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强大

就在秦风在座舱内过瘾的时候,其他人也都在绕着飞机看。

屠老首先看的是可变后掠翼的转轴。

在此之前,屠老曾经考察过米格-23和苏-20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和眼前的雄猫战机相比,除去控制方式的区别,一个手动,一个自动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翼盒的大小。

米格-23之类的飞机,前面的翼盒很小,可动的机翼是很长的,几乎翼盒就不怎么显眼,而现在的雄猫战机,翼盒很宽大,形成了类似于翼身融合的一个外观特点。

这也算是二代机和三代机的区别了吧,大部分的二代机,都是有着旗帜鲜明的结构的,机身,机翼,机尾,相当的清晰,而三代机,几乎是融合到一起的,看起来整个飞机就像是一个整体,比如现在的雄猫,哪怕是没有了机翼,整个机身,似乎也是一个升力体。

美国的技术是先进的,仅仅眼前的这个翼盒,就只有美国能够做到。

翼盒位于机背部,是一个有一个结构复杂的箱形结构。

翼盒两端容纳可变翼翼根转轴,此部分是可变翼设计飞机的重点,也是飞机死重的来源。

苏联的战斗机,这部分的设计,都是使用钢结构的,强度倒是够了,但是,重量太大,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结果,可变后掠翼的优点,被增加的重量给抵消掉了。

美国没有这么搞,为了使翼盒重量尽可轻而又不应影响强度,格鲁曼采用高强度轻重量的钛合金来制造,由于钛合金使用常规方法无法焊接,为此还发展了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除了承力外,翼盒也构成了一个整体油箱。

这也是很奇怪的地方,苏联人不缺钛合金,也发展出来了钛合金的加工技术,但是,就是不肯用在战斗机上,宁可用在需要量大很多倍的潜艇上。

美国的SR71黑鸟,用的是钛合金,而米格-25用的是不锈钢,这些都让人难以理解,或许,苏联人认为战斗机就是消耗品,用这种贵重的材料不划算。

当初,对格鲁曼公司来说,这个钛合金的翼盒的焊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

因为这个钛合金翼盒是超越时代的设计,由33个精密加工的钛合金部件,包括锻件和板材组成,需要进行70多次独立的电子束焊接,焊接总长度达46米。

为了焊接这些部件,格鲁曼公司自己研发了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最终打造出来了强悍的战机。

这种钛合金翼盒也是F-14上最坚固的零件,在多次F-14的坠机中,唯独翼盒被完好保留下来。

这也是其他国家难以仿造雄猫的原因,这个钛合金翼盒,就难倒了其他的国家。

中国也没有这种技术,所以,如果要搞可变后掠翼的战机,就只能使用高强度钢材来打造,这样就会带来重量上的严重缺陷。

在后世,很多人都在感叹,如果当年引进了雄猫战斗机,那海军就直接一步到位了,不用在歼十一的基础上继续研制歼十五了,海空军一体。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美国人是不会提供技术的,他们只提供整机,国内的军工企业,无法完成这种钛合金的焊接,那就仿制不出来,只能是一批批地采购而已,最终让格鲁曼公司赚个够。

从建国开始,国内的军工企业,就一直都是苏联标准的,仿制苏联的战斗机要容易的多,不用说这种雄猫战斗机,哪怕就是引进了幻影2000,想要仿制也不容易,因为这是体系的变动。

现在,屠老当然还不会知道后世发生的事,他站在这钛合金翼盒面前,感受着西方科技的强大。

真正强大的,不是造出指标多么高的成品,而是基础工业,基础工业决定了一切。这点,只有最深入了解的人才能知道。

屠老在感叹西方的强大,而己方,却只能是在米格-21上修修补补,和西方的差距很大啊。

“这个机翼上,没有挂架?”就在这时,林将军在一旁问道。

每一个人,都在关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屠老是造飞机的,而林将军是用飞机的,他关注的是这架飞机能够装多少武器。

普通的战机,主要就是在机翼上挂载武器的,但是现在的这款飞机,居然没有机翼挂架?

“是的,对可变后掠翼飞机来说,如果在机翼上设置挂架,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佩莱哈克开始回答他的这个问题了。

“由于机翼后掠角是可变的,机翼下的挂架不可能以固定方式装在机翼下,不然武器的指向就不能与机首指向一致,若要挂架随后掠角变动作对应的调整,机械上就变得复杂,重量、可靠性及成本都有影响,所以我们不设挂架,而且,我们战机的扁平机体及翼套提供了足够的位置给武器挂架,我们的挂载能力绝对是所有战斗机中最强大的。”

西欧联合研制的狂风战斗机,有机翼挂架,所以要有复杂的机构,这些挂架是随动的,机翼变动,挂架就跟着动,保持挂载的导弹和机体的平行,而雄猫战机,干脆就舍弃了这一套。

“我们的战机拥有八个外挂点,其中,机腹下面四个,可以挂载四枚不死鸟导弹,也可以挂载其他的武器。”佩莱哈克继续介绍:“翼盒下面,两侧各有两个挂架,可以挂载两枚不死鸟,以及响尾蛇或者麻雀导弹,这些挂架也可以是复合挂架,这样,在挂满了六枚不死鸟导弹之后,我们还可以挂载一定的中程和近程导弹。”

雄猫战机的极限挂载,就是六枚不死鸟,然后还可以同时攻击六个目标,强悍到变态,不过,这种能力很少使用,因为这种战机是在航母上部署的,它可以携带六枚不死鸟起飞,却不能同时携带六枚不死鸟降落,还得往海水里扔两枚,所以,只是一种极限挂载情况而已。

顺着佩莱哈克所指的方向,屠老又向后看去:“那里是着舰钩吗?”

第五百七十九章 如何飞过去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定要争取时间第六百零九章 地面滑行第五百六十一章 歼-7Ⅲ的改进第七百七十章 最沉重的话题第七百八十一章 协调发动机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肖第七百零六章 米高扬设计局第一百章 当然是咱们自己干第五百四十八章 墨尔本号第二百八十二章 回去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在飞机在第五十五章 舵面正常第一百六十六章 上海购物,杭州旅游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将军的见面第七百零四章 成功弹射第三百零五章 雄猫的召唤第六百四十九章 发动机的选择第一百三十三章 闹一闹就有机会第七百七十六章 尾旋科目我来飞第五百一十章 电子系统是不断发展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和新歼对比第六百五十五章 又一扇大门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敢创新第八百四十五章 枭龙的定位第三百四十九章 装备的优势第六百七十二章 飞行后的分析第一百六十七章 欢迎国际友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某个国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无忧操控第一百八十二章 半吨重的勋章第六百九十五章 两个问题第十三章 贝尼苏韦夫空军基地第四百六十三章 米格-23MLD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质确认第五百五十三章 继续考察第一百六十四章 扯皮第四百七十三章 红线不容触碰第三百七十五章 改革第七十六章 巴黎航展第一百四十七章 歼-8烧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办法第四百零七章 460厂转转第七十四章 果然和秦风说的一样第四百六十五章 老毛子爱喝酒第一章 一定要飞回去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后一次试飞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达第七百四十九章 试酒量第三百二十三章 贴着客机的肚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母病,速归第一百六十六章 上海购物,杭州旅游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飞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颤第五百二十九章 打算呆多久第六百八十九章 伴飞第五百七十三章 引进和自研的冲突第三百零四章 如此解决第三百零五章 雄猫的召唤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破铁饭碗第三百一十七章 微波暗室第二百八十四章 空中撞击第七百八十四章 尾旋训练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将军的见面第四百二十九章 另一种匹配第六百八十二章 对接成功第七百九十三章 低速滑跑第四百九十四章 战机适应飞行员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交朋友第四百零四章 偏侉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欧洲联合战斗机第一百二十九章 启动困难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风的责任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尔试飞基地第七百五十五章 全部趴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剑精神第七百九十章 碎屑第三百零二章 一打导弹就停车第一百五十一章 歼-8ACT第七百八十一章 协调发动机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次拦截第五百零七章 我们学习的是如何钓鱼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八百六十八章 B型飞机第六百五十三章 事业和家庭第三百七十二章 十号工程第四百七十二章 擦亮眼睛第五百二十四章 欲速则不达第八百五十八章 双座型第七百零五章 我们要看苏27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国的还先进第七百零四章 成功弹射第八百四十七章 附面层第四百六十二章 老朋友见面第六百五十一章 乘坐红皮车回去第七百八十七章 鼓足干劲第二百零八章 一片狼藉第一百七十四章 风险和担子都要担起来第二百七十五章 符合我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