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

尉迟宝林太知道黑夜里大军一旦乱起来是个什么景象了,因为,他们有很多次的夜袭演习,而且,从一开始,他就没有让自己的主力人员陷入到乱兵之中,就和于秋做生意一样,他更喜欢用别人的力量,来帮自己达到战术目标。

所以,夏军从一开始潜入营中搞煽动,打晕各个国家的主力作战人员之后,就迅速的脱离了战场,向尉迟恭带领的巡逻大队周边聚拢了过来,打算吃下他们,以尽全功。

尉迟恭这个安排,倒是出乎了尉迟宝林的意料,不过,他还有备用计划,看到尉迟恭如猛虎一般冲入乱兵人群里,一路朝西边的方向杀过去,他并没有继续留在这里,而是带着人,向侯君集所带领的队伍追击而去。

顿时,侯君集带领撤退的队伍中,便有好多人被他们从后面追上,一一放倒打晕,直到听到队伍后面响动的侯君集反应过来,不能继续这样下去,才带着一干猛将背对着背压在了队伍的最后面断后,见到没有便宜可占,尉迟宝林才笑着挥手道,“差不多了,咱们测退吧!这个时间我爹应该已经找到了联合大营里面的得胜旗。”

闻言,侯君集这才知道,原来,尉迟宝林是故意放尉迟恭进营区的,而这次的联合计划,只怕要鸡飞蛋打,全部好事了夏军。

战斗在前半夜开始,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包括已经回裁判所休息的李渊等人,等到他们知道了这边的响动,急急忙忙召集飞艇的机组成员起飞,慢慢朝这边赶来的时候,尉迟宝林早就已经带着特战队员们,向尉迟恭这边围了过来。

被儿子接连算计的尉迟恭也不知道是开心好,还是悲伤好,他好不容易带着人从联合大营抢出来的三十多面得胜旗,现在全部到了尉迟宝林的手中,而且,他身上还至少埃了十几棍子,战斗力不足全盛时期一半,身边带来的几个好手,全部被夏军捉拿控制住了,也亏得这是演习,大家的兵器都是木头短棍,如果真是战场上的各种利器,他早就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您老还是束手就擒吧!免得受皮肉之苦。”不好亲自下场与尉迟恭交手的尉迟宝林向浑身是伤,却仍然挥舞着两根已经断掉的木棍战斗,想要冲出包围圈的尉迟恭喊道。

“你老子我在战场上,就没有束手就擒这一说,有什么手段,就痛快的来,就这些小子们,还奈何不了老子。”尉迟恭向尉迟宝林吼道。

闻言,尉迟宝林眉头一挑,倒是又看到了自己的队伍的一个缺点,就是特战队员年纪太轻,普遍在十八岁以下,虽然活力和恢复力比较强,但身体还没有完全长开,力量上没有中年人那么扎实,在个人武力上,几乎没有人能与尉迟恭这样在战场上纵横了半辈子的猛人较量。

“借您老的手,让我得到了这么多得胜旗,我的目标就已经达到了,要不您服个软,我直接让属下放您离开得了。”尉迟宝林继续笑道。

闻言,尉迟恭这才知道自己又中计了,十分恼火的道,“你小子到底是不是老子的种,怎么奸猾的像只狐狸一样,一点我尉迟家的风格都没有。”

“呃,这个么,看长相您应该也清楚了。算了,为了尉迟家的脸面,我也不要您服软了,您就老实在这待着,最多半个时辰,我就放您走,绝不脱您的马甲淘汰您。”尉迟宝林貌似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脸道。

“你,真的放我走?”尉迟恭有些意外的道。

“当然是真的,咱尉迟家的人,都是响当当的汉子,说话绝对算话。”尉迟宝林笑道。

“那可先说好了,我可并没有缴械投降,我尉迟家没有临阵投敌之人。”早就打累了,浑身疼的尉迟恭停下手道。

“当然,当然,呵呵呵……”

尉迟宝林一边笑着跟尉迟恭打哈哈,一边给身边的一个中队长眼神示意,很快,这个中队长便会意,带着人又钻入了夜色之中。

作为整个联合大营唯一的一支有组织撤退的败兵,侯君集倒是在尉迟宝林撤退了之后的半个多时辰里收拢了不少人,一番清点之下,总人数大约有两千左右,不过,很快,他就从一些溃散逃走的败兵口中得知了一个消息,尉迟恭夺得了联合大营内的三十多面得胜旗,但是,被夏军围在了大营内。

占据了人数优势的侯君集眼神乱转,顿时又心生一计,对于众位领兵的老将道,“我等等刚刚败出营来,夏军定然想不到我等会立即杀个回马枪,现在立即杀回去,一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至少,救下尉迟将军,夺回得胜旗的问题不大。”

李孟尝接话道,“是的,此前夏军之所以能得逞,是煽动那些俘虏乱兵起到的效果,现在咱们人数是他们的一倍以上,营中的乱兵也全部都溃散开了,不说偷袭,就算咱们光明正大的结阵打过去,胜算也在六七成以上,这仗可以打。”

其它将领此时也纷纷出言赞同,侯君集便立即下达了返身偷袭大营,营救尉迟恭的军令,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夏军有数十个特战队员,如同幽灵一般尾随在他们的队伍后面,甚至是混迹在他们的队伍中。

此前明着追击,他们一有大动作,很快就被侯君集发现了,现在,侯君集自己想要潜藏行踪搞偷袭,那么这些特战队员行动起来,就更加的如鱼得水了。

一路过来,几乎每隔一两分钟,就有几人被无声无息的打晕放倒,等到侯君集抵达大营周边,想要聚集起人手一齐冲击进大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带的两千多人大队伍,竟然少了快一半。

而当他们点起火把,呼啦啦的冲进营区的时候,又发现,营中根本没有什么人,在营中歇息,听到了外面动静的尉迟恭此时却一个人从营帐里冲了出来。

“咦,情况不对……”

反应过来的侯君集和李孟尝眉头紧皱,从营帐里跑出来,没有见到任何人防守阻拦自己的尉迟恭却是最先反应了过来,下意识的朝他们喊道,“不好,你们中计了。”

“他们又使了什么手段?”还不知道自己中了什么计的侯君集向尉迟恭问道。

“大家快找找,营中有没有食物,饮水和其它的补给。”尉迟恭急的跳脚道。

说完之后,他就率先开始在营中寻找了起来,可原来集合了好几个空投包的军备仓库早就已经空空如也,没有任何一件补给物资了。

看到这番景象,侯君集等人算是明白了夏军使的什么计策。

他们拿走了所有的食物和饮水补给,留给自己这些人的,就是一座四面防御坚固,满是陷井的营寨,而现在,这些陷井和防御工事,则是成为了圈禁他们的东西。

果然,当他们想原路推出营区的时候,却发现来时的道路已经被夏军封堵住了。

“这些小子们,简直太狡猾了,明明有与我们正面一战之力,却尽是用些奸计,不正面与咱们交战。”尉迟恭恼火道。

侯君集却是猜到了尉迟宝林心里的几分意思,他是想要在一个人都不损失的情况下取得完胜。

在这种黑不溜秋的夜晚,他可不敢组织大家搞什么冲击。

因为,营帐四周的陷阱和防御工事,分分钟能让他们大面积减员,而且,几次的教训已经告诉他们,夏军在夜晚中的战斗能力,远强于诸国,和他们打夜战,等同于送死。

而这时,他们却突然听到了天空中的轰鸣声,是飞艇和直升飞机过来了。

见到这种情形,尉迟恭的脸上却是一喜,大声向大家道,“夏军抢走了咱们的补给物资,向把咱们围困在这里,逼咱们投降,他们却没有料到,裁判组会直接空投补给下来给咱们,所以,大家加把劲,把防御工事修好,看咱们谁能耗过谁。”

果然,在他的话音落下之后,一些直升飞机上的探照灯就朝这边打了过来,分辨清楚了他们的阵营之后,很快,一大包一大包的物资,便被空投到了营区之中,有肉有水,甚至还有不少武器装备和工具。

顿时,营区内便发出了一阵欢呼之声。

而营寨外面,负责围堵联军的夏军,则是一阵骂骂咧咧,这裁判组,也太偏心了,简直是明着站在唐军一方帮忙,这还怎么玩?

倒是尉迟宝林,看着天空中一架架飞过的飞艇和直升飞机,沉默了一小会,眉头挑了挑,却也是一笑,开口道,“兄弟们看看这个营寨像什么?”

“像什么?不就是一个营寨么?”众人不解的道。

尉迟宝林笑道,“不,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能不断为咱们钓来补给物资的诱饵。”

众人闻言,顿时回过味来,原本打算建议尉迟宝林带人杀入营中的几人也闭嘴了,其中一人改口道,“大队长说的是,咱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战术,既然已经知道了补给物资会投放在这里,那么,咱们就可以转道对付其它国家的队伍了,反正补给有欠缺的时候,再回来劫他们的营就成。”

另一个中队长赞同道,“是的,今天从营地里弄出来的补给物资,够咱们用两三天的了,咱们现在应该把精力放在寻找其它得胜旗,对付其它强队上面,据说,高句丽人和大食人,也聚拢了不少人,咱们要在他们彼此还不熟悉的时候动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而且,联合大营里的这些人肯定也不会一直窝在这里,因为,得胜旗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到时候咱们洗劫他们的机会,可多的是。”

见到众人这么说,尉迟宝林也是点了点头,同意了大家的意见,带领着一大部分满载而归的属下们寻找隐秘的地方扎寨歇息,等待天亮之后的下一轮挑战。

天空之上,被这边的大动静折腾起床,急匆匆赶来的李渊和各国裁判全都黑着脸,没想到七天的军演竞技才开始第一天,夏国的军队就获得了近半的得胜旗,并且得到了足够用两三天的补给,以及一千多的俘虏劳动力。

接下来,任何一个国家,想要从他们手中夺走冠军的宝座,可都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他们基本只需要带着旗子,在方圆两百多公里的演习范围内躲避敌军队伍,不与别人死战,坚持到第七天,就能凭借旗帜数量,获得冠军了。

“明天,咱们得上更多的手段才行了。”没有赶上好戏的李渊有些纳闷道。

“唐国皇帝陛下,根据补给物资投放计划,明天应该要投放的是长兵器,远程射击装备,泅渡工具等,因为,明天地面上参演部队的搜索区域可能会到达一片纵横交错的河道位置,得胜旗都藏在那些河道中心的小岛和土堆灌木上。”裁判组的一位专门负责书记的裁判向李渊禀报道。

“这样啊!那天亮之后,直接将这些工具投放到联军大营里就行了,此外,将消息告知其它各国的参演军队,今夜就劳烦诸位再走动走动,联络更多的国主,加入到抢夺夏国军队冠军的行列中来了。”李渊点了点头,朝赶过来看热闹的几位国主道。

很快,飞艇便开始返程了,天亮之前,联系更多的国主,达成同盟的任务,可都在他们肩上了,倒是早起的于秋,在得知演习进行的第二天,演习场上就形成了所有战队合力对抗夏国一支战队的局面后,只是淡定一笑。

他对此似乎并不太担心,一场聚集了欧亚大陆上百个国家,几百万臣民的盛大聚会,能够干的事情可是太多了,推广夏国的农作物,就是其中的一项必须要召开的活动。

比如,在两河流域和西亚,南亚地区开辟大型的农场,就是今天于秋要和诸位国主们宣传讲解的,一旦这些地方的国家引进了夏国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系统,那么,他们各国在农业方面的产出就会增大很多。

当然,也会因此丧失较大的话语权。

因为,民以食为天是放诸天下皆准的道理,掌握了一个地区的农业产出,掌握了食物的分配权,比直接掌握军队的权力也不差。

而且,这个过程会很温和,很很容易让人接受,而类似的比较长远的政治布局,就是于秋和马周,还有陆易之等人要趁这次活动的机会完成的工作。

第两百九十六章 坑倭进行时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确立第六十三章 养殖教学第两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十一章 烧山开塘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未来铺路第六十章 于秋的班底成员第四百五十八章 还得谈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获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尝提子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两百二十九章 长安事发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计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第五十二章 耕种神器问世第二十二章 十颗头,一囊酒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渊的返程路第两百九十八章 洺山书院(皓炫哥万赏加更)第七十三章 救人从来都不简单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还牙第五十四章 精致农庄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阳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军演练展示第六十四章 计策开始奏效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结局第十五章 火爆销售第三百二十九章 关市集镇第两百八十五章 试航第一百四十六章 论钱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五十六章 会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惊一拨第四百三十九章 向好的积极性第三百二十八章 于秋准备的东西第一百八十五章 谈判的意向第一百三十八章 厕所里的学习讨论第三百二十九章 关市集镇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给你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阳第两百六十五章 长孙教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时光如梭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脉第两百八十章 抓细作第两百二十五章 去沙门岛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属性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阳第二十四章 把话说透第两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于都督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赏菊的重阳节第四百二十八章 参观银楼第两百一十章 张喜儿的希望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四百二十六章 长安和洺京的差别第两百八十一章 蓄势待发第五十九章 寡妇村的军议第两百一十九章 出海计划第四百二十五章 布局西域第两百三十四章 组建商业同盟第两百零一章 返程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长知识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于秋的格局第四十章 好奇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断进步中的夏国管理体系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学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国的教育第一百一十五章 无工不商第四十三章 于秋的思考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变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国防业务第七十九章 经验奖励任务线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务第五百一十一章 对世界的呼吁第两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四百一十二章 夏国的军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为八月做的准备工作第四百二十六章 长安和洺京的差别第两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捞能力第一零四章 信秋哥得永生第三百零四章 人间处处是洺州第五百二十章 被怀疑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给属下将领开蒙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资回水第两百五十六章 乐业安居第两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国第一百八十四章 轻松获胜第两百一十章 张喜儿的希望第三百三十四章 阉猪第一百零七章 训犬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来都是坑第两百六十九章 争取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