,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其优点,就好比人的忠诚;光彩晶莹,表里如一,就好比人的言而有信;宝玉所在,其上有气如白虹,就好比与天息息相通;产玉之所,山川草木津润丰美,又好比与地息息相通。”

“阿姊希望你能像这玉一般,成为真正的君子。”

赵无恤心中感动至极,这是对他的循循劝诱啊!也为刚才自己的荷尔蒙反应而羞愧难当。

他使劲颔首道:“多谢阿姊教诲,无恤牢记在心!”

帮赵无恤打理好了最后的佩饰,季嬴后退几步,上下打量着他,心中欢喜:“瞧瞧,这下才真正像个如玉如琢的君子,是个能服众的宰臣。”

玉环的另一层寓意,季嬴却没有说出口,环者,还也,那就是希望弟弟一年后能平安归还下宫。

待季嬴稍微离开他一点距离,赵无恤这才松了口气道:“阿姊若是呆在下宫无聊,也可以到成邑去找我,距离这儿也不过三十多里的路程,半日可到。到时候,我一定会尽地主之谊,带你好好游玩附近。”

“嘻嘻,才不去,我还要照顾白鹿产崽呢。而且那里有什么好耍的,我曾有次出游时路过过,满山的黑石头,野民颇有菜色。到了那以后啊,阿姊可不希望你大兴土木,急功近利,要是能善待国人庶民,兴礼乐教化,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赵无恤对此充满了信心:“阿姊放心,我保证来年开春,你定会见到一个不一样的成邑!”

……

从鹿苑出来时,天色近黑,赵无恤的两名侍从在外驾着轺车等待,轺车不比战车,前边只有两马驾辕,车厢不大,无帷无幔,跪坐车中,可以四下远望。

之前的喜和夏,因为已经脱离了圉、牧这两个奴隶性质的职位,现在赵无恤索性帮他们取了新的氏。

虽然理论上,只有天子才能赐姓,诸侯卿大夫及士人从大宗分出后才能拥有氏,一般的野人庶民都是单字的名。但如今礼乐崩坏,政权下移,赵氏之宫里的师、傅们也乐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也没有卫道士闲得无聊来找赵无恤的麻烦。

嗯,仲信除外,不过那货今天一早,就急吼吼地拉着豪华的排场,前往二十里外的另一个百户乡邑上任去了。

所以两人现在被赵无恤冠以同音字为氏,分别叫虞喜和穆夏。

他们自然十分欢喜,视为极大的恩典,也希望能尽快立下功勋,早日迈入士阶层,好让主上帮取的氏名副其实。这氏名,可是要一代代人传承下去的,两人现在的腰杆,挺得更直了!

一主二从乘着轺车往住所赶去,赵氏之宫里的竖寺和侍女们纷纷点亮了居室里的灯火,看上去星星点点,与冬日的满天银河对映。而城邑外的庶民和国人们通常只用得起薪,长时间燃烧会冒出熏眼的浓烟,这也是这时代瞎子那么多的一个缘故。

所以夜间,春秋时代的大多数人们通常会吃完飨食后就早早入睡,该造人造人,该做梦做梦,那些彻夜饮宴的君主和士大夫则会被视为奢侈而荒淫无度,受到唾弃。

比如住晋国隔壁的齐侯杵臼,传闻有一次他喝醉了酒,却仍觉得尚未尽兴,便乘着车上晏婴和司马穰苴家中呼唤他们,一起来夜饮,却被两位贤臣喷了回来。

这也是赵无恤在赵氏之宫中的最后一夜,从今以后,虽然还不至于说成“山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他也将执掌一邑,手握兵符,下有数千人口可用。

轺车离赵无恤的居所越来越近,突然!路边却有一个黑乎乎的影子跳将出来!

在昏暗的宫灯下,那影子看上去披头散发,浑身灰土,只露出洁白牙齿和疯狂的血红色眼睛,仿佛山魈鬼魅!

它猛地朝赵无恤乘坐的轺车扑了过来!

码字码嗨了,差点连更新都忘了……晚上12点后有加更,明天想冲新书榜,求推荐,求收藏

第439章 灵鹊(上)第945章 荡气回肠(上)第197章 有狐绥绥第352章 将治鲁第765章 公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第676章 逐君侧之恶臣(下)第385章 赐尔玈弓第1044章 怒海争锋(上)第1185章 无有不流血牺牲者第87章 豆在釜中第423章 雪橇第500章 美人离殇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919章 日出东南隅第745章 为何而战?第1137章 三箭第946章 荡气回肠(下)第921章 邻人失火第45章 兄弟阋墙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吴第259章 子泰见南子第58章 雨夜惊变(下)第702章 苍茫世变第412章 猎国(上)第82章 振振公子第278章 战势不过奇正第71章 封建制度第677章 可愿来此一会?第798章 走投无路第32章 三里归附第620章 大丈夫的游戏第386章 驷歂杀邓析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176章 谁家天下第390章 何去何从第1207章 内诸夏而外夷狄第1189章 北风其凉第703章 未尽的使命第865章 大业第151章 震慑宵小(下)番外11《亚历山大帝国史》译者序(上)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1056章 西施(下)第415章 这真是减灶计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908章 夫人们的香裙第909章 静女其姝第546章 堕郈(上)第1193章 楚王胜第486章 螳臂当车!第136章 大射仪(中)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554章 旧制度与大革命第274章 齐人来攻第945章 荡气回肠(上)第718章 围卫救鲁第70章 数典忘祖第710章 陶朱第107章 势同水火第399章 驱虎吞狼第1109章 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第108章 小惩大戒第525章 弑君者(上)第97章 不弃亲昵第238章 大车槛槛第424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859章 龙城飞将第976章 最后的残暴第1088章 王侯尽北望(上)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24章 周髀数字第1142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上)第458章 讳疾忌医第451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609章 卫国太子第451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290章 莫善于借贷第918章 眼看他楼塌了(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第359章 季嬴第638章 抽刀断水第1章 家族黑历史第1102章 有妫之后第426章 上阵父子兵(上)第1132章 东郭先生与狼第76章 一步之遥第485章 夹谷之会(上)第162章 狄服骑射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613章 最是无情第950章 武装赈灾第95章 剑击之技第306章 孔仲尼第805章 翻手为云第247章 兵不厌诈第1012章 虽行无道第394章 圈套第1章 家族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