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回国前的洽谈

第215章 回国前的洽谈

徐川:???

听到这位学姐的话,刚端起饮料喝了一口的徐川差点没直接全喷出来。

申请他的学生,跟他一起学习?

什么鬼。

一个个的,都这样玩?

之前的阿米莉亚也是,现在的学姐也是,菲尔兹奖得主的名头就这么响亮吗?

想了想,徐川又释然了。

菲尔兹奖得主的名头的确很响亮啊,一名二十岁的菲尔兹奖得主名头恐怕更加响亮。

二十岁啊,在如今的学术界看来,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才是真正的黄金时段。

二十岁,才刚刚起步而已,就已经解决了一个七大千禧年难题,后面还有三十年的时间,他又能解决多少?

七大千禧年难题被他一个人全都搞定?还是统一代数与几何?亦或者发展出新的数学?

未来之事,谁也说不定。

不过收学姐这事当自己学生,还是算了吧。

一方面是他马上就要回国了。

另一方面是他和学姐的关系,太熟了,阿米莉亚虽然也算是熟人,但只是之前在IPHO决赛上的时候见过几面而已。

而学姐这边,算是南大唯一一个走的亲近的朋友了,孔中那些人不算,那些都是上辈子的好友,樊鹏越,蔡鹏他们也算不上,这些是南大导师的弟子,关系虽然不错,但要说有多交心多亲近是算不上的。

至少,如果是樊鹏越,蔡鹏他们申请普林斯顿的话,他是不会主动提出要帮忙打个招呼的。

当然,他们提出了这个请求,帮忙也会,但主动是不可能的。

一个被动,一个主动,差距还是很大的。

想了想,徐川摇了摇头,笑道:“如果在普林斯顿你有中意的导师教授,我给你推荐一下没问题。我收你当学生就算了。”

闻言,刘嘉欣透露着冀望的眼眸顿时就暗淡了几分。

她不是阿米莉亚,能在徐川拒绝后继续缠着问为什么,能说出这份请求对她来说就已经是鼓足了全部的勇气。

倒是一旁,南大数院的周海教授笑道:“有什么不可以的,嘉欣在数学上的天赋还是很不错的。”

“以前被家境耽误了学习,后面伱帮忙解决后,她一年时间修完硕士,现在正在博士研究生进修,跟着你这个菲奖得主,她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至于专业什么,对你来说又不是什么问题,之前陈院士那边数模,就是你帮忙解决的,你的数学能力,足够了。”

周海笑着开口帮忙说话,他不知道徐川怎么想的,但他这学生,多多少少有那么些意思。

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

而且他这学生的天赋虽然比不上徐川这个妖孽,但也是顶级的天才了,年龄方面也就大一岁而已。

这两人如果能走到一块去,也算是天作之合了。

当然,具体情况还是得看这些年轻人自己的。

现在已经是新世纪了,指腹成婚那种事情,已经不符合现代人自由恋爱的精神了,他也只是顺口帮忙说一下而已,能不能走到一块,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徐川这小子现在还年轻,才二十岁出头,法定的指定结婚年龄都还没到。

听周海教授的话,徐川笑了笑,道:“算了吧,学姐在数学上的天赋很好,能去普林斯顿进修是一件好事。虽然我拿到了菲奖,但也不是什么都懂,在数学算法和人工智能,我就是个小白,教不了什么东西。”

摇了摇头,徐川跳过这个话题,转而开始和其他人叙旧。

在餐厅中吃了顿午饭,徐川告别了南大的团队后回到了酒店中。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自己后,他便等在了这里。

潘德明院士说找他有事,让他下午务必空出一些时间,他大抵也猜到了是什么事情。

至于正不正确,很快就知道了。

想着,酒店房门的铃声‘叮咚’的响起了起来。

徐川站起身过去打开了门,站在外面的正是潘德明院士,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人,身姿站的笔直。

当然,说是年轻人,其实也比他年龄大,看起来有三十来岁了。

看到徐川,潘德明笑呵呵道:“徐教授现在可方便?”

徐川笑道:“您老直呼我名字就行,下午的时间我都留出来了,不知道您老找我有什么事,进来说吧。”

虽然大致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但该装糊涂的时候装一下糊涂没啥。

潘德明摆了摆手,道:“其实不是我想见你,而是国家那边想见你,我只是中间传话的,跟我来吧,那位不好在这里和你交流。”

徐川点了点头,转身进房间拿了房卡和手机跟着出门。

三人坐上车,朝着其他地方而去。

没多久,SUV停下,那个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的青年带着徐川和潘德明走进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酒店型公寓中。

将两人送进去后,青年就站在了门口守着。

房间里面,一个看起来和徐川父亲差不多大的中年男子在听到动静后起身笑着迎接。

“你好,徐教授,我叫穆良才,很抱歉百忙之中打搅你的工作了。”

脸上带着笑容,中年男子朝着徐川伸出了手。

徐川握了握手,脸上也带上了标准的笑容:“穆先生你好。”

一旁,潘德明介绍道:“这位是组织bu的领导,专门负责海外人才引进方面的事情。”

徐川点了点头,笑道:“穆领导”

对于这位穆先生,他没见过,但也知道。

前两年他证明了弱Weyl-Berry猜想后,南大那边帮忙给他申请了万人计划和优青、杰青。

这些事项,其实都是归组织bu管理的。

“嗐,不介意的话,叫我穆叔就行,领导什么的,太见外了。”穆良才笑着道:“来,先进来坐。”

一边邀请两人进来,穆良才一边起身烧了壶水,泡了两杯清茶。

闲聊了几句后,穆良才清了清嗓子,切入正题。

“咳,百忙中打扰了徐教授的研究多有抱歉,这次请您过来,是想要邀请您回国从事研究工作。”

“祖国很欣赏您的才华能力,也很需要您的才华能力,我们热切的盼望您能够回国从事研究工作。”

“为了表示对您的重视,国家愿意以您在普林斯顿薪水的三倍免税工资聘请您回国研究,您的科研经费将是您现在的五倍以上,以专项经费的形式进行发放,不需要走复杂的手续。”

“另外,如果您对基础研究外的其他科研感兴趣,可以同样获取一笔科研经费,数额不会低于您的科研经费。”

“这些zheng策固定在您的身上,也就说,您回国后,无论是去哪所大学,亦或者科研所,亦或者是自己建立研究所,这些zheng策都跟随您。”

“此外,如果您还有别的需求,可以告诉我,我会向上面转达您的需求,国家将尽最大的能力满足。”

说完,穆良才一脸期盼的看着徐川。

对于徐川,其实国家早就注意到了。

从弱Weyl-Berry猜想开始,上面就存档了这位优秀青年学者的一些资料,这是管理bu门的正常工作。

真正引起注意的,还是从他证明Weyl-Berry猜想,有望拿到菲尔兹奖开始。

从那时候起,上面才是真正的开始重视。

包括徐川前几年的在日月大学那边参加了信息破译工作,这些东西都有所了解。

一直没来找他,邀请他回国的原因也在于等他拿到菲尔兹奖。

有史以来首位华国籍的菲尔兹奖得主,重要程度完全不比的诺贝尔奖得主低。

华国籍的诺贝尔奖得主,还是有的。

但数学这种基础科学领域的菲尔兹奖,百年来从来都没有拿到过。

数学是基础科学领域的根,顶级的数学看起来虽然没啥用,似乎是在研究各种理论的样子。

但实际上对于一个国家,顶级数学对一个文明的社会的发展重要至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发展到了连数字都基本很少用了的一些高等数学分支,是过于虚无飘渺了。

但实际上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高等数学。

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高等数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现代社会。

也许很多人会怀疑这点,但真不是这样的。

初等数学就不说了,一些如离散数学、运筹学、控制论等纯粹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分支也不说了,重点介绍基础方面的。

比如数学分析主要包括微积分和级数理论。

而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应用范围非常广,基本上涉及到函数的领域都需要微积分的知识。

级数理论中,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主要应用在信号分析领域,包括滤波、数据压缩、电力系统的监控等,电子产品的制造离不开它。

又或者复变函数,是学分析加强版之二。

应用很广的一门学科,在航空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信息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所以工科学生都要学这门课的。

而应用高等代数则可以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分支了。

数据结构、程序算法、机械设计、电子电路、电子信号、自动控制、经济分析、管理科学、医学、会计等都需要用到线形代数的知识。

此外还有泛函分析、拓扑学、数论.等等各种数学,都有它独特的用途。

可以说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高等数学。

一名菲尔兹奖得主,特别是徐川这种极为年轻的数学家,能给一个国家带来极大的帮助。

因为他年轻,现在才二十岁,哪怕干到法定退休年龄,也还有四十年的时间。

四十年,一年带上三四个学生,都能为国家培育出上百名的顶级数学家了。

更何况这些学生在成长起来后还能再带学生,一路帮扶下去,能带动极大的改变。

此外,更关键的是他本人,二十岁的年龄就拿到了菲奖,学术研究的黄金生涯才刚刚起步,后面还能再做出怎样的伟大成果谁也说不定。

之前没来找,是因为他还没拿到菲奖,国家这边没办法开出太高的条件。

拿到了菲奖后就不同了,荣耀本身就是实力。

对这样的人才,开出额外的条件也符合办事规则。

无论是三倍年薪,还是zheng策随人走,哪怕徐川自己开研究所这种都无所谓。

只要人在国内,那么做出的成果和研究就必然会先在国内应用上。

对于国家来说,这就足够了。

听到穆良才开出的条件,徐川都惊讶了一下。

他在普林斯顿的年薪足足有六十万米金,翻三倍,就是一百八十万米金,换算过来,足足有一千两百五十万了。

千万级别的年薪,哪怕是对于菲奖得主来说,也是顶级了。

这可是纯工资,不掺杂福利待遇、科研分成等其他收入的纯工资。

更夸张的是后面的zheng策,zheng策随人走,甚至用科研资金建立属于自己研究院这些,在国内,恐怕能享受这种zheng策的科研人员没几个,一巴掌都数得过来。

当然,对于徐川而言,这些都不算什么。

他回国,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另外一个东西。

之前一直他不回去,其实也是在等这个。

现在穆部长来了,他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需要了。

顿了顿,徐川抬头笑着看向穆良才,开口道:“对于穆部长说的这些,我没有什么意见。”

“不过在这里,既然您到了,我就再提一个小小的请求。”

闻言,穆良才正色道:“您说。”

徐川开口道:“我需要一个不被环境干扰的科研环境。”

这句话,其实要的就是一个正常点的环境。

学术环境有多糟糕,徐川清楚一些,有时候,应付那些资历老的长辈,以及一些不懂行的人,很烦的。

在普林斯顿这种事情都免不了,更何况复杂无比。

哪怕他是菲尔兹奖得主,受重视,也不一定能压下多少其他人,他没兴趣参与进那些事情中。

说句难听的,邱成桐此前说华国只有半个数学家,这半个指的是华老。

之所以说半个,是因为华老的研究,基本都是在回国前做的,回国后,根本就没多少时间再去搞研究了,只能算半个。

很多时候,你对没兴趣,但不代表对你不感兴趣,很复杂的。

所以他直接要求开绿灯,让他能不受打扰的完成自己研究,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也是他一直在等的原因。

至于后续研究,比如可控核聚变方面需要的人才什么的,自己找就行了,国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实在找不到,再找开口要。

只要有阶段性的成果提供,能看到后续的希望,国家肯定会提供对应的人才给他的。

而前期的阶段性成果,他脑海中有很多。

PS:前前后后改了三次,折腾到了半夜,总算发出来了。

(本章完)

第905章 震惊全世界的消息第84章 史上最牛文科生第275章 数学界的狂热第80章 再上热搜第405章 没问题,国家将全力配合您的工作第722章 比锂硫电池更牛逼的项目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厦第833章 毁灭一座城市没什么问题第79章 转瞬即逝的灵感第843章 移民火星的基础技术之一第902章 疑似存在生命的月球第60章 高考第365章 亦如爱因斯坦,或牛顿第792章 完美的数据第227章 对抗核辐射的手段第907章 的确是个人才第580章 提前一年面世的‘遥遥领先’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舰战略规划计划》第715章 衰老是个永远悲伤的话题第227章 对抗核辐射的手段第400章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第133章 新闻发布会第674章 PNP?第491章 成了!第114章 真正烧钱的科研项目第686章 这是我的信仰!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866章 这人真的太变态了!第138章 大学毕业就结婚?第293章 联合起来压价的电池厂商第860章 著书立说第892章 空天战机编队第847章 试图借鸡生蛋的魔都第124章 参宿四氢包层内部的情况第528章 报告会都要预定了吗?第42章 奇怪的问题和奇怪的答案第254章 辐射电能转换第197章 回国第798章 一些CERN没有‘发现’的信号!第250章 核能研发的第二阶段第878章 智能驾驶的突破第143章 数学界有史以来最强的天才第2章 魂归故里第544章 重新定义航空与航天第789章 存在问题的强电验证工作第959章 我们的宇宙,远不止标准模型!第984章 来自内部的瓦解,才是最为致命的!第155章 全新的质子半径数据第645章 全程直播登月第425章 聚变之光!第159章 泰晤士日报的专访第965章 ;碳基芯片的突破第75章 论文投稿第1047章 外星文明的威胁?第286章 最好的选择第93章 价值数十亿的市场第578章 国际数学大会落幕第884章 雷总的回答与疑惑第76章 高尔斯教授的赞扬第355章 条条大路通罗马第649章 该死的,他们面对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第989章 火星地球化第56章 收网!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国第291章 不负众望(求月票)第36章 回家过年第165章 扩大华国在CERN的影响力第167章 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第240章 化学的未来第801章 庆幸的是,我们还有徐川教授第1033章 月球基地的火星菌泄露感染第454章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交流会第381章 米国的调查第783章 CERN 强电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978章 抹黑与无力挣扎第84章 史上最牛文科生第579章 弗拉基米尔大帝第836章 现在!我现在就要!第542章 将工程上的难题,转嫁到理论上!第133章 新闻发布会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239章 资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142章 新的灵感第602章 招标大会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并非不可能第922章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第522章 梦回大唐第69章 周海的欣赏第784章 徐川:或许我会选择用自己的名字来第424章 闪耀如恒星!第686章 这是我的信仰!第475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第37章 论文刊登第640章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你这样的数学能力第505章 老人:这事我给你搞定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374章 毕竟他只是个晚辈!第474章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