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好处很大

132厂,这些年能够在改革的大潮中混得风生水起,那也是因为132厂有一个大牛人,屠老。

屠老在厂里的设计室里,带着少数的技术人员,硬是啃下了一个个的硬骨头,先是把马可尼公司的航电装进去,成了歼七M,从此打开了销路,现在呢,又是自己筹集资金,和国外一起搞超七项目,甚至是在巴基斯坦方面撤资之后,依旧要决心搞出来,但是像132厂这样,毕竟是太少了。

大家都看到了132厂的发展,所以,很多的国内企业,也都照葫芦画瓢,虽然国家搞的是厂所分离,但是,自己的工厂里,又单独搞了个设计室,不过呢,成功率并不高,既不能高效配合,又不足以形成对等的良性技术竞争,长期陷入研制力量的内耗和浪费。

哪怕是132厂,也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他们想要把超七给搞出来,但是由于厂子里面的科研实力太薄弱了,自己肯定是没法搞好的,想要搞,就只能是和格鲁曼公司合作,如果132厂有611所的科研实力的话,绝对自己一个人就能干得了了。

国家也发现了这种情况,所以现在,借着歼十研发的推动,国家也开始决心进行一次尝试,在航空系统内部,首先将611所和132厂合并起来。

这样的合并,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首先,就是超七的问题,现在,巴基斯坦方面已经撤资了,成为了132厂和格鲁曼公司共同搞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之中,格鲁曼公司的技术显然是很强大的,但是同时,也就会小看132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611所的力量增加进来,显然是可以更好地开展这个项目的。

而同时,另一方面,也会对歼十的研发有促进作用,要知道,现在的611所正在稳步地开发歼十战机,而这款战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上的缺乏,现在,132厂一直都在盈利,成为了让整个航空界羡慕的地方,自然也该有一部分资金,用在歼十上了。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秦风听说这个消息,也是非常高兴的,这样,很多的弊端都消除了,可以促进项目的研发,甚至可以说,因为这个合并,会极大地促进这些项目的。

但是,当刚刚高兴过去之后,秦风又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他们谁来当主要的领导呢?”

这可是个大问题啊!

谁来主导?是屠老和是宋老?两人的私下关系都是很不错的,当年虽然因为米格21MF的测绘仿制,两人是闹过意见的,但是总体来说,合作还是非常不错的,正是因为两人的合作很好,也才让上级当年新歼定点成都这个决定的考虑中,成为了加分项。

而且,秦风也是知道历史的,在当年,132厂一直都是想要兼并611所的。

那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当时,歼九从重点项目,转入了课题研究,几乎就是被放弃了,而当时,132厂因为生产歼七,还算是比较不错的单位,而且,当时的屠老,就有一个很远大的想法,搞一款“超歼七”战机。

听这个名字,似乎和现在的超七有很大的类似,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在1975年的5月,屠老在132厂的会议上,就提出了以后的一个方案:采用单发斯贝发动机,两侧进气,具备拦射能力,可以说,这完全是瞄准了空军的需要来的,同时呢,还是自己搞,搞成了,皆大欢喜的。

但是呢,132厂自己的科研实力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捎带上611所才行,而就在当年的3月份,三机部就下达了一个行政命令,让611所与132厂结合,接受132厂的领导。

当时,宋老没有同意,对宋老来说,他还在专心致志地搞歼九呢,他对鸭式布局,那是情有独钟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的合并最终不了了之。

而现在,则是第二次了,究竟是谁会主导呢?

“这次合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歼十。”林将军说道。

只要这么说,秦风就能够理解了,这次的关系中,611所肯定是要占据主导的了。

歼十是现在的国家的重点工程,这个工程并不仅仅是要做出一款新的战机,更是要通过大量引入西方化的技术手段标准和管理制度,实现战机设计、制造体系的全面转型和进化升级。

正是因为出于这个目的,上级才决定打破设计与制造的隔阂,摒弃其中的很多顽疾,切实可靠地提升研制工作的总体效率。

在这个思想下,主导起来的第二轮的合并,既然是为了研发歼十项目,那肯定不是132厂作为重点的,既然是611所承担了主要的研制任务,那肯定是611所来主导了。

当然了,宋老也不能完全地干涉到所有的项目,在超七上,依旧是屠老来领导的,这个项目,依旧是要借助屠老的手来实现的,甚至,还会对十号工程的研发有促进作用。

当然了,由于611所强大的科研力量,超七在研发的过程中,他们必然会干预,甚至会上一些主流的先进技术,比如说,看后世的发展,枭龙的前期样机,和后期的样机,已经完全不同了,不仅仅是上面最显眼的DSI鼓包进气道,更有一点很多人发现不了的,当年格鲁曼公司提供的方案是带锯齿小型边条,这种边条设计容易,风险小,但是并没有达到最优化的目标,在611的努力下,更换为性能更高的尖拱型大边条,这种大边条的效果更好,但是飞控难度和风险都急剧提升,如果还是靠132厂自己来搞的话,最多只能是枭龙01号机的标准而已,甚至是歼七CP的水准,不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的。

当年,132厂的设计室,自己还是有发挥的,后来的歼七MF之类的,都还是他们自研出来的。

现在,听到了林将军的介绍,秦风点点头:“是啊,宋老也是一个锐意改革的人,他提出来的竞争方案,虽然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对型号来说,是最有利的。”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起试飞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脉冲频率模式第四十一章 来到试飞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启动困难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内幕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运输机的短板第七百零五章 我们要看苏27第九十章 余油报警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八百二十九章 近距格斗第三百四十八章 中计了第六十三章 等着孵小鸡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职和耻辱第一百四十六章 资本家的手段第三十三章 偶遇第八百四十五章 枭龙的定位第八十三章 看点很多(加更,拜年啦)第八百二十八章 以后的差距更大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达第一百五十九章 PIO第三百三十八章 简单的首飞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六章 撑起共和国的天空第八百四十七章 附面层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运输机的短板第一百四十九章 共振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后就要挨打第七百五十四章 酒场上的战斗第一百三十二章 想办法留住第五百三十二章 X-29验证机第三百八十四章 帮忙飞歼教七第二十四章 来去匆匆第五百章 参观火焰工厂第三百三十六章 歼八的发动机第八百五十三章 需要预警机第六十五章 单轴变稳和教练机双结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启动困难第四百零五章 军转民第二百一十三章 电子战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有不测风云第三百五十四章 鹞子翻身第三百五十二章 王牌的对手第二十六章 开辟菜地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二百一十八章 幻影2000的座舱第八百五十一章 最后的试飞第四百七十七章 空军的支持第七百一十章 雷达的落后第一百一十七章 失败的弹射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起试飞第六百九十六章 我要模拟器第一百一十七章 失败的弹射第一百零五章 把它干下来第三十三章 偶遇第五百七十四章 格斗战胜F-16?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第三十六章 倒飞尾旋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二百零七章 雷达车被炸第四百六十三章 米格-23MLD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试飞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二工程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手笔的改动第三百七十九章 换发动机第二百七十六章 机动性比最大速度更重要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装舰载机第七百二十八章 懂事的小虎第四百六十九章 短腿的问题第一百四十一章 奉献第二百七十六章 机动性比最大速度更重要第四百三十五章 佩刀2项目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能好高骛远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平五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条接一条的意见第七百七十五章 强大的国防是买不来的第二百七十七章 再次试飞第五百七十七章 飞过八达岭第六百一十三章 生死与共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事件第三百一十一章 礼轻情意重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请自来第五百五十四章 航母的威胁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路艰难,前途光明第四百七十八章 当面讥讽第三章 空中放油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进的导引头第一百六十七章 欢迎国际友人第四百零七章 460厂转转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丝的兴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容易第六百八十九章 伴飞第五百零四章 秦雪的提问第六百八十五章 歼八C第六百三十一章 查资料第二百章 壮观,漂亮第五百九十九章 有条件第八百零七章 完美首飞第八十三章 看点很多(加更,拜年啦)第七百零九章 苏维埃特色第二百一十九章 7架次的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