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寡妇村的种田计划

鼓捣刘黑闼找卢家借粮种,再鼓捣他改变税收制度,就是于秋让刘黑闼与本土世家豪强走向对立的连环计了。

垄断百姓的产出,是世家豪强的最核心利益,刘黑闼要侵占他们的利益,只会跟他们打的头破血流。

在赵七娘几人端着蒸热的包子从军营的火房中出来的时候,李三娘果然已经不在她们其中了,于秋见到这种情形,嘴角略微的勾了勾,也不着急走,继续与刘黑闼聊起了美食,并且提前告诉他,最多再过几日,就会有一些更加好吃的食物给他送过来,而且,成本会比馒头低的多,是黄豆做的,多食不胀气。

这倒是打开了刘黑闼的脑思维,作为一个管理大军的人,他自然知道黄豆的产量比米面要高一些,售价也便宜的多,如果能采用这种食物做军粮,那么军费开支会节省一倍以上,便留下于秋多聊了一会,直到李三娘鬼鬼祟祟的跟在了赵七娘等人的身后,于秋才起身告辞。

对于李三娘来说,幸福来的可太突然了,她想不到自己随便到一个村子落脚,就获得了一个进入洺州城,甚至进入刘黑闼的军营一探究竟的机会,此刻还在洺州城外抓耳挠腮的想办法打探洺州城军情的马三宝他们,要是知道了自己这个情况,一定会愕然当场的。

时隔一日,馒头再度出现在集市上,顿时便引起了一些人疯狂的抢购,仅一个时辰左右,于秋就得钱两千贯,不过这次他不得不咬牙买了十几石麦子,因为村里的粮种连卖带吃的,已经快消耗完了。

当然,他也没有放弃采购黄豆,杂货铺的黄豆全都被他买完了,粮米店这边有过百石存货,他也一齐买了下来,足足雇了十几辆大车,才将这些大豆和麦子全部装下来。

返程的队伍有点大,张喜儿招工的牌子才挂出来没有多久,她就差点被人潮给淹没了,洺州城三万余户,十几万人口,有一大半都在温饱线以下艰难度日,只要给口吃的,他们都愿意给你卖力气,最终,在经过两轮挑拣了之后,于秋决定扩大招工规模,青壮男女各招募了五十人。

懒洋洋的将身体依在马车的车门上,于秋的目光有意无意的看着带领车队行进的那个壮汉,这人便是董放,于秋已经是第二次雇佣他的车队了,按说,前些年于秋还小的时候,是和他见过很多次的面,他应该不可能对自己全无印象,但他却表现出了和自己完全陌生的状态,倒是让于秋对他的猜疑少了几分。

不过,对于自己的生命安全,于秋一向是谨慎又谨慎的,不到确信无误的时候,是不会主动跟他接头的。

至于比较沉默的在马车上东看西看的李三娘,于秋昨夜就已经确定了,她就是李唐那边派过来的探子,之所以纵容她,并且还帮她打掩护,就是想借助她,跟李唐那边取得联系。

随着工人和更多粮食大豆的到来,寡妇村进入了一种更加热闹的环境中,沈三娘喊于秋看自己重新改良的犁架,这个榫卯结构的木犁装上了赵七娘和另外两个妇人打造出来的斜角铁犁头之后,于秋觉得,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曲辕犁了。

村里没有牛,于秋想用马套上犁试着耕田,却因为张康和陈虎的战马抽打不得,稍有动静就猛的向前蹿,后面的人完全跟不上,还容易将犁头甩脱,最终不得不放弃。

倒是赵七娘主动将绳索套在了自己的肩上,由于秋扶着犁,开始在田地里行走了起来,还别说,她一个妇人居然拉的动,而且走的并不是很慢,这个时候,于秋就看到了脑海里系统栏的任务完成度在开始缓慢的增加了。

一个下午,于秋别的事情没干,就是让村里的大力妇们轮番拉犁了。

“秋哥儿,这个犁真好用,以往的时候,我一个人拉一小段就会感觉吃力,现在,居然可以走两三个来回,今天下午咱们都已经耕了两三亩了吧!”张喜儿一边将挑拣出来的豆种交给于秋过目,一边道。

于秋不满意的道,“还是太慢了,这么多人,一个下午才弄出来两三亩,如果这犁有两个犁头,而且是犍牛在拉,那就快的多了。”

他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是给了沈三娘一点启发,貌似,将一个犁头的犁改装成为两个犁头的犁,也并非是什么难事嘛!

晚饭是大家最期待的时间,因为,这个时候除了有美味之外,于秋总是能跟大家说一些很提气的话,让大家看到希望,今天的话题就是种豆。

现在,豆腐不过是于秋形容中的慨念产品,所以于秋并不能告诉大家,种豆能够获得多少经济利益,因为大家的脑洞都很小,想象力有限,于秋只用几天的时间,就为大家赚回来了两三百石大豆,以及十几石麦子,还有五百贯左右的铜钱,这已经让大家感觉生活在云里雾里了,虽然村里的寡妇们现在个个都望豆兴叹,但是有这样的收入在,大家也都允许于秋胡作非为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春麦需要长达六七个月的生长期,开春种下,直到中秋才能收获,而且,每亩产量不过一石多,还特别耗地力,所以,种春麦的话,一年只能种一季。

然而,夏豆却不同,它不但不耗地力,生长周期还比春麦短一个多月,产量,更是能达到两石左右,比米麦要高的多,完全可以与冬麦岔开种植两季,所以,咱们村的田地,今后将会采取这种两季种植的方法,种夏豆和冬麦。”

听到于秋规划种地的事情,这几天随着他一起到洺州城卖馒头的几人又有些不懂了,夏豆也好,冬麦也好,又怎及得每天去洺州城卖馒头好呢!这可是一天几百上千贯的收入,足够让全村的人吃上白面馒头,喝上放了精盐和香料的菜汤了。

“秋哥儿,咱们不卖馒头了吗?”张喜儿率先问道。

“卖,不过,也卖不了多久了,因为,大家都在吃,田地里却没有相应的产出,粮食会出现短缺,咱们这才几天,就把城里两家百年老店里囤积的黄豆买光了,以后,若是人家粮店里没有麦子和面粉出售,咱们的营生也就做不成了,而且,洺州城的百姓手中的财富,也是有限的,越往后,他们就越买不起咱们的馒头,所以,咱们必须得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来养活咱们自己,支撑摊位的经营。”于秋给大家分析道。

寡妇村周边的几个村子全部都空了,可用于耕种的土地足有数千亩之多,让其白白的荒废,那就太可惜了。

听说卖馒头的营生可能做不久,众人心里顿时一阵失落,村里现有的局面,可就是卖馒头得来的。

“秋哥儿,秋哥儿,不卖馒头了,咱们是不是就没有馒头吃了。”憨子和大头等一些半大小子十分紧张的向于秋问道。

“不会,咱们会有比馒头更好吃的食物吃,知道我为什么买这么多黄豆回来么?因为黄豆不仅可以榨油脂,炒蔬菜,还能制作成很多美味的豆腐食品,另外,你们还记得我让你们烧山开的塘么,今后咱们将会在那里养很多的鱼,只要咱们付出劳动,就肯定会有相应的收获,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的。”于秋和声细语的给孩子们解释道。

“秋哥儿,我想吃你所说的豆腐。”最喜欢往大人身上爬的小虎腻在于秋的怀里,甜甜的道。

他明明是个男孩子,却硬是比女孩子会撒娇,这也是寡妇村的一种现状,男孩子都极为受宠,一副主人翁的姿态,女孩子则都闷头干活,从不敢奢求太多。

“那好,吃完饭,咱们就开始分组干活,榨豆油的榨豆油,打豆腐的打豆腐,咱们争取明天就吃上香煎豆腐块……”

第三百九十六章 为八月做的准备工作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七十七章 名将争锋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给你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学习进步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选修课目第六十九章 于秋所谋的出路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未来铺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厕所里的学习讨论第十六章 吃货兵痞苏定方第六十九章 于秋所谋的出路第四十章 好奇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国的工业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为重的夏国第四百六十三章 谈判的进展第两百五十八章 山庄来客第两百七十七章 震惊石化第两百零六章 新年的军事计划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发展的思潮第六十九章 于秋所谋的出路第六十五章 战将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孙思邈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庄的小妖孽们第一百八十五章 谈判的意向第一百五十一章 谈定第八十一章 一切尽在谋算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环境改造工程第一百九十六章 长安朝堂现状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两百八十章 抓细作第五百一十一章 对世界的呼吁第五百零六章 预防针第一百八十一章 于秋的选择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国特种兵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来第一百三十二章 圣旨到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学习进步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长安大户的日常开支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图谋第三百六十七章 欲望使人进步第七十三章 救人从来都不简单第八章 说词第两百三十九章 洺州图书馆的建设第四十四章 带话第两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计划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来都是坑第三百六十二章 于秋最厉害的本事第六十一章 阚棱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业的步伐第两百二十一章 河口县第两百二十一章 河口县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书院的教学方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国的工业第四百一十四章 经济控制基本完成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铜钱买魔都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五百二十章 被怀疑了第一百章 于秋的不可理喻第四百一十四章 经济控制基本完成第三百二十八章 于秋准备的东西第二十四章 把话说透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两百五十四章 外来人口的问题第两百八十四章 拓海号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断进步中的夏国管理体系第二百零七章 长安大户的日常开支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四百七十七章 于秋的枭雄人格第两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则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零七章 训犬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国宴第七十四章 物品奖励任务线开启第十二章 收获不小第三百三十二章 惊人的矿产量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谓礼尚往来第一百四十四章 参观第六十章 于秋的班底成员第三百五十一章 阅兵仪式第五十七章 约法三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国的教育第三百一十七章 于秋的施政方略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庄的小妖孽们第三百四十九章 仪式开始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会盟第两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三十四章 杀猪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车第一百一十五章 无工不商第三百三十一章 发散思维第三百七十三章 扬州士族的礼物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五百章 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