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断进步中的夏国管理体系

bookmark

北欧沿海的龙虾果然很大,比于欢的身体还大,于秋等人刚到这边基地,负责迎接的基地司令程处弼,就让人端了二十几只将近一米长的大龙虾摆在了食案上,红红的虾壳,又长又大的虾钳十分具有视觉冲击性。

“人皇陛下,咱们这边没有什么好招呼您的,就是这海鲜的品相还不错,您且先尝尝这龙虾,接下来,还有大螃蟹,各种海鱼。”程处弼将于秋等人请上座了之后,给大家介绍道。

“这龙虾,果然比渤海养殖场的龙虾大几倍。”已经闻到了蒸虾散发出来的香气的李世民率先发出了赞叹道。

于秋则是直接上手,将一只大龙虾的尾巴拧了下来,并且,将虾壳翻了过来,将尾巴上的那一大块肉,沾了虾壳里面的虾膏之后,递到了女儿于欢的面前道,“张大嘴巴,狠狠的一口咬下,吃的满嘴都是虾肉虾膏才带劲。”

于欢依言,将一张小嘴张到最大程度,狠狠的朝着沾了虾膏的虾肉上咬了下去,一双大眼睛,顿时眯成了一条缝,很显然,她十分享受这虾肉的味道。

其它人见到于秋父女这么吃,也是有样学样,开始大快朵颐起来,在于欢伸出双手从于秋手中接过那个大虾尾自己吃之后,于秋才有空回李世民的话。

“这种龙虾一般生活在七十米以下的深海中,当地的土著,根本没有捕捞它们的技术,所以,便宜咱们了,这些虾都是生长了好几年,身体接近极限的老虾,膏多。

不过,这还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龙虾,在北美洲那边,有一种鳌虾,可以长到四十斤左右,一只就能吃饱好几个成年人,味道也很不错。

像这样的海洋渔业资源,能够很大程度的补充咱们人类的食物,并且还能起到拉低贫富差距的作用,像这样的大虾,运到洺京去,至少得卖十贯钱一只,并且,一定会成为富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开拓更多高端消费的渠道,让富人们把钱花出来,增加流动性,搞活经济,不使阶级固化,可是你未来的工作任务。”

“嘿嘿,吃个龙虾,你都有这么多的道理,烦不烦呐!有这么多捕龙虾的人,我让他们去做点别的事情不好吗?”吃的正爽的李世民反嘴道。

闻言,于秋笑着将目光看向了程处弼。

会意的程处弼向李世民看过去道,“这您就不知道了,在咱们制作好捕虾的箱笼和一批捕捞船之后,这种捕虾的工作,我们都交给了当地的百姓去做了。

而自从交通集团的轮船开到咱们这片海域之后,光是让他们运送这些龙虾和海货到临近的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出售,我们每个月就能挣到几万贯钱,不仅解决了咱们基地的军费开销问题,还能用富余的钱,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推动当地的基础建设。

明天您去看看沿海修建的那些房子,里面住的就是那些原本只能穿兽皮,住山洞和窝棚的当地土著百姓,现在他们已经能够穿上咱们夏国生产的衣料,吃上有调味料的可口饭菜了。

都不需要咱们去做什么工作,就有越来越多的部落,想要加入到他们中间来,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听了程处弼这话,李世民不吭声了,同时,也领会到了于秋这次让自己跟着来这边的用意,今后,他只需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发展其它地区就行了,让所有的人都为联盟贡献劳动力,换句好听点的话来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他的工作重心。

于秋只是吃了两个虾钳肉就饱了,实在是这虾的钳子太大了,壳子里满满的是肉,两只钳子里就有一斤多的肉,倒是基地里自酿的白葡萄酒,于秋喝了不少,这东西要是量产了,利润可是不比卖龙虾少。

毕竟,于秋虽然解决了全球人吃饭的问题,但是距离大家都能喝上酒,还差的远,酒的价格和利润,还是很高的。

或许是媳妇和孩子们在,李世民和于秋都不愿意聊太多正事,不过,吃饱喝足了之后,李世民却是没有陪着媳妇们去睡觉,而是拉着于秋去停机坪旁边的海滩边散步。

“两天的飞机还没把你坐困?”其实心里也想着出来吹吹风的于秋用一副你好无聊的表情看向李世民道。

“男人在做事业的时候,哪里会犯困。”李世民摆手道。

“这么说,你有事业方面的事情要请教我了?”于秋一点也不意外道。

谁知李世民摆了摆手道,“不是,做事业的事情根本都不需要我请教你,你就会给我规划路线,我只需要做就行了,今天我是想跟你聊点私事。

比如,几年之后,我该如何自处?

那时候我还不到五十岁,正值壮年。如果活跃在政治场,会让后继者觉得碍事,如果活跃在社交场合,别人是敬着我,捧着我,还是无视我?

我想来想去,只有找这么一个天涯海角的地方,谁也不见最好,但要真是过上隐居的生活,我又觉得不甘心。”

“你这是,变相的在说我碍你的事了么?”于秋瞪向李世民的眼睛道。

“不不不,你平时就算给我一些指引,也并不管我实际怎么操作,而且,你自己有自己要做的,且别人没有做过的领域的事情,你继续活跃在政坛也好,社交圈也好,都是大家乐见的。

可是,我跟你不一样啊!我做的事情,别人也能做,甚至,那些小年轻可能比我做的还好,所以,我卸任后,就没有什么作用了。”李世民摆手给于秋解释道。

“我知道了,你这是中年危机,在为即将要发生,却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发愁呢!”于秋一副了然的模样道。

“对,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知道吗?”李世民朝于秋摊手道。

“需要解决吗?你活自己的,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

退休之后,你就是个没有工作捆绑的自由人了,想隐居就隐居,想出去旅游就出去旅游,想指点江山,也可以指点一下江山,人家听不听你的,得看你说的对不对,反正,到时候掌权的人不按照你说的做,也会给你解释的。

你呀,就是还没有看透人生,还在被自己的虚荣心左右,都到咱们这个地位了,还需要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们吗?还需要别人来评判我们对社会有没有作用吗?”于秋一副你好傻的表情看向李世民道。

“是哦!咱们这个地位,需要在呼别人的看法吗!只是……”李世民恍然大悟,但还是有些话没有讲出来。

“你还是有些不甘心是不是?”于秋看出了李世民心里的想法,开口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

于秋笑着道,“不甘心就继续尽自己的力量做事情啊!这有什么好纠结的。

就像我,几年前卸下盟主的位置之后,做的事情全部都可以算是尽自己的力量做的事情,并没有工作责任,也没有人要求我非要做到有多好,有些事情,只要你努力的去做了,就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就应该受到别人的尊敬。”

越是听于秋话,李世民越是感觉胸中有一团火,此时他算是明白,不应该看每个人做的事情的大小,来判定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只要都是尽力的做事情,那么,精神高度就是一样的,自己不必因为自己做的事情没有别人做的大,而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一头。

“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李世民挺了挺胸膛道。

于秋没有问李世民具体打算做什么,而是笑了笑,继续看向海的远处。

此时,他有点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灯塔,在照亮别人的人生方向。

不远处的地方,传来了一段优美的歌声,很空灵,很柔美,李世民以为是个美女唱的,于秋却是知道,那是小虎的反串表演,两人朝着歌声的方向走去,渐渐的,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这,他一个男人,怎么能用女声,把一首歌唱的这么柔美动听?”

“这就是技艺了,小虎作为当世最顶尖的艺术家,能模仿呈现出来的声音,何止一两种,他大晚上的在这里唱歌,应该是有心事,咱们过去看看。”于秋笑道。

李世民跟紧了于秋的脚步,很快的来到了正在动情演唱的小虎身旁,而靠的越近,他越是能够感受到小虎歌声中的宛转悠扬,以及有别于女性的那种特殊的柔美感,此声,只怕是会让天下女子都汗颜。

“秋哥儿,我决定,接受你的隐婚的建议,如果我找到了心爱的女子,我想将她安置在像这样一处风景秀丽,人口稀少的海滩边生活。”小虎看到于秋之后,有些欣喜的道。

“隐婚?什么意思?”李世民不解的看向于秋问道。

“就是,向世人隐秘他的婚姻。”于秋答道。

“为什么要隐秘他的婚姻?我可是跟你说,我的好几个女儿都很喜欢他,想和他结为夫妻,若不是这小子一直找各种理由搪塞,他早就是我的女婿了。”李世民更加不解的道。

“这个呀!说来就话长了……”

于秋直接向李世民说出了小虎想要隐婚的原因,倒是让李世民不再提嫁女儿给小虎的事情了,毕竟,这关乎天下好多女子的性命,不过,也对小虎改变意向,同意隐婚的原因,产生了兴趣。

“像这样远离人群的地方,非常有利于我的创作。”待得李世民向小虎问出了问题之后,小虎向他答道。

对于这个答案,于秋表示理解。

一个习惯了在舞台上受万众瞩目的生活的人,在私下里,其实更加想要的是一个简单,或者说孤独一些的环境,后世曾经有一个业界大拿说过,每一个艺术家,都是孤独的,或许,是这边远离尘嚣的环境,让小虎生出了隐婚,找个女人在这样的环境过个人生活意愿吧!

而看到了一个艺人,因为社会的稳定,而默默的做这么多牺牲,自己却还在为名利而争夺,李世民觉得,自己是真的在思想境界上矮了他们一头。

返程的时候,他心里一直在赞叹,自己这次真的是不虚此行,搞明白了很多问题。

于秋倒是没有想过,李世民会有这样的心理活动,在返回了基地为他们一家子准备的房间之后,他又向大家宣布了明天的行程,除了视察基地士兵们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公事,其它都是娱乐玩耍方面的事情,倒是轻松的很。

李世民是不放过任何跟在于秋身边长见识的机会的,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跟着于秋开始视察基地士兵们的生活和作训情况,让他比较意外的是,小虎也在,并且穿上了军装,只是军衔和普通士兵的有些不一样,而他身后,则是跟着几个穿着和他差不多的士兵,有男有女,还拿着乐器。

“他们穿成这样,带着乐器来到军营里,是来做什么的?”李世民见于秋给小虎他们让出了位置,不解的向于秋询问道。

“当然是给在这边基地服役的士兵们唱歌的。”于秋答道。

“给士兵们唱歌?有什么作用?”李世民再度问道。

“当然是缓解士兵们的思乡情绪,增强他们的爱国信念,哦对了,别看小虎他们身上穿的军装军衔与士兵们不同,他们也是真正的军人,隶属于我们夏国去年底才成建制的文工团,专门负责军队的文化传播和思想教育。”于秋给李世民解释道。

至于这文工团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李世民很快的就见到了,当那些文艺兵们给士兵们唱起了歌的时候,那些士兵们大多数都热泪盈眶,十分感动。

离家久了的人,是很容易被乡音,被直白的歌词,语句,所打动的。

由此可见,夏国在军事基地向全球铺开了之后,整个管理体系也在不断的进步之中,他们不仅有管束士兵行为的各种条例规定,还在思想精神上,保持了士兵们的纯洁性,达到了他们这样的控制程度,世界几乎不可能出现什么大乱子。

很快,他又看到了在夏国的这种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士兵在当地当值的时候的状态,他们基本和在夏国本土的时候一样,是人民群众的靠山,保护神。

也难怪当地的百姓会这么听他们的招呼,会这么快的在他们的带领下,融为一体,和谐相处的,这样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生活的军队,谁会不喜欢啊!

而等李世民看到文工团的士兵们给当地的百姓们表演,收获了欢乐一片的时候,他决定,回去之后,在联盟的维和部队中,也招募这种兵种,组建文艺部队。

第两百一十四章 羡慕的眼光第六十六章 给阚棱的建议第八十七章 刘黑闼上道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车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务第一百三十四章 灵鹫宫的学问第五十六章 会面第两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于都督第三百九十五章 进一步扩展第两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捞能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谈判进行时第五十九章 寡妇村的军议第四百三十章 强大的农耕效率第四百三十章 强大的农耕效率第四百七十四章 于秋的格局第四百四十七章 货比三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东瘟疫第两百一十九章 出海计划第七十三章 救人从来都不简单第一百三十八章 厕所里的学习讨论第两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三百六十二章 于秋最厉害的本事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礼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网抓鱼第两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长安行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网抓鱼第六十章 于秋的班底成员第两百二十七章 海战进行时第两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资回水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布置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四百二十五章 布局西域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舰第四百八十三章 给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两百零九章 新年新开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对持劝降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三百四十七章 联合执政联盟提议第五百三十六章 网来了第九十八章 于秋出品的巨额商品第四百零七章 紧急救援第三百五十七章 抢救第两百九十四章 图书馆开馆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获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三百九十四章 组建维和部队第两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护神第一百四十六章 论钱第三百三十四章 阉猪第五十四章 精致农庄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来战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五十二章 耕种神器问世第八十一章 一切尽在谋算中第五十二章 耕种神器问世第两百二十四章 山东情形第两百八十一章 蓄势待发第四百四十二章 夏国的火车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发展的思潮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购物第四百七十七章 于秋的枭雄人格第十五章 火爆销售第两百二十八章 成长中的褚飞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军演练展示第三百八十二章 到岭南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国的政治第一百三十八章 厕所里的学习讨论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两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捞能力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八十九章 正确的打开方式第两百四十九章 颠覆收到的奇效第四十章 好奇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计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统任务第七十三章 救人从来都不简单第九十五章 善用阳谋的于秋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四百零七章 紧急救援第两百三十五章 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来战第五百零六章 预防针第两百六十四章 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计第两百二十六章 较量开始第一百零七章 训犬第三百一十八章 准备发动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军演竞技开始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况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二十一章 于秋的商业谋划第一百零一章 商场居然如战场第两百六十四章 孩子们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