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达

大家都是认识的,去年的时候就见过面,而且张老师认识顾婷婷更早,甚至后来顾婷婷在试飞院,大家也见过几次的,这次在这里遇到,张老师是很惊讶的。

“来,坐,这里有风扇,凉快些。”张老师说道。

“张老师,没打扰到您吧。”秦风说道。

“哪里啊,能有你们这样的客人,我很高兴啊。”张老师说道。

秦雪招呼着师兄们吃西瓜,也给了张老师一块,于是,大家就一边吃西瓜,一边聊起来了。

“张老师,我太高兴了,我们国内也开始要在机载雷达上突破了。”秦风说道。

作为都是内部人士,这样的谈话不算是泄密,听到了秦风这样说,张老师也就开始简单介绍起来了,毕竟,她负责的雷达的平板缝隙天线的加工工艺,就是为了这款机载雷达啊。

“我们的这款雷达,代号为1471.”张老师说道:“这个编号的意义,婷婷应该知道。”

顾婷婷也是在研制机载电子设备的,现在,张老师这么一说,顾婷婷就在旁边推测起来了:“前面的14,代表的就是14所,后面的7和1,我还真不知道。”

张老师笑了笑:“后面的7,代表的是天线口径是700毫米,后面的1,代表的是第一款。”

“这简直就是我们在机载雷达系统上的天字一号工程!”秦风感叹地说道,这可是一个零的突破啊,为了给己方的战机寻找雷达,屠老费了多少的力气,到处选型,当初和马可尼公司那么扯皮,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啊。

而且,天线口径700毫米,能装进很多飞机去啊,己方的歼八,改型的歼七CP,甚至正在研制中的新歼,都可以用这种雷达啊。

“型号的总负责人,就是贲所长。”张老师说道:“我不负责别的,只负责这个天线的加工工艺。”

术业有专攻,在从事这个天线加工工艺研究之前,她负责过408远程警戒雷达和180精密跟踪雷达等产品的高频元件工艺工作,可以说,这个完全是对口的。

一款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是有许多方面的技术需要克服的,这个前面的雷达天线,只是一部分,后面的处理机,也是相当关键的。

“那您知道咱们的集成电路发展的怎么样吗?”秦风问道。

虽然张老师仅仅搞这个天线,但是秦风当然知道,这款雷达想要研制成功,绝对不仅仅是天线的事,后面的电路更重要。

以前的雷达,都是模拟式的,现在的雷达,必须要是数字化的雷达才可以,过滤地面杂波,其实靠的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快速地运算傅里叶变换来得到的,还有什么类似的AD、DA转换电路等等,如果没有集成电路的支持,那就是空中楼阁。

国内的芯片,在后世是一个痛,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国内的芯片,发展的并不慢。

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只有少数几个有线电和无线电工厂,生产能力很低。后来,按照当时的政治局势,就开始向老大哥求援了,在第二届商务谈判的时候,就请求由苏联方面援建电子管、无线电元件和交换机生产厂。

但是呢,电子管和交换机很容易,电子元件却被拒绝了,苏联人说的很简单,苏联人自己的工厂都是民主德国帮着建起来的,要找,去找民主德国吧!

当然,苏联人这是一种推诿,他们自己也是有很多无线电技术专家的,别看苏联人崇尚电子管,但是在集成电路的生产上,并不落后。

国内和民主德国方面提出了请求,最后在他们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批工厂,不过,电子元件,最终还是靠自己的技术人员建立起来的。

当年,在祖国建立之后,无数的技术人员开始了回归,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冲冲阻挡,带着他们的科学的大脑,带着他们的爱国热情回来了。

电子技术的发展并不晚,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刚刚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开启了半导体时代。而在祖国,1959年,在林兰英教授的带领下,仅比美国晚一年拉出了硅单晶,这是芯片的第一步。

同年,李志坚教授在清华大学拉出了高纯度多晶硅。1965年,国内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

哪怕是在十年动荡的时间内,国内的半导体建设也没有停止,尤其是1972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永川半导体研究所诞生,实现了从中小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跨越。

而到了1975年,中科院109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块1024位动态随机存储器,这个说起来很绕口,简单来说,就是内存,电脑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的内存。这个成果尽管比美国、日本晚了四五年,但是比韩国要早四五年。

看看到了后世,韩国成了内存世界的老大,其实当年,他们比国内还要落后。

只不过,在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国外的集成电路飞速发展,国内却开始止步不前了,结果,把所有的芯片市场,都让给了国外。

当然,这是指民用芯片,而在军用芯片领域里,是绝对不可能求人的!

听到了秦风的问话,张老师说道:“这方面,我不太了解,不过听说,在机载雷达的电路设计上,大部分的电子零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大部分的,都是自己生产的,那就是说,也有少部分不是了?

张老师笑了笑:“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先把它搞出来,至于性能的提高,要等到搞出来再说,先解决了有无,再解决性能的高低,听说,处理器方面,使用的是8086芯片。”

这种雷达,在国内是完全空白的,所以,现在就是要先搞出来,而己方国内的很多芯片,都是不能自产的,所以,使用国外的,也是可能的,不过,这使用8086芯片,听起来还是很让人惊讶的。

第七百七十五章 强大的国防是买不来的第六百九十二章 追悼会第七百七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四百七十八章 当面讥讽第六百九十五章 两个问题第一百一十七章 失败的弹射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步之遥第一百二十七章 那不是410厂么?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条接一条的意见第四百八十二章 我来负责任第七百七十三章 看不懂第三百七十七章 走过艰难的道路第五百一十章 电子系统是不断发展的第十四章 又粗又大第三百章 不断地完善歼七第六百零四章 设备升级第一百三十四章 半路截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民族强大的自信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去看书第三百七十九章 换发动机第八十四章 刹车的震撼第八百一十八章 2加1第三十五章 空战对抗战术飞行第四百四十二章 体系的区别第六百零一章 新的选择第一百九十九章 修修改改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献第二百一十一章 触动很大第七十四章 果然和秦风说的一样第五百二十八章 试飞成功第八十章 等待明天(加更,春节快乐)第八百二十章 不要让历史重演第三百六十九章 蜕变第六百六十七章 专业技术第八百五十六章 导弹打靶第四百零一章 更多的要求第七百零二章 一连串的动作第四百三十章 毫无诚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高考的问候第七百一十六章 介绍苏27第八百五十六章 导弹打靶第三百一十三章 巨大的战机第七百八十二章 甩手掌柜第四十六章 平淡无奇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次遭受挫折第八百一十五章 歼十表演第四十八章 歼-13的诱惑第四百零八章 工艺的反复探究第五百九十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第六百零二章 背影第二百三十章 放松放松第八百三十九章 看儿子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进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老朋友见面第五百五十四章 航母的威胁第一百三十七章 果然是鸡肋第二百四十二章 副油箱第四百六十五章 老毛子爱喝酒第五百四十七章 海军的任务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往欧洲第一百一十二章 来的正好第四百一十七章 事故征兆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职和耻辱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学的分析第六十八章 走出国门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的时代第六百九十六章 我要模拟器第八百二十七章 首先锁定第五十章 首飞歼-8(加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国航空第六百五十二章 来找秦风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八百三十一章 浑身解数第五百零一章 不断的改进第八百七十一章 飞速发展第四百七十八章 当面讥讽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二工程第七百九十章 碎屑第六百六十二章 宋老的预感(加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微波暗室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试飞第二百八十二章 回去第二百六十二章 运十预警机方案汇报第六百五十九章 苏27更适合我们第五百六十一章 歼-7Ⅲ的改进第一百三十八章 任重道远第六百八十五章 歼八C第八十三章 看点很多(加更,拜年啦)第六十六章 表彰大会第二百九十二章 赶周期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装舰载机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国人靠不住第五百一十三章 见到模拟器第三百四十四章 闷热的天气第七百五十四章 酒场上的战斗第六百零六章 脱胎换骨的变化第四十九章 危险更大第一百五十一章 歼-8ACT第一百九十八章 儿媳妇不错第一百五十章 眼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