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再争议

就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的时候,李莲英大声呼道:“皇上、皇太后驾到。”

文武官员便齐刷刷的跪下说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上坐稳之后看着,满朝的文武官员笑着说道:“各位爱卿,免礼平身。”

众大臣们高声呼道:“谢皇上。”

这才起身站立起来,这时李莲英大声说道:“又是请奏,无事退朝。”

地龙在李莲英话音刚刚落下之后,便出列躬身说道:“皇上、皇太后臣有本奏。”

皇上看了地龙说道:“地龙爱卿准奏。”

“皇上,皇太后,今日出版的中华时报,臣收录了李大人写的大清变法维新之我见,臣对李鸿章李大人的文章拜读了好几遍,让臣深感李大人在文章中肯定到我大清朝这些年的变化与国家的强盛都得利于皇上与皇太后的变法维新。”

“为什么今天还有人对我朝的变法维新还持反对的态度呢,这时李鸿章李大人在文章中这里论证的关键问题。为此臣便将这篇文章放在今天的中华时报的第二版面上了。”地龙接着说道。

就在地龙刚刚说完之后,只见往日那几个对变法维新持反对与观望态度的几个大臣在那里私下议论着,只见袁世凯出列躬身说道:“皇上臣有本奏。”

皇上看着袁世凯心想最近一段时间袁世凯没有以往那种在朝堂之上的强势劲头了,这是因为地龙与李鸿章等人的强势,将袁世凯给紧紧的压制下去了,今天这袁世凯又有什么要启奏的呢?

对于是袁世凯他从心里对他就没有好感,心中始终对他两年前的行径记忆犹新,皇上看了一眼袁世凯说道:“袁爱卿准奏。”

袁世凯躬身说道:“谢皇上!”

袁世凯这时说道:“皇上、皇太后,臣以为我大清朝目前效仿日本国,进行变法维新,在臣看来,只是一些表面上的改变,没有从国家的政治体制进行改起,我们要效仿英国那样,真正推行国家体制的改革,真正做到还政与民,保障平民百姓的基本权利,让民众真正能够决定国家的命脉,让老百姓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未来。”

袁世凯的话音刚刚落下,便引起了地龙的警觉,地龙看着皇上与皇太后,见到他们并没有立即对袁世凯的言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见皇上坐在龙椅上慢慢滴说道:“各位爱卿还有支持袁爱卿意见的吗,请大家都讲出来,大辩论吗,就是要大家把各自的想法都说出来,这样才有利于大家统一思想吗?”

皇上话音刚刚落下,便听到荣禄在那里说道:“皇上,臣也有本奏。”

皇上看着荣禄说道:“准奏。”

荣禄这时上前一步看着袁世凯说道:“袁大人,老朽不知袁大人所讲的还政于民是何意思,还请袁大人给我等解说的更明白一些好不好?”

袁世凯看了一下自己的这位自己的老上司说道:“荣大人,下关说的还政于民就是要效仿西方国家推行宪政,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荣禄看着袁世凯鼻子里面哼了一下说道:“袁大人,你说的君主立宪制,老朽可是明白了,这与当初在朝堂之上推销的总理衙门是一个道理是不是呀?”

“看来你袁世凯还在念念不忘你的总理衙门呢,要想当你的总理大臣呀。”

荣禄接着说道:“此次皇上与皇太后派臣到法国德国出发,老朽才知道那君主立宪制是什么样的东西了,要是按照你袁世凯的想法来做,那将来的天下不是我大清朝的了,将是你袁世凯的天下了。”

袁世凯听到荣禄将他内心的真是想法给说出来了,霎时间老脸通红,袁世凯红着脸赶忙辩解道:“荣大人,所言差也,我讲的我大清朝还政于民实行君主立宪制,是为我大清朝的变法维新的推行寻找一个强有力的民众支持。”

“因为民众当家做主了,他们才能真正支持我们如今的变法维新,只有当他们得到变法维新的实惠之后,他们才能相信我们推行的变法改革,而不是让老百姓到今天还在怀疑我们的变法维新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才米油盐有多大的差别,他们能够得到的实惠在那里。”

“正如李鸿章大人所讲的那样,我大清朝的这几年在皇上与皇太后的力主之下,我大清朝的确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样也给老变形带来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之外,我们的老百姓在得到什么实惠了吗?”

袁世凯接着又说道:“但是我们的变法维新依臣看来只是极个别的人是先富起来了,他们将大清朝的国有资源占为己有,他们打着洋务运动的幌子,一个个在那里闷声发大财,众位同僚,我想你们也不是不精明,本应是国家所得,民众所得的东西,现在分得利益的却是几个投资开发的奸商,他们凭什么将属于大清朝属于老百姓的东西占为己有呢?”

如果我大清朝的变法维新的最终结果就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在这里天天辩论的变法维新又有什么新意呢,还要写出什么文章进行赞美什么变法维新呢,对于这样的变革,只是有一部分人得到实惠了.”

袁世凯说完之后看着荣禄说道:“这种变法的结果就是富有的人继续富有,穷人永远还是穷人,还不如让老百姓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来,那样我们的变法维新就会有新意,有进展了。”

荣禄在袁世凯说完之后,便看着袁世凯说到:“袁大人,我十分不赞同你的主张,我大清朝变为维新没有仿照的国家,首先各国的国情各不相同,尤其是我们大清朝,目前我们也是变法维新之初期,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次大讨论。我想我们的通过探讨想出好的管理办法来。”

荣禄接着说道:“皇上与皇太后的变法也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找出前进的方向来,通过变革,我们就会探明社会变革的方向。因此通过我个人在德国与法国的亲身体验,我大清朝的变法维新是十分有必要的,至于袁世凯袁大人所说的社会利益人人均享的问题,只能是随着我大清朝的变法维新的进一步加深,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第149章 慈安与地龙夜谈第140章 尘埃落定第371章 炸锅第095章 皇上、皇太后助阵第080章 当场演示第176章 冰释第384章 进京回城第159章 竞争白日化第115章 恭亲王南征第088章 力排众议第070章 谋大事第099章 耳鬓厮磨第105章 约谈四国公使第181章 问责第483章 风云聚变第131章 恭亲王屈服第048章 救驾来迟第169章 德国的优惠条件第220章 美好时光第419章 配套工程第006章 公使夫人第035章 鬼市之行第094章 统领府立威(二)第060章 册封妃嫔第157章 各显神通第149章 慈安与地龙夜谈第342章 夕照亭第360章 名单确定第207章 出海第457章 真心真情第364章 褒奖基金第029章 现世报第477章 服装城第076章 争执再起第466章 预演第045章 以假乱真第082章 皇太后懿旨第027章 痛失爱将第363章 地龙的提议第305章 饮食文化第292章 说服第196章 赶路第116章 出征前的准备第444章 细化方案第480章 文化是软实力第339章 开工大典第056章 争执第054章 疫情第194章 了无踪迹第112章 慈安的决断第103章 会考结果第058章 借力打力第415章 满朝震动第083章 君臣密议第283章 龙行章程第206章 举措第393章 改制初成第200章 水师大营第120章、惺惺相惜第224章 夜巡第419章 配套工程第151章 琅威里的任用第040章 回城第048章 救驾来迟第023章 杀鸡儆猴第072章 长远考虑第384章 进京回城第156章 新一轮谈判第469章 媒体的力量第279章 大清龙报第342章 夕照亭第333章 仪式细节第069章 法国人的行动第362章 宴请第441章 虚心讨教第230章 醉酒第356章 改革大幕第423章 试运行第371章 炸锅第061章 迎接新妃第409章 清风行动第192章 神秘杀手第407章 深层次的变革第140章 尘埃落定第336章 小插曲第381章 进山查看第185章 补充第404章 映像深刻第058章 借力打力第030章 新夫人第128章 袁世凯愤怒第054章 疫情第349章 新技术第358章 成立起草小组第046章 内奸第398章 王山虎的后悔第245章 战火点燃第092章 艰巨的谈判(二)第080章 当场演示第359章 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