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

夕阳落下时,赵无恤终于赶上了赵鞅的步伐。

季嬴在担心赵鞅的安危,赵无恤也放心不下他,尽管他们有过矛盾,有过争执,也有过当众争吵,但哪家父子不是这样?没有这些,就没有之后的谅解,和好,甚至惺惺相惜。

他没有带走所有的大军,在挑选随行者时,他能感到士卒们的疲惫,以及眼中的失望。

去年,鲁国万余男儿紧随他的脚步,从鲁国向西奔袭五百里,转战河内、邯郸,一场场硬仗,伤敌三千,自损八百。今年,还是这些人,加上从河内、河北征召的新卒,他们沿着原路返回,破卫,败齐,赢取前所未有的荣耀,然后又折转回来。

一场又一场大战打下来,一次又一次远距离行军走下来,不但是人,连马儿也身心俱疲,大家都需要休息,赵无恤也承诺过让他们休息,至少在秋收之前,不会再有大规模的作战。

赵无恤叹了口气,这就是封建军队的极限吧。

所以他只点了三千精卒,是那些招募入伍的武卒,几年下来,他们已经把军队当成了家,对赵无恤的忠心不会因为身体的懈怠而降低分毫!

于是无恤告别季嬴,告别小妹,带着他们迅速西行,登上太行,经过轵关,与韩虎重逢,当夜同塌而卧畅谈在东方的胜利,许诺非给韩氏三千齐卒作为补偿,最后给结义兄弟画了一个大大的饼后,他开始步入惨烈的战场。

赵鞅带着军队驱赶人数是他两三倍的知军,整个太行山路都成了战场,尸骸没人收拾,横七竖八地躺在灌木里,悬崖边,甚至还有一部分被大部队拉下的散兵游勇被赵无恤收编。

从他们口中,无恤得知了赵鞅的行踪,以及那场知氏精心策划的伏击战。

“若非郑司士挺身而出,主君差点不保。”

高大勇敢的郑龙,他誓死捍卫着赵鞅的安全,在上一次赵鞅中箭后,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失职,一直心中有愧。

但这一次,他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赵鞅挡下了致命的一击,用凡人身躯挡住了敌人从山上推落的大石!

“忠士哉,可惜了……”赵无恤为之惋惜,郑龙一直是赵氏最忠诚的黑衣侍卫,并能及时进谏,他曾组织赵鞅射杀误入园圃的野人,为赵氏保住了爱民的名声,这样的人,竟牺牲在这里,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伏击造成数百赵军死亡,让郑龙陨身,但好在赵鞅毫发无伤,在厚葬郑龙后他继续挥动大旗前进,前进,直到眼前这座城池,才停了下来……

小城台谷,赵氏的另一位忠士伍井牺牲的地方。

……

小城已残,这里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战斗,每一块夯土都有黑乎乎的血迹,赵氏的玄鸟旗帜重新插上残垣断壁的最高处,为了保住它,为了重新让它在此飘扬,知赵双方近千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赵无恤来过这里,那还是六年前,他护送自己的未婚妻子和岳父乐祁时路过此地,当时他还未意识到,再回到这里时,竟已物是人非。

在离城池数里的地方,赵无恤找到了赵鞅,赵志父正静静地坐在被苔藓爬盖的磐石上,高大的背影让赵无恤倍感亲切,他正望着两座新近立起的坟冢怔怔出神。

夏天厚厚的草甸吸走了他的足音,赵无恤走到很近很近的地方,才拱手行礼道:“父亲。”

晋国中军佐回过头来,年少离家的儿子已经蓄了浓密的胡须,父亲也鬓角斑白,青春不再了。

他抬起头看着他。“无恤。”语调沧桑而遥远。“温县可还安好?汝姊妹侄儿可还安好?”

“广德抵抗英勇,小子赶到的也算及时,她们安然无恙。”

“我这边却不太好。”赵鞅怅然若失地摇了摇头,指着两座坟冢道:“这是郑龙,还有伍井的坟墓,他们都是为了赵氏而死,听说伍井作战到了只剩下他最后一人,还守着玄鸟旗不倒,而郑龙,更是死在了我面前数步。壮士末年啊,惜哉惜哉。”

赵无恤亦心有所感,得知伍井死讯时他怔怔出神,伍井,那个出身低贱,皮肤黝黑,腼腆不爱说话,背负着背叛的耻辱,总是尽力去完成交予他任务的的得力干将,就这么去了。

他麾下的老兵们,穆夏、虞喜无不神伤,原本与伍井矛盾重重的田贲更是哭得嘶声力竭,眼睛里流出了血来……

赵无恤由此切身感受到,战争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

但在感伤之余,也得紧握长剑,让仇敌付出代价。

“父亲,不知知瑶现在在何处?”

“用一场伏击拖住老夫后,便急速退走,退到上党去了。”

赵鞅指着左边的封土道:“说起来,伍井的坟冢倒是知氏小子立起来的。”

“我为此感谢他,也为此痛恨他。”

赵无恤深吸一口气,发誓道:“人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伍井、郑龙都是赵氏忠臣,死的惊天动地,我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我会认他二人的儿子为义子,亲手抚养长大成才,还想在赵氏家庙中为他们,也为历代有大功的家臣建立祠堂,描绘画像,作为历代家主的陪祀,父亲觉得如何?”

赵鞅点了点头:“这想法不错,能让忠心为主的家臣一直享受赵氏血食。”

祠堂的名字应该叫什么呢?凌烟阁?赵无恤想了想,亦或是云台?他赵无恤的云台二十八将,又会是哪些人呢?

不过,他宁愿事成之日,殿堂上多一些恭贺,与他共贫贱后共富贵的声音,而祠堂里少一些英魂。

他握紧也佩剑:“不仅如此,终有一日,我还会用知氏的灭亡来祭奠列位忠士!”

赵鞅大笑起来,笑声响彻山间:“说得好!人必有一死,知氏也必将付出代价。”

他的声音徒然低了下来:“但,不是现在……”

……

赵无恤一愣:“父亲……”

赵鞅一摆手,阻止他说话:“我为人喜欢怒气冲头,伍井的死让我愤怒,恨不得立刻追上知氏小子,斩掉他的头颅用来做饮器。但郑龙的死却又惊醒了我,就如同当年他出言阻止我射杀惊走猎物的野人一般……归根结底,是我的冒进让他丧命。”

“不怪父亲……”

赵鞅摇了摇头扶着赵无恤的肩膀,“赵氏现在是怎样一个状况,你比我清楚。爬树爬得越高的人越感到害怕,官职越高的人越感到危机,赵氏打到现在,说天下无敌手亦可,说处处隐患也可。头一年丰收,次年必定是灾年。赵氏的兵卒已经疲惫不堪了,范、中行、邯郸那些刚被征服的领地也不太稳定,今年晋阳、长子恐怕会颗粒无收,邯郸也遭了兵灾,赵氏只能靠河内的肥地维持军粮,一般而言打仗一年,会消耗平常三年的粮食,赵氏的府库已经空虚……”

赵无恤颔首,赵鞅说的没错,计然已经对他算了这笔账,鲁国那边依靠从齐国抢来,或者以被俘大夫换取的粮食,顶多能实现自我维持,卫国粮食缺口很大,不要出现人相食就谢天谢地,宋国也勒紧了裤腰带,所以赵氏的晋国领地也必须实现自给自足。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就算加强了什伍制度管理,就算在各地让劝农官推行代田法和粟麦交替种植,粮食亩产也顶多到汉初水准,能维持的战争规模,作战时间都有限。

“所以吾等最需要的不是快,而是慢。我此次西来,就是为了保住轵关,把控制的区域延伸到台谷,加上长子、晋阳,吾等在太行以西就有了三个钉子,握有战争的主动,随时可以向西进攻,扰乱知氏的春耕秋收。至于太行以东,却可以扫清中行,稳定领地,积蓄力量。至少要让赵氏熬过这个灾年,再迎来一次丰收,才能将这场战争打到底!”

赵鞅紧紧握着赵无恤的手,无恤能感受到它们的冰冷,赵志父这番话,怎么听上去像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呢?

“无恤!”他说道:“答应我!”

“唯,不敢忘!”赵无恤重重点头,赵鞅这匹老马冲动了一辈子,年老之时,总算稳重下来,开始为儿子指点归途了。

赵鞅松了口气,拉着赵无恤登上台谷,站在伍井战斗过的地方,远眺西方。

此处的景致如赵无恤记忆之中一样醉人:东面是太行山系,是满是风化岩石和凹凸峰壁的悬崖,茂密的林海在城池不远处蔓延出去,淡绿色的沁水流经此地,一抬头,是无边无际的天空与云彩,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

赵鞅仿佛累了,倚着赵无恤宽厚的肩膀,指着太阳,语气里略带感伤。

“世人常常把赵氏家主比作太阳。赵成子是冬日之阳,他性格谦逊,在公归国后晋国复杂的卿族关系里长袖善舞,如冬天的太阳般温和而微弱,人们盼望他的光顾而不会将其视为威胁。宣子赵盾性格强悍,名为晋卿,实专晋权,他弑灵公,颁布夷之法,甚至开了以卿大夫身份主持诸侯盟会的先河。如同夏天的阳般炙热,使人畏避,散的光芒让晋国诸卿黯然失色,只能俯帖耳,所以被称为夏日之阳……”

“我的祖父赵文子一如其谥号,则是位谦谦君子,经历了下宫之难后一直低调而谨慎,以自身的美德和辛劳,逆时逆势,勉力为晋国和诸夏创造和维持了一个和平而繁荣的时代,就如同春日之阳般和曦,也象征着赵氏一族的重生,恍如春日之阳。”

“父亲也是无恤,是阿姊,是妹妹和孙儿们眼中的太阳!是秋日之阳!对敌人,像是秋老虎般酷烈,对家人和臣民,却带来丰收!赵氏入晋两百年,在父亲手里达到全盛!东至于海,西至于晋阳,北到柏人,南临周室!已经是幅员两千里,有民两百余万的两千乘大国了!”

“你把鲁国也算进去了?这其中九成都是你的功劳,若只靠我,不让宗族灭亡就不错了。“赵鞅无力地笑了笑,他强行出征,旅途劳累,纵然有扁鹊在身边,却也是灯枯油尽了。

“不过秋日之阳这称呼,老夫喜欢,哈哈哈……”

他抚着无恤的背道:“传说羲和在清晨驾六龙,运载着太阳从汤谷升起,傍晚时抵达西方的虞渊落下,日升日落,周转不息,但终究有落下的一天……”

“父亲切勿气馁。”

赵鞅很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我这一生做了许多错的决定,也办了很多正确的事,最错的,便是你年少时将你忽略,最对的,便是终于没有瞎眼到底,看出你是赵氏最好的家主!”他累了,征战,病痛,回忆,愤恨,纠缠不休。”

“事先和季嬴说好的,这是我最后一次出征,回去以后,也会从家主之位上退下来。”

他笑得很欣慰:“春夏秋冬,赵氏走完了四个季度,迎来了全盛,可这没有结束,旧的太阳落下,新的太阳升起,从今以后,赵氏,就交给你了!”

“还有你阿姊,为父也亲手交给你了!”

……

第三卷完!

第四卷,《列为诸侯》

赵氏代晋,三家分齐,你们熟悉的历史将面目全非!

(~^~)

第997章 心荡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1002章 跖之徒第1086章 最后的君子第562章 千金市马骨第977章 千乘万骑第1063章 棠之战(中)第946章 荡气回肠(下)第1023章 令尹之叹第152章 欲杀之第787章 太阳照常升起(上)第513章 右翼第432章 伤寒(上)第1218章 绝笔春秋第404章 攻敌所必救?第514章 突骑第444章 叛徒第1109章 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第921章 邻人失火第426章 上阵父子兵(上)第391章 赵鞅出征第879章 虎狼之师?第519章 渔父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433章 伤寒(中)第512章 田忌赛马第952章 连横(下)第640章 投机者第398章 分崩离析第26章 猛士归心第985章 韩之战(中)第198章 山阳遇盗(上)第869章 河间攻势第666章 朝歌之围(下)第480 金布律第377章 夷夏之辩第1075章 离离原上草番外3 上帝之鞭第188章 暗潮涌动(上)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上)第305章 柳下季第34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下)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538章 巫颂(上)第1105章 半岛战争第323章 乱(中)第255章 募兵制第1064章 棠之战(下)第1033章 列为诸侯(上)第172章 货殖战争第1130章 陟彼冈兮第331章 竖子不可与之谋!第945章 荡气回肠(上)第15章 君子六艺第357章 晋国那些事儿第450章 杨柳依依第731章 国人暴动 上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上)第789章 太阳照常升起(下)第671章 又死了一个卿(下)第1107章 海外有载第1128章 巧捷惟万端第545 师徒、父子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50章 殖我田畴(上)番外12 《亚历山大帝国史》译者序(下)第468章受 受挫的灵鹊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623章 死不能入庙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1083章 生于忧患第1084章 死于安乐第860章 古史辩第23章 君子如玉第515章 胜负手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1125章 众人皆醉我独醒第938章 虫豸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1169章 金陵王气第770章 死于此!第337章 小司寇第32章 三里归附第608章 南渡北归第401章 垂钓于濮上第935章 人道弥第1215章 百无一用第638章 抽刀断水第869章 河间攻势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57章 雨夜惊变(上)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278章 战势不过奇正第1134章 东胡第52章 冬至(一)第876章 版筑之间第986章 韩之战(下)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