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藩王船队出海

第529章 藩王船队出海

按照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规划,大明皇室宗亲,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到了奉国中尉这一级别,每年可得俸禄二百石。

这数量乍一看倒也不算太过夸张,也就是相当于百亩良田的产出而已,可是却也架不住大明皇室太能生了,一代代下来,大明宗室的人口数量那叫一个暴涨,不提百年之后,就说当下,大明一朝单单是宗室的数量就有数万人之多。

这么一算的话,这些占了几乎九成的奉国中尉的俸禄就要朝廷每年拿出数百万石之多的钱粮,这么一对比的话,数量也不算少了。

只是因为大明宗室不事生产,又不能经商、科举,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出路可言,除了朝廷发放的俸禄之外,几乎就是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对于大明而言,完全就是一个负担。

此番按照天子的打算,这些有着奉国中尉头衔的大明宗室他会将这些人之中绝大多数人一起迁往南洋之地。

当然并非是给这些人封地,而是分发给每一人良田百亩,令这些宗室自食其力,一方面也算是给了这些宗室谋生的本钱,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减轻朝廷的负担。

偌大的大厅之中,除了一众藩王、个别的郡王之外,大明宗室其他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前来这里,所以说这些宗室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够知晓朝廷对他们的安排。

不过不管怎么样,总体而言,朝廷对于这些宗室的安排还是相当不错的。

以晋王、秦王、楚王、周王等一众大明亲王为首的一众藩王宗亲一个个的脸上洋溢着欣喜之色出了皇城。

此时一众藩王已经知晓了自己的封地所在,心中所想的自然是该如何发展壮大自己封地,这样一来他们才能够在封地之中享受荣华富贵,也亲身体验一把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不是吗。

虽然说朝廷给他们这些藩王封地下了一个限制,那就是每一位诸侯王拥兵不得超过万人,有着规矩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这些藩王的野心。

当然就算是这些藩王有野心,想要穷兵黩武,只怕单凭一岛之地也拉不起多少的兵马来。

不管怎么样,至少如今朝廷给了他们封地,并且许他们在封地之中封邦建国,并且还允许他们拥有兵马大权,这相较于以往的处境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所以说这些藩王一个个的显得无比的兴奋就可以理解了。

宫门之前,秦王脸上满是笑意的冲着其余几位藩王拱手笑道:“诸位,本王这便要返回封地准备迁移百姓前往封地了,此日一别,他日有缘再见!”

众人都知道,自今日之后,他们这些人再想相见怕是没有什么可能了,毕竟他们的封地虽然说都在南洋之地,可是相距却是相当之遥远,可以说是被朝廷给封在了各处,便是他们这些藩王想要联合起来反抗朝廷都做不到。

当然这种情形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别说是在南洋之地了,就算是如今他们身在中原,如果说不是此番天子召见他们的话,他们相互之间一生也未必能够见上一面。

毕竟朝廷对于各地的藩王从来都是报以极高的戒心的,这些藩王别说是见面了,就算是离开封地那都是莫大的罪名。

晋王、楚王等人也向着秦王笑着道:“咱们便比上一比,看看究竟谁家的诸侯国将来更兴盛!”

一时之间,这些藩王倒是生出几分豪迈来。

皇城之中,一座高楼之上,一身常服的天子站在高高的阁楼之上远远的眺望着皇城方向,缓缓开口道:“一众藩王可是离开了?”

站在天子身旁的不是别人,正是不久之前给一众藩王宗亲分派封地的内阁首辅王阳明。

此时听得天子开口询问,王阳明当即便向着天子一礼道:“回陛下,诸位王爷已经离开了。”

微微转过身来,朱厚照长出一口气道:“今日总算是解决了我大明藩王的隐患,爱卿功不可没啊。”

王阳明忙道:“陛下谬赞了,此策本是秦国公所出,臣不过是按照陛下之意执行,何来功劳一说。”

朱厚照笑着道:“你啊!”

说着朱厚照神色一正道:“虽然说关于诸位藩王的分封已经定下,但是接下来真正执行起来却是最重要的,朝廷一定要想办法配合一众藩王,让众藩王早早的前往封地,然后将他们在中原的封地交还给朝廷。”

王阳明当即便向着天子保证道:“陛下尽管放心便是,臣一定会盯着此事,绝对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诸位王爷前往南洋之地就封。”

大明正德十年正月十九日

山西太原府

做为大明晋王的封地所在,太原城虽然说算不得繁华,却也是大明北疆极为重要的一处大城,因为临近蒙古草原的缘故,太原城倒也有几分繁华之相。

只不过因为做为晋王封地的缘故,太原城的百姓日子其实过的并不怎么好,毕竟晋王一脉扎根太原城上百年,历代晋王将心思都用在了如何扩张晋王府的钱财上面来,所以说太原府绝大多数的良田几乎全都入了晋王府的名下,就连太原城之中的商铺,晋王府也掌握了数十上百家之多。

可以说抛开军政方面的影响力的话,晋王府在太原城跺一跺脚那都要震上三震的存在。

刚刚过了元宵节没有几日,太原城一下子就显得热闹起来,一切皆是因为一则出自晋王府的告示。

就在日前,晋王府贴出了一则告示,告示之中向太原府的百姓昭告,晋王一脉将迁往南洋裂土为王,封邦建国,因此招纳四方百姓一同前往封地,但凡是有愿意随同晋王府一起前往南洋者,晋王府将会在封地之中一人赏赐百亩良田,并且一人给予白银五两。

这消息一出,可以想象整个太原府都为之震动了。

本来太原城便是北疆苦寒之地,比不得中原之地或者江南之地繁华,百姓能够勉强糊口便已经是不错了,如今晋王府的告示一出,自然是让无数百姓为之侧目。

晋王府之中,一身蟒服的晋王脸上带着几分期待之色看向王府长吏苏畅道:“苏长吏,事情都办的如何了,如今前来报名的百姓大概有多少?”

可以说从京城归来之后,晋王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如何规划未来的封地上面,按照朝廷所言,其封地之中除了极少数的土著蛮夷之外,一切人口皆要他们自己解决。

便是晋王再怎么的糊涂也清楚一点,那就是一个诸侯国的根本就是人口的多少,如果说人口稀少的话,他那诸侯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若是人口众多,不说其他,至少种地的人手是足够的。

所以说晋王就想着到底要如何才能够招募百姓随其一同前往封地,在晋王召集了王府一众吏员,经过了一番商议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府下属的那些佃户,其中不少佃户可以说是几代人都为王府耕种,完全依仗王府而生。

对于这些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王府附属的佃户,自然是优先选择的对象,同时这些人对王府的忠诚度也是最高的,按照王府长吏统计,这样的佃户差不多有近万户之多,丁口约有五六万人,其中青壮劳力大概占了有四分之一多。

这些依附于王府而存的佃户差不多占了太原府总人口的几十分之一多,而且这些佃户的户籍并不在官府黄册之中,相当于是隐户一般的存在。

数万人数量已经是不少了,可是对于要在一片足足有数百万亩良田的大岛之上封邦建国的晋王府来说,这点人口却是显得太少了。

苏畅深吸一口气,看着晋王道:“回王爷,如今已经有大概近万人前来报名,下官已经命人将这些人的信息登记完毕。”

晋王一听不禁皱了皱眉头道:“这都好几日了,怎么才招纳这么点人手,就算是加上王府的那些佃户,也才不过六七万人而已,这点人手够干什么的,继续招人,趁着朝廷允许,这一次前往封地,本王至少也要迁移十万百姓前往南洋。”

苏畅闻言忙道:“王爷放心,下官已经命人到处贴发告示,相信以王爷所开出的条件,到时候招纳十万人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晋王微微点了点头,北地贫苦,以他所开出的那么好的条件,想要招纳一批百姓随其一同前往封地绝非是什么难事。

不过还有一点却是晋王所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他要如何将晋王府所拥有的那么多的财物带走。

或者说是到了封地之后,他要如何建设封地,如何养活跟随其一同前往封地的百姓,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晋王府之中金银珠宝众多,然而这些东西就算是带到了南洋,带到了封地也不能当做牛马来使,当做粮食来吃用。

涉及到民生方面,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亏得王府之中有着分管王府各项事务的各个官员。

这些官员平日里也就是管理一下王府的方方面面,如今却是成了晋王的最佳帮手,在这些吏员的建议以及提醒之下,晋王派出大量的王府人手在市面之上开始采买大量的布匹、铁器、药材等等物资。

王府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大量钱财如同流水一般流淌出去,却是换来了大量的物资进入到了王府的仓库当中,然后装上大车运往港口装船。

听着苏畅汇报各项事宜的进程,晋王轻咳一声道:“苏长吏,搜罗船只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船只的事情自然不是一件小事,如果说没有足够的船只的话,很明显他所招募的人丁,采买的大量的物资都无法转运到南洋去,这由不得晋王不关心其进展情况。

苏畅闻言不由的皱了皱眉头道:“回王爷,如今不单单是咱们晋王府搜罗船只,其余各家王府也都派出了大量的人说在搜罗船只,市面上船只的价格足足翻了一倍还多,即便是如此,仍然是有价无市,下官费尽了心力,并且按照王爷的吩咐,联系了几家海商,许其在王爷封国之中予以爵位封赏的条件,这才说动了其中几家,这些人愿意为王爷献上海船百艘,金银众多。”

说到这里,苏畅深吸一口气道:“再加上王府出面搜罗的船只,差不多拥有船只三百余艘,一次便可以转运数万人以及大量的物资。”

“好!”

听了苏畅的答复,晋王不禁拍手叫好道:“很好,本王倒是没有想到那些海商竟然有这么大的魄力。”

要知道随着开海,谁都知道只要有船,那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富。

即便是不去进行海贸,单单是接朝廷转运百姓前往南洋,然后拉回大量的南洋所产的粮食,同朝廷合作这一项,那便是稳稳的收入。

也正因为如此,导致海船价格居高不下,一直都是处于有价无市的情况。

如今各家王府需要大量的船只转运人口以及物资,自然是一下推高了海船的价格,一些海商自然就显得奇货可居起来。

如晋王这般拿出封地之中的爵位做交易以换取一些海商的支持,倒也显得非常的正常了。

诸王封地之中的爵位虽然说在大明朝廷这里是不认的,可是在各个藩王封地那却是实打实的爵位啊。

对于地位低下,空有财富的商人来说,能有机会以钱财换取身份地位,哪怕是这身份地位有着极大的限制,那也有大量的商人愿意。

捋着胡须,晋王看向苏畅道:“继续派人联系那些海商,就说本王会再拿出十个伯爵之位出来,只要他们愿意助本王一臂之力,将来本王封邦建国,绝对不会亏待了他们。”

一众藩王宗亲为了招纳跟随其出海的人口,可以说是使出了种种的花样,自然也是招纳了不少穷苦百姓。

朝廷对于一众藩王的举动,只要不是太过犯规矩,朝廷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些藩王考虑到将来封邦建国,行事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的,至少比之以往在封地之中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好了太多了。

天津卫港口

这一日穿暖花开,春风拂面,偌大的港口之中密密麻麻的聚集了大量的船只,船只之上一面晋王府的大旗烈烈作响。

那是一艘略显陈旧的宝船,却是作为晋王府的船队的旗舰,足足花费了晋王府两万两白银才从朝廷手中购得。

以这一艘宝船为核心,四周则是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正是装满了大量百姓以及物资前往南洋晋王封地的船队。

【求月票】

(本章完)

第242章 就是报仇不隔夜【求订】第442章 祖宗之法会要命的!第538章 四十五万人的杀伐第94章 海上血色【一更】第510章 东西方第一场海战第326章 什么叫简在帝心第232章 说翻脸就翻脸的李桓【求订】第283章 被自己人坑了第490章 抄家的利益分配第505章 大明从不吃亏第541章 世镇交趾第9章 惊鸿一刀第469章 宁王的底牌第78章 李桓造反了!【求追读】第370章 钦差也不过如此第97章 把柄【二更】第96章 站队【一更】第126章 来自天子的赏赐【求月票】第161章 锦衣卫岳百户【求订阅】第178章 封王!【求订】第284章 捷报入京第251章 大都督一箭定乾坤【求订】第74章 他们这是想干嘛!【二更】第302章 生路所在第199章 这是又来送人头的吗?【一万二求订第471章 不信火铳打不死这奸贼第414章 臣乞骸骨第534章 天子巡阅京郊大营第322章 李桓的反击第57章 吃空饷【三更】第192章 一座生祠,惊人的发现【求订】第365章 莫慌,莫慌第393章 强势无匹的李桓第368章 花钱买命第355章 大运河上的杀机第525章 眼红的藩王们第274章 区区王阳明又算什么第476章 土鸡瓦狗尔第324章 李桓的心思第302章 生路所在第477章 兵败如山倒第151章 孽障,给我跪下【求订】第182章 李桓你疯了,连我们都敢抓!【求订第185章 大都督无敌【求订】第255章 二十余万大军【求订】第538章 四十五万人的杀伐第275章 惊闻噩耗的达延汗第290章 军需出问题了第45章 大伴,朕想父皇了!【三更】第422章 锁拿第406章 辟邪卫第138章 撕破脸了!【求订】第496章 李桓又下江南第31章 没钱了【二更】第511章 大海战第309章 双喜临门的天子第505章 大明从不吃亏第63章 无根之人【三更】第478章 那本王要你做什么!第278章 青史留名的诱惑第135章 通天的大靠山【求订】第12章 人生而不同第406章 辟邪卫第491章 天下第一大贪官李桓第296章 本汗有二策可杀李桓第374章 当姑奶奶好欺负不成第292章 是人为,还是意外!第388章 派系之争第494章 臣请重建大明无敌舰队第28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二更】第529章 藩王船队出海第16章 不对劲第401章 你是华山岳不群?第109章 李桓……你是李桓!【万字求订】第89章 不可令旧事重演【二更】第14章 身体的不正常第451章 火药桶第238章 这一日血染西安府【求订】第166章 有人动了京营兵马【求订】第218章 你们这些贱民想死吗?【求订】第139章 李桓展神力【求订】第151章 孽障,给我跪下【求订】第232章 说翻脸就翻脸的李桓【求订】第19章 锦衣卫第511章 大海战第138章 撕破脸了!【求订】第420章 绯闻第73章 老夫都是为你好啊!【一更】第530章 募兵二十万第61章 大人公侯万代【一更】第274章 区区王阳明又算什么第503章 旧港宣慰使第114章 谢阁老收银子不办事?【一更】第74章 他们这是想干嘛!【二更】第496章 李桓又下江南第474章 尽在掌握之中第335章 杀官第195章 李桓感觉有点懵!【求订】第149章 抄家的惊人财富【求订】第289章 关门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