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运河

“运河?”

赵无恤微微诧异,这是子贡第一次对他阐明此事。

不过他略一细思,便明白这其中的前因后果了。

两年前,计然向赵无恤献上了整合晋鲁的“百年之计”,想在政治上让两国合并,首先要在文化经济上让两国融为一体,除了文化上的“书同文,行同伦”外,还得“车同轮”。

但在这个时代,比起吱吱呀呀,随时可能会断掉车轴的陆运,水运无疑是连接两国更便捷的方式,一条运河能完美实现这一点。因为这条运河计划从澶渊开挖,途径帝丘郊外,到清丘汇入濮水,全程都在卫国境内,故称之为“卫渠”。

卫渠全长近百里,开挖的人力物力是很惊人的,但赵无恤只是从赵氏、鲁国财政中划出小部分来,钱帛的大头却让卫国来承担,这是对那场六卿之乱里卫国站在齐、知一方的惩罚。卫国还要组织劳役,配合汶水一战的部分齐国俘虏来做工,故而卫国执政孔圉叫苦不堪,卫人也不满劳役,唱着“式微,式微!胡不归”……

卫渠工期预计为三年,但目前看来,没有四五年只怕是完不成了,赵无恤也不急,反正他的战略重心暂时还不会放到东方。

但他不急,有人却急了。

……

作为长期在诸侯间行走,三至千金的商业巨子,子贡眼光非同一般。眼见卫渠工期近半,别人觉得这是能连接晋鲁的枢纽,在他看来,这条运河却也是让陶丘中原贸易中心地位转移、衰退的可怕对手!

陶丘之所以能兴盛,正是由于它地处天下之中。自古以来,江、淮、河、济被称为‘四渎’,陶邑处于四渎所形成的河道交通网中央,陆路也四通八达。这里南通宋、吴,北适燕、晋,东接齐、鲁、泗上诸侯,西连郑、周。所以才能诸侯四通,商贾都愿意来此交易,加上关市几而不征,才能在新郑、商丘、朝歌等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但若卫渠修起,晋国、郑国、鲁国的商贾和官方商队多半更乐意去有运河流经,水运方便的朝歌贸易,如此一来,陶丘的贸易量很可能会锐减一半!到时候陶丘商业衰弱,这座城池的繁荣也就走到头了。

所以子贡在忧心之下,眼见不能也不可阻止卫渠挖开,便与陶蛊等人商量后,心生一计。

你卫国可以挖运河,我陶丘也可以挖啊!

“这条运河的规划,是陶丘一位名为‘鹏’的匠人设计的,他一生都在陶丘内外为人开挖沟渠,颇有心得。主君请看,若从陶丘以东的菏泽,向着地势较低的东南方开挖一条水道,过宋国缗邑,再引水到泗水之畔湖泽众多的鲁国棠邑,便能沟通济水、泗水……”

天色渐渐黑了,赵无恤看着子贡献上的地图,心中乐得不行。

若他没记错的话,这不就是历史上十年之后,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而开挖的运河么?那条运河因水源来自菏泽,故名菏水,菏水汇入泗水,再与南方的邗沟相连,这就是后世京杭大运河的雏形。

不过这条历史线上,夫差只怕是没机会挖菏水了,因为赵无恤已经抢先一步,将曹、鲁以及泗上小国攒在手里,并与宋国结盟,提前十年形成了一道防止吴国北扩的防线,夫差若来,保准他啃到一根硬骨头!

但他没想到的是,历史惊人的相似,由于种种原因,身在陶丘的子贡却也生出了挖开运河的想法,虽然目的不尽相同。

如今,子贡正用他的口才,试图说服赵无恤支持这个计划。

“此运河阙为深沟,通于宋、鲁之野,可连接济渎和泗水,全场百五十里,从陶丘坐船出发,顺着地势东南而下,快的话一天就能抵达棠邑!可以将原本僻居一隅的泗上小国邾、薛、滕都包络在赵氏的货殖圈中。在棠邑再往南行,便能顺着泗水直达宋国彭城!”

虽然子贡每句话都是为赵氏经营泗上,操控宋国着想,但赵无恤也听得出来,子贡有私心,为陶丘商业考虑的私心。

这条运河若是开通,军事上的便利是其一,让陶丘更大程度成为“扼河济之要,据淮、徐、宋、卫、燕、赵之脊”是其二,陶丘将维持中原地区经济都会、军事战略要地和水运交通中心的地位,“天下之中”的美誉至少五百年内牢不可破。

“可以理解,人若无私,那就是圣人了……”这一点赵无恤自己也自问办不到,虽然想要求自己去掉过多的私欲,如对金玉珠宝等身外物的渴望,如对更多美色的贪得无厌,但那是为了他“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更大欲望!

至少子贡不是为了自身的财货私利而考虑,无恤可不希望自己看中的王霸之才这么快就腐化了。

端木赐不知道赵无恤的想法,依然在那滔滔不绝。

“除了包络泗上诸侯,加强对宋国的控制外,这条运河更能让赵氏武卒继续往南方前进,抵达宋吴交界的邳国,兵临徐地!”

只一瞬间,赵无恤的面色便沉了下来,随即巧妙地掩饰过去,笑道:“你的这个计划很不错,唯一的问题在于……挖掘运河的钱帛、粮食、人力畜力从何而来?”

“陶丘可以自筹修筑曹国的部分……”子贡咽了下口水:“但仍有些不足,若能从宋国乐子明、鲁国张子处分摊一些钱帛和劳役的话……”

“此事不妥。”

赵无恤可不是夫差那个二愣子,拼着吴国那并不厚实的国力,硬是在一片荒莽的南国开挖了菏水、邗沟,导致民生凋敝,连军队粮食也供应不上,靠着以战养战硬撑,结果被勾践捅了后门,所谓的霸业牛皮立刻就戳破了,花费大力气开通的运河,反倒成为勾践继续北上争霸,以及楚惠王北扩至淮北海滨复兴楚国的通途,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夫差这种无私的精神倒是足以传颂千年,可惜后人只记住了郑旦、西施。

赵氏组织开挖卫渠,是为了让晋鲁能够合为一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很有必要的工程。但子贡提出的这个计划,就目前看来,却有些鸡肋了……

“从地图上看,菏水的距离比卫渠长,又是在宋国境内开工,涉及的问题极多。再说,赵氏集中精力保证卫渠完工就算不错了,没法同时供应两条运河。”

“故此策不宜立刻实行,放在五年、十年之后,我倒是会考虑考虑,先回去将计划完善,递交一份给我罢。”

子贡略微有些失望,但至少赵无恤没有断然否定他的整个计划,五年、十年之后,应该也来得及!

他应诺后便要离开,这回却是赵无恤主动叫住了他。

却见无恤看似随意地问道:“子贡,你方才说菏水可以让赵氏武卒直达彭城、邳国,兵临徐地,连你也觉得,我意在徐国?亦或是,徐承对你说起过什么?”

第879章 虎狼之师?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见》第1076章 一岁一枯荣第799章 赵魏第478章 晏子遗书第969章 天子脚下(上)第839章 徐国第698章 携芍药以求兮(下)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585章 泗上诸侯番外8 芈月传(中)第263章 曹伯好田猎第769章 当归(下)第1216章 时也,命也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875章 虎牢关(下)第251章 新时代(第一卷终)第1027章 虢郐之间第456章 盗跖第1075章 离离原上草第876章 版筑之间第391章 赵鞅出征第887章 所击无所不摧第961章 赵无恤之心(上)第563章 我能继之第695章 赵氏包围网(中)第78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下)第1220章 !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160章 教战之法第227章 卫国叛晋第408章 壮志与阴谋第157章 周室之乱第978章 秦骑赵骑第915章 叔于田第337章 小司寇第766章 宥之?杀之?第1216章 时也,命也第840章 海客谈瀛洲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207章 闻战不惧第995章 叔侄第218章 秋日之阳(三)第347章 阚止第564章 亦能绝之!第720章 齐侯的贵宾第490章 夹谷之会(终于)第856章 弱冠系虏请长缨番外8 芈月传(中)第415章 这真是减灶计第1086章 最后的君子第430章 治国之英才,乱国之桀雄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011章 国殇第904章 巨轮第818章 道可道第429章 战争的尾声第366章 不朽者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1083章 生于忧患第501章 百里而趋利者第770章 死于此!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943章 刑人(下)第673章 尽弃前嫌?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304章 莫如树人第307章 两小儿辩日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256章 赵武卒第817章 河西第1211章 军政决于一人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937章 神蝗第933章 天灾第945章 荡气回肠(上)第445章 野心第1182章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第1141章 弓如霹雳弦惊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第884章 匹夫不可夺志也第753章 背水一战第344章 夜袭第92章 剑名獬豸第595章 琅琊台上风雷起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10章 暴雨将至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565章 将堕四都进行到底!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911章 沸鼎(上)第1220章 !第78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上)第573章 夷为郡县第235章 晏平仲第909章 静女其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