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迁都

ps:今天要坐11个小时的大巴,只有一章了,见谅,田野调查期间也会尽量更新

……

“迁都?”

如同一石惊起千层浪,众人大哗,一时间对这两个字遐想连篇,多半是惶恐和心悸。

赵无恤说什么新绛污秽积累、全城被烧毁大半,那是胡说八道,韩厥规划设计的这座城池自我运作能力很强,一些地方甚至有地下的排污陶管通往汾浍。这项技术从殷商就有,在临淄的建设过程中被发扬光大,又从齐国传播到了晋国。

所以归根结底,迁都,只不过是赵无恤的一个借口,将国君操控在手的借口。

魏侈指甲都要渗进手心肉里了,他一下子便明白了,赵无恤迁都是假,要将晋侯挟持在手是真!控制了晋侯午,就控制了晋国的大义名分,挟国君以令诸卿大夫。最可恨的是,偏偏在三家盟誓前不说,现在才突然发难,太过分了!

不过现如今赵无恤气势正盛,按理说,这项决议的确在上卿管辖范围之内,旁人无毛病可挑。何况侯马会盟坛周围多是赵氏的甲兵,真翻脸的话魏氏也讨不到好,所以魏侈只能勉强笑道:“迁都乃国家大计,贸然行事,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我这不是正在与二位商量么?子寅以为如何?”

魏氏必然不乐意,但韩氏的态度,就值得玩味了。韩虎思索了一会后,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敢问子泰,打算将国都迁往何处?”

若是迁到赵氏领地之内,休说魏氏,只怕连他也会有意见。

赵无恤成竹在胸,他对自己的吃相很有把握,相信韩虎会支持自己的。

“不远,就在铜鞮!”

……

“铜鞮!?”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个选项,面面相觑。

魏侈第一个发出质疑:“铜鞮偏远,岂能为都?”

韩虎则皱眉道:“为何偏偏是铜鞮?还请子泰解惑。”

赵无恤笑道:“因为铜鞮有现成的宫室,其规模不下虒祁宫。”

铜鞮(今沁县),位于少水上游,南临韩氏上党,东南是赵氏的长子,北面是太原盆地,西阻霍太山,却远离晋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绛、翼、曲沃。

此地原本是赤狄聚居之所,六十多年前魏绛和戎,才被晋国开发,晋悼公将铜鞮封为羊舌氏食邑。到了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晋国上卿魏献子灭羊舌氏全族,分羊舌氏之田为铜鞮、平阳(临汾)、杨氏(洪洞)三县,以乐霄为铜鞮大夫,铜鞮从此设县。

到了晋平公时,随着晋国公室奢靡风气日盛,在城郭宫室的营建上与齐景公相互攀比,于是便派匠人在风光秀丽的铜鞮构筑了一座规模宏大,设防严固的别宫,称之为“铜鞮宫“。该城周长九里,远远超过虒祁宫的规模,当年郑子产来晋国缴纳郑国贡赋,便曾感叹道:“铜鞮之宫数里,右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内则街冲辐辏,朱阙结隅,晋国之财赋,尽废于此……”

铜鞮宫的建立,一方面是拓展晋国疆域和控制力的前沿,另一方面也是炫富的方式。晋平公因为这座宫室赚足了面子,也苦了国人,一时间苦不勘言的民众纷纷脱离公室,投靠六卿,公乘无人,民众逃公如避仇寇,晋室由此而衰,晋平公的“雄才大略”也不得不搁浅作罢。

后世随着政治经济中心迁离河东,导致该宫成为一座孤城,直至废弃,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中,知之者甚少。不过在这条历史线上,赵无恤却打算将其废物利用一番。

古往今来,但凡以下篡上者,常常喜欢迁都,魏武迁汉献帝至许昌,朱温迁唐昭宗至汴梁,莫不如此……

赵无恤觉得时候未到,所以不能做的那么明显,铜鞮远离他许给魏氏的河东,可以避免魏氏控制晋侯,整出什么幺蛾子来,且正好在晋阳和长子的中点,往来方便,东出釜口,距离邯郸也不远。更棒的是,将晋侯放在这个赵韩交界之地,还能打消韩氏的疑心,简直是个完美的地方。

“从我父亲开始,乐氏的职责便是看护铜鞮宫,吾等一直履行此责,虽然被知氏占领一段时间,但铜鞮宫保存完好,随时可以迎接国君入住,虒祁宫的宫女、寺人也能全部装下。铜鞮县亦做好准备,能成为晋国新都,符离与有荣焉!”

铜鞮大夫乐符是第一个发声支持的人,他在丢了领地后,这两年一直到赵氏豢养,还在河北得到了一座千室邑,早已死心塌地地投靠了赵无恤。

虽然晋侯被放在铜鞮宫也比放在赵氏领地朝歌、邯郸、晋阳好,但魏侈心里还是一万个不愿意,铜鞮离他的领地不算远,却也不近,中间还隔着霍太山,远不如赵、韩两家近……

想到这里,他不由出了一身冷汗,转目看向韩虎,他的脸上,竟然已有几分支持的意味!

对于韩氏而言,晋侯午放在铜鞮要比新绛放心,北出上党,沿着少水而行,很快便能抵达铜鞮,如此一来,乐符离与他的私交也甚好,晋侯相当于是被赵韩两家攒在手里了。

一念至此,韩虎便含着笑,第二个认可了这项“迁都”之计!

如此一来,魏氏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起来,以魏氏敌赵已经处于绝对劣势,若同时与赵韩为敌,简直是自寻死路,魏侈不由沉默下来,晋侯午已经被赵无恤先下手为强控制在手里,自己说什么都晚了……

“如此……也好……”他艰难地点了点头,一项需要谨慎商量的迁都大事,就这样被确定了。

三卿都同意,计划便能顺利推行,那些在新绛附近的大夫虽然心里不愿,却只能讷讷地接受,这就是强权政治!

“事不宜迟,为防止知氏与秦国攻河东,重演当年秦穆公破王官,兵临绛都之事,国君会先行去铜鞮宫居住,宫中的太子、夫人、有司也将陆续前,至于新绛的官署、民众,如今正值隆冬,要他们立刻上路太过刁难了,先来故绛做准备,等开春后再东行也不迟。”

“等等,什么民众!?”魏侈的心窝仿佛被刺了一剑,连忙追问。

赵无恤一脸无辜,视之为理所当然:“既是迁都,当然要连民众一起迁徙,魏伯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懂?若不是为了协助国人搬家,我三万大军西来绛都做甚?”

第480 金布律第446章 折冲樽俎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849章 织女牵牛(下)第177章 遍寻名医第78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下)第504章 夫差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423章 雪橇第917章 眼看他楼塌了 中第712章 范蠡文种(上)第82章 振振公子第144章 瓮中捉鳖第92章 剑名獬豸第412章 猎国(上)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644章 大风(1)第697章 携芍药以求兮(上)第536章 求婚第881章 少梁城下第930章 邹鲁第856章 弱冠系虏请长缨第753章 背水一战第1020章 分娩第965章 齐人之福第387章 齐人兵锋,不在西鲁!第252章 乐而忘归第1205章 万里关河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1124章 刻舟求剑第492章 侯犯第482章 战和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869章 河间攻势第518章 狂人第1189章 北风其凉第309章 可以使为政乎?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579章 孔门的分裂第292章 授土赐民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323章 乱(中)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535章 鬼神第830章 吴王金戈越王剑(下)第1047章 家祭无忘告乃翁第21章 四子分封第353章 开源节流第1169章 金陵王气第897章 越有处女第698章 携芍药以求兮(下)第694章 赵氏包围网(上)第937章 神蝗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54章 冬至(三)第706章 孙子.吴问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83章 雨我公田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936章 螽斯第135章 大射仪(上)第110章 暴雨将至第385章 赐尔玈弓第970章 天子脚下(下)第769章 当归(下)第943章 刑人(下)第49章 有女如云第363章 楮皮纸第939章 嘎嘣脆第1073章 江淮藩篱第914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第581章 干将莫邪第259章 子泰见南子第251章 新时代(第一卷终)第609章 卫国太子第1178章 鸠占鹊巢第512章 田忌赛马第1222章 大结局第852章 沙场秋点兵第399章 驱虎吞狼第288章 鄟泽之盟,高唐之谋第1005章 决战风陵渡(中)第643章 两军对垒第481章 齐鲁第1142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上)第327章 枭臣的末路(上)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804章 三家第11章 幸不辱命第453章 春种一粒粟第1207章 内诸夏而外夷狄第965章 齐人之福第521章 摘桃的来了第133章 嬴秦嬴赵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选第89章 无心插柳第121章 义利之辨第914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第879章 虎狼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