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爪哇(七)

东南亚的天气当真变化无常,张伟傍晚时分甫从总督府中出来时,外面还是老大的太阳斜挂在半空。待骑马行至半路,天空中接连飘来几朵黑云,那雷声轰隆隆响过几声,街面上的行人再也不顾着看他们的热闹,乱纷纷四散而逃。各人正没理会处,那瓢泼般大雨却漫天价洒将下来。

躲在路边鸡毛小店的檐下,张伟看着路边土路被黄豆大的雨点砸出一个个小水坑来,那泥浆四处溅起,那路面上不及躲雨的行人皆是浑身的雨水泥汤,当真是狼狈之极。

王柱子因在张伟身后喃喃自语道:“还是咱们台北好,一水的青石地面,就是下雨天也不教人觉得气闷肮脏。我就想不通,大人不在台北好好呆着,东奔西走的辛苦是为啥。”

王煊的人生信条便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每日最是沉默寡言的人,便是张伟同他说话,也是有问方答,从不多言半句。此时听王柱子说的有趣,噗嗤一笑,向他答道:“梁园虽好,不是故乡。柱子你是想家啦。”

王柱子刚嘟囔着要答话,却见一股电流直奔而下,在那晦暗的天空直冲下来,将

分散在大街各处躲雨的汉军将士映射出来。有那胆子稍小的,脸色立时吓的惨白。

“敬天法祖,畏威怀德……嘿,天地之威当真这么可怕么?”

张伟尽管也被那道闪电吓了一跳,身为现代人的他却很快将心情平复回来。因见

身边的众将士都双眼紧闭,口中念念有辞,甚至有那信奉佛道的,双手合什喃喃

祈祷。心中觉得好笑,忍不住嘀咕两句,却亦知此乃是人之常情,短期内无法改

变。

王煊却听到张伟的小声嘀咕,他忍不住答道:“当年王安石相公说什么:天命不

足畏,祖宗不足法。结果弄的天下大乱,人君对天命祖宗有些敬畏,总是好的。若是君主们权威大到无人制约,连天命也扔到一边,那可怎么得了。”

“不然,太畏惧祖宗成法和天命,人君不敢做任何革新。这天下大势已是一日数变,君主仍然是抱残守缺,只怕没有了鼎革之变,却会招致外辱。你看这西洋诸国,哪一个不是磨刀霍霍!崇岳,你不会想咱们中华上国,有一日沦为猪羊吧?”

因见王煊虽是一笑不语,却显是大不服气。他不知道清朝之事,又见多了明朝皇帝胡闹,是以对张伟的话绝难赞同。此时西方殖民者力量不强,明朝又素来重视火器发展,当时的汉人到也并没有觉得西人有多么强大可怕。

一群人被这大雨阻在半路,眼见这天色越发晦暗,各人心中着急,却只是无法。张伟因见随行汉军皆是满脸疲惫之色,知道是乏了。因大声道:“各人都随我来,这雨能浇死人么?”

说罢不顾身边亲兵的劝阻,挥鞭打马前行,虽只是一晃眼的功夫,他全身已然湿透。王柱子笑道:“既然大人都成落汤鸡了,咱们也跟着就是。”

一行人在雨地里艰难前行,待行至半路,却遇着吴府派来送雨具的家仆,张伟将

那身渔翁装束穿上,虽然里面衣衫仍是湿透,却好过仍在雨水里苦挨。待到了吴

府正门,却见那吴府一家老少正立于府门之前,静候张伟前来。

“吴老先生,张伟又来叨扰了!”

爽郎一笑,张伟纵身下马,一纵间身上水珠四溅,这身装束虽是防水,亦是因雨大而落了满满的雨水于上,此时一纵一抖,乍然间蓬松起来,张伟便如同那大只的鹌鹑一般。

只听到仿佛有女孩子“噗嗤”一笑,张伟看看自家模样,也是忍不住一笑,因将身上蓑衣脱下,笑道:“没提防这雨下成这样,教各位久等了吧?”

他信步上了石阶,各人各道一声罪过,又谢道:“吴老先生,张伟腆颜又来打扰。总归是不想受荷兰人的招待,老先生家宅宽大,又是仁德之人,千万不要怪罪张伟才是。”

“哪里!将军是难得的贵客,老朽请都请不来呢!”

说罢两手一让,向张伟道:“张将军,请。”

张伟亦是一笑,顺着吴青源的招呼向内而行,刚行到那正门内檐,却突地一呆,

整个人立住不动。

他瞠目结舌,向着那吴芩问道:“你怎地会在此处?”

吴芩微微一笑,向他福了一福,方答道:“张将军光临寒舍,吴府上下幸何如之

?”

因见张伟仍呆着脸看她,俏脸微微一红,又道:“请将军速速入内更衣,仔细着凉冒风。”

张伟这才醒悟过来,他此时什么场面没有见过,虽见吴府上下笑咪咪瞧他,却只做没见,又向吴芩道:“自台湾一别,已是数年恍然而过,想不到艾丽丝却是南洋望族之后,又无巧不巧的在此地与吴小姐重逢,这当真是缘分。”

说罢不顾吴芩脸红,又将当年寻劳伦斯打听她下落一事说了,方才洒然入内。待他更衣出来,却已是不见吴芩踪影。女儿家脸薄,张伟那般模样,又是什么缘分云云,她怎地再好意思出来做陪。张伟却是不在意,酒席中自管向吴青源问及当年吴芩随同英国人自处奔波一事,这才知道事情原由经过。

他早年惊奇于吴芩的美貌,又甫从现代回来,满眼见到的皆是那些三从四德,唯唯诺诺无主见主思想的古代女人,乍见吴芩时,因其美丽及身上若隐若现的现代气息而心慕不已。只是吴芩对他却甚是冷淡,不满他行事霸道专断,是以两人并无虽是郎有情,却只是妾无意。张伟又不擅泡妞之术,且是每日琐事繁忙,这女人若是不泡不缠,哪有自动送上门来的道理?至于什么王八之气一散,则美女自动伏于跨下的事,张伟却是想也不敢去想。待吴芩加了南洋,张伟虽是托人四处打听,却是不得要领,几年时间下来,心也早就淡了。年前早与何斌商定,只待他从吕宋回去,便与柳如是完婚。柳如是虽是年纪尚小,美貌聪慧绝然不在吴芩之下。因感激张伟赎身一事,服待张伟很是经心,张伟闲时与她下棋闲谈,说些时务之类的闲话,她亦是能从旁分析解惑,不比寻常女人一心只放在男人身上,绝然不问外事。张伟对她很是满意,心中除了稍觉她年纪偏小,到也没有别的遗憾了。至于他有些部下对柳如是出身的质疑非议,张伟自是绝然不会放在心上。

此时乍见吴芩,见她美丽更甚当初,眉宇间那股子聪慧英气未消,行事举止比之当初却又成熟许多。一时心喜,却是有些失态。待他换衣出来,心中已是平复如常。知道此时断没有娶吴芩的可能,且不说地隔几千里远,她家人父母未必舍得。再者张伟顾忌世家大族的势力,将来正欲打击消弥,哪能再给吴家绵上添花的道理。

待他泛泛问了当年之事后,便向吴府上下道了乏,管自下堂回房休息去了。虽话语中听得吴青源话头中有问及他对吴芩观感之意,却只是推做听不懂。虽然心头一阵阵叹息泛酸,却只是想:“我对她了解不多,只是迷于美貌罢了。大丈夫何患无妻,这可得把持住了才好。”

虽是如此想法,毕竟是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待那三更鼓声响起,他才斜躺在床上昏沉沉睡去。

第二日天明,因还有些细节要与荷兰商讨,张伟却懒怠去,只派了王煊代表前往。自已偷得浮生半日闲,只管在床上高卧不起。一直到日上三竿,方懒洋洋起身洗漱了。前去拜会了吴青源,清谈片刻,又再三多谢他款待的盛情。因再无他事,只等着王煊谈妥回来,便可开船回台。便应了吴青源之邀,往吴府后园摆上棋局,杀上两把。

待吴青源面带微笑,携同张伟同至后园,在园中小亭中摆下棋局,张伟刚刚动子

,正待吴青源应手,却听他咳了一声,向身边小厮吩咐道:“不要你们待候,一

个个粗手笨脚的。让大小姐过来,那丫头心灵手巧的,让她来侍候茶水。”

张伟心中一动,知道是吴青源有意安排他与吴芩会面,心中暗暗骂道:“老狐狸

,知道我将来甚有可能坐大,为了家族利益,要来和亲这一手了。”

虽知他别有目地,心中到也并不如何抗拒。却见那吴芩捧着手持一角玉帛绢巾,袅袅婷婷而来。与昨日不同,因只是在后园应承,便只是穿了一件家常衣衫,头上也无有什么金银珠玉的饰物。

张伟正是暗中赞叹,这女孩子不是俗物,却见吴青源皱眉道:“女孩子家,穿的不要太素,到底还是要有些富贵气象才好。”

说罢一笑,因向撅着小嘴的吴芩吩咐道:“我同张将军厮杀几盘,你在一般侍候茶水,不准顶嘴。”

又向张伟道:“咱们南方人最爱喝功夫茶,我府里有不少人,真正泡的好的,还

属我这孙女。”

张伟不免敷衍道:“这可当真是了不起。又是天生丽质,又是心灵手巧的。”

此时他口鼻眼耳心都被这吴苓占据,哪里还管吴青源说些什么,因口中嚅嚅,那

吴氏祖孙俩不免看他两眼。见他一副耳观鼻,鼻观心模样,吴青源到也罢了。那吴芩却是噗嗤一笑,向张伟娇笑道:“张将军,当年在台湾您可不是这副模样。小女子当时年少,可让您的煞气吓坏了呢。”

说完用绢巾掩脸,止不住笑将起来。她自然是知道张伟被自已迷住,早几年她年纪尚小,虽知张伟对她甚有好感,却只没有放在心上。此时见这位纵横南洋,手下才杰之士无数,拥有雄兵十万,治下百姓数百万的一方雄主在她面前手足无措的模样,又怎能忍住心中得意?

张伟听她娇笑,心中反道警醒过来,心中暗骂一句:“妈的,怪道说男人征服世

界,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老子什么场面没有见过,怎么跟个刚恋爱的小男生一般!”

想到此处,便将心神一收,抬起头来正视吴芩,微笑道:“吴小姐快别如此说,张伟那时候年少气盛,有些暴躁,不恤人心,这原都是有的。”

他又傲然道:“说我有煞气,那也是有的。我白手兴家,统兵掠地。没有些煞气,要怎么御下呢!为上位者,不可太傲,但也不能太过谦抑。太傲则部下离心,过抑则部下不敬,失之狎昵。这些事,想来你是不会懂的。”

他说“想来你是不会懂的”云云,自是让一直自诩甚高的吴芩不悦,只是他身份

地位,乃至那种为上位甚久而产生的自信气质,均让吴芩无话可答。因只得勉强

道:“我听说人主抚慰万民,推衣衣之,推食食之。将军治台均以法治之,不以

教化使民众自然心悦臣服,将军以为得计。小女子却以为有暴秦前鉴,台湾和吕宋将来未必就能是升平治世呢。”

“你这番议论甚是平常,台北官学的那些老夫子得空就在我耳边呱躁。什么法家

过暴易折,儒家以仁义为本,法理为辅,以儒治国,方能致升平。笑话!我赏罚分明,以信义法理约束万民,不比那些老生常谈的什么仁义强过百倍?”

他此时如同与人辩论,浑然忘了眼前是自已心仪甚久的美女,呷一口茶,虽觉其

香,只是有些涩嘴,因顺口将茶吐了,又道:“自然,治国并不是那么简单。法理之外尚有人情,若是只有法而无情,只怕人心浇漓,民风大坏。是以要以法为主,凡事尊法而行,德行为辅,用政府褒扬、私人富户捐助等法,褒奖那些德行出众的人,那么以次施行,方能法理皆德,诸事和谐。”

第54章 反间(一)第48章 灭郑(三)第60章 鼎革三第55章 偷袭(十二)第73章 南洋(五)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60章 鼎革七第54章 反间(二)第33章 利炮(上)第28章 保甲(中)第22章 新竹(下)第63章 倭乱(十二)第63章 倭乱(四)第61章 伐明(六)第66章 北伐(七)第72章 法度(三)第49章 镇倭(七)第42章 围城(上)第65章 治平(十一)第44章 定台(下)第49章 镇倭(二)第12章 安身(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60章 鼎革(十一)第47章 辽东(五)第18章 平乱(上)第11章 北港(上)第35章 兵制(中)第33章 利炮(上)第62章 江南(四)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44章 定台(上)第61章 伐明(五)第60章 鼎革二第60章 鼎革六第47章 辽东(一)第57章 试探(三)第19章 甘蔗(上)第70章 决战(八)第73章 南洋(八)第7章 机遇(上)第69章 相峙(五)第22章 新竹(上)第47章 辽东(三)第65章 治平(四)第64章 关宁(八)第59章 爪哇(二)第73章 南洋(一)第27章 协议(下)第66章 北伐(七)第61章 伐明(十六)第60章 鼎革三第60章 鼎革八第68章 灭明(二)第61章 伐明(八)第64章 关宁(五)第57章 试探(四)第58章 吕宋(一)第69章 相峙(一)第63章 倭乱(一)第1章 回到明末第73章 南洋(九)第49章 镇倭(二)第67章 激战(七)第66章 北伐(七)第57章 试探(一)第69章 相峙(七)第67章 激战(一)第55章 偷袭(十二)第47章 灭郑(一)第29章 官学(上)第47章 辽东(十)第29章 官学(中)第60章 鼎革(二十)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45章 设县(中)第61章 伐明(七)第12章 安身(下)第31章 立威(上)第71章 定鼎(七)第42章 围城(下)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5章 治平(五)第55章 偷袭(六)第73章 南洋(九)第54章 反间(一)第49章 镇倭(六)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56章 返台(五)第64章 关宁(三)第47章 辽东(四)第36章 崇祯(上)第65章 治平(一)第68章 灭明(四)第62章 江南(三)第47章 辽东(十一)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55章 偷袭(八)第43章 攻城(下)第1章 回到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