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

将自家的产业做大做强,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有如此,人们才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夏国上下就是如此,只有将那些厉害的东西造的多多的,他们才更安心。

正好于秋的财力够,也懒得打击属下的制造热情,所以,一系列的生产建造数据报出来之后,连于秋自己都吓了一跳。

现在距离他去巂州可只有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而已!

而听到冯智戴说,截止腊月中旬,外来夏国务工的青壮人数已经达到了六十万,夏国本国户籍的人口因为有李渊划拨过来的那三十万,也已经将近一百二十万,顿时让他对于这些数据有了一些理解。

一年时间而已,夏国本土的新生儿就增加了十几万之多,不多为这些小家伙们储备一点家当,怎么供应他们读书长大成才?

现在,建造各种东西,都没有了材料方面的阻碍,大造特造,并且实现产品往更高端升级,是夏国各行业正确的发展轨迹。

在冯智戴汇报完了之后,马周从教育口方面汇报过来的数据,也是十分惊人。

今年下半年开始,夏国已经全面实行了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现在夏国七到十三岁的入学儿童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之多,占据夏国总人口数的六分之一。

而这么多学生读书,让教育部门每个月在食宿,书本,教职工薪酬方面的开支,就高达三百多万贯。

而且,由于现在没有足够多的教师来承担这么重的教学任务,洺山书院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全部都兼职成为了洺京市内近百所小学的启蒙老师。

几乎一大半二年级的学生,每天都要抽半天的时间,去这些新开设的小学,给新入学的孩子上两到三堂启蒙课。

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车马,甚至边斗摩托车,来接送这些赶去给新入学的学生代课的二年级学生。

周边几个县城且不说,洺京城二环以内的几个区,小老师,比老师年龄还大的学生,可谓遍地都是,也不知道夏国如此不遗余力的推动教育的劲头,别国会不会学习跟进。

反正,在于秋回到夏国的时候,也没有收到来自于李唐朝廷投入教育方面的大额贷款,他们只是象征性的再度增加了一百个保送到夏国洺山书院读书的贫困学子的名额。

现在看来,李渊应该是老了,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了,一年上千万贯的投入,而且还要持续很多年,让他根本看不到低,这种入不敷出的事情,他可不打算干,简单的来说,他还没有达到无视自己的私欲,一心为国家着想的境界。

他更想要的是稳健的财权,缓步发展在他看来也挺好,反正现在李唐是打不过夏国的,而且,有夏国在,别的国家也不敢来惹李唐。

而在于秋看来,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会让整个社会的发展脚步迟缓很多年。

所以,在马周发完言之后,于秋又开口道,“我们还需要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既然所有学生都是从一年级开始教,那么,我们可以用摄像机,录制标准的教学视频,在每个学校的礼堂开大课堂,用电影播放机同时教几百上千的学生,让一些已经脱盲的普通百姓做助教,管理孩子们的次序,让几个学校负责人主管课业就行。

这样可能会比用那些洺山书院正在读二年级,自己本身都还不是很成熟的学生来教他们会好一点,也不会耽误了这些学生的学业。还大大的减轻了人力成本。”

“上百套电影播放设备?”会议室内,所有人都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于秋道。

于秋笑了笑道,“不是上百套,是至少几百套,让每个学校,都配备多个放映设备,教多门课程。反正录制视频,制作电影胶片的技术已经被我们攻克了,批量生产就已经不难了,成本并不算高。

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广播,来教那些家长如何辅导孩子们的功课,至少保证他们在小学的这几年时间里,把语文,数学方面的基础打好,将学习能力加强,之后再将更适合学习更高级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孩子选拔到洺山书院读书。

将一些实在不适合高深文化和科学知识学习的孩子,尽早的安排到各方面其它社会技能的学习中去。

至于到了初中阶段,那是几年以后才考虑的事情了,届时洺山书院的孩子们,应该已经学出来了,可以承担起他们的教学任务了。”

“如果摄影机和电影播放设备可以批量制造的话,那就太好了。

不过,咱们一旦开始造,恐怕各个联盟成员国家都会想要买。

殿下您可能不知道,上个月的留声机开始上市销售后,立即就引起了所有人的疯抢,音响厂每天给每个音响店供应的一百台留声机,都会在开店的第一时间就会被人拿着钱抢购走,订单已经排到正月以后去了,连碟片,都已经卖出了十几万张。”马周有些欣喜道。

于秋的这个提议,可不仅仅是能解决教育方面的压力,还能再度给夏国开一条财源。

“这应该是他们能拥有的第一件科技产品,又不需要用电就能使用,他们当然会抢购。

不过摄影机和电影播放设备,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电的问题,买了也没用。

而且,这些东西又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等以后他们有了条件,我们高价卖给他们一些就是了。

如果他们的孩子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长大,那么其实跟我们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些孩子也只有在我们的体系中,才能最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将那三百个倭国的孩子从洺山书院剔除的原因,只要他们将来学成之后,为我们夏国贡献才华,他们的学费,由夏国财政垫付了也没有关系。”

于秋说到这里,转头看了看与会的一些旁听者,和记录会议的记者,便将自己的后面一句话给咽了下去。

教育,可不仅仅是要教育夏国的孩子,还要纳天下栋梁之才,为夏国所用。

一个先进的体系,可不是那么容易跳脱出去的,尤其是从小培养的这种人才,他们在思想上,已经转变了。

会议很快从生产,教育,讲到了基础建设方面,让于秋比较满意的是,洺京的二环路修建好之后,穿城而过的铁轨也已经铺设好。

现在,只需要他去造车厂将火车头和车厢运到轨道上组装衔接完成,就可以先开通从最南边的邯郸县穿过洺京城到达鸡泽县,以及从洺京城的最左侧武安县横穿洺京城到最右侧的曲周县的两条火车线路。

此外,火电厂也新完成了六个五千千瓦的火电发电机组的基础建设,只需要于秋将发电机组安装上去,那么,通电的就不止是洺京城了,整个夏国除了农垦特区之外,全部都会通上电。

届时,连通整个夏国的无线电也将派上用场了,广播收音机,可以下到所有乡里去。

同时,于秋现有的两个技术经验类任务也将完成,并且能得到发电厂和轨道交通的技能的全系经验,如果于秋能用积分提前点亮一些相关技能,可能会节省下好几十万升级技能经验的积分。

最后就是办公大楼的启用方面了。

明年春上开始,从国务院到洺京市政署,再到夏国银行和夏国的二十多个产业集团,都将搬到新的办公大楼里去办公。

而且,还有多家房间超过三千间的酒店开始建造和装修,逐步投入运营,这些建设会让夏国无论从办公效率,到旅客接待能力,都将会有一轮较大的提升。

最关键的是,更大的一轮对外销售的商品房,将开始对外销售,至少为夏国吸引三到五万户外来人口在洺京城内定居。

而且,不仅仅是办公和住宅的基础建设,室内的公园景区,游乐区,商业购物广场也将会在明年开始动工,公共交通,将从中心政务区开始,一环一环的对外推进,使得整个洺京更具活力。

对于这些阶段性的建设成果,和建设目标,于秋给予了肯定,目前看来,继续以冯智戴和马周两人作为内政和基础建设的主导者,问题还是不大了,而听完了他们的汇报,于秋开始布置自己的工作了。

“明年,将是一个对外部的探索年,我们不能只满足别人到我们这里来买我们的商品了,还要开始主动的将我们的产出的商品卖出去了,所以,对于海外各个方向的航线,各处海岛,新大陆的探索,将会全面启动……”

于秋公开说的,都是一些比较表面的东西,比如商品,又哪里只是主动卖出去那么简单呢!

是夏国卖什么,那些被夏国兜售货物的国家和民众,就买什么。

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的贸易,能够得到很多隐形的收益,化解内部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比如粮食产能过多,就主要粮食,瓷器,玻璃产能过多,就主要销售瓷器和玻璃,嫌烧制这些东西费人力,消耗木材太大,污染环境,我少生产,或者换别的类型器皿,甚至把工厂直接放在国外,一样的可以赚大钱。

用大量的可再生资源,去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换回来,就是于秋掌握了商业的主动权之后要做的事情。

这些东西于秋不讲明,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懂,即便是被记者们以文字的形式全篇的刊登到了报纸上,大家看了之后,也只以为于秋想与更多四海之外的国家和地区通商,做大夏国的商业而已。

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节夜第三百四十三章 抢占商机的时代到来第四百二十八章 参观银楼第三百四十章 让人一头汗的推测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十六章 吃货兵痞苏定方第两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六十四章 计策开始奏效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国防业务第三百二十九章 关市集镇第四百五十五章 树立形象和破灭信仰第四百二十六章 长安和洺京的差别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军演竞技开始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国的政治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二十四章 把话说透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来第两百一十九章 出海计划第两百章 确定细则(骑猪虎爷万赏加更)第两百九十五章 借种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国的立场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发展的思潮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过来的黑手第三百四十章 让人一头汗的推测第两百五十四章 外来人口的问题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统全面升级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开的国务会议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国第两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十章 一切尽在掌握中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统任务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庄的日常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国的工业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一百六十章 高价出售第三百五十七章 抢救第两百二十八章 成长中的褚飞第两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两百六十八章 结下情谊第三百八十三章 学习进步中第两百八十三章 呆立当场第两百四十五章 洺州银行融资计划第两百九十九章 卖香水和送礼物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东瘟疫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车带来的改变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编高雅贤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赵王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动对外雇工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两百七十九章 连锅端第两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庄第两百二十一章 河口县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三百五十一章 阅兵仪式第七十五章 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购物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属性第二十四章 把话说透第三十一章 给刘黑闼的建议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换代第四百五十八章 还得谈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会盟第两百八十七章 放开手脚干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两百七十章 对倭国的态度第两百零九章 新年新开局第七十七章 名将争锋第两百零一章 返程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现状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断进步中的夏国管理体系第两百三十五章 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第九十三章 制冰第两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四百六十章 不够强的陆地之王第七十五章 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第三百二十章 一对一千第三百八十二章 到岭南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三十四章 杀猪第四十七章 小树林会谈第三百八十七章 种植事业第九十八章 于秋出品的巨额商品第一百五十一章 谈定第两百六十八章 结下情谊第二十四章 把话说透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个人不许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马第七十八章 大将之才苏定方第七十九章 经验奖励任务线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国前的准备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资回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给属下将领开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