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六章 坑倭进行时

于秋在一开始启用卢氏子弟的时候,就知道会有一些隐患,这些人只注重家族发展的思想,是不可能轻易转变的,由于之前于秋的强势,他们不敢表露出来,现在他们在于秋属下占据了各处机要的位置之后,就开始有想法了。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苗头,但是于秋一时之间并没有办法改变,因为,他无法在短时间内培育出一批人手上来,接替他们的位置。

索性,这些人只是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坐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不会对自己致力打造的体系造成很大的危害,可以慢慢处理。

想到这些不顺的事情,于秋的心情就变的有些不好了,连带着,对那位即便是以于秋后世的眼光来看,都算的上是美女的金德曼,也没有了多少想法。

而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些让自己更加心情不好的人,比如,倭国的犬上三田耜,就在于秋找地方避开金德曼花痴一般的目光的时候,来到了于秋的面前请见。

“于都督,我圣德太子殿下,是十分愿意与洺州发展成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商业同盟关系的,但是,圣德太子殿下并不同意将我倭国的矿产开采权出让给洺州。如果您真的可以派船去我们倭国拉银矿,或者开设作坊冶炼银矿,我们会给您一个合理的价格。”犬上三田耜给于秋行礼了之后道。

“这不是我要的答案。”

于秋瞄了犬上三田耜一眼,淡淡的说了一句,就转头往客休区外面走去,他这种对倭国不屑一顾的姿态,让对面不远处的金德曼眼中都冒出了粉红桃花,作为新罗国未来的女王,她需要的,就是像于秋这种有实力的男人。

“于都督,矿产乃是我倭国唯一能在中土换取钱粮物资的东西,如果失去了它,我们倭国的财政将难以维继,实在是难以答应您的要求,不过,我们圣德太子殿下说了,只要您允许我们倭国的学子在洺山书院读书学习,我们愿意支付比其它国家的学子多一倍的学费。”犬上三田耜加快了脚步,追上于秋道。

“你和厩户其实都是聪明人,知道我们洺州最有价值的是学问,你们想学走我们洺州最有价值的东西,却不拿你们最有价值的东西来交换,这不公平。所以,我是不会同意的。

此外,我还要告诉你,厩户不给,不代表我自己不可以去拿,不过,真要是让我自己出手去拿的话,你们的两成盈利就不会有了,工钱也不会有了。”于秋站定身子之后,盯着犬上三田耜的眼睛道。

“你不可以这样的,我们已经上表向大唐称臣,是大唐的藩属国,你无故起兵征伐藩属国,名不正,言不顺,就算大唐朝廷未必会惩罚你,但肯定会败坏你们洺州的名声。”犬上三田耜有些紧张的道。

这次返回倭国,他可是见识过了洺州那种滚珠轴承螺旋桨动力的大船,一船就可以装载过百人和两三千石的货物,比他们倭国的船大了好几倍,而且,他们之前还创下了几千人击败高句丽几万水军的战绩,可不是倭国的军力能比拟的。

闻言,于秋转头向不远处客休区里望着自己背影发花痴的金德曼,朝她招了招手道,“我记得几年前倭国对你们新罗国发起了一轮进攻,现在我们是战略合作伙伴,我想为你们讨回公道,你们没有意见吧!”

“当然是乐意之至,这些倭国人表面上恭顺,其实野心很大,贪婪的很,于都督若是能帮我们新罗国讨回公道,必是我新罗国数十万百姓的恩主,我们全国的百姓,都将对您感激不尽。”反应过来的金德曼有些热切的走向于秋道。

“你看到了,我要对你们倭国动手,随便都能找到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于秋再度看向犬上三田耜道。

“我,我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以洺州今日之富裕,于都督为何会对我们远在海外的倭国念念不忘。”犬上三田耜很是委屈的道。

这算是他又一次失败的外交。

“我喜欢对我控制的地方了如指掌,消除一切危害,不巧的是,李唐东北沿海的海疆都归我管,所以,你们倭国在沿海做了些什么,我都知道。

记得早前的时候,我下过一封海洋口岸对外商贸的管制令,禁止未经过允许的一切商品物资,从海洋对外贸易,但是,有些人违反了我的禁令,海洋很大,以我目前的人手,根本封锁不了,管不过来,所以,我只能想办法管住那些不听我招呼的人。”于秋从袖口里抽出一张纸条扔向犬上三田耜道。

这是一封昨日褚飞从山东发过来的情报,里面记录了很多关于山东地面上的情况,其中,倭国两万多水手武士加入山东联军阵营这一条,就写在最前面。

看到这条情报,犬上三田耜一点也不惊讶,而是捧着信纸道,“我倭国各大家族历来与山东沿海各地大族通商,他们让人造了许多大船,却没有足够的水手船工操持,去我们倭国找各大家族借人手,我们倭国各大家族联合借了他们两万多水手船工,帮他们操持海船,加大贸易通商,这有什么不对的么?”

“还在狡辩么?要不要我让人送你到沙门岛,见识见识接下来会发生在那边的一场海战?”于秋冷笑道。

“贵国的战争,与我们倭国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圣德太子殿下,可从来没有派遣军队到中土来参与战争。”犬上三田耜继续撇清关系道。

“很好,记住你这句话,我属下也有些军汉穷疯了,想自己去海外劫掠发财,我从未派军队去你们倭国。”于秋笑了笑,点头向金德曼示意之后,快步离开了图书馆,骑上大黑,往正在紧张筹备开学的洺山书院而去。

呆立当场的犬上三田耜心情十分的复杂,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最知道厩户的打算的,于秋一纸禁令,让倭国被殃及池鱼,产出低下,十分依赖与大唐贸易的他们,选择了违反于秋的禁令,与山东士族继续通商,洺州的战舰只有几十艘,根本封锁不住上千里茫茫的大海,这让倭国的白银大量的流入了山东,被墨家子冶炼成了纯银。

如果不是褚飞属下的人冒死查出了一些端倪,那么,洺州银行发行银币的时候,那些世家子将会用大量的白银向洺州银行发难,打击洺州银行的信誉。

因为,洺州银行是打算制造发行价值一贯钱的银币的,到时候,他们以洺州制造的银币的一半的价格,对市面上放出大量白银,大家就会觉得,洺州银行是在骗人。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于秋当初禁止山东世家对外贸易,又马上与新罗,百济,高句丽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并且让他们加入商业同盟,本身就是一个拉倭国入局的大坑。

当下这个世界,可没有飞机轮船让倭岛与全世界通商,他们的贸易对象,只有东北地区这三个国家和中土大唐,于秋的禁令和联盟团体,等于是切断了倭国对外的所有贸易。

最终厩户选择了两边下注,一边卖好山东世家,暗中与他们贸易的同时,一边派遣犬上三田耜来与洺州建交,让他失算的是,两边下注,也是有可能输的。

因为,洺州根本不接受他的下注,而山东世家,胜算似乎不高,因为,他们连船工水手,都是借用倭国的。

不过,犬上三田耜终究是个惯于外交的老狐狸,他慢慢的让自己心情平复之后,瞪了一眼正看自己笑话的金德曼,便往图书馆内走去,很快,就找到了在李纲身边听他与陆德明,卢耀,虞世南等人辩论学问的魏征,两人在馆外找了一处无人的凉亭说话。

“魏洗马,我倭国拉下脸面,向大唐称臣,就是为了帮你们太子殿下冲政绩,如今,洺州于都督有征伐我倭国之意,还请魏洗马帮忙转圜。”犬上三田耜道。

这次倭国着急忙慌的上表向李唐朝廷称臣,走的可是李建成的门路,这让李建成在朝堂上的声望大涨了一波,毕竟,倭国是一个人口近百万的海外之邦。

可惜,他们扯朝廷的这张虎皮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反而,可能让于秋更加好办事。

“嗨,朝廷对于洺州几乎没有任何控制权,于秋有秦王和一干洺州的合作伙伴撑腰,根本不会听从朝廷的吩咐,此人只认利益,我这次到洺州来,就是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他一些利益,让他不要暗中帮助秦王与太子争位,至于你们倭国,还是自求多福吧!他似乎很不喜欢你们。”魏征摇头叹气道。

今日见识了洺州图书馆之后,他才惊觉,洺州的底蕴和实力,已经达到了即便是李唐王朝,也不能拿捏的地步,他们虽然地盘不大,军队数量不多,但是质量,却远胜于朝廷或者任何国家,上千名刺客居然都不能在洺州对于秋实际发动一次刺杀,可见于秋对于洺州的控制力有多强。

他现在觉得,即便是山东世家联军借墨家子和倭国人的手,击败了洺州水军,也并不能动摇到于秋对于洺州的统治。

没错,山东世家之所以找倭国借兵,也是一个大坑,他们并不想背上反叛朝廷的名声,而且,他们支持的,是李唐的正统,太子李建成,所以,最终在沙门岛与洺州水军交战的,肯定是倭国水军,必须是倭国水军。

作为坑了倭国的山东世家集团中的一员,魏征又怎么可能给犬上三田耜出什么好主意呢!让他们照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才是最符合山东世家集团利益的。

当然,他也不知道,求告无门的犬上三田耜,却是将魏征刚才所说的一句话听进了心里。

‘于秋此人只认利益。’

这岂不是说,在关键时刻,倭国只需要给于秋想要的利益,就能解决倭国的问题?

洺州的生产技术,倭国的矿产开采权,这里面谁的价值更高,可不好说呀!

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礼第三十八章 收入夹袋第两百五十三章 参观金库第两百一十六章 彻底笼络住民心第两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护神第五百一十一章 对世界的呼吁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给你了第两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颗种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尝提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货比三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发难第两百六十二章 给阚棱的援军第三百六十三章 准备出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义上的女主人第两百二十五章 去沙门岛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国的四大工程第三百二十一章 诱击第四百五十五章 树立形象和破灭信仰第两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长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戏水游乐场第两百四十八章 铁将军憨子第两百三十九章 洺州图书馆的建设第两百六十三章 于秋平时传授的知识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未来铺路第四百五十章 抽丝剥茧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卖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里的比较第四十三章 于秋的思考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钱的来了第两百八十四章 拓海号第一百九十一章 复杂的心情第两百四十九章 颠覆收到的奇效第两百二十八章 成长中的褚飞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轻松获胜第两百五十八章 山庄来客第六十七章 不好卖的豆腐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两百四十八章 铁将军憨子第两百零二章 卖菜第一百三十二章 圣旨到了第两百五十章 新的礼仪模式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会挖坑的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二章 系统奖励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团到长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组建维和部队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钱请人去长安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级技能的强大第三百七十七章 后知后觉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亲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设吐蕃的工作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问题第四百一十章 功过分明第四百二十五章 布局西域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统全面升级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两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七十七章 名将争锋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变第两百一十章 张喜儿的希望第两百五十二章 经营原则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给你了第两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两百九十一章 又见颠倒句第九十三章 制冰第两百六十八章 结下情谊第一零四章 信秋哥得永生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书院的教学方向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计第一百三十二章 圣旨到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图谋第两百二十三章 海产养殖产业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环境改造工程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孙思邈第十八章 采购第三百三十二章 惊人的矿产量第七十章 准备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军演竞技开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开话题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渊第两百八十四章 拓海号第两百五十六章 乐业安居第三百零七章 对于书院的一拨推销第一百四十四章 参观第一百二十章 行军途中第一百八十章 做驸马?第一百三十章 传说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