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准备

对于慈安来说,后半夜在地龙的怀中得到满足之后就让地龙早早的离开了慈宁宫,因为地龙要去为天亮之后的出行去做,同时,慈安清晨还要早早的起来,在宫女们的伺候下沐浴更衣之后,要与皇帝到摆放着历朝历代先帝们的灵位前去焚香祷告,祈求一路平安。

慈安与皇上按照祭师要求的时间穿上朝服,便去了供奉皇室内供奉本朝历代皇帝的画像前,在祭师的指导下,向历朝先帝们行三跪九拜之礼,焚香祈祷之后,在每个帝位前摆放上祭品之后,有毕恭毕敬的祷告一番,这才离开皇室。

皇上与皇太后一并回到慈宁宫,在那里有宫女们伺候着吃完早饭之后,便守着时辰,在日上三竿之时起身了。

皇上与皇太后慈安两个分乘两辆豪华马车,早早的就停在慈宁宫外,静静地等候着出行的时辰。

地龙此事已经将大内侍卫府的所有侍卫都集中到一起了,在简短的训话之后,出去了留有少数一些侍卫在皇宫守卫之外,其他的侍卫全部身穿黄马褂,腰胯朴刀,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地龙将他从英国人那里购买的手枪连同弹丸全部配发到侍卫的手中。

地龙为了防备途中出现意外,又将马三强的快枪营全部调来,分成三队人马,一队人马约七百人,第一梯队由马三强亲自带队,当然配置的武器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有当时最为先进的机枪,和移动非常方便的小火炮,当然这些武器是地龙通过德国公使威廉购置进来的,地龙悄悄的陪发给了马三强,所以马三强的这支快枪营几乎就是他地龙的新式武器的试用营。

这时候马三强已经带着一对人马出发了在城外二十里外警戒着,等候皇上与皇太后的仪仗队的到来,期间已经将所有的道路的桥梁、岔路口全部封堵了,不让人员通行。

另一队人马同样也是配置这轻装武器,清一色的三匹马拉车,一个车上坐着八名士兵,以及武器装备,其他兵士都身背快枪,一身骑兵的装束,排成四列,在仪仗队的前列站着。等会这皇上与慈安的仪仗队一同出行。

再有一队人马则是守在整个出行队列的后面,留与应急之用,地龙为皇上、皇太后的出行已经将方案进行了多次的演练和修改之后,这才定型的,地龙为了防止路途之上有拦驾告御状的状况出现,已经实现派出传令兵告知沿途州府,做好其境内的治安防护。

当然地龙也将皇上与皇太后此次出行的歇息点,住宿地都按照行进的速度匡算之后,已通知地方上做好了安排,地龙事先发出的文告中要求各地每次备选三道五处应急住宿点,具体的住宿点由皇上与皇太后随即定夺。

可以说地龙对于皇上与皇太后的出行的事务不分巨细坐了详细的规划,同时派出李三拳与张大炮提前两天出发一路督查到塘沽滨海。

同时塘沽边还那边已经按照皇上与皇太后的行程做好了准备,搭好了观看是谁出海训练的高台,已经皇上与皇太后出海查巡海疆的舰船,当然只是后话。

这时候,朝阳门外已经站满了恭送皇上与皇太后出行的人群。这时礼炮轰鸣提示人们吉时已到,皇上与皇太后在礼炮声中,在太监和宫女分别扶上马车,在最后一声礼炮想完之后,马车夫娴熟的驾驶着马车从朝阳门驶出。

慈安透过车窗看到外面道路上站满了以恭亲王为首的皇室宗亲,当然在另一侧则李鸿章为首的文官武将们,当他们看到皇上与皇太后的仪仗队到了面前,所有的官员们便跪地向皇上与皇太后的车队行跪拜之礼。

这时仪仗队停了下来,皇上从车上下来,站在仪仗队前大声呼道:“众爱卿请起,今日朕与皇太后东巡滨海,朕主要是想去看看我大清水师的筹建情况,士兵的训练是不是已经步入正常了。”

皇上接着说道:“众爱卿都知道我朝为筹建水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为此我们就不能放松我们的水师的建设步伐,一定要将我们的水师提早建成,希望他们能够守卫好我大清的海疆,还我大清一个晴朗的海疆。”

皇上接着说道:“众爱卿,在朕与皇太后离京之后,希望尔等在李爱卿的主持下,格尽职守,保证我朝各项事务的正常进行。”

众大臣听完皇上的话之后,躬身说道:“臣等遵旨!”

这时大臣分列道路的两旁,将大路让出来,众大臣齐声说道:“恭送皇上、皇太后远行顺利,恭祝皇上、皇太后一路平安顺达滨海巡视大清水师大营。

于是皇上再次返回马车坐稳之后,皇上与皇太后的仪仗队从朝阳门开始出城了,地龙在仪仗队的后来,骑着一匹火龙驹,一身将军服,在马上抱拳向李鸿章、向永泰、钟祥文、巴赫等同僚们行李告别,然后又转身向恭亲王等一帮皇室宗亲抱拳行礼之后,便双脚一夹马镫,那火龙驹便快速的向前奔去,李鸿章等人向地龙挥挥手,大声的呼道:“一路平安。“

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此时由朝阳门出城,离开京城向东进发了。恭亲王看着从他面前走过的这么一直庞大的队伍,脸上露出一丝让人难以琢磨的神色来。

对于恭亲王脸上的神色,李鸿章尽收眼底,李鸿章不免有些为皇上与皇太后的出行有些担忧了,李鸿章心想,看来要把恭亲王的这种表情要告知地龙老弟,让他一路之上多加小心,多留一个心眼,以防不测。

李鸿章看到皇上与皇太后的车队已经走远了,便来到恭亲王的面前,向恭亲王行了一个跪拜之礼说道:“李鸿章向王爷请安。”

那恭亲王看着李鸿章笑呵呵第说道:“李大人,免礼,免礼。“

恭亲王接着又说道:“李大人皇上与皇太后不在宫中,李大人你可是责任重大,一应朝务将由大人操劳了,李大人辛苦辛苦,在这里本王带我大清,谢谢你了。”

第382章 面临饥荒第293章 工业雏形第189章 路遇第146章 慈安决断第347章 山顶风光好第335章 温馨小家第348章 今日新闻第360章 名单确定第103章 会考结果第269章 君臣畅谈第354章 君臣相商第049章 被把控第436章 设置是学问第305章 饮食文化第132章 论功行赏第021章 定局第095章 皇上、皇太后助阵第303章 远虑第387章 进宫禀报第072章 长远考虑第431章 情绪高涨第283章 龙行章程第062章 欲擒故纵第118章 远谋近虑第422章 推进法治第420章 协调外交部第433章 辉煌继续第441章 虚心讨教第485章 东京第342章 夕照亭第044章 作假第417章 水电站完工第172章 首轮结束第097章 君臣畅谈第109章 意想不到的结果第364章 褒奖基金第482章 新专利第156章 新一轮谈判第101章 初到吏部第292章 说服第183章 发落第093章 统领府立威(一)第235章 变化第009章 变故第292章 说服第021章 定局第166章 大幕拉开第224章 夜巡第421章 外交协调第167章 抽签定顺序第263章 口舌之争第011章 暗潮汹涌第173章 德美胜出第378章 李鸿章的心思第096章 收服第475章 试产试销第202章 发扬光大第352章 朝中议法第230章 醉酒第102章 会考名单第155章 君臣同乐(二)第207章 出海第310章 动工第158章 俄国人闻风而动第056章 争执第212章 赏赐第338章 车队出城第190章 马匹受惊第049章 被把控第083章 君臣密议第391章 初步完成第469章 媒体的力量第338章 车队出城第108章 夫人外交第266章 哗然第186章 老得快第200章 水师大营第455章 制衣房第458章 有想法第042章 逼宫第136章 统领府安置第008章 谈判第191章 昏迷第422章 推进法治第176章 冰释第142章 法国人低头第273章 殿试要改变第485章 东京第282章 资本源第217章 享受第384章 进京回城第228章 全聚德第463章 盛情款待第119章 李鸿章奉旨入朝第319章 一炮打响第228章 全聚德第470章 劲风第477章 服装城第255章 舌战第262章 因利势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