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七章 冯氏兄弟

早起,洗漱,集合列队,唱歌跳舞蹦操活动开身体,打开嗓门,上一节不到半个时辰的朝读课之后,再吃个早餐,差不多就是在山庄居住的孩子们保持了大半年的生活习惯了。

这一切,在长孙冲三兄弟和李承乾看来,还比较新颖。

尤其是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他们一般都是直接以姓名或者外号相互称呼的,或许有点长幼之分,但绝对没有什么尊卑之分,学习方面的强者,从不炫耀自己,弱者,也从不自卑,只是在自己的领域闷头学习研究。

装饭菜,吃饭,甚至吃完饭之后洗碗,将洗好的碗放在蒸格里蒸,都是由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

在长孙无忌红红的目光注视下,长孙冲几乎不敢做任何出格的事情,只能跟着大家一起做,即便是他觉得孩子们跳的那种舞蹈很丑,很别扭,那些歌词很烂很低俗,他也要尽量的学习,跟着大家一起动起来。

即便是他觉得洗碗刷盘这样的事情应该由仆役下人去做,但他也只能自己做,甚至,还要帮做不太好这些事情的李承乾也做了。

而长孙无忌之所以有一双红红的眼睛,是因为他昨天晚上一夜都没有睡着。

还是那句老话,越是聪明的人,越是想的多。

不过,不是想的多就能把问题搞透彻的。

因为,他知道的信息太少了,怎么猜都猜不到于秋后续要搞出什么东西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允许在洺州本土出生的新生儿上洺州户口这个政策,一不会威胁朝廷的统治,二不会减少朝廷的税收,确实是对朝廷没有什么影响的。

只要这些孩子的父母没有上洺州的户籍,留一堆孩子在洺州,又有什么所谓?

难道于秋还能带着一帮孩子搞什么事情?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些孩子未来的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成为于秋巨大的负担,他将会为养活这些孩子而发愁,即便是大多数孩子的父母会自己养活孩子,但洺州也需要给出一些优惠的政策给那些人,才能让他们自愿将自己的孩子与自己的户籍分出去,自成一家。

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将这个事情好好跟李世民说道说道,劝他推动支持,用一些孩子,牵绊住于秋未来十几年的时间,给朝廷发展和稳固统治的机会,他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至于和于秋合作的生意,长孙无忌觉得还可以在很多方面展开,就算他长孙氏的财力和人手不足以支撑了,也可以找下个月就开业的洺州银行贷款,对外招募,利息上的一点成本,又哪里赶的上产业做起来之后的盈利呢!

只可惜,于秋只会在晚上吃饭的时候,给他半个时辰的谈话时间,不然,他现在就想跟于秋再多敲定几个项目。

于秋通常是不负责孩子们早上的文化课的,所以,连续好几天,他都是在孩子们的早课开始的时候,就去到研究作坊,继续研究电焊机和蒸汽动力轮船的制造,直到洺津渡那边有信传到山庄,说阚棱从岭南运回来的甘蔗和倭国使者的船都到了,他才立即从研究作坊中脱出身来。

因为,这里有个比较让他意外的消息,岭南方面派了几艘船跟着拉甘蔗的船一起来洺州了,带队的是岭南诸部大酋长,越国公冯盎的长子冯智戣和次子冯智戴。

这几天在山庄受够了眼前一亮的工作的于秋,骑着大黑便往洺津渡去了,同时,十几辆装着各种金属配件和铜线等等东西的车子,也从山庄出发,前往洺津渡码头旁边的船厂。

倒是不于秋有多重视倭国使者,而是他很重视和岭南冯氏的第一次沟通交流,岭南这块在大家眼里的烟瘴蛮夷之地,在于秋眼里,却是一块宝地。

那里不光是有甘蔗荔枝这样可以大量榨糖的作物和水果,还有非常多的稀土资源,可以为于秋以后制造的东西,提供原材料。

此外,那边全是山林地带,毒蛇猛兽很多,于秋现在的饲养任务,就需要拜托他们帮忙才能完成,未来,只怕还有许多任务需要找他们帮忙,是一个可以结为同盟的强力援助。

等于秋赶到洺津渡的时候,几大船甘蔗早就已经被码头的收货员卸了船,运往武安县一早就整好的田地那边去了,倭国的一干使者和冯氏兄弟,也被于氏酒楼的大掌柜兼洺津渡外事接待总管事于季,迎接去了于氏酒楼安歇,午饭都已经用过了。

“冯氏兄弟在哪个小院入住?派人问一下他们方便现在和我一起去武安县吗?”于秋进了酒楼的大厅之后,向于季问道。

“在碧波院,公子现在只接见冯氏兄弟,不接见倭国使者么?”于季一边抬手让身边跟随的管事去问话,一边诧异的向于秋询问道。

“让那些倭国人先在洺州自由活动几天,食宿按照统一标准安排着,等他们找你请见我三次之后,再通知我。”于秋说完,又让赵河派人通知仍旧在牢房里审问那些墨家子的王猛过来碰面,这几天,他可是抓了不少人。

不一会,用过饭又梳洗了一番的冯智戣和冯智戴两兄弟,就穿着一身十分具备岭南特色的彩色麻布长袍从碧波院出来了,于秋看了看那些布料的厚度,够戗能吸掉他们身上逐渐要淌出来的汗水。

一番见礼之后,于秋抖了抖自己身上的丝织长袍笑着对两人道,“夏日炎热,两位兄台不必穿的这么正式,酒楼里应该有这种比较清爽的丝绸长袍,两位换上之后,会清爽凉快一些的。”

“那便多谢于都督了。”冯氏兄弟摸了一把汗之后,便随酒楼的服务人员再度回到居住的小院换衣服,而这时,身上有些许血腥味的王猛也来到了于氏酒楼的大厅之中。

“看你的模样,好像很憔悴啊!”于秋有些意外的看向王猛胡子拉碴,眼窝深陷的脸色道。

“昨夜船厂的几个工人不见了,接到报案之后,我亲自带着军犬大队全体出动,追了一百五十里,今天上午才刚回来。”王猛有些郁闷道。

“又是那些墨家子?人抓到了吗?”于秋眉头一皱,一脸寒霜的道。

“不抓着我可不会回来,不过,有两个造船工程师在被他们审讯逼问的时候,切断了几根手指,以后,只怕会丧失劳动力。”王猛脸色有些悲哀的道。

“给我把抓到的那些个墨家子的十指全部砍下来,我要让他们血债血偿。”于秋咬着呀道。

“不用你吩咐,我已经做了。不过,劫持那些工人的人中,其实只有一个墨家子,大部份都是山东世家豢养的门客武士,要不是我们去的人多,还有军犬相助,可能会有很多兄弟栽在他们手上,昨夜出勤的兄弟中,有十几个都受了较重的伤,也生擒了他们十多个人。”王猛答话道。

“好生救治那些受伤的士兵,如果洺津渡的医院救治不了,就送到山庄去请我孙师弟出手,给所有出勤的兄弟记集体二等功,赏钱三十贯。另外,派人去那两个断指的造船工程师家里一趟,将他们和他们家中的老小一起接到山庄去,我回去之后,会对他们做出安排。”于秋见到冯氏兄弟换完衣服正走出来,快速向王猛交待道。

“那些活捉的俘虏呢?直接砍了么?反正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了。”王猛一边准备转身离开,一边道。

“不,留他们一条命,过几天我会亲自处置他们。”于秋冷着声音道。

劫持工匠,窃取技术机密这样的事情,一旦让那些山东世家子做成了,他们今后就会变本加厉,在各个方面动手,于秋必须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怕字怎么写。

于秋说完,王猛点了点头便大步离开了,不用于秋交待,他也知道,接下来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洺州这边各个需要保密的产业,他都需要加派人手保护,毕竟,不修建城墙的洺州,就像一个筛子一样,谁都可以过来,甄别这些别有用心的外来人员,可不是那么容易。

正感受着洺州制作的这种清爽丝织长袍的舒适度的冯氏兄弟,见到于秋脸色比刚才难看了很多,顿时心里一咯噔,其中比较聪慧的冯智戴开口询问道,“于都督可是碰到了什么事情?”

“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伤了我属下几个人,已经处理了,不打紧的,两位兄台对这衣衫可否满意?”于秋尽量的让自己的脸色变的好看一些道。

“原以为只有蜀中才能产出这么精美的丝帛衣料,却不想,你们洺州做出来的,比蜀中的还要好几分,而且,还染有这么好看的花纹,若是在我岭南,这样的衣衫,恐怕能卖到很高的价格。”冯智戴指了长袍腰侧的彩色繁花图案道。

岭南天气炎热,普通的麻布衣衫穿在身上,容易出汗,发臭,生菌,致病。

透气性良好,触感冰凉又不易滋生细菌的丝绸布料,才是他们穿衣的最好选择。

只可惜,獠彝部落并不善于养蚕和纺织,一般的商贾,惧怕岭南山中的毒瘴,又很少与岭南通商,导致了那边的丝绸价格比中原高了好几成,而且,还有钱买不到。

当得知于秋派到岭南去的海船是从黄河口出发的,冯盎以及一众冯氏子弟都是比较惊喜的,他们瞬间想到了这些船还可以给岭南带去很多有需求的物资,所以,阚棱带回来的几船甘蔗,甚至十几株连根拔起,盆栽在船上的荔枝树,都是冯盎白送的,他派自己两个最得力的儿子来,就是想和于秋谈谈这海上的贸易。

“外面日头大,不适合骑马,两文兄台可以与我一同乘车前往武安县,咱们在车上聊。”于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冯氏兄弟立即就随他出门上车。

酒楼的大马车是安装有滚珠轴承和减震钢板的,而且三面都有推拉窗可以打开透风,三面座位的中间有案几,此时,案几下面已经放上了冰桶,案几的上面,则是有许多已经摆好盘的冰镇水果和冷饮,几人一边喝着冷饮,一边吃着水果,吹着马车跑动带起来的风,倒也不觉得热。

车子才走了一小会,在车厢内看到了洺州码头的冯智戴就再度感叹道,“洺津渡这个码头修建的甚好,如果我岭南也能修建如这般的码头,一定能让渔船出海打鱼,商船上下货物更加方便。”

“好说好说,如果冯酋长有意与我们洺州通商,这样的码头,我负责帮你修建,你们只需要出一点人力就行了。”于秋一边示意两人喝东西,一边大方的笑道。

第七十九章 经验奖励任务线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确立第四百零五章 放电影第三十九章 打开研究创新的大门第四百零六章 执政联盟成立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两百九十一章 又见颠倒句第四百五十八章 还得谈第三百四十章 让人一头汗的推测第五十九章 寡妇村的军议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国第六章 哭成一团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赵王第四百零四章 开始返程第两百章 确定细则(骑猪虎爷万赏加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铜钱买魔都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三百一十一章 开始上课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属性第七十一章 训练第两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声机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九十章 大变样的寡妇村第两百七十九章 连锅端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庄第两百七十三章 吸纳天下钱财第两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准备发动第五章 河上漂尸第两百五十六章 乐业安居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两百五十八章 山庄来客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五百三十五章 时光如梭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场第两百二十八章 成长中的褚飞第一百二十六章 讨债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两百九十六章 坑倭进行时第两百八十五章 试航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门第一百三十二章 圣旨到了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圆谎第五百零六章 预防针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庄的日常第三章 借粮种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尝提子第五百章 惊神第两百八十一章 蓄势待发第六十九章 于秋所谋的出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两百三十五章 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第四百八十三章 给世界制定新秩序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国的农夫第两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谋第四百八十章 资源丰富的西域第四百八十九章 开始阅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扬州士族的礼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未来铺路第两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计划第四十一章 蓄水养鱼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两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长安行第三百一十七章 于秋的施政方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当列为贡品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两百三十章 春耕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学难第四十七章 小树林会谈第五十七章 约法三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来战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未来铺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阉猪第一零四章 信秋哥得永生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开的国务会议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三百二十章 一对一千第一百八十四章 轻松获胜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两百一十一章 新技术上线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广教育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书院的教学方向第八十一章 一切尽在谋算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国就是一个糖罐子第九十八章 于秋出品的巨额商品第两百七十一章 炮击之刑第三百三十六章 戏水游乐场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舰第三百零九章 什么是科学技术第两百零六章 新年的军事计划第七十四章 物品奖励任务线开启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未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