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隐形穿浪双体导弹艇

沈欢此时正和那署了名的两个同事一起,他们的面前放着的也是最新一期的《船舶工程》杂志,只不过一共有三本,这是杂志社赠送给作者的。

现在他们倒是犯了愁,因为只有三本,可是作者有五个人呀!当然第一作者沈欢是必须要的了,因为第一作者将来可以用来评职称,而后面的作者则是不行。

余涛已经明确说了不要赠送的杂志,因为工艺室本身就有订阅,况且他也不需要拿来评职称什么的。

沈欢笑道:“你们两个人拿一本吧,组长拿一本,这样不就行了。反正你们也不用这个评职称。”

高学文是一个三十岁的工艺师,闻言他嘿嘿一笑道:“虽然不拿来评职称,可是这篇论文太好了,我也想拿来显摆显摆呀!”

就在这时候,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你们显摆什么?这都是沈欢同志写的哦!”

沈欢他们三个转身一看,咦,这不是军代表室的孙成明嘛。

沈欢呵呵笑道:“孙哥,也不能这么说呀,其实这篇论文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共同的,你想想啊,那些基础的数据,不都是大家伙儿一起做出来的嘛,我就是执笔而已。”

孙成明知道这是沈欢谦虚的说法,基础数据是工艺师们共同做出来的没错,但是论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总结分析出来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就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也就仅仅是一堆数据而已。

不过孙成明也没有再谈这个话题,而是突然话风一转道:“小沈,我想跟你探讨几个问题,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空?”

现在沈欢倒不是很忙了,因为工艺文件都编写好了,也通过审查验收了,新型常规潜艇的工艺文件编写已经告一段落。

沈欢笑了笑道:“有空!”

孙成明道:“那行,我想跟你探讨的就是关于有限元软件的问题。我在想我们军代表室,在以后的工作中,特别是对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进行分析,我想是不是也可以用得上有限元软件?”

沈欢点了点头道:“当然可以用得上……”

跟孙成明讨论了半个多小时,孙成明也是大有收获的样子,末了他高兴地道:“小沈,你真是厉害啊,足可以跟那些专家相比了。以后咱们海军能不能装备国产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要看你们的了。”

一说到这儿,沈欢就想起了在动员会上,自己想要提的建议,现在不正好跟孙成明探讨一下,如果可以的话,这个建议就让他通过书面的方式向上面提出来。

为什么要让孙成明来提呢?首先因为他是海军的人,又当了好几年的军代表,他曾经参与过好几种型号的舰艇项目攻关,也参与编写了好几项军用标准,在这几年提出过不少的重大建议,被上面采纳了,在去年还被评为装备工作先进个人。

шшш¸ttКan¸¢○

当然还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沈欢对孙成明这个人非常的了解,他很有胆魄,前世的时候,沈欢知道他曾经参与某个改型的潜艇研制工作。那时候他就很大胆的根据潜艇作战需求,在试验的时候建议将下潜深度再增加百分之几。

这个方案真的太大胆了,孙成明因为提这个方案也引来了不少的专家质问和反对。因为新型潜艇下潜深度已经够大了,要是再增加,风险就太大了。而且重新设计就会导致工期延后,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但是孙成明知道,潜艇的下潜深度越深,在实战的时候就更有胜算,就算是多一米,也是战斗力啊。所以他在多次向专家请教,反复计算论证之后,在最后一轮方案论证会上,坚定的签下自己的名字,承担一切的责任。

最终的结果,由于孙成明的大胆坚持,使得这一型号的潜艇,在下潜深度上又突破了纪录,成为系统内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

深知孙成明性格的沈欢,决定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他。

想清楚之后,沈欢就正色道:“孙哥,我有一个新的想法,可能这个想法有点大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探讨一下?”

孙成明惊讶地道:“你还有新的想法?那赶紧的,我就想听听!”

沈欢沉声道:“是这样的,在动员会上,我们的领导讲话的确是把我们每一个人都震撼了,咱们的海军没有先进装备可用,我们造船工业有一半的责任呐!当然我们的底子薄,要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另辟蹊径,采用不对称作战的思想来发展我们的海军武器装备。”

孙成明点了点头道:“没错,米国的军事理论核心就是技术制胜论,因为他们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我们没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内我们的武器装备都很难追上世界上的海军强国,至于米国就几乎不可能追得上了。”

沈欢笑了笑道:“孙哥,有一套啊!我们的想法看来是不谋而合了。其实我想跟你探讨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发展一种具有不对称作战优势的近海作战舰艇。我设想的这种舰艇,作战目标很明确,主要是在近海袭扰敌方的水面舰艇编队,限制敌方的水面舰艇在我们的近海为所欲为,同时这种舰艇还可以承担起近海巡逻的任务。”

孙成明想了想道:“你这个想法不错,可是我们不是已经有了037猎潜艇和053护卫舰了吗?”

沈欢摇头道:“这两种舰艇无法承担不对称作战的重任。面对敌人的大型水面舰队,它们没有生存的机会。我设想的是发展一种穿浪双体船型的导弹艇,这种船型集小水线面船、双体船等各船优点于一身,如果采用大功率柴油机和喷水推进这一对黄金组合,我预计它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四十节以上。这种导弹艇可以设计成满排四百吨以下,就可以拥有两千吨级护卫舰的适航性。并且这种艇可以采用铝合金建造,比较容易实现隐身设计。”

孙成明震惊得嘴巴都张成了O型:“什么?隐形穿浪双体导弹艇?”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万字建议书第九章 普江上的船第三百二十章 龙王爷不收第二十章 砰然心动第五百零四章 大众铁粉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边建设一边造船第五百五十八章 罗飞的粉丝第四百八十章 试生产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较劲第五百零一章 难以抗拒的好处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直径PHC管桩第四百零三章 吹响进军常兴岛、争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团的号角第三百五十章 一个打工仔的身世第三百一十章 六十万搞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届朱海国际航展第一百一十章 一见面就让提意见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毛的图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同的人,不一样的命运第二百三十章 办理调职手续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堂里没有病痛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妈第五十一章 乌鸦嘴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三百七十章 脉动式生产线的争议第五百六十三章 吃人的“大蛇”第四十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船舶工业第四百五十一章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第二百九十三章 好像挺值的第九十六章 押题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穿女船王的内心第六百零五章 一不小心成了网络红人第十九章 切割车间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对称海上作战第五百八十章 这个逼装得好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学女青年第二十六章 工匠精神第二十五章 老总点兵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买房第四百零一章 进军MP4和山寨手机第一百四十二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二十八章 敢为天下先第四百四十三章 恋情危机出现第八十七章 宋级改型第二十四章 入职培训第三百三十五章 瓦良各之路第二百九十章 我们的梦想第四百九十六章 七六炮还是一零零炮?第三百零二章 未来岳母让买辆小车第八十三章 深厚的“友谊”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型常规潜艇迎来海试第三百五十九章 罗飞要到中海发展第一章 重启一九九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船用铝合金第二百五十章 受邀交流访问第四百零三章 吹响进军常兴岛、争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团的号角第三百四十章 都林印象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坞登研制工作动员大会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议成立研究院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十三章 舵机故障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鱼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阴阳五行?第三十八章 切割机故障第四十三章 有人当红娘第四百三十八章 赵立的桃花运来了第四百八十章 试生产第一百五十五章 争取首艇建造权第五百零六章 造船三大强国第六百零三章 专家意见不同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四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酒浇愁第三十九章 差一点发生安全事故第一百八十三章 钛合金螺栓加工第二百零八章 最后一架安124运输机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船工程学会专委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桩出质量问题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飞行陆军第三百四十三章 QQ来了,都申请一个号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量机动理论第二百六十章 飞豹露真容第一百四十六章 吃定女船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二届朱海国际航展第二百九十五章 未来的常兴岛超级工程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壮丁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欢有新的人事任命?第三百零九章 跃层不错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专还是高中第二十五章 老总点兵第三十四章 心中那团火热第二百七十五章 死党李铁竟然来应聘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锤定音第二百七十三章 招兵买马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术的至诚之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马雷舍夫机械厂第二百零一章 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第六十七章 学术研讨会第一百六十五章 船用铝合金第五百九十章 大宁理工的杰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