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节 兵工厂大掌柜

选准了晋商之后,就从广州一些晋商商号中寻找对象,最优秀的一批人则是晋商商业体系金字塔尖的票号掌柜。天』籁小』说www.⒉

朱敬伦请来宫里面试的是山西最著名的日升昌票号在广州分号的掌柜郝可久。

这是朱敬伦见过的人中,最心仪的一个。

先他是从底层爬起来的,生意场上的各个层次都接触过,从跑街拉生意到放账收账都精通。第二,这个人非常有闯劲。日升昌广州分号基本上就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当年日升昌开始在广州设庄,郝可久就带了一枚图章、两名伙计和汇票、砝码来到广州开辟业务,几年之后广州业务就在日升昌各地分号中名列前茅。第三,这个人十分忠心,一年,郝可久携巨款从海上乘船回山西总号,途中遇台风,飘流到菲律宾,三个月后才回到总号,钱款无失。

这样的人才放在那里都是人才,在日升昌中也是一个宝,因此并不容易挖角。

而且郝可久已经不是普通的分号掌柜了,他本已经因为在广州的功劳,回到总号任职,结果前些年因为太平天国起义,日升昌全面收缩,全国各地的口岸大都关闭了商号,可是当时的广州分号掌柜看到战乱引起的汇兑市场空前,不但不愿意按照总号要求关闭商号,反而大把的收银子汇票,其他各地比如汉口、上海等地不断的有广州的银票汇兑过来,导致一时间平不了账也无法关闭。

结果大掌柜程清泮不得不亲自赶到了广州,直接收回图章,遣散了掌柜和职工,亲自把分号关闭。

朱敬伦后来反清,让日升昌依然不敢在广州重开票号,这一拖延可就到了去年,看到大明跟大清停战条约签订后确实保持了和平,加上广州市场越来越大,其他晋商在广州口岸大把挣钱的情况,日升昌这才决定重开广州分号,派来的就是郝可久这个大将。

要知道郝可久在日升昌现在可是高层人物,后来程清泮死后,就是郝可久接任了大掌柜的位子,可以说他是程清泮的接班人。让这样的骨干来到广州,说明日升昌对广州的看中,同时也因为广州分号是郝可久当年开设的,他在这里人头熟。

重开分号一年来,郝可久不负众望,再次将广州分号的生意做到了前列,每年汇兑白银过百万两。

这样的人,朱敬伦想挖走,不是那么容易的,已经谈过两次,郝可久都推脱了,如果这次还不行,朱敬伦就打算放弃了。

“我听说你们晋商不准纳妾?”

没有直接追问,而是礼贤下士一般的嘘寒问暖,这时代的人就吃这一套,有时候比花钱都好使。

郝可久已经见过朱敬伦三次,依然一副拘谨的样子,不可能是真紧张,只能说是他的职业习惯了,习惯见人保持低调,所以他见朱敬伦依然坚持磕头,给他让座也不坐,就站在朱敬伦面前答话。

“也不全是,本号规矩大,是不能纳妾的。”

日升昌票号的规矩,基本上就是整个票号行业的规矩,只不过有的执行的严格,有的执行的松懈罢了。

朱敬伦叹道:“也不能携妻赴任?这可不仁道啊。”

也不知道那些山西土财主是怎么想的,派到外地的票号掌柜都不准带老婆,也不准在当地纳妾或者票昌,而且这个时代,往往一去外地就是很多年,夫妻异地久别,放在后世早就跟人跑了,幸好有规矩森严的封建文化约束,但在人性上确实不仁道。

日升昌有一个小伙计到外面驻码头,三年一个账期,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定好了亲,计划三年下班回来后完婚。

结果小伙计前脚刚走,其父突中风,半身不遂。小伙计上无兄、下无弟,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家中除老两口外,再无别人能帮得上忙。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通过媒人和亲家商量,能否让媳妇提前过门,代子尽孝,以解燃眉。女方父母较开通,就让女儿先过门,过门后,这女子柔顺勤快,侍奉汤药,料理家务,十分尽心贤惠,父母满意,邻里称赞。

三年期满,小伙计回家,见到自己的妻子,甚至都不认识,晚上洞房后,才真正算是成了亲。

郝可久道:“人在外地,若带了妻室,难免分心,反不如一个人的好。”

朱敬伦摇头道:“那要是熬不住呢?”

郝可久道:“号规森严不容触犯。”

朱敬伦又道:“规矩是给小伙计守的,你这大掌柜也要守。”

郝可久道:“不敢触犯。”

朱敬伦问道:“要是触犯了呢?”

郝可久道“一律开革。”

朱敬伦笑道:“你这样的大掌柜怕是不愁下家的,就是自己出来自立,怕是也能打下一片天下。”

郝可久苦笑:“陛下说笑了,号有号规,行有行规,犯规被革之人,哪家票号还敢用呢?”

后世有一个故事,日升昌在天津一个掌柜,熬不住寂寞,有一个客户巴结这个掌柜,买了一个女子送给他,此人私下纳为小妾,养在天津。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可是几年后,总号巡视中现了此事。为了严明纪律,整肃号规,日升昌断然决定将该掌柜开除出号。

这掌柜能做到天津掌柜这样的位置,应该说能力经验都绝对不差,开了他对生意影响非常大。掌柜自己都没想到会遭此重处,无奈只好带着小妾回家。不料其父竟闭门不纳,宣布永断父子情份,掌柜只得租房与小妾另过。一开始,靠做掌柜时的一点积蓄,还可以勉强度日。日子久了,被票号开除出来的人,其他商家也永不续用,掌柜找不到合适营生,家境日拙,小妾也难耐人们的白眼和生活凄苦,吞金自杀。

这种事情生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显然让人惊诧。后人听了,绝对要感慨一下,原来中国人在古时候就是讲规矩的啊,到了现代反而没规矩了。

其实这就是一种文化,晋商从明代开始就崛起于中国,成为最显赫的一个商帮,积累至今已经五百年,已经有了自己一整套成熟的商业文化。

先被一个票号开除的人,哪怕是大掌柜这样的人才,其他票号、商号也一律封杀,这种规矩显然不可能是强制性的,官府也不会管,但是他们自形成了这种规矩,而且人人遵守,另外那因儿子纳妾违规被开除,父亲都不肯相认,显然也是一种文化,那是实在觉得这种事太丢人的原因。

晋商能够辉煌至今,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朱敬伦还是觉得不好:“要我说啊,只好该让人家夫妻团聚,不止是父亲,若有意,家人也可以都接来。”

说完看了郝可久一眼道:“如果郝掌柜到大明兵工厂当个掌柜,保证把你家人都接来,兵工厂给你们专门的大宅子。”

郝可久叹了口气,俯身慢慢的跪了下来,一个头叩在地上。

“陛下以有三请之恩,郝可久在拒,实在是不识抬举了。小人愿孝犬马之劳,陛下也不需许诺,小人应下此事,必定鞠躬尽瘁。”

终于答应了,可太不容易了。

但朱敬伦还是坚持:“人伦不能团聚,实乃人间悲事,郝大掌柜放心,你的家人我一定给你接来,相信贵宝号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即便是清国官府不许,也自有本国官府去说,郝大掌柜不许操心。”

郝可久又磕了一个头,面露感激之色,他正值壮年,身在异国他乡,哪有不想家的道理。

“好了,既然你应了这事,就去准备吧。强你所难,实在是对不住,奈何此事干系甚大,我大明上下实在是找不到先生这样的大才。”

郝可久忙磕头客气,朱敬伦亲自把他扶起来,他脸上感激之色更浓,大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郝可久很快告退离去。

朱敬伦心中暗叹,兵工厂这样的重要部门交给一个晋商掌柜,如果不把他的家人都接过来,让他们留在满清的地盘,他怎么能放心。还感叹,这礼贤下士这招就死好使,惠而不费,日后要经常用用才是。

郝可久离开皇宫,门下省一个小官一直将他带到六部,找工部交割。

出了工部,郝可久依然是一个兵工厂帮办的头衔了,这是五品职位,隶属于工部。

听说为了兵工厂这一块,工部当时还跟兵部争论过,都想要这个工厂。

回到家中,一个人孤单的独坐空屋,郝可久摸着工部下来的崭新的官服,心中感慨万千,如此国家,如此皇帝,焉能不强啊!这天下恐怕迟早有一日,都是大明的。

他今天进宫,本就是准备去答应的,跟日升昌总号已经说好,总号犹豫过,后来明白这个兵工厂对大明很重要,是一个要害的官办工厂,而且连皇帝都出面邀请,日升昌觉得如果不答应,恐怕以后日升昌在大明的生意就不好做了,现在日升昌在福健、广東两地,每年几百万的生意,实在是割舍不得。

反过来说,如果日升昌的人能够得到大明皇帝的器重,对他们以后的生意,自然是极大的保证。至于清廷那边,他们也考虑过朝廷会反对,但晋商上面是有人的,跟几个北亰的大员沟通过,对方认为日升昌的掌柜给大明做事也没什么害处,尤其是奕欣这样的洋务派,更是觉得还有好处,听说连李鸿章都听说此事,而且是大力支持,李鸿章尤其看重大明兵工厂的情况。

所以今天郝可久答应,可是得到了各方的许可的。

但他可没把自己当作什么间谍或者探子之类的,真那么想了,他反而不敢干了,那是掉脑袋的事情,也不可能在大明皇帝面前还那么坦然。

他答应下来,是真的决定好好给大明做事,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工厂的问题。他不是没做过工作,通过方方面面的渠道,他已经对这个工厂有所了解了,他知道这个工厂能制作各种机器,现如今大明的机器行生意不错,他觉得大有可为。

可让他担心的是,这个机器厂太大了,已经招到了第八期学徒,每年还都会招募一批,一两千人,目前厂子里可是养着一万五千多号人。这些人的工资很高,平均下来月薪都有八两,一人一年接近一百两,光是薪水每年都要下去一百多万。

在工部的时候,工部尚书跟他交代过,工部的意思本来是想卖了这家工厂,现在就交给郝可久总办,工部只有一个要求,不求工厂能赚钱,但求不要在找官府要钱了,明年最多能给兵工厂三十万两银子,再多一个子都拨不下来。

这意味着郝可久必须让工厂明年最少盈利一百多万两银子。

第八百二十六节 挑拨失败第一百五十七节 立约毁约第四百零五节 进错洞房 1第五百八十八节 天国从此不太平第六百八十五节 大明政变第三百九十六节 舆论战起效第一百七十四节 背信弃义第二十二节 月香楼第四百一十三节 出访第一百七十二节 作战计划第十八节 取信(2)第一百三十八节 夺情第四百零一节 遗留问题第二百九十三节 发兵肇庆第十一节 谋城第一百一十二节 商业大转移第四百一十三节 出访第五百六十三节 军事改革 3第七百八十二节 李鸿章的后路第十二节 机会第两百节 瞎眼石人第一战第五百七十四节 美国人在背后第四百三十二节 敕建丝厂第六十三节 跟法国人做朋友第三百零八节 外交独立第三百八十三节 工业革命种子 1第八百二十四节 关于加州的战和第七百六十三节 大会战序幕第一百五十五节 水口公约第一百九十八节 又送女人第六百九十一节 抗法保皇运动第七百三十八节 不是已经开战了第三百五十八节 大任务第十节 门第三百二十六节 美军顾问第三百六十节 浮出水面第三百二十四节 控制军权第六百八十节 能战方能谈第三百九十六节 舆论战起效第38节 救人第四百三十节 认罪第九十二节 全军出击第二百九十九节 珠江之王第七百六十六节 煎熬第一百三十一节 给个甜枣第三百零六节 广东姓朱了第二百零二节 超人第六百八十二节 拉胡雪岩一把第七百零五节 俄军入塞第六百五十三节 等于愚蠢第六百四十二节 琉球国还是冲绳县第一百三十七节 丁忧制度第一百三十七节 丁忧制度第七百二十七节 复杂的南洋问题 2第八百二十八节 德国需要保证第一百五十五节 水口公约第七十二节 广东是个好地方第三百零五节 海关的情弊第五百九十二节 重工业的春天第六百八十一节 整顿上海经济第一百零一节 金融操作第四节 如何处置第七百七十六节 伦敦和谈 1第六百二十五节 穷途末路第一百九十七节 他们还在观望第一百九十五节 横扫千军第一百七十节 误判第六百八十七节 组建战时内阁第三百一十一节 教育体系第三百九十四节 压力重重的宰相第六百一十二节 灾情第一百七十节 误判第六百九十节 曾左之死第四百一十六节 克虏伯大炮第三百五十一节 给天王施洗第一百五十一节 万民书和打官司第一百二十三节 瑞典顾问团第七百三十六节 浩瀚大洋是障碍第三百一十五节 站在哪一边第三百八十节 蓄发易服第六百零七节 代价并不高第43节 实话第九十九节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弃第四百二十七节 捣毁机器运动第二次新加坡和谈第五十五节 围三阙一第一百八十九节 闹饷还是造反第七百零四节 顺化战役 3第五百五十五节 绝望之中的灯火第五百九十五节 太平洋铁路的命运第九十七节 围魏救赵第一百七十六节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七百七十三节 休斯敦大会战 3第五百九十节 大明棉纺业困境第36节 巡抚拉拢第六百六十六节 官僚集团与皇权第七百六十二节 朝鲜东学道起义第二百九十九节 珠江之王第五百八十四节 大不列颠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