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

想通之后,熊槐心中暗暗将昭滑所献的以吴制越之策,与唐昧的举措,比较一翻,一个是术,一个是道,一个见效快,一个见效慢。

想罢,熊槐哈哈大笑道:“寡人知之矣!”

笑毕,熊槐便看着唐昧道:“贤卿,关于举荐之时,卿可先行准备一翻,待寡人祭祀完大禹之后,便会正式下诏,到时,此事交给贤卿处理。至于赏赐所需的牛,先让各地拿出来,然后寡人让太府尹补给各地。”

“唯。”

熊槐点了点头,接着道:“贤卿,你去将文雀给寡人找来。”

唐昧一听,瞬间想起来自己这次来见楚王,是给文雀求情的。

此刻楚王主动要见文雀,立即拱手道:“大王,文雀方才一时激愤···”

熊槐闻言,不等唐昧说完,笑着打断道:“贤卿放心,寡人既然已经说了文雀说的对,现在自然不会为难他。寡人之所以找他,那是为了其祖先文种。昔日文种范蠡二人入越,为我楚国解决了吴国大患,报了楚国的亡国之恨,更让越王勾践主动献上吴国西部淮南淮北的土地。

如此大功,寡人心中十分佩服。如今寡人既然到了越地,而文种的墓地就在会稽城外,自然要派人去祭祀一翻,以表寡人仰慕之情。

而且,寡人要告诉所有的楚人,无论他是否在楚国,无论他是否在为楚国效力,只要他的所作所为对楚国有利,那么他就可以受到我楚国的嘉奖。”

唐昧一怔,想起楚国流落在外的那些他国大臣,顿时明悟,然后拱手拜道:“大王英明。”

不久后。

熊槐看着面前的文雀笑道:“贤卿方才一片肺腑之言,寡人如今想来,之前寡人遇刺之后,一怒之下大索江东,的确有些冲动了。但是,如今越地百姓畏楚如虎,百姓不信,大臣不附,寡人悔之晚矣。

寡人尝闻,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现在,寡人打算向全国通缉吕氏兄弟,将遇刺案结案,不知越国百姓能否安稳下来,重新信任寡人吗?”

文雀看着楚王沉默许久,心中略有感动。

他本以为就凭他这个越国遗民,当众触怒楚王,让楚王一时间下不了台。就凭这,楚王即便不收拾他,也会冷遇他,但是,万万没想到,这才过了多长时间,楚王就把他找来当面认错,并向他询问国事。

由此可见,楚王灭越,并非侥幸,越王在安抚人心上,跟楚王差的太远。

想着,文雀心中略一思虑,便拱手道:“亡羊补牢,自然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但是,臣以为,仅仅将遇刺案结案这还不够。而要定人心,最佳的办法,莫过于公开祭祀越国先君,国之大事,在祭在戎,只要大王能祭祀越国先君,认同越人,那么越人之心必能稍稍安定。”

“善!言之有理。”熊槐笑着点了点头。祭祀是最简单快捷的办法,这他自然是知道的,他同样也知道,文雀也一定会这么说。

但是,如果直截了当的告诉文雀他想怎么做,远不如让文雀自己说出来,更让文雀有成就感,更能拉近君臣的关系。

此时,文雀见楚王点头,心中一动,再拱手道:“大王,臣以为现在的情况,仅仅只是祭祀越国先君虽然重要,但是其功效却并不显著。

如今江东已经进行了春耕,但是很大一部分的江东土地所有者,已经被大王处死,或者被大王流放。现在越地百姓真正忧虑的地方,正是田里的稻米,是全部被大王收回,还是继续交给他们耕种,还有税赋多寡的问题。

故,臣以为,此刻想要让民心快速归附,还需布告江东,免除今年以及明年江东百姓的田税,并让百姓继续耕种他们所耕种的田地。如此,布告一下,江东必定会随之安定。”

熊槐一怔,不由高看了他一眼。

这文雀也看到了这一点,这说明他不是一个苦读书的愤青,而是一个有才华的正直之士。能看到问题就不一般,还能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人,就是贤才。

想着,熊槐笑着点头道:“不错,贤卿所言甚善,此事寡人准了。”

文雀闻言,心中再次一惊。

楚王果然非比寻常。

半年前,楚王已经下诏免了全国一年的赋税,现在,他一提议再免税一年,结果楚王立即就准了。

要知道,不久前,天下还在说楚国粮仓将尽,不得以向燕国求援,甚至主动与秦国讲和。

但是,现在,他一提免税,楚王立即答应。

这就是说明,楚王之前所为,并不是真的针对越国遗民,而是遭到刺杀的震怒。

况且,自己文氏一脉没有受到牵连,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没有被灭门,仅仅只是被流放。

而楚王对他的两个建议全都听从,这正是对他的认可啊!

想到这,文雀心中的不满顿时消散,而后,那阵淡淡的感动顿时浓郁起来。

此时,熊槐见文雀眼神中的疏远之意渐渐消失,转而露出阵阵亲近之意,立即乘胜追击道:“贤卿,寡人听说当年越国亡国,越王勾践与王后前去吴国服侍勾践,全靠文大夫在国中处理国事,其后,越王勾践能兴越灭吴,文大夫功莫大焉。

今寡人来到会稽,意欲一瞻先贤,拜祭一二,还请贤卿其许寡人。”

文雀闻言,差点感动的流泪。

楚王来江东之后,只拜祭过太伯与季子两人,接下来还要拜祭越国先王。而无论是太伯,还是越国先王,都是一国之君。哪怕是季子,也有让国之大德,算半个君王。

而他先祖文种,却是从楚入越的越国大夫,地位低下,能得楚王亲自祭祀,这实在是莫大的荣耀。

文雀正想答应下来,此时,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人名,接着沉吟许久,想起楚王刚刚的信任,不由摇头道:“大王,复兴越国,灭亡吴国,先祖虽有尺寸之功,但在大王面前,依然不敢据功。

若是大王想要收复越人之心,还请大王不要祭祀先祖,而是祭祀另一个大贤。因为他才是兴越灭吴,且功在千秋的大贤。而且越地百姓至今依旧感怀他的恩泽,这是先祖万万不敢比的。”

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动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陈轸之死 上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来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战 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八百六十章 宋宫之中第三百零五章 议联姻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国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来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拒绝参与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九百五十六章 调兵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如疯似癫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五百一十五章 将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初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并施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八百二十章 时空错乱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八百章 退意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观望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轻取西都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六百八十章 为人软弱公子稷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六百九十三章 浑水摸鱼第八十四章 征召封君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悬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