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改良

第474章 改良

“还请殿下示下。”

科技学堂门口,王应向赵煦拱手。

“上次本王让你膛削火炮,让火炮的威力和射程大大提升。”赵煦缓缓道。

“的确。”王应点点头,到现在他还因此事对燕王充满敬佩。

这次改造让王府亲军的火炮大大优于卖给势族的火炮。

而据说,北狄造出来的火炮不过和他们卖给势族的火炮半斤八两而已。

如此,北狄若是再同燕州掀起战端,必会让北狄吃大亏。

“这次本王让你改造的则是燧发枪,给他们添上膛线。”赵煦的眼睛眯了起来。

由于燧发枪的枪管本身就是钻头钻出来的,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再切削一次。

提升燧发枪射程和威力的唯一办法就是给滑膛枪刻膛线了。

“膛线?”王应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如同过往许多次一样,陷入迷惑。

赵煦于是将膛线的概念和他讲了一下。

当下,他们使用的燧发枪叫前装滑膛枪。

由于是滑膛,子弹射出时候,难免会在枪膛中撞击内壁,再飞出。

而撞击过程中,子弹的弹道到底指向哪里,无法判断。

这便是为什么滑膛燧发枪只能依靠密集队形来提高杀伤力的原因。

单个燧发枪兵还不如一个弓箭手具有威胁。

但在枪膛内壁刻上膛线就不一样了。

由于膛线的作用,子弹射出之后是螺旋运动的。

这会让子弹的弹道变得稳定,不但能提高精确度,还能提升射击距离。

“墙壁内刻蚀膛线竟然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王应吃惊不已。

赵煦点点头,“事实胜于雄辩,你按照本王的要求制一把线膛枪出来即可。”

说罢,他蹲下来,在地上画了个钩子一样的东西。

“这个东西叫拉刀,和水力镗床的镗刀一样,都属于刀具,回去之后,你先把拉刀打磨出来,然后再刻蚀膛线,至于膛线怎么刻蚀,间距多少,本王晚点会让人给你送去。”赵煦继续道。

“是,殿下。”王应直直盯着地上的图案,随即伸手将其磨平,不让人发现。

交代了这件事,赵煦折身回了王府。

书房里,他拿出笔绘制枪管内部的膛线图。

一般来说,枪的口径越大,膛线越多。

燧发枪的口径还是很大的,所以他画了六条膛线。

而当代的机枪也不过八条膛线而已。

一盏茶的功夫,赵煦面前的图纸上便出现了六条膛线。

在膛线之间,他还标注了距离,这就是膛线的缠距。

如此,王应拉膛线的时候,只需按照这个距离拉就行了。

接着,他又把拉膛线的步骤写了下来。

由于膛线是螺旋形的,所以拉膛线的时候自然不能直来直去的拉。

而是要让拉刀斜着拉,再保持六根膛线平行,如此完工之后,总体上才是螺旋分布。

绘制结束,赵煦令人给王应送去。

等待大颂第一只线膛枪的诞生。

在当代。

线膛枪在十五世纪便出现了,当时被称为来复枪。

十七世纪,丹麦军队首先装备了线膛枪。

但这个时期,大部分国家的军队还是不愿意大规模装备线膛枪,只是让少部分散兵使用线膛,作为袭扰敌方阵列使用。

这倒不是其他国家愚蠢,而是线膛的存在让枪膛的密封性降低了,所以只能加大子弹尺寸。

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装弹变得困难,有时候甚至需要借助锤子。

不过由于线膛枪的优越性,十八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民兵还是大量装备了线膛枪。

而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米尼步枪的出现,滑膛枪正式淘汰,被线膛枪完全取代。

因为米尼步枪的特殊子弹解决了线膛枪的弊端。

这种子弹是锥形的铅弹,容易填装,而且底部中空。

火药爆炸的时候会首先进入底部,把子弹撑大,保护了密封性。

此番,让王应改良燧发枪,他就准备采用这种锥形子弹。

十九世纪中叶,米尼步枪的射程有九百多米,五百米内能保持精确度。

不过那时,燧发枪使用的火药已经不是黑火药,所以威力更大。

在当下,他还没有能力造出比黑火药威力更大的火药。

但即便如此,改良过的燧发枪射程提升到四百米,二百米内保持一定精度还是没问题的。

这样的前装线膛枪足够让北狄人吃大苦头。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答应与北狄一较高下的原因。

自信,来源于此。

虽说王府亲军缺乏机动性,还无法在草原上驱逐北狄,但依靠棱堡和燕关绝对能够把北狄打爆。

想到这,他心中踏实了不少。

“殿下,白尚都尉求见。”赵煦正在思索的时候,凤儿到了书房门口。

“白尚?”赵煦皱了皱眉头。

一般除了常威,其他将领倒是很少单独求见他。

示意凤儿让他进来,赵煦坐在书案前等待。

不一会儿,白尚大步流星地到了书房。

行了一礼,他道:“殿下,此番末将前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受杨震所托。”

“杨震?”赵煦怔了下。

白尚有些不好意思,“按理,杨震现在不过一兵卒,其私事无需惊动殿下,但是……”

说到这里,他没有说下去。

赵煦懂白尚的意思,杨震现在的确有些特殊。

毕竟他除了是宁锦都司的败军之将,还是杨丰的儿子。

于是他道:“无妨,他有什么想对本王说的。”

“杨震求殿下上道折子保杨丰将领,他说北伐大败,窦唯等势族大臣定会将罪责定在他父亲身上。”白尚说道。

赵煦闻言,突然眉头拧了起来。

他倒是忘记了这件事。

这次虽然议和成了,但北狄失败带来的余波似乎还在飘荡。

接下来京师会发生什么,他有必要关注,包括杨丰这件事。

“幸亏你来,否则本王倒是大意了,本王这就上一道折子,力保杨丰将军。”赵煦说道。

杨丰此人在他看来的确愚忠。

不过他无法否认杨丰和墨翟一样,是大颂硕果仅存的良将了。

若是被构陷而死,实在让人意难平。

想到这,他当即拟了份奏折,令人送出。

接着又叫来徐克,让他继续紧盯北狄和京师。

而过了仅仅八日,徐克便先送来一个让他惊讶的情报。

(本章完)

第441章 菊花岛第230章 规矩第243章 血色宴席第298章 声东击西第1012章 身死国灭第527章 以牙还牙第953章 阴山第1040章 众望所归第267章 商税第245章 及时雨第212章 决断第188章 审查第184章 警觉第97章 历史洪流第12章 油盐贵!第1043章 争宠第558章 制空优势第336章 向往第386章 蓄势待发第385章 梁家雄心第501章 红光第547章 工业品第617章 东瀛战略第887章 猎人?猎物?第36章 众望所归第329章 该我出招了第651章 传单第1150章 盟约第961章 无可奈何第819章 江南信号第636章 定策第259章 万事俱备第236章 颠覆第349章 亲疏第663章 收尾第954章 铁马冰河第862章 血流第314章 骑兵的战役第976章 手足第87章 醇王的回报第757章 蚕食第7章 发饷第882章 技术部署第463章 不败而败第690章 接战第1091章 守江山第402章 一触即发第79章 布网第891章 二将第33章 震动第1131章 冲突点第889章 山姆国第161章 上谷阴云第904章 留学事项第150章 海港与名将第453章 速度与激情第1106章 崩溃第436章 饥饿的死士第219章 新的火器第46章 袁家第556章 死战第1158章 全面战争第417章 疯狂第320章 三军之战第1159章 最终决战第860章 骑兵的落日第8章 扫除内奸第898章 硬撼第905章 东南波澜第626章 双喜第337章 故人第804章 民转战第147章 颗粒第1067章 围困第376章 羞辱第800章 布鲁克第947章 金属弹壳第769章 北条臣服第1018章 冲突第709章 双线布局第400章 燕山阴云第297章 坚定不移第680章 临时起意第639章 一丘之貉第1078章 臣服第45章 美酒第226章 谋划第1016章 道义第660章 黎明行动第1056章 规划第68章 战马第200章 胜利的一步第450章 北狄的疯狂第544章 龙城飞将第971章 机枪狂啸第1120章 手摇电话第939章 意外之器第518章 种痘第118章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