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日常

行走在刑部的宋元脚步匆匆,衣袍翻飞彰显着此时他的心情很不愉快。

身旁跟随的官员小吏更加屏气噤声,但有些事还是不能回避要请示的。

“那就按中书的意思,让人去带廖大人回来?”一个官员低声问道。

宋元道:“若不然呢?我去请他回来吗?这个废物!”

官员立刻应声是退后,

又一个官员上前,低声道:“那凶徒钟世三是就地还是带回来...”

宋元脚步停下,捻着几根短须,道:“带回来,我要亲自见见这铁骨铮铮的钟家子弟。”

官员松口气,道:“那其他的嫌犯,还有宗大人选的人...”

宋元摆手,道:“嫌犯在长安府就地审问,是凶徒就杀了,不是就放了,至于那些女子...晦气,不要了不要了。”

官员们齐声应是,看着宋元走出了衙门,坐上了一辆黑色的马车,马车四周侍卫遍布森严,刀剑长矛寒光森森,让人看到远远的就避开。

....

京城的街市繁华喧闹,有许多亭台楼阁比皇城还要高,坐在其中可以俯瞰整个京城,此时看着街上人群如潮水般退开,行走在其中的黑色马车格外的醒目。

“宋大人的排场越来越大了...”

“这马车倒也越像屎壳郎了...”

一阵低笑在房间里散开,盖过了歌女琴娘的声音,那抱着琴的女子带着几分好奇从窗边看去,视线在黑色的马车上流连,手中一拨琴弦,铮铮综综的十面埋伏便倾泻而出。

大街上原本避让的人群一阵涟漪,提篮小贩、街边卖茶老翁、挽着手逛街的老妪和少女、骑马牵着骡的年轻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向这黑色的车队围拢,手中亮出了寒光闪闪的兵器。

街上响起叮叮当当兵器相撞的声音,随之而起的惨叫以及血花四溅。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身在其中的人们都没有反应过来,居高临下的恰好看的清楚,琴娘发出尖叫,厅内的人也都涌向窗边。

大街上已经混战在一起,有人逃开,也有人向黑色的马车扑去,如同飞蛾一般撞在红衣侍卫展开的大网上,有人飞旋跌起,下一刻落地人首分离肢体断裂,日光下血光如雾。

黑色的马车始终安静的站在街道中,车夫没有惊慌失措,大黑马也安静的打着喷嚏,似乎这一切都司空见惯。

天也,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下,竟然有贼人袭击当朝大员,这就是天子脚下的京城吗?第一次来京城的人们看的目瞪口呆心胆俱颤。

街上的人群逃散而去,袭击者便更清晰的展现在眼前,这是不足十个人的团伙,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穿着打扮兵器皆不相同,身手也水平不等。

那个老汉老妪显然是没什么高深功夫的,将手中篮子茶台砸向红衣侍卫,人便冲了上去,挥动着大刀,下一刻就被红衣侍卫砍断了手脚,翻滚在地上,但惨叫声也没有阻止他们,抱住了就近的侍卫的腿脚将他们拉到缠住。

两个年轻的女子展开一条绳索,以轻盈的跃起姿态向侍卫们围拢,虽然看似绳索,但碰触之后侍卫们脖子肩头瞬时血流,竟然是堪比刀剑锋利。

四五个侍卫迎上这绳索,手中的长刀将绳索抵住,如同风车般的旋转,两个女子被甩的飞起,撞到了马车上,但不待她们起身,早已等候的侍卫手中的长剑将她们钉死在地上,血流满地,年轻的面容上俏目瞪圆不瞑。

一切发生在一瞬间,一切也结束在一瞬间,街上血流满地,残肢尸首散落,远处兵马正在涌来,这边红衣侍卫们刷拉收起了兵器。

“好了。走吧。”马车里传来不耐烦的声音。

车夫扬鞭催马,大黑马车晃动向前,靠在马车上的两个女子尸首倒地,紧接着红衣侍卫的马蹄踏过她们向前。

“..宋大人又遇刺了吗?”

“..可有活口?”

“..大人放心我们来捉拿凶徒...”

兵马司的人乱乱的问候这表达着,目送宋元的马车向前,自始至终宋元连面都没露一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多半遭遇伏击刺杀,早就如同家常便饭了。”有兵丁喃喃。

“宋大人到底惹了多少仇人啊。”有兵丁低头看着地上的尸首,“如此锲而不舍的刺杀。”

这老妪老翁本该是颐养天年,这年轻的男子女子也是正该享受生活,怎么活着不好,非要赴死?想不通啊...想不通的事太多了,兵丁们驱散围拢的人群,将死者的尸首收拾,又整理混乱血腥的大街,街上再次变得喧闹嘈杂,酒楼窗边看热闹的人们也松口气。

“来来,饮酒饮酒。”

“琴娘,琴娘,不要停下琵琶。”

厅内再次笑语喧哗,琴娘低头垂目拨弄琴弦,一曲十面埋伏到了乌江自刎铮铮满弦悲壮。

豪华的大厅里琴声说话声混杂,忽的门被拉开,有人举着一张纸进来。

“..一首好词..朝中刚出的一首好词...大家快听我念来。”他大声说道。

屋中的人都停下说话,琴娘也按住了琴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好词好词,朝里哪位翰林新作?”

“非也,是长安府的一个学生...叫薛青...”

.....

“薛青。”

听到这喊声,薛青抬起头,看到裴焉子走过来。

楚明辉等人避让开几步。

裴焉子道:“可有新作?”

张双桐在一旁甩袖哀嚎一声,道:“焉子少爷,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能作出诗来?”

薛青也笑着摇头,道:“没有啊。”请裴焉子坐。

裴焉子坐下来看她面前摆着的书卷,相比于厅内其他学生,薛青还是读书最认真的。

裴焉子道:“外边没有再抓人。”

在这里时不时的还能听到外边的喧闹声,但并没有再送人进来。

楚明辉斜躺在地上,懒洋洋道:“许是这里装不下了。”

正说着话,一旁传来几个学生的争执吵闹,还有人哭起来,这让大厅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燥郁。

因为被关了许久,大家的心里都有些烦躁不安,这里大多数学生都出身富贵,过惯了锦衣玉食,被关在这里缺吃少穿,不能洗澡,方便也很不方便,更别提被小厮婢女伺候,有不少人脾气变的暴躁,有不少人也在隐隐后悔自己做的事,为此言语之间的争执吵闹也越来越多。

“何为学?”

沉稳的声音在厅内响起,学生们都看过去,见青霞先生站在前厅,被关了这些时日,大家的形容都有些狼狈,但青霞先生儒者气象不减。

“学,识也。”

青霞先生负手道,视线环视厅内诸生,就像在社学讲大课一般。

“你们通过学,识得这个世间,万物,道理。”

嘈杂吵闹的学生们渐渐安静,大家四散而坐。

“你们此事曾举条幅言读书是为了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你们可知怎么样才能立心,立命,承继圣学,开太平?”

“学而识,识而知,学无时不在,识无论何地皆能。”

“尔等学识,要能辅君王,安黎民,方能承太平之业,无论何时何地何境地当无惧无悔。”

青霞先生的声音回荡在厅内,原本燥郁的气氛一扫而光,学生们或者坐或者站立静心聆听。

薛青轻叹一声,低下头。

裴焉子道:“是不是觉得把青霞先生抓进来太好了?”

薛青失笑,道:“怎么能如此对先生不敬。”神情肃然,“青霞先生真不愧是先生。”在学生们要被抓的时候,他第一个站出来,告诫廖承等人要抓学生先抓他,当然廖承不会理会他的告诫,于是都被抓进来了,又看着裴焉子,“焉子少爷为什么也会来做这件事?”

这是大家一开始就很好奇议论过的事,不过没有人正面问过裴焉子。

裴焉子唔了声,道:“好玩,还没有被抓进大牢的经历。”又看四周,带着几分遗憾,“可惜这里并不是真正的大牢。”

第一百九十八章 温香第八章 真语第二百二十一章 安之第四十九章 家回错误修改第四十二章 俯首第四十五章 闲逛第十九章 慢言第一百七十六章 终成第八十八章 何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用心第一百九十章 坦见第一百一十四章 意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过往第七十六章 同学第一百九十一章 而作第八十二章 入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同去第一百八十二章 乱言第三十三章 夜退第六十五章 再战第一百四十章 他来第一百五十九章 社论第七十八章 对弈第一百一十五章 纷争第七十七章 连场第一百一十四章 经过第十六章 当面第三章 有名第一百六十章 社论第四十一章 上场第一百八十章 意思第十章 落仙第五十八章 安排第二十九章 处置第六十九章 夜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暗授第八十章 如此第十一章 遥望第五十七章 临阵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第一百八十章 罪诗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凶第六十二章 赛始第七十八章 拳三第九十九章 贵人明早更新推迟第八十七章 真语第一百二十章 低头第一百四十一章 称赞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义第一百一十三章 结束第二百一十四章 后醉第二十八章 后事第六十三章 逼赌第一百九十一章 而作第一章 新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层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夜会第一百零九章 不急第七十六章 同学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奏第五十六章 开试第六章 直问第七十章 安排第十九章 慢言第二百零二章 憾事第六十二章 夜熄第六章 直问第六章 应酬第一百六十五章 罪认第二百一十二章 问楼第一百一十九章 信来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城第六十二章 有理第八十四章 醒来第六十五章 拦下第六十八章 乱拳第五十七章 意思第一百八十一章 好笑第一百六十六章 入乱第一百一十六章 决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今日第二十八章 奇才第九十八章 夜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动第七十一章 相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暗授第一百六十四章 节浓第一百零六章 门前第八十七章 街遇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教第二十九章 处置第一百零一章 望殿第九十七章 判定第八十四章 醒来第一百八十六章 方式第八十六章 赴宴第九章 营生第一百七十五章 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