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谋士驰骋

“韩氏也一起出兵?”韩虎支起身子,感到十分疑惑。

“正是。”

韩虎道:“按照盟约,韩氏出兵,至少得出一军。但凡用兵之法,驰车百驷,革车百乘,带甲万余,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涞之材,车甲之奉,日费百金,然后一军之师方能举矣。何况《司马法》曰,春不东征,秋不西伐,韩氏本来有大好机会休整两年,为伐郑做准备,以十万石粮食来换,我觉得很划算,我实在不能理解子矩为何建议我发兵助赵……”

他心里有话没说出来,是为了加强赵韩的友谊么?韩氏虽弱,但也没必要讨好赵氏到这种程度吧。

段规笑道:“有这个原因,但又不尽如此,仆臣且问君上,赵攻河间,大概多长时间能结束战事?”

“自古以来,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赵氏此番用兵,应该和灭代类似,只差遣近处的军队,依靠东阳、邯郸、朝歌之甲,以及武卒精锐攻齐。而河间地广人稀,齐国又尽失南边的冠氏等城邑,西河之险不足持,只能用依靠新建立起来的东武城来防守。”

“齐国如今三面被赵氏盟邦包围,我若是陈氏,必然不会在河间与赵氏野战硬碰硬,而是会选择撤退保存力量。毕竟河间地本来就是他们从晋国夺取的,又多是沼泽盐卤,没有什么人口和农田,弃掉也不可惜。所以若赵氏能咬咬牙,投入三军之众,三四万人,则旬月便能结束战争,若少一些,投入两军,则至迟一两个月结束……”

话虽如此,但韩虎还是没搞明白段规让他出兵的真正用意所在。

段规耐心地为他解惑:“既然赵氏在一到两个月便能收复河间,那韩氏纵然加入进去,也可以早早结束战争,正好应了《司马法》里的‘月食班师,所以省战’。甚至连真正的交战都不会有,只不过费点粮食而已,消耗掉的正好是本来要送给赵氏的十万石。然后,吾等便能全师返回,韩军的回程,最方便的当然是借道卫国,从棘津渡河,那里靠近晋郑边境,郑国必然紧张兮兮,韩兵也不容易约束军纪,倘若不小心发生了点冲突,也不足为奇!”

此言方尽,韩虎猛地站了起来!

段规笑道:“如此一来,晋国伐郑之战,岂不就不必等帮魏氏打完河西了……”

韩虎踱步,默然良久,段规之策的确出乎他的想象,但这计谋虽奇,乍一看却并不怎么高明。

“子矩啊……”他无奈地说道:“且不说韩氏的准备并不足以与郑国全面开战,就算交战,我想要的也是紧邻宜阳的上洛,在东边与郑国发生冲突,纵然攻取了城池也守不住,于我夺取上洛有何裨益?”

“主君还没看出来么?此乃声言击东,其实击西之计也,让郑国以为赵韩刚夺齐国河间,又要谋他东境的汴水、启封,七穆肯定会发兵东调,这时候,吾等再……”

“然而吾等再从西面出兵,乘机夺取上洛?”韩虎听出一点门道来了。

“不……不是上洛,上洛以南的三涂山,就是楚国叶公派兵驻守的蛮氏子国,故此地看似荒凉,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会让叶公警觉,出兵干涉,这种计划之外的战争,魏氏肯定会拼命反对,赵氏也不会尽力,只靠韩氏,是无法夺取上洛的。”

“那你的声东击西,到底想击何处?”韩虎越来越糊涂了。

段规靠近了他,从口中吐出了两个字:“成皋!”

……

“韩郑构难,作为晋国执政,赵氏不可能不管,何况韩氏还出兵助他攻齐,所以初期必然会出手相助。但赵氏需要消化河间,不愿意卷入计划外的战事,所以不会大打,过不了多久就会让韩氏收手。这时候,韩氏只求从河内发兵打下成皋,别无所求!”

“成皋?”

韩虎并未恍然大悟般惊喜,他的头脑更加发晕了,这几年里,韩虎都快将郑国地图翻烂了,成皋这个地名他当然知道。

“子矩啊,这成皋靠着大河,北面就是韩氏的州县,乘着郑人注意力放在东边的时候出兵占领并不困难,但我也曾隔河眺望过此地,它就是一块流水不存的石头地,既不能种粮,也无铜锡铁矿,我费尽心机打下来,却没什么用处啊。”

段规摇头道:“不然,臣下听说万人之众能攻破三军,是因为出其不意,韩氏在晋卿中最弱,想要崛起,就必须出奇制胜。臣又听说,一里大小的地方,能牵动得失千里之地的决定,是因为地势有利,成皋,就是这样的必争之地!”

他说道:“成皋,又名制邑、石邑、虎牢。四百年前穆天子在此地狩猎,有猛虎在葭中,派勇士擒拿囚禁,故又名虎牢。在宗周时为东虢国,郑桓公东迁建立新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此处岩石耸立,地势险要,向东向南皆为坦途,占领之后,就能进逼虢、郐!不客气的说,郑庄公小霸,由此而始。”

“主君还记得么?当年郑国叛晋,晋悼公帅诸侯讨伐,鲁国的孟献子献上一计,让联军在虎牢筑城,晋悼公从之,遂城虎牢,以这里为据点,能俯瞰整个郑地,果然不久之后,郑国就迫于压力选择投降,自此之后整整五十年不敢叛晋。虎牢关归还郑国后也荒废了,如今城垣破败,韩氏正好乘机攻取,再修复城池,筑高城大塞,便能锁天中区,控地四鄙,制郑国之命!韩氏以此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为两年后全面讨伐郑国做准备。”

“没想到子矩竟然如此深谋远虑,而且出人意料!真是谋国之言!”

如同醍醐灌顶,韩虎为之前对段规的计策存疑感到惭愧,下拜道谢。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在郑国的背上狠狠刺入一根钉子,韩氏吞郑,韩氏复兴,与赵、魏分庭抗礼,必由此而始,我能遇到子矩,真是幸运之至!我这就派人去与赵氏接洽,就说韩氏愿意一起出兵,如今韩氏有南阳三县、上党四县、河东两县、伊洛三县,人口数十万,可用之兵足足有三军之众!派一军随赵氏伐河间,回程时滋扰郑国东地,一军从州县渡河攻成皋,再有一军防守,何如?”

“可,但吾等还可以大胆些,再分出半军,借道赵氏控制的孟津,从成周攻击成皋侧翼。”

“妙哉!我这就去修书准备。”

韩虎兴冲冲地下去了,段规留在亭子里,品尝着带余温的水酒,心中却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成皋向西,则地势渐高,丘陵如同万斛粮山般起伏不平,小道在乱岭之间辗转反复,若让一人持戈立于此地,纵然有百人之众,也不能轻易进入,堪称成周的门户。郑国两百年来屡屡逼压王室,占据上风,正是靠了这弹丸之地!

如今赵氏虽然掌握了晋侯,但对于天子,掌控力度却不大。若韩氏能三面包夹成周,再以成皋逼压王城,那天子,岂不成吾等的囊中之物了?想必周室也很愿意依靠韩氏权衡强大的赵氏。韩氏想要超过魏氏,与赵氏并列天下,就必须用这种奇招妙想,弥补实力的不足!

这是庙算中无声的决战,这是谋士驰骋的疆场,这里机关算尽,这里尔虞我诈,虽然没有流血漂橹,却一样充满刀光剑影,这些谋国的人,心里就没有一个不脏的。

品尝着自己的妙计,想到充满希望的前景,段规丑陋的八字胡下露便出了微笑:“此乃一石三鸟之计,天下人因为我段规身材矮小,容貌丑恶,所以看轻我。实则,为主君分忧解难,为韩氏谋百年之局,吾不认为自己就比赵氏的辛文子,张孟谈差!”

第656章 大风(13)第328章 枭臣的末路(下)第71章 封建制度第437章 时也运也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753章 背水一战第502章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第679章 叛臣第657章 大风(14)第419章 大雪满弓刀(中)第744章 济济多士第354章 造纸术第1176章 特赦第744章 济济多士第924章 祸乱之源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82章 振振公子第15章 君子六艺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956章 合纵(上)第872章 势均力敌第291章 焚劵市义第811章 大国上卿(上)第1188章 东临碣石有遗篇第1199章 太华巍巍第559章 十九岁的卿(上)第522章 十年后的霸主第502章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227章 卫国叛晋第330章 放虎归山第657章 大风(14)第655章 大风(12)第91章 子产之政第119章 可为良配第643章 两军对垒第810章 战战兢兢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940章 以邻为壑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500章 美人离殇第907章 道、势、术第474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51章 震慑宵小(下)第1167章 飞鸟尽,良弓藏第677章 可愿来此一会?第55章 冬至(四)第92章 剑名獬豸第140章 知瑶之谋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495章 堕四都!第1222章 大结局第90章 君子有为第235章 晏平仲第719章 敌在西鲁第101章 嘉禾重颍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507章 桐宫之囚(下)第3章 没车的男人伤不起第1035章 大开明堂受朝贺(上)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172章 货殖战争第389章 回归的希望第1144章 赤山第58章 雨夜惊变(下)第547章 堕郈(下)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282章 廪丘之役第267章 驰逐蹴鞠第6章 乱序者死第725章 韩氏之败第807章 韩策第969章 天子脚下(上)第810章 战战兢兢第162章 狄服骑射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第508章 七穆游氏第320章 无间道(上)第860章 古史辩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514章 突骑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585章 泗上诸侯第878章 赵跨革囊第1215章 百无一用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举矣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802章 知瑶之死(下)第18章 赵氏公议第21章 四子分封第1190章 惟郢路之辽远兮第1075章 离离原上草第144章 瓮中捉鳖第698章 携芍药以求兮(下)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驹!第518章 狂人写在第三卷开始前的话第8章 挟强弓兮射白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