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跨系统合作

黄莉嘻嘻笑道:“当然是真的了!我什么时候跟主任你开过玩笑?”

沈欢连忙道:“好,那你抓紧时间,跟华建民教授那边约一下,咱们找个地方见个面,探讨一下合作的事情!”

黄莉点了点头道:“好的,主任,我这就打电话约!”

当着沈欢的面,黄莉就拿出手机,给华建民教授的助理打了电话过去。

说起来华建民教授和黄莉的导师李明华教授,还曾经是同学呢,两人关系非常不错,所以才会帮沈欢,帮中船工业集团这个忙。

当然了,黄莉博士和华建民教授的助理,其实也是认识的。

所以当黄莉电话打过去,对方马上就接了。

华建民教授的助理,武彬博士,今年刚好才三十岁,也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厉害人物,并且呢这个武彬对黄莉博士,还有那层意思的。

当武彬在接到黄莉电话的时候,便激动地道:“小莉,你找我有事?”

黄莉道:“当然啦,没事我会给你打电话?是这样的,不知道华教授最近是否有空?我们主任想约华教授出来喝杯茶,谈一下关于合作的事情!”

武彬笑道:“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你找我,是想约我呢!原来是想约华教授!好吧,我给华教授那儿说一下,看看情况!”

黄莉道:“不是说一下,而是一定要约到啊!我相信华教授一定会点头的,我的导师可是给华教授打过电话的!”

武彬笑道:“那好吧,可是你知道,华教授很忙的,咱们这个团队都忙得不行,但是呢,我尽力,你等我消息!”

沈欢很快就等来了好消息,华建民教授答应了第二天,在北航附近的天天茶楼见面。

北航是国内知名的大学,虽然比不得清华北大,但在航空航天专业领域,却是非常牛的。

也许就仅次于西工大了,当然也有人说北航比西工大牛的。

毕竟北航是在祖国的心脏,各种优势非常的实在。

所以在北航校园附近,那些茶楼啊饭店也是多如牛毛,并且生意都非常好。

这一次可以说是跨系统的合作,当然更多的是沈欢他们中船这个团队,要借助于北航增材制造中心的力量,来发展他们的船舶工业增材制造技术。

所以沈欢和黄莉早早的就到了约好的地点,等着华建民教授的到来。

下午两点钟,华建民教授和武彬博士,终于出现在了天天茶楼。

沈欢和黄莉连忙迎了上去。

双方见面一番介绍和寒暄之后,就找了一个包间坐下来。

华建民教授正值壮年,看起来也是非常的具有知识分子气质,这让沈欢不禁心生敬意。

当然,华建民教授,更是惊讶的发现,这个沈欢太年轻了,三十岁就能坐到这个级别的人,绝对是非常少见的。

更重要的是,沈欢在船舶工业系统的名气也确实不小,以至于华建民教授虽然不在那个系统,不在那个圈子,也知道沈欢的名字。

所以坐下来之后,华建民教授就笑吟吟地对沈欢道:“沈主任,早就久仰你的大名了,今天一见,才发现你竟然如此的年轻!恕我直言,你将来是前途无量啊!”

沈欢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道:“华教授,您真是过奖了!跟您比起来,我是不值一提啊!您二十年前就已经获得西鞍交大硕士学位了,而我现在还在攻读呢!当然了,更不用说您十年前就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了!至于在学术领域的成就,您就是一座大山啊,让我只能仰望!”

沈欢也不怕这话有拍马屁的嫌疑,他是真的很敬服这位华建民教授。因为华教授主持的增材制造技术,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太大了!

网络上,军迷们不是有一句话形容,空有华建民,海有马伟民,说的就是这两位专家教授,那真是航空口和船舶口,或者说是空军与海军,最重要的专家!并且,他们都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都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大奖,他们的贡献,都可以载入中国科技史册。

华建民教授就不用说了,为中国第四代战斗机,增材制造出了很多机身承力构件,甚至后来的远轰,也会用到他的技术。

另一位马伟民教授,是海军工程大学的,他主持研发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使得中国海军迈入了世界一流水平。当然这个系统还是一举两得的,采用电力推进之后,舰艇的噪音就小了很多,特别是潜艇。

当然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基于这个综合电力系统,解决了高能武器上舰的问题。

以此为基础开发出来的国产电磁炮,比米国还要先进,并且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装备的电磁炮。

不仅仅如此,还有电磁弹射系统,也是马伟民教授团队开发成功的。中国的电磁弹射系统,将帮助中国航母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比米国更先进。

马伟民教授曾在新闻采访中谈到,这是他们这个团队,在世界上第一个领先项目,并且领先就领先于米国。

甚至后面,还可以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发射卫星!

马伟民教授,沈欢曾在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上见过一次,但没有面对面的交流过,不过现在,就在眼前的华建民教授,沈欢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听了沈欢的这一番赞美的话语,华建民教授连忙道:“沈主任,你就别再这样说了,再说下去,我只有找个缝钻下去了。”

沈欢不禁笑道:“华教授,您太谦虚了!好吧,您叫我小沈就好了,在您面前,您就把我当成学生好了!”

武彬也借着这个机会,和黄莉聊了起来。

华建民笑道:“好吧,我痴长几岁,就叫你小沈好了,你也别老华教授的叫我,就叫华老师吧!”

沈欢道:“行,那我就叫您华老师。是这样的,华老师,你看咱们船舶工业这块儿,增材制造技术应该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但是呢我们的技术力量还有经验,确实不太好,所以我就是想到您那儿取经,我听说你们的团队,在航空工业领域,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做得非常成功,很快就要应用到实机上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跨系统合作第五百三十八章 LNG进口大国需要自主LNG船的支撑第二百九十八章 睡一个屋好吗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精度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国产装备的“心脏病”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万字建议书第二百九十五章 未来的常兴岛超级工程第四百零八章 修船坞基坑发生管涌第六百二十五章 姑娘你有难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LNG进口大国需要自主LNG船的支撑第四百一十九章 搞半天是桩锤选择有问题第十七章 造船事业部第六百二十一章 情敌出现第五百七十四章 两人都醉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六十七章 学术研讨会第四十八章 两个美女的梦境第五百八十七章 捡了个便宜第三百八十六章 网友惊呼中国科幻战舰亮相第四百三十八章 赵立的桃花运来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总师天团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型常规潜艇迎来海试第五章 不在一个层次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月造船的首次聚餐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万吨自卸式散货船的教训第一百零七章 加班加点第三百二十八章 双体导弹艇的损管设计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四百七十二章 又一位女总师第五百九十九章 闪亮登场第一百零五章 又是有限元第二十八章 敢为天下先第三百零五章 引来艳羡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第四百七十六章 技术的三重境界第四百一十章 技术交底会第五百四十章 船舶配套公司也要技术研发中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晋升专业带头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这就是大国工匠精神第一百二十六章 隐形穿浪双体导弹艇第六百零一章 时评瓦良格最新动向第一百七十一章 泰坦尼克号第九十三章 少年老成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是普通朋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这是一个灰色的春节第二百二十一章 各怀心思第八十章 大国巨匠第三百零三章 开着奥迪回中海第五百六十二章 无名山谷第四百三十七章 瓦良各回来了第二十章 砰然心动第四百三十六章 在你身上留下我的印记第四百三十三章 相约千年灯会第四百三十七章 瓦良各回来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抢滩登陆战游戏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潜力股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头呆脑第四百章 李浮生的愿望第六十七章 学术研讨会第九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三十章 脉动式生产线第三百一十章 六十万搞定第四百四十三章 恋情危机出现第二百零七章 海上巨兽第二百二十六章 签字仪式第四十一章 我们服了第四百一十章 技术交底会第二百七十二章 安顿下来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甸甸的荣誉,再造几个江南常兴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语心愿第八十章 大国巨匠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船工业集团征文大赛第二百三十二章 怎么庆祝呢?第五十一章 乌鸦嘴第三百一十三章 伊万也要买房第二百章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桩出质量问题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底下最伟大的是母爱第二百五十四章 抢在波音前面搞脉动式生产线第二百三十七章 AIP动力的发展方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飞豹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六十一章 亿万富豪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作双赢第一百四十九章 年味儿浓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两座730就足够第二十八章 敢为天下先第一百零四章 焊接工艺的头脑风暴第五百九十七章 把工匠精神推向整个造船业第三百四十章 都林印象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九十一章 有限元分析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型常规潜艇迎来海试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精度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碧海飞鲨第二百五十六章 飞机制造和船舶建造的共通之处第一百八十五章 贵宾的待遇第三百五十一章 农家子弟的命运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