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虎入平阳

子贡在陶丘整整一年,把侈靡之所经营得有声有色,其他方面却也没拉下。↖,曹国朝堂、市肆,无论是黑道白道,官方私家,他都十分熟悉。平日里打点得当,碰上贵客来侈靡之所也亲自作陪,于是结下了不少良好的关系。

曹国大司城是其中之一,唐国公子恪,郑国长驻陶丘的大贾弦氏、玉氏等人也在其列。

这次在陶丘市肆集中售卖,主要的商品有三,刚刚兴起不久的“甄瓷”,方兴未艾的“新成瓷”,还有曹人从未见过的书写材料“纸”。

当“甄瓷”和“新成瓷”两种瓷器摆到一块时,众人不由莞尔。除了区别不大的青瓷外,它们同根同源,却因为烧制土质不同,釉彩配方不同,以及主持者意识倾向的不同,衍生出了不同风格的瓷器。

甄邑的黑瓷是鲁陶翁监制,混入了赵无恤的倾向,所以有些雍容厚重,它釉层较厚,釉面滋润,乌黑发光,以独特的釉色取胜,没有太多的装饰,可与漆器媲美。除了传统的圆形鼎簋壶外,还有碗、碟、盘、豆、灯等,适合放在庄重的公室或者官署公用。

伯芈和赵氏商队从新绛带来的新白瓷却比黑瓷更火爆些,那些由季嬴闲暇无事时亲手设计的造型比较迎合女性柔媚口味,以及商贾的猎奇思维。它们以造型取胜,新颖优美,布着玄纹、水波纹等流线型花纹,兼在一些瓷器上面有褐色小点作为装饰。造型除了传统的器皿外。还有羊尊、侍女持灯、舞女俑等,乃至于和新鲜产物纸配合使用的白瓷镇纸。

那白瓷镇纸。其精巧细腻连赵无恤都被吸引了,它色如羊脂。表面光滑,却质量较重。其造型拟人,一如红袖添香的垂首仕女,无恤仿佛在她上面看到了姐姐季嬴的影子,于是便不客气地从市肆里撤走,收为己用,并说道:

“将这些白瓷带一部分回甄邑,让公输克、鲁陶翁等工匠好好看看,虽说甄瓷已经形成了自有的风格。但这种新成瓷也很值得学习学习。”

相比于黑瓷,“新成瓷”更适合作为奢华的装饰,摆放在私人场所里把玩,尤其受女性欢迎。两种瓷器互为表里,吸引了不同的客户,一个早晨就告罄,目前为止,瓷器作为最流行的奢侈品,一直是供不应求。

但纸张的推广要困难些。赵无恤此次让子贡推销三种价位不一的纸张。劣麻纸用来如厕,公输纸给一般国人用,楮皮纸则入公宫官署。

然而直到日暮时,与陶瓷前来购买纸张者依然寥寥无几。多半是看在与子贡的关系上购买少量回去试个新鲜的。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果然是漫长而曲折的,看来得和在鲁国一样,利用类似大礼议的事件。让纸张可以被士大夫和国人接受。”

无恤躺在榻上,由伯芈揉捏着肩膀。晒着秋日暖和的阳光,微眯着眼思索这个问题。

现如今吴国那边的购铜渠道已经被屈无忌包揽了。接下来就得在实物交换以外,再获取些钱帛用来进行大规模贸易,所以陶丘的局面必须打开。

于是他从榻上起身,在居室内绕了两圈后,还不待想出主意,子贡就让邢敖来禀报,说是有出了让纸张在陶丘流行的一整套计划。

“哦,这么快就想出来,快说来听听。”

邢敖由赵无恤做主,让他跟随屈无忌去吴国,伯芈虽然不舍,但也默认了这个结果。在陶丘历练一年后,原本就十分懂事好学的邢敖也变得更加可靠,君子派他去吴国那边,自然是有更重要的事情。何况,邢敖跟着伯父屈无忌,或许还能继承一份领地,让邢氏重新列为大夫……

这在几年前,他们姐弟还在稻草堆里相依为命,朝不保夕只求一顿饱饭,一片葛麻御寒,如今的一切可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邢敖道:“端木子说了,竞技场不是在卖门票和彩头么?以往用的都是小木片,从今以后,都可以改用公输纸,至于专卖给士大夫的包厢门票,则要最好的楮皮纸!”

无恤得知这个主意后眼前一亮。

“善,就这样去办,吾等不日便要返回鲁国,这边依旧是子贡负责。敖,你和你阿姊也随我归邑,离南下吴国还有数月,你姊弟二人也能好好相聚。”

此外,推广困难的一个原因,是麻纸弊端多多,无恤又不想将楮皮纸卖得太便宜。所以廪丘那边,质量和价格适中的竹纸还要多加把劲,尽快拿出来。

现在生产渠道和销售渠道基本解决,只需要等待时间来产生效应,剩下的的难题就是运输了。

大宗货物的运输,陆路终究比不上水路,何况走陆路还得经过卫国的濮南之地,在卫国态度暧昧的情况下,终归不太安全。

至于水路,从西鄙南下陶丘,大野泽和济水都是必经之地。所以盗跖对于赵无恤来说,已经失去了养寇的必要,反倒变成了在背的芒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扎他一下。

只待屈无忌承诺的擅长造舟水战者到达后,他就会加快舟师的建设,拉紧湖泽西岸的包围网,将盗跖彻底剿灭。若是大野泽周边的群盗都能变成编户齐民,赵无恤领地的人口至少能增加三分之二,突破十万大关!

与此同时,赵无恤也得到了张孟谈派人送来的情报,说是在鲁国北境发生了一件大事!

……

在陶丘的家臣属吏们共聚一堂,无恤向他们宣布了这个消息:“孟氏光复灌城,叛贼阳虎逃往齐国了……”

众人面色微变,但从入夏时起。赵无恤便一直在等待这份消息。

阳虎的逃离,只是赵无恤去年的一子闲棋。却让孟氏操透了心。

因为孟氏的主邑郕距离阳虎割据的灌只有一日行程,鸡鸣钟鼎之声相闻。赵无恤可以关起门来安心发展。季氏的费邑也算是解决了,可孟氏的卧榻之侧,还睡着一头噬人的猛虎呢!

阳虎残党就这么成了孟氏的心头大患,于是乎郕邑宰公敛阳这半年多时间里,都没心思去和季氏、赵无恤内讧,他一直在想方设法攻克灌城。

若阳虎盘踞的是险要的阳关,守个一年半载都不算难事,但赵无恤问过冉求,知道灌城邑小人少粮乏。绝对撑不了多久。

公敛阳算是自阳虎以下,鲁国最善于用兵的人之一,他先是装作阳关叛党,想把阳虎诱出,阳虎却不上当。

其后则是长达数月的围困,试图让灌城粮尽。这是春秋时代围坚城比较常见的法子,毕竟攻城技术和器械精巧有限,强攻代价太大。直到春秋末战国初时,公输班和墨子两位大咖斗法。一个攻一个守,才把这一技术推进到极高水准。

六月中旬时,灌城终于如赵无恤、冉求预料的一样箭尽粮绝,于是公敛阳便驱赶着孟氏族兵进攻。双方又拉锯了半月。到六月底时,阳虎不敌,于是派人焚烧南门。装作向北突围,然而却突然转而往东。他的兵卒用命。这一次,没有赵无恤那令人防不胜防的轻骑士骠骑追击。于是阳虎便成功逃脱鲁军追赶,跑到了齐国边邑请求庇护。

赵无恤在陶丘听闻此事时,时间已经到了七月初,他不由为阳虎的大胆而感叹。

阳虎当年为了紧握兵权,同时讨好晋国,寻找机会谋害季孙、叔孙、孟氏三卿,可没少出兵讨伐齐国。几乎无年不战,攻城掠地数次,为此,齐国从国君到国人都恨透了他。

在鲁国待不下去后,阳虎选择投奔齐国是无奈之举,也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要知道,齐国虽然总喜欢在鲁国内乱时横插一脚,但又想保持自己大国形象,明面上总是会支持合乎礼法的一方。当年庆父之乱如此,鲁昭公被逐事件如此,阳虎那背叛季平子的前辈,费邑宰南蒯,在事败投奔齐国后,也被齐侯杵臼骂做“叛夫”,说他“家臣而欲张公室,罪莫大焉”,极不待见。

所以阳虎这个“以陪臣执国命”,罪行更严重的家伙,在入齐侯要面对的可能是千夫所指,还有麻绳和牢狱之灾。当然,此人极有才干,现在晏子已死,没了这位智者,阳虎也可能将齐国君臣说动,被一心想谋鲁争霸的齐侯捧为座上宾。

无恤让家臣们各言其所想,阚止思索道:“阳虎入齐,若是齐侯接纳,那鲁齐将成解不开的仇敌,这对吾等来说是件好事。”

阚止虽然是鲁国人,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现在是私家之臣,鲁国公家的利益与他毫无关系,他只知道无恤只要还想归晋,那就必须站在齐国的对立面。

无恤挥了挥信纸道:“但镇守三邑的张子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言道,齐侯此次若将阳虎绑了归还鲁国,这也是齐鲁和解的一个契机。”

还是张孟谈想的更深些,阚止闻言后细思恐极,顿时出了一头冷汗:“若如此,则大事不妙!”

无恤颔首道:“然。”

若是齐鲁请平,乃至于化干戈于玉帛的话,赵无恤的势力将难容于齐、鲁、卫之间,届时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局面。

无恤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凡是选择,总有利弊之分,他去年面对三桓和阳虎的两边拉拢,最终选择倒阳虎,获得了势力翻倍,立足西鄙,名望在天下诸侯卿大夫间大振的好处。

但其坏处,便是让对外软弱的三桓重新登台,从此鲁国对晋、对齐态度便会变得暧昧不明。阳虎奔齐,主动权便到了齐国手中,这位齐侯优柔寡断,性情飘忽不定,还真不知他会如何抉择。

所幸,赵无恤现在作为中大夫、小司寇,已经有干涉鲁国国策的实力和地位!虽然无法左右齐国的选择,但他至少可以操纵鲁国的应对!

赵无恤对众属吏家臣说道:“看来无论如何,鲁、齐间都即将生变,吾等也到了返邑的时候了!”

第991章 蒲坂之战(中)第350章 锦上添花第1208章 华阳国志第1081章 肯为君王卷土来?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灭之际第1080章 江东子弟多才俊第1037章 大开明堂受朝贺(下)第137章 大射仪(下)第848章 织女牵牛(上)第764章 粮食问题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1134章 东胡第218章 秋日之阳(三)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422章 两难抉择第24章 周髀数字第942章 刑人(上)第1099章 东方未明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1062章 棠之战(上)第399章 驱虎吞狼第1050章 军功爵第709章 越王勾践第260章 倾城倾国第691章 怎样的代价?第369章 千金市马骨第708章 吴王夫差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638章 抽刀断水第133章 嬴秦嬴赵第265章 鼓励消费第1009章 函首第1116章 对酒当歌第645章 大风(2)第148章 轻骑夜击第288章 鄟泽之盟,高唐之谋第298章 仲尼弟子众生相第1157章 千乘万骑走北邙第428章 敢把诸侯拉下马!第47林1章 羽林孤儿第793章 四君子第131章 谁为陪衬第945章 荡气回肠(上)第304章 莫如树人第691章 怎样的代价?第962章 赵无恤之心(下)第421章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第33章 魏舒方阵第219章 秋日之阳(终)第801章 知瑶之死(上)第769章 当归(下)第162章 狄服骑射第696章 赵氏包围网(下)第1038章 长乐未央第45章 兄弟阋墙第34章 巡视乡里第266章 侈靡之业第158章 清扬婉兮第519章 渔父第204章 君与臣第234章 行人聘问第48章 请君怜惜第657章 大风(14)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570章 赵卿昔时宴平乐第719章 敌在西鲁第450章 杨柳依依第721章 他就是传奇第335章 盗墓笔记第828章 凤凰涅槃第609章 卫国太子第626章新婚夜第431章 营中有变第71章 封建制度第1095章 无题第40章 硕鼠硕鼠第433章 伤寒(中)第927章 将军白发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837章 运河第1198章 四百年后并为一家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74章 射你一眼第980章 饮马河渭第714章 卫侯蒯聩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48章 请君怜惜第337章 小司寇第608章 南渡北归第777章 大厦将倾第1196章 列御寇第66章 韩氏有女第340章 巫颂(下)第158章 清扬婉兮第645章 大风(2)第1215章 百无一用第697章 携芍药以求兮(上)第108章 小惩大戒第753章 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