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惊人的矿产量

边斗车在于秋的眼里一点都不快,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眼里,已经快的有些吓人了。

边斗前面的挡风玻璃能帮助边斗里的乘客挡住大部分的正面风,只是车边卷过来的风,喜欢往人的衣领子里灌,有皮大氅和军大衣双重保护,李世民倒不觉得太冷,他怀里两个小家伙,则是一脸兴奋的将头露出来,往道路两侧飞快向后拉的田地和房屋方向处张望,在王猛怀里的李恪亦是如此。

洺州地界的景象,与沿路来他们见到的可大不一样,田地像刀削的一般整齐,民居全部都是连排整齐划一的砖瓦房,草棚子之类的,基本都是牛羊牲畜房。

这里的人身上也都干净,穿的厚实得体,就像在王猛怀里的李恪,是一点都闻不到王猛身上有什么汗臭味之类的异味的。

而且,他还以为王猛比李世民年轻,因为王猛的脸上现在光溜溜的,原本的络腮胡早就刮掉了,只能隐约看到很短的胡渣,这是于秋说的,军人必须要浑身利索,头发和胡须都有可能让他们办事不方便,比如救火的时候,一但着了可能就会引起衣服和其它东西着火,那可能就是一条命没了。

而实际上,王猛已经三十一岁了,比李世民大好几岁。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一处聚集了很多人的地方,李世民好奇的向冯智戴问道,“为何此处聚集了如此多的人?”

“此处乃是邯郸的铁矿场,洺州矿业集团每天都有两多多万人在这里劳作,人数当然多了。”冯智戴笑道。

“两多万人开一座矿?”李世民表情一愣道。

他此前只是听说,却没有真正见过几万人挤在一个矿洞劳动的现场,这在管理上,可是需要非常庞大的设计的。

“是的,男工一万左右,女工一万余,当然,这不是洺州矿产集团的所有人数,他们整体有十几万员工,大多用在煤开采上,其它金属矿和盐矿的开采也有很多人。

秋收之后,附近州县的百姓都无事可做,洺州矿业集团招工,不仅管食宿冬衣,每个月还给三贯钱的薪酬,很多男女青壮都愿意来这干,今年冬天,他们不仅不会白白消耗粮食,还能挣到不少钱。”坐在驾驶员后面的冯智戴给他解释道。

“你们开矿这样的重体力活,还招女工?”李世民再度提出疑问道。

“开矿,也有很多事情是适合女工做的,比如分拣,碎矿等等,而且大多数工作已经用上了机床,其实很轻松。

而且,我们洺州不光是在矿业集团有女人,在任何产业,甚至是官署,军队,都有大量的女人。”

“在你们洺州,女人也可以当官?”李世民有些意外的道。

“当然,且不说娘子军本就有女兵被安置到了洺州,我们洺州在各个方面,也是大量需要用到女人的,比如文职方面,通讯方面,民政署的医政官,协调官,法官,治安署的巡警,片警,军队中的医护兵,军工兵,勤务兵等等,回头在阅兵仪式上,你就可以看到了。

目前看来,她们的工作做的还挺好的,因为女人天生比男人细致一些,适合做细致的工作和对内管理的工作。

而且,殿下有统计过当下社会的人口结构话,应该就知道,不用女人其实是不行的。”冯智戴给李世民解释道。

“统计当下社会的人口结构?不用女人不行?”李世民有些纳闷的看向了冯智戴。

“因为,当下社会,男女比例是严重失调的,就拿洺州来说,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青壮男女的比例是一比二,也就是说,女人比男人多一倍以上,洺州本土的男丁,只有二十来万,青壮妇人,却有四十多万,万幸的是,十几万的小孩中,这个比例稍微小一点,大概是四比六,女孩比男孩多两成。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依赖男人来做,那么,洺州的可用之人,就只有二十来万,一户只有一个,用他们当兵,耕地做重体力活,是分配不过来的。

但是,男女都可以做的话,洺州的劳动力,却是瞬间放大了两倍。这还不算外地涌入洺州来做工的数十万人口中,占比例比较大的女人贡献的劳动力。

而这种比例失调的情况,在关中或朝廷治下的其它州县,可能更严重。毕竟,关中的对外战争更加频繁,死伤更加大。”冯智戴再度给李世民解释道。

“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李世民的眉头直接打起了结道。

“这其实就是朝廷治下的州县生产效率远远不如洺州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突厥人和吐蕃人,打起仗来是全民皆兵,人数和战斗力会被放大。

朝廷却只是习惯性的招男兵去与他们作战的话,虽然治下的人口远远多于突厥吐蕃,但是,能动用的人手,总是不如他们多。”

“可是,女人力量小,一些身体原因,天生的不占优势,很多事情她们做不了啊!”李世民问道。

冯智戴笑了笑道,“这就得说说咱们洺州工匠的用处了,他们就是要设计制作各种工具,让女人也能轻易的做男人的事情。

比如,一辆运矿的木车,装着三百多斤矿石,需要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力气才能推动,男人推的动它,女人推不动它。

可工匠将车轴换成滚珠轴承了之后,还将车厢扩大了,不仅装到了五百斤以上,而且推动它只需要六七十斤的力,这个时候男人和女人都可以轻松的推动它。

当采矿场大量的使用这种车子了以后,用一个男工推车,和用一个女工推车,效果其实就是一样的了,现在采矿场里,就有很多女工在推车。”

闻言,李世民来了兴趣,道,“反正天色还早,不如,我们到这采矿场里看看?”

冯智戴笑了笑道,“可以。”

然后,拍了拍摩托车驾驶员的肩膀,让他到采矿场的入口位置停车。

很快,冯智戴和李世民,王猛三人,就一人抱着一个小家伙,来到了热火朝天的采矿场中,而在矿场管事的总值班于钢也向他们迎了过来。

“秦王殿下想参观参观采矿场,你带着我们看看吧!顺便给他讲讲采矿场的情况,这是经过于都督批准的。”冯智戴跟于钢打招呼道。

“各个集团此前都收到了秦王殿下会过来访问的通知,这个自然不劳冯执政说,几位请随我来,我这就带几位从开采,到输出全部看一遍,给几位讲解讲解。”于钢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在前面带路,往矿洞的方向走去。

邯郸即便是在后世,也是一个铁矿石和钢铁产出的重要基地,这里的铁矿石非常之多,很多都是露天的,但是,洺州采矿集团,已经不仅仅是采露天矿那么简单了,因为这些露天矿中成色比较好的,早就被别人开采了,埋在地下的铁矿石,纯度和成色才会更加好,出铁量能达到五六成。

才刚刚来到矿洞口,李世民就看到一个粗铁管在不断的往外喷着水,在铁管的后面,有一个不断轰鸣的发动机,而且这些水,还冒着滚滚热气,因为地下水的温度高,而地面上,此时已经接近零度了。

“这个,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抽水机?”李世民一指轰鸣中的抽水机道。

于钢笑了笑道,“是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抽水机,我们采矿场,才能采到地下几十丈深的好矿,向这样的抽水机,矿洞里每隔四五丈就会有一个,这些水,其实是在地下三十多丈,被抽水机不断地往上抽到上一个蓄水池,最终到达地面的。

“你说,这矿洞,已经挖了三十多丈深?”李世民有些意外的道。

于钢再度笑了笑答道,“是的,以后可能会更深,只要下面有好矿。”

“你能否带我下矿洞看看?”李世民好奇的道。

朝廷的采矿场,可没有像洺州的采矿场这般,下到那么深,是什么技术能够让他们挖和么深,李世民很好奇。

于钢点了点头道,“可以,不过,矿洞下面有些危险,大家必须要带上安全帽。”

他招了招手,立即就有几个随从,递了几个内部有减震装置的铁盔过来,李世民本想将李泰等小家伙放在上面,自己下去看的,但是几个小家伙吵闹着要看稀奇,于是,于钢又让人给李世民拿了几把安全伞过来。

有这样的伞撑着,不仅可以遮挡上面滴下来的水滴,还能一定程度防止一些碎石屑掉下来砸到人身体。

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那个巨大矿洞的内部情况,通道顶上面厚实的模板连成整体,每隔两三步,就会有一根腰粗的大木将木板顶着,两侧有两条斜斜的铁轨道,轨道上面有很多装有铁轮子的车子,一边里面是装满了铁矿石的车,在钢绳的拖拽下缓缓往上,一边是空车,在钢绳的释放下,缓缓往下溜。

这些车子的上下是由矿洞外那个巨大的绞盘架,通过滑轮蒸汽机动力绞盘慢慢拉上来,或者放下去的,值得一说的是,控制这个绞盘架的,只有一个人,也就是说,有了这个机器和这个绞盘架的设计,所有从矿洞底部运矿上来的工作,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扳动机闸就能完成了。

“这些装矿的车子,就是你刚才说的装有滚珠轴承的车子吧!”李世民指了指其中哪些不断缓缓向上的矿石车道。

冯智戴点头道,“没错,不仅仅是滚珠轴承,它还有铁轨滑轮,殿下你可别看这些车子一个接一个的很多,而且是向上拉,很重,其实则不然,在这种铁轨上,用设计有很多滑轮组的钢绳将其往上拉,其实并不费多大的力,一个蒸汽动力绞盘车,一次可以拉三十车,差不多一万五千斤矿石上去,比原先靠人力向上背,快了十倍以上,我第一次过来视察的时候,也是被惊着了。”

“也就是说,你们这个采矿场,比朝廷的采矿场的采矿速度,快十倍以上?”李世民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于钢道。

“这个,应该不止,在其它方面,我们也加快了速度,就现在的采矿速度而言,比我们当初全部靠人力挖,人力背,应该快了二十倍以上。

不过,这还是没有达到我家公子的要求,未来一两年时间内,公子会再度给采矿的设备进行设计,到时候也会再度扩大采矿的规模,比现在的开采速度还要快五倍,产量要大十倍,这是咱们矿产集团三年之内要完成的目标。”

“还要加快五倍的速度?扩大十倍的产量,那么,你们目前一天开采多少矿?”李世民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道。

“现在每天的采矿量大概在三千吨左右,年底前七号矿洞,和八号矿洞开始运作了之后,日采矿量可能达到五千吨以上。”于钢答道。

闻言,李世民就不是不可思议那么简单了,而是整个被震惊的不敢想象了。

他脑海里飞快的在换算着重量单位,因为他知道,洺州的一吨是两千斤,一天三千吨,就是六千万斤,如果按照朝廷的矿工背矿来算,一个人一趟背一百斤,一天二十趟,差不多两千斤,一吨的样子,光是把这些矿从矿洞背到地面上去,就得三千人。

事实上,一个人是很难背着一百斤,在一天时间内,爬二十次超过三十层的高楼的。

然而,采矿,可不仅仅只有把矿石从矿洞背出去这一道工序,将坚硬的矿石,打碎,才是最费人工和力气的,弄上去之后处理矿,也需要费很多的人力,想要达到每日三千吨的开采量的话,朝廷至少需要三万人以上的青壮劳动力。

而且,这还只是在理论上的,实际上,需要的人可能会更多,因为还有很多需要架设采矿基础的人,排水的人,等等等等。

之所以洺州矿产集团投入了两万多人在这里,每天只是采三千吨矿石,那是因为他们有一大部分的人,在做采矿之外的事情,比如开新矿基地,培训采矿工人,保证后勤,建设采矿集团的办公楼,工人的民居等等,真正投入在采挖运上面的人,还不到五千人。

于钢说,的整体产量比以前全靠人力快二十倍,是一点也不虚的,李世民要是想做矿产集团做的这么多事情,达到这样的产量,没有十几二十万人是难以做到的。

然而,每天三千吨矿石,能冶炼出多少铁?一千多吨?一年多少,三十多万吨?关键是,于秋还要扩大十倍的产量,也就是说,他想要达到一年三百多万吨的产量?这怎么可能?

朝廷四十多处正在开采的矿产,有几千户专业采矿户,一年才弄几千吨铁出来呢!

当然,他不知道是,后世我国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九亿多吨,即便几年以后,洺州的钢铁产量真的达到了一年三百多万吨的产量,和后世一比,也只能算是零头的零头,差着几百倍,能赶上后世的一个二三线城市就不错了,都未必支持的了于秋造轮船,铁路,建设高楼的。

第四百零五章 放电影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七十章 准备第两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于都督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为世界的债主第两百三十章 春耕第四百零五章 放电影第四百章 李渊的送亲家宴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尝提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岛消息第十三章 进城前的准备第一百五十一章 谈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参观第四百三十章 强大的农耕效率第两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两百九十二章 所谓天雷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国的立场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阉猪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获第一百六十三章 谁在隔岸观虎斗?第两百三十章 春耕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销的李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结局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十二章 十颗头,一囊酒第五十四章 精致农庄第两百二十七章 海战进行时第四百二十七章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编阚棱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统初步升级第两百七十五 长孙无忌的构想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来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会第三百六十八章 吓尿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个铜钱买魔都第八章 说词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六十二章 于秋的忽悠技能第一百四十章 迂回的方式拉盟友第两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于都督第两百九十九章 卖香水和送礼物第八十八章 洺州别府的产业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未来铺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树立形象和破灭信仰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统初步升级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电第七十三章 救人从来都不简单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网抓鱼第一百三十四章 灵鹫宫的学问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车带来的改变第三百四十章 让人一头汗的推测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国的农夫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务第三百三十四章 阉猪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声的问题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国的军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变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会盟第四百三十章 强大的农耕效率第两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于都督第五百三十四章 环球游第三百六十二章 于秋最厉害的本事第三百七十章 偷鸡窃取第三百一十七章 于秋的施政方略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长安第两百一十七章 于秋施行的是圣人之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圆谎第两百二十八章 成长中的褚飞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针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设吐蕃的工作第两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圣旨到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节夜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为重的夏国第一百二十六章 讨债第五百一十一章 对世界的呼吁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学第六十三章 养殖教学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况第两百二十一章 河口县第四百一十四章 经济控制基本完成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一十八章 准备发动第五十九章 寡妇村的军议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颗种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于秋的格局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