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普林斯顿的双职位邀请

第193章 普林斯顿的双职位邀请

费弗曼的办公室中,听到这个消息后,徐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就露出的灿烂的笑容。

“这是我今年听过的最好的消息了。”

热情的和费弗曼拥抱了一下,徐川接着看向《数学年刊》的主编卡米洛·德·莱利斯,感激道:“感谢数学年刊为此所做的努力。”

莱利斯笑道:“不,徐,是我们要感谢你,感谢你将霍奇猜想的证明投递给了我们,请你放心,我们会好好对待它的。”

一旁,费弗曼清了清嗓子,看向徐川,一脸肃穆端正的开口道:“徐川博士,基于伱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巨大成果,证明了自己的学术能力。经过学院商议讨论,我们决定,授予你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从今天起,你毕业了。”

顿了顿,这位数学系的主任接着道:“另外,经普林斯顿学院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讨论,我们向你发出真挚的邀请,邀请你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数学系正教授,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院的终身研究员。”

听到这个消息,徐川又愣了一下,主要是这份邀请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

无论是普林斯顿的正教授,亦或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院的终身研究员,都是普林斯顿体系中最顶尖的荣耀了。

在米国,大学的教授主要分为三种——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

副教授和正教授都属于终身教授,只有少部分学校,比如哈佛大学除外,哈佛大学只有终身正教授,没有终身副教授这个职位,

因此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其他很多大学,常常利用哈佛没有终身制的副教授这一点,以终身副教授作为诱饵,来挖哈佛的副教授。

所谓终身教授制,就是一经聘任后,只要不违反法律和职业操守,聘期就自动延续到退休。

所以一旦被评为教授,无论正副,都是终身制的。

但想进入大学的教授系列相当难,一般不仅要首先有博士学位,还要做过若干年的博士后研究,这样才有望被聘为助理教授。

而担任助理教授大约五年左右,经过严格评审,晋升为副教授,在担任副教授五年左右后,再经过严格评审,才能晋升为正教授。

评副教授不算很难,但评教授就很难了,因为不但要科研成绩很突出,而且还要在本领域很知名。

所以在米国,正教授就是一所大学能够给予到一名教授的最高荣耀之一了。

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院的终身研究员。

这个就更不用多说了。

这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最大荣耀。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底下,有历史研究学院、数学学院、自然科学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以及一个理论生物研究计划。

每个研究学院都有一个小规模的终身研究员团体,每年也会有一些访问学者作为补充。

而终身研究员,截止到今天,从未发放给过任何一名华国籍的学者。

数学界第一个拿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研究员的华人,是数学皇帝邱成桐。

而且他拿到这个职位,是以米籍华人身份拿到的,并非纯粹的华国籍的学者身份。

对于普林斯顿将这个职位发给他,徐川还是相当惊讶的。

毕竟他现在的国籍可以纯正的华国籍。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也理解了普林斯顿的这份急迫。

霍奇猜想作为七大千禧年难题,其在数学界的地位不用多说,证明它带来的荣耀更可谓是誉满天下。

这样的一份荣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自然希望收入怀中。毕竟这能极大的扩大普林斯顿学派的影响力。

至于徐川华国籍的身份,以及仅二十岁的年龄,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中并不是什么值顾虑的地方。

这是一所不受任何教学任务、科研资金或者赞助商压力的研究机构。

尽管很多时候在做某些决定的时会考虑外界一些影响,但面对一名证明了七大千禧年难题的年轻学者,所有的影响都不过是半亩方塘罢了。

想明白这些后,徐川笑着道:“我接受这份邀请。”

对于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邀请,他并没有拒绝。

虽然不知道还能在这里呆多久的时间,但对于这所院校,他还是有感情的。

而且在正式回国前,他还有一些其他的工作要做,有普林斯顿教授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正式研究员的身份,处理起来无疑要方便很多。

一旁,数学年刊的主编莱利斯笑着恭喜道:“祝贺你,徐川博士,哦不,以后该叫你徐川教授了。”

“二十岁的普林斯顿正教授,啧啧,又是一项打破历史记录的成就。”

顿了顿,这位主编看向一旁的费弗曼,接着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普林斯顿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就是费弗曼创下的,以二十四岁的年龄成为普林斯顿教授。”

“而今天,这个记录被往前刷新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实在太恐怖了。”

闻言,费弗曼笑了笑,道:“我可没法和这个变态比,我晚了整整四年,而且也没有在那时候解决一个世纪难题。”

像费弗曼这种以二十四岁的年龄直接跳过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副教授这三个阶段的,百分百是绝对的变态。

当然,现在比他更变态的人出现了。

在《数学年刊》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联合将霍奇猜想的证明论文已经通过了同行评审这一消息放出去的时候,整个数学界再一次热烈了起来。

甚至是推特、脸书上一些圈外的网友都开始议论了起来。

【不可思议,霍奇猜想竟然真的被解决了。】

【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一个华国人竟然解决了七大千禧年难题,不是说那个国家穷的连衣服都没有穿吗?】

【你对他们的偏见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的样子,现在已经是2017年了,如果你有去过那个国家的话,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早在几年前,华国就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了,这些年他们的发展非常迅速。】

【你们偏题了,现在讨论的是霍奇猜想,而不是华国。】

【摊手·JPG,这有什么好讨论的吗?数学界既定的事实,除了感叹厉害外,我们还能干啥?难不成你能看懂他写的论文?】

相比较国外不冷不热的报道,国内的新闻报讯就猛烈多了。

早已做好了准备的南大第一时间将大红色的喜庆横幅挂在了校门口、教学楼等各种地方。

“恭喜我校博士生徐川攻克七大千禧年难题霍奇猜想!”

这次的横幅很简短,但信息量却十足重要。

虽然一名博士生攻克七大千禧年难题听起来极为令人难以置信,但对于南大而言,徐川的确还没有正式从南大博士毕业,不就是南大学生嘛,所以光明正大的挂出来还能增加讨论度和热度。

而另一边,早已经准备好了新闻通稿的人人日报、新青年等媒体在第一时间向全社会通告了这一消息。

而在晚间七点的CTV新闻联播中,更是用了长达三分钟的时间来为全国人民介绍徐川和霍奇猜想。

在国家宣传机器的运作下,霍奇猜想荣升为徐-霍奇定理的消息很快就冲上了热搜第一,被无数网友得知。

困扰着数学界与物理学界的千禧难题,如今被一名华国籍的学者解决。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奇迹与荣耀,更是整个华国数学界,乃至华国的荣耀。

【嘶~!】

【6666666】

【除了六,除了牛逼,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二十岁就解决了一个七大千禧年难题,我二十岁还在头疼代数怎么补考混过去。】

【麻蛋,同样是金大毕业,感觉自己像是读了个假大学。】

【别人的二十岁,证明霍奇猜想,解决七大千禧年难题!我的二十岁,兄弟们,门后有人,穿他!】

【虽然早就知道霍奇猜想可能会被证明,但当这一消息真确定下来的时候,我只能表示大佬牛逼!】

【我记得前段时间不是一堆人在喷最后会被打脸吗?现在怎么一个都没有看到了?()()】

【话说这位大佬明年的菲奖应该是稳了吧?】

【解决了一个七大千禧年难题,这都不稳,菲奖也就别发了,丢人。】

【对于这位大佬而言,恐怕获得菲奖不是他的荣耀,而是菲奖拥有他才是荣耀,别忘了当初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时候已经超过四十岁了,菲奖都特意破例弄了个银奖颁发给他。】

【突然又想起那个人与人,人与猪的智商对比了。我觉得在这位大佬面前,我的智商可能还不如猪。】

шшш _тtκan _¢ o

【楼上的兄弟请大胆点,去掉可能两个字。】

当一个国家宣传机器启动的时候,消息传递的速度快到令人惊讶。

仅仅一天的时间,消息就从数学界传到了徐家村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中。

这个原本安静的小山村,这两天变得热闹无比,车来车往,人来人往,空气中更是漫着烟花爆竹的气息。

从县里、到市里一波又一波的领导亲自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山村中。

不仅仅是慰问,这更是政绩。

在他们的治下出现了一个这样的顶级人才,一个世界级学者,对于任何领导而言,都是巨大的成绩。

这不仅仅是科教兴国的方针,更是本土国籍第一次出现一名这样的伟大学者,其意义自然非同凡响。

徐家村,徐家,刚接待完一波教育局领导的徐父水都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外面就又传来了汽车的声音。

一直忙碌到傍晚,徐建国才缓过神来,终于有时间拿起手机拨了个电话给远在地球另一面的徐川。

“喂,爸。”

电话响了一会后才被接通,那头熟悉的声音传来,让他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

“川儿,吃晚饭了吗?”

本想问问那个霍奇猜想是什么东西,但话到嘴边,就自动变成了一句熟悉的询问。

电话那头,徐川笑着道:“我这边才凌晨呢,天都还没亮。”

闻言,徐父这才反应过来:“哦哦,那我先挂了,明天再打给你,你先睡觉。”

“没事,我这边也快六点了,再过一会也该起床了。”徐川从床上坐了起来,拾起了床尾的衣服,披在身上。

“还有个把月就快过年了,你啥时候回来啊。”听到徐川这样说,徐父也没有挂断电话,笑着问道。

徐川想了想,道:“和去年一样,应该是过小年左右回去吧。”

“嗯,在外面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早点回来过年。”

电话中,徐父这个平常比较沉默寡言的人都唠叨了两句。

虽然基本上每周都会互相打电话,但他已经快一年的时间没有看到自己这个儿子了。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或许是唯一不在乎你给他们带来多少荣耀的人,他们更在乎你能平安健康。

电话那头,徐川笑着听着。

或许对于寻常二十来岁的青年来说,父母的唠叨是最不想面对的东西。

但对于他来说,这大抵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了。

二十岁听父母唠叨会烦,四十岁听父母唠叨会笑,六十岁,大抵就只能自己唠叨了。

吃过早饭,徐川刚回到宿舍,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看了眼来电显示,他脸上带上了笑意。

“老哥!你简直太牛逼了!居然证明了七大千禧年难题!”

电话接通,那头兴奋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是徐晓那丫头。

“晓晓,最近学习怎么样?明年你就要高考了。”徐川笑着问道。

“嗐,高考算啥!老哥,我在准备明年的ICHO和IBO,明年我一定会拿到双金牌!”徐晓挥舞着小手亢奋的喊道。

闻言,徐川没忍住笑了笑,道:“那你要加油哦,双金牌可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说起来,他这妹妹的想法也真是挺奇特的。

一开始徐晓选择星城一中的时候,他本以为这丫头要跟随他的脚步走上数学或者物理这条道路,老唐还准备重点培养来着。

结果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丫头不仅没有走向物理,也没有走向数学,最终反而对化学和生物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不仅如此,今年她还去参加了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和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还都拿到了不菲的成绩。

原本准备带着她在物理上再创辉煌的老唐简直要哭晕在厕所里面。

(本章完)

第366章 低下头颅的日耳曼佬第800章 我们的物理,远不止标准模型!第316章 薅西方国家的羊毛第927章 米国的小算盘第912章 复杂的脑电波难题第569章 高斯奖!第118章 学姐的请客第788章 毁灭宇宙的‘真空衰变’?第328章 送上门来的二次打脸!第906章 人类的灭顶之灾?第33章 CMO唯一的满分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尔第121章 科研项目启动第692章 来自父母的唠叨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第一道关卡第333章 幻想的徐晓第40章 国集测试与额外加分第181章 用世界级数学难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第923章 NASA的筹码第843章 移民火星的基础技术之一第781章 还是那个人厉害啊!第429章 破晓!第376章 四十五分钟!第766章 超前的理论单章第982章 ‘迭层编织雕刻技术’!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来源第959章 我们的宇宙,远不止标准模型!第1004章 彻彻底底的输了第163章 完善计算方法第1018章 全人类的危机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论文就好了第395章 争分夺秒的竞争第922章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第234章 开启核辐射对抗实验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学!第111章 见证奇迹第591章 时代的局限与发展第222章 最适合的科技第1004章 彻彻底底的输了第283章 到手的国际专利!(求月票)第108章 证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后一步第46章 两条加密讯息第619章 惊喜不断的生日第921章 三张门票第570章 没有任何意外的获奖人!第713章 如同恒星般闪耀于文明的长河!第818章 月面轨道质量投射器第32章 可能你永远都不知道为啥考试那么难第90章 导师的请求第681章 来自中东的客人第825章 我方存在异议!第842章 多孔液态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第741章 怎么爽怎么来第1036章 人工改造的基因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107章 徐川,你怎么看?(三更求订阅月票第297章 为等离子体湍流建模第1055章 M87黑洞的时空波动涟漪效应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这里!第882章 或许他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第112章 十八岁那年第270章 邱成桐的赞叹第513章 偷偷摸摸干‘坏’事第1003章 那飘荡着的红旗第606章 徐晓的忽悠第26章 同时抢人第808章 鸡嫌狗厌的民族第134章 找不到审稿人员的天文物理期刊第390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631章 是不是哪里搞错了?第324章 拿两次菲尔兹奖?第27章 论文过审第174章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来电第644章 NASA的回应:第一座月面基地!第415章 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第498章 CERN那不切实际的想法第326章 火力全开的陶哲轩第227章 对抗核辐射的手段第165章 扩大华国在CERN的影响力第183章 又一世界级难题第458章 和杨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毕业两年工作经验吧第1023章 米国破灭的希望第4章 规划未来第866章 这人真的太变态了!第614章 技术共享平台第618章 徐川:不难的,也就和你师兄那个差第27章 论文过审第280章 毕竟是我的学生(求月票)第868章 彻底击垮CERN的杀手锏第235章 第一个阶段性成果第900章 给NASA宇航局加把火好了第500章 改进型超导体的反常特性第964章 或许超光速旅行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第353章 出访庐阳科学岛第920章 单兵作战的极限第526章 通向大统一理论圣杯的基石第145章 入学普林斯顿第527章 命运的轮回(为盟主大佬星焰的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