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

宋王毫不在意的冷哼道:“夫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宋国之所以担忧三国来袭,不是因为三国强大,而是因为宋国弱小。若是宋国有齐楚的国力,就算三国同时来袭,寡人又有何惧!

况且,寡人也不是没有盟友,现在寡人就有赵国这个盟友,以威胁齐魏之后。此外,这次寡人割让薛地,给了秦王面子,不久的将来,寡人就可拉拢秦国,以威胁楚魏两国。

如此,只要宋国壮大起来,就算三国联合,那又何妨?”

惠盎急道:“大王,秦赵两国不能···”

话未说完,宋王冷哼着打断道:“惠卿,卿畏惧三国,但是寡人却丝毫不惧。贤卿为国操劳十余年,已经疲敝,故,寡人特准贤卿在家休息数日,以观寡人破楚。”

“大王···”

“传寡人诏令,送惠卿回府!”

说着,宋王一挥手,立即便有两个侍卫进入殿中,而后架着惠盎而去。

宋王看着惠盎的背影,冷哼一声,不屑的笑道:“楚国衰败之势已定,这种情况下,难道寡人只会满足于区区三百里地?

齐魏伐楚,必然两败俱伤,等齐魏两国缓过劲来,寡人已经吞下淮北。那时宋国已是一个跨地淮泗,地千余里,拥兵万乘的大国,岂是齐魏两国可以轻辱的···”

各国消息传到郢都。

群臣聚集于宫中,公孙衍脸色沉重,对着楚国的防御地图的道:“大王,探子来报,秦国以樗里疾为将,率兵十五万聚集在函谷关,韩国以公仲侈为将,屯兵十万于宜阳。不久后,这二十五万大军将会南下攻打我丹淅防线。

另,秦相甘茂率军五万在南郑,意图攻击我汉中。秦将司马错,已经聚集巴蜀五万秦军于江州,似有出兵攻打我巫郡的迹象。”

“秦国!”熊槐面无表情的道:“无妨,意料之中的事情。”

公孙衍点了头,接着开口道:“目前,魏国已经聚集了二十五万大军与大梁,不久后,便会顺着鸿沟直扑陈地。而齐赵两国的消息,齐国的十五万大军以及赵国的五万大军,都已经进入魏国境内,正在前去汇合魏军,共同攻打陈地。”

熊槐点了点头,开口问道:“那么宋国呢?”

公孙衍应道:“大王,宋国因为内部纷争,故而大军聚集的速度极慢,目前宋国的兵力以及攻击方向都不详。”

“这是一个好消息!”熊槐笑了笑,然后转头向景鲤看去,问道:“令尹,左尹可曾传回宋国的最新消息?”

景鲤摇头道:“回大王,这两日宋国并无最新消息传来。想来,一定是宋王死咬着不松口,一定要我淮北之地五百里,故而左尹在宋国才毫无进展。”

景鲤话音一落,殿中群臣全都露出愤怒的神色。

楚国大,宋国小,楚王愿意割让三百里地,那也是迫于形势,因为宋国弱小,而不是惧怕宋国。

现在,宋王将条件提到五百里,这简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此时,熊槐冷冷的道:“淮北之地五百里,宋王真敢想,就算寡人敢给,难道他就不怕吃不下反而被噎死吗?

若是宋王一定要五百里地,那就让他自己来拿,寡人随时恭候!”

说着,熊槐想了想,对斗由道:“太府尹,从寿县的太府中提取三千金,送给在宋国的左尹,让他继续贿赂宋国群臣,阻碍宋国出兵。”

“唯!”斗由应着。

接着,熊槐再次向景鲤问道:“令尹,燕国那边如何?”

景鲤脸色沉重的道:“大王,鄂君通过在燕国的活动,并已经通过燕国群臣说服燕王按兵不动,以震慑齐赵两国。但是,随着六国之君联合发出的国书教导燕王手中,导致燕王对各国妥协。

据鄂君来报,不久前燕王已经下令从南部调兵北上,以安各国之心。”

“又是一个坏消息!”熊槐喃喃了一句,然后开口道:“令尹,传令给鄂君,让他继续留在燕国,以观望燕国的局势,伺机而动。”

“唯!”

“犀首,请贤卿派出使者前去义渠国,替寡人与义渠王联络感情。”

“唯!”

···

十几天后,二月十五。

除宋国以外的五国大军,在一天,同时出发向楚国扑去。

五日之后,齐魏赵三国大军顺着鸿沟抵达陈城,然后大军围住陈城三面,开始进行攻城准备。

另一边秦国大军在樗里疾的率领,兵出函谷关,汇合十万韩军后,一路南下,十日后抵达丹水之北,楚国要地析邑西部。

析邑。

樗里疾与公仲侈站在淅水西岸,望着东岸的楚军防线,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数排树立河水中以及岸边,远远看不到边际的拒马,拒马之后,则是大量的楚军弓弩手,以及少量长戟兵。

而且岸边每隔数百步,便设立了一个烽火台,台上不仅站满了弓弩手,而且,从台上探出的大型床弩,更是摄人。

观望了一阵,樗里疾一脸凝重的道:“公仲将军,楚人虽然未在淅水东岸修建长城,但是眼前的这些拒马高台,显示楚人对此一战,早有准备。而且并非一年两年,而是已经准备了数年之久。

显然,楚国灭越一事,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精心策划数年的结果!”

公仲侈心有余悸地点了点头,韩国的实力与越国相比,强不到哪去。若是楚国的目标是韩国,在韩国大军在外之时,突袭韩国,恐怕韩国也有很危险。

韩国的唯一优势,那边是位于天下之中,各国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

若非如此,恐怕这次亡国的便是韩国了。

想着,公仲侈叹道:“公子所言甚是,这次越国灭的不冤。”

顿了顿,公仲侈问道:“公子,眼前楚军已经准备就绪,不知公子有何良策。”

樗里疾迟疑许久,开口道:“将军,本将打算一面派人沿河寻找合适渡河地点,一面在打造船只,准备渡河一探楚军虚实。

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公仲侈闻言想了想,并未想出更好的办法,于是点头道:“善!”

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当其时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里疾离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应 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军到来第七百八十六章 举国动员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一千零九章 卒飘如风 下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百零三章 越国渡海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里疾离都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议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三百八十六章 强攻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