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七章:戏曲届的精神旗帜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皇城根下的帝都,从来不缺少达官贵人、士族豪门,因此催生出不少的豪华餐厅。

顾城预定的传承老店荣和宴,就隐藏在帝都某个不起眼的胡同当中。

这座大宅门从开业起,就透着华夏传统文化的雅范,装修清雅别致又彰显历史特色。

店内菜系博采华夏八大菜系之长,也广纳世界各国菜肴之精,上至宫廷肴馔谱录,下采民间风味小吃都能尽情满足,每道菜无论是从选材、工艺上,还是从配器、味型上,都非常的厚重。

这顿饭局邀请的都是戏曲届名人。

韩中毅作为这场饭局的牵线人,主动替顾城和苏柒介绍。

京剧梅派大师李胜文、程派王济秋,昆剧大师蔡礼仁、豫剧大师周忠河、粤剧大师刘宏风、黄梅戏大师韩芳、秦腔传承人徐秦……

到场的都是戏曲届举足轻重的名角。

这些人以往无论出席什么场合,享受的都是众星拱月、以礼相待的待遇。

但他们对顾城,态度却难得的亲切和蔼。

这让顾城受宠若惊,态度也就越发的谦逊。

他举起杯子,落落大方的开口。

“自从接触戏曲后,顾城就对各位老师仰慕已久!”

“今日拖韩校长的福,顾城在此略备薄席,邀请各位老师到场一聚,如果有哪里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多多见谅。”

苏柒也笑着附和:“是啊!最近比较忙,饭局就一直耽搁到现在。”

“今日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和顾城敬各位大师一杯!”

两人这一唱一和的,就像夫妻似的。

众人纷纷起身附和。

“两位太客气了!”

“你们真是郎才女貌啊!”

“大家干杯!”

……

敬完酒。

顾城让服务员重新上了菜单。

“各位老师,也不知道你们今天想吃什么,我就看着先点了些招牌和特色菜肴。”

“也不知道其中有没有老师们忌口的,要不大家看着菜单再加点?”

苏柒也跟着附和:“是啊,大家有什么想吃的,尽管点不用客气!”

“够了够了!”

韩中毅没想到,顾城安排得如此周到。

几乎每个人的口味都兼顾到了!

“顾城,你这点的够多了,再多就吃不完了!”

“大家难得聚一次,总要敞开了吃!”

顾城转头看向李胜文。

“李老师,我记得您不爱吃辣,和徐老师一样喜欢吃海鲜对吧?要不我们再加两道时令海鲜怎么样?”

李胜文摇头,“桌上已经点了几道海鲜了,就不用再额外点了!”

“那各位老师先吃,实在不够了我们再加!”

……

这家的菜肴确实不错。

顾城招呼各位老师用餐的同时,也不忘给苏柒夹菜。

这家黄金脆带鱼和家烧黄鱼,是荣和宴的招牌菜品之一。

带鱼只取中间精华,入口表皮金黄酥脆,咬开后则是雪白的鱼肉,口感细嫩厚实,鲜嫩就在舌尖绽放。

家烧黄鱼鱼肉偏白,用的是肉质鲜嫩的野生黄鱼,还添加了手工年糕。

家烧做法汤汁偏鲜,再加上黄鱼本身的鲜味,活脱脱就变成味蕾炸弹,这时候再用年糕沾满汤汁,软糯中带些鲜咸,简直是神仙搭配。

光是这两道菜,就让苏柒吃得喜笑颜开。

而跟她一样喜欢两这道菜,吃得不亦乐乎的还有席间唯一的孩子。

苏柒知道童伶,但却是头一回看见。

从李胜文对他的态度来看,就知道这孩子是作为男旦培养的,也就是乾旦。

“李老师,这位该就是您传说中的闭关弟子梁世平吧?”

李胜文点头,“是的!入门迟,趁我还有口气,所以就带在身边多教教。”

说到梁世平。

徐秦又妒又羡的感慨。

“你们别看世平年纪小,他的戏龄可不低!”

“世平会走路起就开始学唱戏了,打小就被李老贴身带着教导,是梅派未来的接班人!”

李胜文不希望梁世平被外届影响。

梅派好不容易找着一个天赋高的好苗子,他只希望他好好练戏,不要被花花世界给毁了!

所以面对徐秦的捧杀,李胜文只是谦虚的化解。

“世平才八岁不到,还没经历倒仓,离成角儿还差着一个青藏铁路呢,远着呢!”

梁世平神色十分平静,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苏柒看得十分有趣,有几分好奇道:“世平,你现在还在读书吗?”

“自然是要读书的。”

梁世平点头,脆生生道:“师傅说文艺工作者比的就是文化,要想成名成才,总得把戏学瓷实了。”

众人被逗得大笑。

吃饭的气氛顿时欢乐了许多。

吃饭的间隙,顾城不断的打量着这些戏曲前辈。

这些艺术家们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全程如坐春风,不远不近、不威不贱,自带气质风骨。

顾城不由想起玖爷。

他第一次认识玖爷,是从新闻上了解的。

顾城当时年少,只记得新闻上说,玖爷经常在海外演出弘扬戏曲文化,从意大利演出回来的时候,收到的情书都是拿邮包麻袋装的。

长大后他才知晓玖爷对京剧、戏曲届意味着什么。

作为后辈,他不敢妄评这些前辈,最多只能瞻仰高山,怀念逝水。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旗帜需要。

梅家两代严谨厚德的家风,给京剧竖立了一面精神旗帜。

而眼前在座的艺术家,又何尝不是戏曲届的精神旗帜。

是他们的存在,延长了戏曲这项传统文化艺术的寿命,这比单纯的艺术传承还要重要。

酒过三巡之后。

众人开始畅聊。

徐秦看向顾城,一脸的佩服。

“你那首《神女劈观》歌词真的写得太好了!”

“尤其是那句,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

“现在的人只是笼统的听过戏曲,但都是没有多少概念的。”

“而你用一首《神女劈观》,让观众形象的理解了南北戏曲的区别、不同剧种的特色,真是后生可畏啊!”

顾城笑了笑,不卑不亢的表示:“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和风俗民情的集大成者,是对华夏民族精神、人民生活风貌的集中体现。”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戏曲熔铸了我国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武术乃至杂技、历史等门类,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情感、道德情操。”

“振兴戏曲艺术,也是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的重要内容,作为华夏人自当义不容辞!”

“要是华夏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这等觉悟就好了!”

韩中毅心痛的表示。

“前阵子我统计数据,发现这才半个世纪的功夫,就有上百个剧种没被传承下来,流失的速度快得惊人,有个别地区甚至平均每两三年就会有一个剧种消失。”

苏柒瞳孔一震,忍不住皱眉道:“有这么多吗?”

“梨园戏几尽绝,打城戏难为继,傩戏鲜闻音。就是戏曲目前的残酷现状!”

“大剧种尚且步履蹒跚,小剧种更是举步维艰。”

韩中毅无声叹了口气。

“加上人才流失、断层现象日益相对严峻,还有一些濒临消亡的戏曲剧种,缺少人员和经费抢救,资料散落民间也逐渐面临失传。”

“所以按照戏曲艺术如今的发展现状,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戏曲艺术更好地发扬推广。”

“关于这一点,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一百四十章:歌王决赛拉开序幕第两百八十三章:家国千秋,岁月承平第三十七章离开江城第两百八十八章:双胞胎金牌经纪人第四十七章被粉丝宠爱的一天第两百四十九章:正式排练第两百二十章:推广华夏传统文化的计划第一百二十三章:当场献出天灵盖第七十三章收藏一路高歌猛进第一百一十八章:钻石唱片第七十二章十个至尊打赏第六十三章霸王合同第一百四十八章:甜蜜告白第十章拒绝天后的橄榄枝第三十六章收拾行李第三百零一章:谢谢老婆给我一个家第一百九十六章:红伞伞白杆杆第八章好歌千家争第八十九章:为荣誉而战,为尊严而战第一百一十章:只唱歌,不露脸第六十四章房东章中天第一百三十九章:李沫子广告出道第两百六十五章:谁才是背后的赢家第七十九章天降大运,许杰获得众人赏识第二十三章连发三条微博,热搜爆炸第二十二章正式签约第两百零五章:浅谈音乐维权第七十五章未来的慈善计划第十六章校园轰动,冤家路窄第一百九十二章:歌红是非多第一百三十章:拎麻袋上台批发领奖第三百零九章:金曲奖风波第两百三十章:帮唱嘉宾第七十四章中横新人王第两百四十九章:正式排练第一百五十四章:不招人妒是庸才第一百一十二章:亲力亲为第三章惊艳弹唱,感动全场第四十七章被粉丝宠爱的一天第七十九章天降大运,许杰获得众人赏识第一百四十九章:全民狂欢第一百零三章:三首经典,轻松拿捏莫向东第十四章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六十三章霸王合同第两百七十八章:《西海情歌》第三十二章空降热搜,掀起短视频狂潮第两百三十六章:歌手总决赛(中)第两百三十七章:歌手总决赛(下)第两百九十二章:Earth Song震撼第一百二十八章:乐坛无人可挡第三百二十七章:遇见前女友第两百三十二章:扬长避短第三百二十九章:官方亲儿子第八十六章: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三百零六章:顾城中毒第两百八十一章:官方台是懂做节目的第一百八十一章:恐怖的号召力第两百六十三章:疯狂打脸第三百二十五章:闪电公司年会第三百二十二章:被爆耍大牌第两百零五章:浅谈音乐维权第两百四十九章:正式排练第一百八十章:电音神专第一百七十五章:双胞胎道歉第两百六十七章:诛仙内测第四十三章撤热搜,反弹惊喜第两百九十四章:See You Again第九章和天后共进早餐第一百一十六章:徐京导演第两百七十六章:莫高窟拍摄第一百八十二章:隔音好第三百二十七章:遇见前女友第一百八十七章:彩云之南第三百零二章:探班湄公河剧组第七十二章十个至尊打赏第六十六章等一个爆炸的时机第二十五章可纯可欲林慧如第一百二十七章:华语乐坛卷王第一百七十九章:吃完不认账第两百六十四章:放弃独家音乐版权第两百六十四章:放弃独家音乐版权第一百九十四章:国家一级演员第四十五章饭圈是把双刃剑第一百三十四章:支持华夏传统文化第九十章:今日维也纳属于自由乐团第十二章谈判专家上线第一百九十七章:冒名洗歌第三百一十五章:娱乐圈纪检委第两百九十九章: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第一百五十章:瓜之大,一口吃不下第一百一十一章:陷入情怀第两百五十八章:乡村音乐第一百九十一章:神仙打架第九十九章:挑战地狱难度,尝试蜕变第二十二章正式签约第三十五章全网刷屏第两百八十四章:诛仙公测第八十章用生命在演绎战歌第三百二十九章:官方亲儿子第两百一十七章:推出音乐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