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船与北船

一九九九年的七月,这个夏天很热,在中国造船工业历史上,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中船工业总公司拆分为两家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被称为南船,因为它下属的厂所基本上都在长江以南,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被称为北船。

对于这次拆分,沈欢其实大概也知道一些原因,这不仅仅是在造船行业如此,在航空工业领域也同样是如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被拆分为中航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第二集团公司。

拆分的目的,最初可能是希望打破一家独大的局面,激发企业的活力,毕竟一家变两家之后,就有了直接的竞争。

只不过在十七年之后,南船和北船却有了合并的迹象。在航空工业那边,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第二集团公司在二零零八年就合并了,正像历史上那句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当然中船工业拆分与合并真正的原因,还是和国家船舶工业发展的利益和国防建设的战略诉求的变化有关。

拆分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可能就是重复建设,以造船业的基础设施船坞为例,最早建设三十万吨造船坞的是南船旗下中海外高乔造船公司,在二零零二年,两座规格为480×106×10米、360×76×12米的造船成为国内最大的造船坞。到了次年,北船迅速跟进,博海船舶公司也提出建造三十万吨造船坞计划。

截至二零一四年底,全国拥有三十万吨的造船坞三十座,其中南船九座,北船八座。这的确是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果。

当然沈欢最记忆深刻的还是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当时是准备让吴东中华造船和外高乔造船两家造船厂都整体搬迁到江南常兴造船基地,不过后来这两家造船厂并没有真正的搬迁,而是在常兴造船基地各占了一条生产线,作为第二个生产基地。

再过十多年,中国船舶工业实际最高产能达到七千万载重吨,而全球的需求只有一亿载重吨,再算上棒子和脚盆的一亿载重吨产能,这样就使得全球船舶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竞争非常的激烈,甚至在沈欢重生前的二零一八年,南船的上半年净利润为负数,北船倒还好些,一年有一百亿左右的利润。

当然这些都不是沈欢能够左右的,就算他是一个重生人士,现在他要做的,是如何让江南常兴造船集团成为行业的龙头,首先是把领先于世界的脉动式生产线搞成功,接着就是尽早的建设江南常兴造船基地,只要这两件事成功了,江南常兴造船集团一定会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实力最强的造船厂之一。

接着就应该是在国内船舶工业推广脉动式生产技术,让中国造船工业真正的超越国外造船工业,这样的话,面临生存危机的就不是国内的造船厂,而主要是棒子和脚盆国的造船厂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在这个夏天,沈欢也一直在期盼着他提出的两个重大建议,能够早点得到回复。

还好到了八月份,也就是中船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一个月之后,沈欢终于盼来了上面的批复。

脉动式生产线技术被列为中船工业集团公司的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关于建设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的建议,中船工业集团公司高层也高度重视,新任的集团总经理金汉林将在八月中旬亲赴中海进行考察和调研。

这两个好消息,还是冯海波把沈欢叫到他办公室,亲自告诉他的。

听到冯海波的好消息,沈欢激动得就站了起来:“冯总,太好了!我想接下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等上级领导下来了,一定要让他看到咱们在常兴岛建设这个新的造船基地,会为咱们中船工业集团带来怎样的好处,为咱们国家造船工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尽快得到真正的落实,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早一天搬到新基地去,承接更多的订单,造更大更好的船!”

冯海波也高兴地道:“是啊,这一次金总亲自下来调研考察,可见集团上面对这件事情也非常的重视。同时咱们公司脉动式生产线技术升格为中船工业集团科研攻关项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到时候金总来了,你一定要好好的表现,这件事情,可能还是要靠你来说动上级领导了!”

沈欢到是不太担心,因为他知道集团新任领导,肯定也是想做成这件事情的,要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把江南常兴造船基地这个项目落实了,建成了世界第一大造船基地,这绝对也是集团领导的政绩!

特别是在如今南船与北船分立,竞争开始的情况下,本来实力较弱的南船,如果不抓住机会,那将来就真的会在竞争中落入下风,这绝对是南船领导不愿意看到的。

江南常兴造船基地一旦建成,再加上如今快要实现的脉动式生产线技术,绝对可以让南船有机会超越北船,这不但是南船领导希望看到的结果,恐怕也是上上级领导也想看到的,因为拆分中船工业总公司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两家造船集团进行竞争嘛!

沈欢和林妙语,现在就因为拆分而成为了两家造船集团的人了,七零一所被划到了北船,江南常兴造船集团自然是属于南船了。

赴欧洲采购脉动式生产线关键设备的时间被定在了中船工业集团总经理金汉林到中海考察调研活动之后,因为沈欢作为江南常兴造船基地的建议提交者,必须要在场,向上级领导详细解说。

现在李铁和伊万不仅住上了新房子,在工作当中的表现也同样开始越来越好,特别是伊万,她继承了爷爷老伊万的很多东西,所以在工作中总是能够让技术中心的同事们佩服不已。

当然李铁也不差,毕竟有伊万这个老师在身边,还有沈欢也经常指点他,再加上这小子天赋不错,迅速的就进入了角色。

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船工业集团年会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型常规潜艇迎来海试第二百七十章 离别的车站第五百三十四章 把人肚子搞大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混凝土管桩行业高端产品第四百三十五章 沈乐要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首席专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让别人羡慕去吧第二百五十五章 战神轰炸机第四十二章 攻关小组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第七十七章 不能接受第二百九十一章 成立江南研究院的建议第五百九十六章 国企与优秀民企携手前进第五十六章 大煞风景的来电第五百八十六章 豪车如云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作双赢第五百二十一章 客滚船舱室内装配套第一百四十章 女强人本色第三百六十七章 替罪羊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南新厂花第四百三十八章 赵立的桃花运来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专还是高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诗《大国之巨匠》第二百二十五章 五十万美元成交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ERP管理系统第四百七十三章 基地建设指挥部领导要来视察第二百八十八章 庆祝一下第七十三章 金融风暴第五十八章 莫欺少年穷第六百零三章 专家意见不同了第八十二章 数字化造船第四十七章 说服明月第一百六十章 未来岳母的担忧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船工程学会专委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鱼第三百五十七章 令人羡慕的一对新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频繁跳槽的原因第十四章 熟悉的味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专家云集第四百八十五章 质量问题零容忍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壮丁第二百七十四章 应聘者众第五百九十一章 招聘人才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届江南常兴造船创新论坛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船工业集团征文大赛第五百六十七章 买个造船厂玩玩?第六百一十八章 同在一个屋檐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把人肚子搞大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十里长龙吐黄沙第三十六章 培训结束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第六百二十四章 永远不会累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态链商业模式第二百一十章 舰载机的那些事儿第六百零三章 专家意见不同了第十七章 造船事业部第二百五十一章 对外合作还是自主研制第四百七十七章 技术的至诚之道第六百五十章 新型导弹驱逐舰下饺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国产装备的“心脏病”第三百四十三章 QQ来了,都申请一个号第十二章 当了回逃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坞登研制工作动员大会第四百零六章 十万吨级修船坞工程第一百七十九章 ERP管理系统第五百七十二章 仙侠小说新元素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们的船舶工业配套产业集群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员工入职大会第二百七十章 离别的车站第三百一十三章 伊万也要买房第六十章 一家人没有隔夜仇第四百六十章 超长大直径PHC管桩试桩成功第六百二十六章 万三蹄的吃法第六百零四章 直接上电磁弹射,这可能吗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型常规潜艇下水第四百三十八章 赵立的桃花运来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奔赴诚业机械公司第四百四十一章 十里长龙吐黄沙第九十二章 被主任抓了壮丁第二十一章 护花使者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潜力股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诗《大国之巨匠》第四百零八章 修船坞基坑发生管涌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桩出质量问题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江南常兴的重任第六百二十七章 原来劫难就是这个第一百五十五章 争取首艇建造权第二百零九章 尘封的苏三三舰载机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学女青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战斗轰炸机的发展第三百四十章 都林印象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锤定音第一百三十章 脉动式生产线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约千年灯会第六十一章 亿万富豪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飞鲨第四百七十章 配合比自动计算第八十二章 数字化造船第三百三十八章 亿大力面和双庆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