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离奇的案件

李恪之所以这么说,一是不想初来乍到的便喧宾夺主,驳了这些个地方官员的面子,二来是想通过这些个地方官员,先了解一下这个案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案子。刚才告状的那两个人,说的都是当地的方言,说了半天自己愣是一个字都没听懂,不先做到心中有数,即便是今后想要过问,恐怕也会多出许多变故。

李恪的临时行辕之内,早已经准备好了宴席等待着他的到来。按照大唐例律,为官者不能在自己的家乡为官,所以在座的官员大多都是长江以北的中原人士,大家交谈起来倒是也不存在什么障碍。唐朝初年,能够为官者大多都是饱学之士,酒席间说些奇闻异事、谈谈诗词歌赋倒也是其乐融融。

酒足饭饱之后,李恪这才装作不经意间提及了刚才有人喊冤之事。在座的诸位泉州官员见到李恪再次提及此事,立刻便全都止住了声音。过了片刻,泉州刺史顾顺章起身说道:“回禀辽王殿下,这件案子并非我等官员从中收受贿赂,这才造成冤假错案。实在是……实在是这个案子有些过于离奇,才使得我等一直无法定案。说起来,这个案子早在下官到来之前,也就是前任泉州刺史在任之时便已经发生,距今已经将近十年,仍旧无法定案。”

“哦?”李恪听后不由大感好奇。“这个案子有何蹊跷之处,使得两任刺史都无法最终定案?”

顾顺章先是叹了口气,然后才说道:“这喊冤之人名为赵普,是我泉州有名的大商人赵桓恭的独子。十年前外出游学,两年后回到泉州。但是,麻烦也随之降临。一个月间,居然先后有两个赵普先后回到家中,这两个人面容体态甚至说话的声音都毫无二致,而且就连他们的父母都无法予以辨认真假。由于先回来的那个赵普,已经与自幼定亲的当地另外一名富绅的女儿结婚,所以得到女方家人的支持。后回来的这个赵普自然是不肯罢休,于是一怒之下告上了官府。经过核实,前任刺史也无法做出判断,于是作出了将赵家财产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两人的决定。下官上任之初,这两个赵普都不服气,几乎同时把状纸递到下官手中,下官也曾经安排下人按照两个人所说的游学路线予以核实,两个人的游学路线虽然并不相同,但是却都有据可查,无奈之余,下官也就只好维持原判。”

“哦?居然会有如此奇事发生?”

“下官绝不敢拿这种事哄骗殿下。此事在泉州城内可谓是家喻户晓之事,殿下如若不信尽管可以遣人到外面打听,下官如若有半句谎言,甘愿受大唐律法责罚。”

“这还真是奇了,难道说就一点区别都没有吗?还有就是他们的父母,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家产被一个外人给分出去一半,而没有任何的疑议吗?”李治听后忍不住在一边插嘴问道。

“回禀晋王殿下,下官曾经也抱有这种想法,也曾经询问过赵桓恭。赵老先生先生也不想如此,但是他就这么一个独子,在没有办法判断出谁是假的之前,他不忍心让另外一个忍饥挨饿,所以也只有默认了这个判决。”

“那为何今日告状之人样貌并不相同?”李治继续问道。

“刚才告状之人并非两个都是赵普,而是二赵普和他的管家。”

“二赵普?”

“回禀晋王殿下,我们这里为了有所区分这二人,便依照当初两人回来的先后顺序,分别将他们称之为大赵普以及二赵普。”

“那这个大赵普今日为何没有前来告状呢?”

一旁的一个泉州官员听完李治的问话,站出来答道:“回禀晋王殿下,这件事下官知道。那个大赵普于日前前往下县替官府经办采购任务去了,想必此刻已经得知诸位殿下已经到达泉州,正在赶回来的路上呢。”

李治在一旁还要说什么,却被李恪给阻止住,说道:“各位,时间也不早了,本王就不留你们了。”

李恪既然已经发话,那些个官员们也就很识趣的起身离开。等到这些人离开以后,李恪吩咐亲卫把刚才喊冤的赵普二人带了上来。等到赵普被带上堂,并且向他行过礼之后,李恪面无表情的问道:“赵普,你可知依照大唐律法,民告官要先行领取三十大板?”

赵普听后再次叩头行礼,然后用李恪勉强可以听懂的,夹杂着大量乡音的官话道:“回禀殿下,草民知道。”

“原来你会说官话!那你刚才为何要用当地方言告状?”

赵普先是用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嘟囔了几句,然后才卷起舌头,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说道:“草民还是十余年前游学的时候,学过一些官话,这些年也不怎么说,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

李恪听后点了点头,像是接受了他的解释,低下头沉思了一番这才继续的问道:“那你是否还要上告?如果你肯撤诉的话,本王可以法外施恩,免去你的这三十大板。”

“草民宁愿受这三十大板,也不愿撤诉。草民这么做,是想为我赵家讨回个公道,同时惩处那些觊觎我赵家财产的宵小,以及不能为民伸冤的无能昏官。”

“既然如此,本王便接下你的诉状。你先到外面自己领取三十板子,让后再到堂前回话。”

片刻后,堂外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板子声,那个赵普倒是够坚强的,居然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来。

坐在李恪身旁的李治听到板子的声音后,心中有些不忍,问道:“三哥,这赵普也是可怜之人,你何苦一定要打他呢?”

李恪听后笑了笑说道:“三哥这么做,一是要维护律法的严肃性,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的更改律法;这二来是想考验一下他,如果他连这三十板子都不敢承受,就足以说明他的心中有鬼。”

李治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时间不长,李恪手下的亲卫拿着行刑的板子走了进来,板子上面的点点血花证明在行刑过程中没有营私舞弊,并经过李恪的首肯后亲卫这才退下。不久后两名亲卫架着赵普回到了堂上。

“赵普,你现在有什么冤情可以尽管向本王诉说了。”

赵普把自己的诉状递了上去后,说道:“草民有个请求,还望殿下能够应允。”

“你说吧。”

“草民说不好官话,怕回答殿下的提问时词不达意,所以草民想让草民的管家来替代草民回答,不知是否可以?”

说实话,听着这个赵普说着那似是而非的官话,李恪实在是头疼,这时候他主动提出找个会说官话的人来替他回答,正好也遂了李恪的心愿,所以很痛快的便予以应允。

第47章 男儿行第72章 平倭(七)第31章 王妃凶悍(三)第62章 出征倭国(六)第4章 登陆朝鲜半岛第28章 罪臣叩见陛下第44章 空地一体战争(六)第2章 即将开始的纨绔生活第40章 扩张计划(下)第84章 携美夜游(下)第42章 空地一体战争(四)第二十章第44章 策略第76章 遇袭第35章 杨怞云到来第23章 立威第15章 设伏地点之争第41章 硝烟再起第46章 研制步枪第45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1章 李恪发飙第1章 对马岛海战(上)第43章 归心似箭第46章 安抚第10章 重返辽东第46章 分析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30章 王妃凶悍(二)第6章 拉人入股(2)第13章 灭百济(八)第89章 平倭(二十四)第2章 吐蕃退兵第41章 空地一体作战(三)第37章 谈判(二)第26章 谁敢与我大唐争锋(下)第19章 文斗还是武斗?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43章 归心似箭第87章 李恪的算计第33章 出海第14章 释惑第4章 地雷初显威第13章 顺势利导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33章 出海第5章 那一眼的温柔第49章 威压契丹第41章 硝烟再起第11章 骗个神医当跟班第48章 软磨硬泡第31章 倾尽全国之力第22章 反攻与纠结第40章 扩张计划(下)第90章 平倭(二十五)第14章 灭百济(九)第28章 班师还朝 第一卷终第19章 杀人灭口第64章 冰封王座3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18章 京城长安第35章 杨怞云到来第48章 尴尬的射击成绩第45章 李恪的计划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45章 李恪的计划第43章 归心似箭第11章 美女远行第52章 灭新罗(中)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35章 离奇的案件第46章 安抚第49章 西域战事第14章 洞庭湖畔第84章 平倭(十九)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28章 班师还朝 第一卷终第4章 八荣八耻与军校第37章 训斥第23章 在本王面前耍无赖,你差得远了第19章 解围永清县第62章 出征倭国(六)第23章 破敌(一)第12章 灭百济(七)第20章 攻心第59章 退兵?第66章 平倭(一)第87章 李恪的算计第40章 拜访赵老太爷第78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20章 审讯第2章 即将开始的纨绔生活第11章 美女远行第7章 不听话的给我滚第24章 破敌(二)第29章 王妃凶悍一第89章 平倭(二十四)第41章 真相第67章 平倭(二)第50章 积极备战第50章 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