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猫和老鼠

皇帝的动作很快,收到赵曜那封详细的密折后没多久,便宣布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和官绅一体纳粮。

在实施前,皇帝跟内阁的几位大臣商议了一番,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或者有没有不足的地方。何相他们觉得汉王殿下提出的非常细致,根本没有需要他们补足的地方。至于有什么缺陷的地方,他们并没有发现。

既然赵曜提出的三个政策没有任何问题,皇帝立马就宣布实行,没有丝毫迟疑和犹豫。

在皇帝宣布前,刘太师他们提醒皇帝,一旦宣布实行这三个政策,势必会遭受到强烈的反对,甚至比当年的科举考试的还要严重。皇帝表示不在怕的。

皇帝宣布实行摊丁入亩这三项政策后,果然遭受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这其中反对最为强烈的就是世家和权贵们。

虽然科举考试已经实行好几年了,但是在朝中任要职的大臣基本上还是出身于世家或者权贵。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们,大多数都被外放到各地做官。少数几个虽留在了京城,但是都只是在翰林院,并没有任要职。他们在朝中暂时没有什么话语权。

世家们和权贵们知道跟皇帝硬刚硬是没有胜算的,所以他们打算用“以柔克刚”的法子跟皇帝反抗。当然,他们在反对之前,准备拉拢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和他们一起反抗。首先是几位王爷,他们拥有的土地非常多。如果实行摊丁入亩等三个新政策,几位王爷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支持代王和景王他们几位王爷的大臣,基本上都出身世家和权贵。如果他们想要继续得到大臣们的拥护,那他们必须维护这些臣子的利益。再者,维护世家和权贵们的利益,也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代王府里,支持代王的大臣纷纷请求代王劝说皇帝中止实行摊丁入亩等三项新政策。

宣平侯却不赞成代王这个时候冒头去劝皇帝放弃实施摊丁入亩等三项新政策,“就因为殿下现在是皇上的皇长子,说话有分量,所以更不能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皇上。如果殿下站出来反对,皇上一定会生殿下的气,甚至会对殿下失望。”

代王原本打算去御书房劝说皇帝放弃,现在听他舅舅这么一说,心下骇然。

“如果代王殿下反对皇上,而楚王殿下却支持皇上,你们觉得皇上的心会偏向谁?”宣平侯理解这些大臣着急担忧的心情,但是他们却想着自己,而不想想代王,这就让他有些不满。“你们让殿下去反对皇上,无异于断了殿下的前程。”

听了宣平侯这番话后,大臣们立马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大臣嗫喏地开口:“那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皇上实行摊丁入亩等三项新政策吗?”

宣平侯沉声道:“你们要去反对就去反对,但是不能拉着殿下跟你们一起反对。殿下在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站出来跟皇上唱反调的。”

代王点点头说道:“舅舅说得对,本王绝不能跟父皇唱反调。”

宣平侯见大臣们的脸色不好看,放缓语气安抚他们道:“你们先自己反对,然后把事情闹大。等到事情闹得不可收拾的时候,殿下自然会站出来帮你们说话,到时候皇上很有可能不会实行新政策。”

大臣们觉得宣平侯这番话说的很对,“那我们就先去闹。”

接下来,支持代王的大臣们商议怎么把事情闹大。

商议了一两个时辰,大臣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代王府。

“舅舅,老四真的会支持父皇弄得这三个新政策?”李家虽不是权贵,也不是世家,但是李家也有不少土地,老四要是支持父皇的新政策,就等于不顾母族的利益。

“会,楚王说不定明日就会在早朝上表明支持皇上的新政策。”宣平侯说的笃定,“这可是在皇上面前表现最好的机会,楚王绝不会错过。”

“那我明天抢在老四面前,向父皇表明我支持新政策。”他绝不能让老四抢了先。他得抢在老四的前面。

宣平侯摆摆手说:“殿下,你不能表明立场支持皇上的新政策。”

代王闻言,惊愕又不解地问道:“舅舅,你方才也说了,这是在父皇面前表现最好的机会,我为何不能表明?”

“殿下,你忘了,支持你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出身世家或者权贵,一旦你表明支持皇上的新政策,那你就得罪了世家和权贵,这样他们日后还怎么支持你?”宣平侯沉肃着一张脸说道,“殿下,皇上能得罪,甚至不在乎世家和权贵,但是你不能,所以你不能像楚王那样支持皇上。”

代王紧皱着眉头问道:“那我要怎么做?”

“殿下,你什么都不用做,也什么都不要说。”

代王问道:“舅舅,如果老四、老七和老八都支持父皇,那我又该如何?”

“魏王应该也会支持,但是景王不会,他身后的镇国公府不会让他同意的。”

“老七说不定为了博取父皇的欢心,不管镇国公府的死活,站出来支持父皇。”代王一想到平日里景王讨皇帝开心的模样,就恨的牙痒痒,“老七一向擅长讨好父皇。”

“如果景王也支持皇上,殿下你也只能赞同了。”如果只是楚王一个人支持,那代王不支持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连景王都赞同,那代王就不能不赞成了。“以景王的性子,如果他赞成新政策,明日早朝肯定抢在楚王前面开口,等他说了,殿下你立马跟上,也抢在楚王前面。”

代王点头:“行。”

“唉……我现在担心这件事情会掀起腥风血雨。”宣平侯想到皇帝强硬的手段,心中越发不安。

此时,楚王府里,大臣们也在和楚王讨论皇帝实行三项新政策一事。和代王府的情况不同,支持楚王的大臣们大多数都赞成皇帝实施新政策。

这些大臣基本上都是文臣,出身世家和权贵的不多。他们深知皇帝实行的三项新政策利国利民。

世家和权贵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关心百姓的死活,也不在乎江山社稷,所以他们才会极力反对。而出身书香门第的文臣,他们大多数在乎百姓的死活,关心江山社稷,所以他们赞同实行三项新政策。

楚王不用大臣们劝说,他也会支持三项新政策。楚王和代王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心系江山社稷,而代王只关心他的权势和利益。

拥护楚王的大臣,绝大多数都是心怀天下之人。他们之所以支持楚王,也是因为楚王跟他们是同一种人。

送走大臣,楚王回到书房。杨龄早已在书房等他。

“殿下,让我猜猜,大臣们来找你,是让你支持皇上的新政策,对吗?”

楚王微微颔首道:“没错。”

“殿下,你打算明日在早朝上支持皇上?”

楚王再次颔首:“没错。”

听到楚王这么说,杨龄一点也不意外。

“殿下,这次新政策怕是会闹的非常大。”杨龄面露担忧地说道,“世家和权贵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先生担心父皇最后会向世家和权贵们妥协?”

杨龄轻轻点了下头:“世家和权贵们联合起来,势力不容小觑。”“先生,你小看了父皇。”楚王微微笑了笑,“父皇是绝不会向世家和权贵们低头的。只有世家和权贵们向父皇低头。”

“殿下,这次的新政策可是直接动了世家和权贵们的利益,你觉得他们会轻易向皇帝低头吗?”

“先生,新政策实行一事,父皇决不允许任何人阻挡。如果世家和权贵们铁了心反对,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下场。”

杨龄问道:“什么下场?”

楚王眼里浮现一抹杀气,语气冰冷道:“血流成河!”

杨龄听楚王这么说,这才想起来皇帝的铁血手腕,之前心中的担忧顿时消失。

“我倒是忘了皇上的手段。”

“平日里,世家和权贵们只要不触及父皇的底线,父皇会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次的新政策是利于江山社稷的大事,父皇决不允许他们妨碍。”楚王面无表情道,“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抵抗,等待他们只有父皇更为严厉的惩罚。”

杨龄忽然想起来很多年前扬州那些世家的下场,心头不由地一寒。

“这么看来,过不多久便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楚王嘴角扬起一抹讥笑:“先生,你也太高看这些世家和权贵们了。”

“我高看了他们?”杨龄面露疑惑地问道,“殿下,我哪里高看了他们?”

“先生,你不是觉得他们会顽强地抵抗父皇的新政策么,不惜流血?”

“难道不是么?”

“先生,你忘了,这些人最贪生怕死,一旦他们察觉到他们的反抗不仅没用,还惹怒父皇用强硬的手段镇压他们,他们会马上妥协,绝不敢再有一点反抗。”楚王早就看清世家和权贵们的嘴脸,“三项新政策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是跟性命相比,它们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杨龄一脸恍然:“殿下说的是,我是高看了他们。”与世家和权贵们为敌,别的皇帝会忌惮,但是当今皇上绝不会怕。

世家和权贵们威胁不到皇上。如果他们真的威胁到了皇上,以皇上的脾性,只会铲除他们,绝不会向他们低头。话说回来,世家们也没有本事挟制皇上。

当今皇上,不管是心机城府,还是手段谋算,都是极为厉害的。文武百官的那些心思,都逃不过他的法眼。皇上就像一只猫,而大臣们就像老鼠。老鼠哪里能斗得过猫。

世家们曾经想用名声一事来威胁皇上,结果皇上完全不在意,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他会不管不顾地贯彻实行,哪怕背上万世骂名的。

“世家和权贵们要闹,父皇允许他们闹。不过,他们想要闹大是不可能的。”楚王好笑道,“其实,他们心里清楚父皇一旦颁布某件事情,就代表这件事情已经板上钉钉,父皇是不可能更改主意,但是他们还是会反对,因为他们想让父皇知道他们的态度,只是父皇从来不在意他们的态度。”

“也只有皇上不在意世家们的态度,以前的那些皇帝们都要看世家们的脸色。”先帝和皇上都出身于草根,最痛恨的就是世家这些人。他们才不在乎世家的态度。世家们要是听话,他们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如果世家们不听话,他们会打到他们听话为止。如果世家们最后还是不听话,那他们就没必要留在这世上了。

“皇爷爷和父皇都曾说过,一个王朝如果没有百姓,只有世家,那这个王朝也就亡了。一个王朝如果没有世家,还有百姓,那这个王朝不仅不会亡,还会蒸蒸日上。”楚王道,“皇爷爷和父皇还说过我们赵家打江山是为了全天下的百姓,而不是为了世家。”原话是“而不是为了什么狗屁世家。”

杨龄拱手朝皇宫的方向揖了揖:“先帝和皇上都是爱民如子的明君。”

楚王:“这段时日就让他们闹吧,看他们能闹到什么地步。”

杨龄开玩笑道:“应该不会再有人想撞柱。”

提到撞柱这件事情,楚王就想到皇帝那副遗憾的表情。

“父皇还挺想看大臣撞柱的。”

杨龄闻言,想笑不敢笑。

一般来说,大臣死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会让皇上在史书上留下逼死大臣的罪名,还会让皇上留下不是明君的名声,所以皇上都会阻止大臣死谏。但是,当今圣上不仅不拦着,还想看大臣撞住死谏,真是……

对于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大臣们非常头疼,也非常无奈。

大臣撞柱死谏,皇上不仅不阻止,还要好好看人家怎么撞柱,说不定看完后,皇上还会鼓掌,夸人家撞得好。又或者皇上嫌弃人家撞柱撞得不好,死的不够大义凛然,然后让下一个人好好地撞柱。一般人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但是换做皇上,他绝对能做出来,因为他就是一个混色不吝的人。

杨龄问:“殿下,你觉得其他三位殿下会支持皇上实行三项新政策吗?”

“魏王会,代王和景王不好说。”

“代王背后是权贵支持,景王背后是世家拥护,他们二人不好赞同。”杨龄猜测道,“不过,景王很有可能为了讨皇上欢心,支持新政策。代王见景王不反对,自然也要站出来支持。”

楚王点头道:“很有可能。”

杨龄别有深意地笑了笑:“如果是这样,那就好玩了。”说毕,他的神色变得好奇起来,“这三项新政策是皇上想出来,还是何相他们提出来的?”

“应该不是何相他们,他们是半夜被父皇叫到宫里,估计是父皇想出来的。”

杨龄摇了摇头说:“我觉得是皇上的可能性不大。”皇上的确聪明,也有心机城府,更有手段,但是他不像是提出三项新政策的人。“我猜想提出三项新政策的人跟提出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人是同一人。”

“先生也这么认为吗?”楚王也是这么想的。“先生觉得会是谁?”

杨龄沉思道:“这世上能提出这些惊为天人的政策的人,只有郑太尉了。”除了郑太尉,他想不到第二个人。“大周很多政策都是郑太尉提出来的,他提出科举考试和摊丁入亩等三项新政策并不奇怪。”

“英雄所见略同。”

“郑太尉真是经天纬地之才,令人佩服。”杨龄原以为自己和郑太尉差不多,但是如今看来,自己比郑太尉逊色多了。他自恃才华过人,但是他绝想不出科举考试和摊丁入亩等利国利民的政策。“自愧不如。”

“术业有专攻,先生也不比妄自菲薄。”

“殿下说的是。”在制定政策方面,他的确不如郑太尉,但是在其他方面,他并不比郑溪林差。

两人继续说三项新政策的事情,说着说着就越说越兴奋,越说越觉得提出三项新政策的郑太尉了不起。

远在岭南的赵曜,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第353章 十殿下是财神爷517.第517章 谢皇后吃神丹第230章 我好像是裴家人第303章 给楚王铺路第117章 扬州平叛没有平定的原因第351章 太子的愤怒第146章 正合朕意第430章 神机营第54章 二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毫不在意?第487章 韩王真的太看得起我了第222章 输得心服口服第339章 虎毒不食子第363章 抓李傕的真正目的第357章 跟李家合作除掉太子556.第556章 杀人诛心516.第516章 赵曜的猜测517.第517章 谢皇后吃神丹第273章 挑拨离间第29章 找东西第406章 玻璃和镜子第399章 把海盐变成好盐第59章 谁对我好,谁就是好人第210章 老爹光环第109章 遇刺第366章 心累第406章 玻璃和镜子第198章第3章 变天了第123章 二狗第452章 韩王的用意第208章 假清高第103章 请皇上严惩代王第307章 开门红第243章 和亲第383章 不会有孩子第132章 四个小弟第400章 制作新海盐第261章 秘宝第212章 不能便宜四皇子第246章 试探八皇子第87章 三皇子的愤怒第354章 被贺莲芳嘲笑的皇帝第236章 怪物505.第505章 朕这么肤浅的吗?第252章 捧杀第301章 孙奎的惊恐第44章 赐婚第488章 北方即将有蝗灾第189章第60章 他是人第384章 汉这个字怎么样第9章 加珠第284章 说到做到第299章 八皇子的目的第328章 无视他这个十皇子第14章 训练猫狗第37章 想做纨绔子弟第162章 八皇子的生辰第81章 第一更第45章 太子的怒火第320章 抵达金陵第76章 第四更第355章 逃出第289章 四哥不爱我了第30章 我对那个位子不感兴趣541.第541章 是时候收网了第135章 中年男人曾经是一名将士第168章 朕说了,你们就完了。第451章 捣鼓橡胶559.第559章 汉王成亲第146章 正合朕意第204章第68章 盛气凌人的荣贵妃第95章 这宫里只要十殿下才是个孩子第381章 婚事第13章 种菜576.第576章 救出了李家人第73章 第一更502.第502章 未来的汉王妃竟然出身第314章 赵曜的提议第195章第211章 拼爹536.第536章 抵京529.第529章 韩王不敢回京第318章 下江南第37章 想做纨绔子弟第378章 解脱了582.第582章 时日不多第64章 代王被质疑不行第198章第305章 楚王与赵曜最大的不同第432章 魏王的怒火第179章第87章 三皇子的愤怒第306章 小没良心第128章 胡人第21章 人不为嘴天诛地灭第489章 早稻大丰收第91章 四皇子的苦心第492章 事情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