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辩白

殿中一片哗然!有曾经识得赤老温的,便眯着眼仔细辨认着那略微腐烂的人头模样,与心中记忆一一印证,有的不认识的,便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询问着。雍正毕竟也是一代雄主。转瞬间便自激动中醒觉转来,第一件事便是特旨将京师中分属五个不同部门的十名忤作传来,当场检验这个人头上有无改动,易容的痕迹。

其实对于这些至少都在公门中吃上了三十年饭的积年老吏来说,打过交道的各形各色的死人少说也有几千名。对于辨认一个被保存得大至完好的头颅是否被易容,改头换面,那几乎是一目了然,手到擒来的小事。

——可是他们还是谨慎非常,查验人头的动作轻柔仔细得仿佛在抚摩情人的**一样。

——他们的心中也深深知道,在此时此地这种局面下,他们的判断是不容有失,也不能有失的!

终于,在经过了十人的共同窃声商议后。一名皱纹堆积得似年轮,干瘪枯萎得似一枚放了十年的黑枣的矮小老者被推举出来,他自摆放着赤老温头颅旁的桌子旁缓缓退开,跪拜在地。

“这人头没有被动过手脚。”

这人以沙哑浓浊的口音,说得很慢,像锈蚀,沉重的镣铐在沙石地上拖拽着。

“微臣以四十年的刑狱生涯担保,这人头在被割下来之前,就一直就是这副模样。”

雍正看着这老者的眼里露出欣赏之色,当然还有信任与赞许——这名为魏能的老者便是他还在做皇子时候收服的一名江洋大盗,数度为他出生入死,雍正登基以后便让他做了刑部的总捕头。此人说的话,自然能够一锤定音!

雍正静静望着赤老温那呲牙咧嘴,面目歪斜的首级,眼神如火炬一般渐渐洪炽,然而他却以一种平淡无奇的口吻淡淡宣告道:

“今日午后,开启太庙,朕要去地坛以这颗首级,告祭先皇及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载淳与代群等曾经携手共同打压过宝玉的官员对望一眼,分别从各自的眼中看到了惧意!

——贾宝玉此子的心智城府,未免也太过可怕,身为待决的死囚,竟然还可以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遥控局面,搞出了这么一场绝地大反击!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他手中翻开的第一张底牌便如此强劲,谁还能预料到会不会有第二张,第三张甚至是更多!

他们瞬间达成了一个共识:

绝对,不能,给他,翻身!

户部尚书刘仰林咳嗽一声,行了出来——在这个紧要的关头,无论是从他两朝元老的身份,还是个人的威望来说,他都是提出异议的最佳人选。再加上不用直接面对那个词锋锐利的贾宝玉,因此这老头子对自己接下来的说辞是极有信心的:

“皇上,请恕老臣直言,这颗名为元酋赤老温的首级里,实在包含了颇多疑点,老臣以为,告祭太庙之事宜缓行。”

听了他的话,拜伏在地的贾诩的唇边,忽然露出了一抹招牌式的阴损笑意,而六皇子一党的官员纷纷出来附和,雍正闻言,神情也略有震动,眼神渐渐由洪炽到冷凝,默然了片刻道:

“刘卿之言。甚是中肯,然而此人头经魏能查验,确未受过改易,而眉眼与朕昔年记忆中的赤老温颇为神似…”

雍正的这番话,说得颇为迟疑。最后已是意犹未尽的沉吟。显然一面说在一面思索刘仰林的话,后者显然也感受到了雍正心中已有所动,顿时大声道:

“皇上昔年御驾亲征与赤老温相见之时,只怕已相隔了几十年之久,何况匆匆一面,又能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人头未改动过是真,不过要寻一个天生面貌与赤老温有几分神似的人却绝非难事!此乃臣胸中的疑点之一!”

雍正闻言沉默了半晌,最后却还是沉重的点了点头,示意刘仰林继续说下去。

“其二,贾宝玉现在派人搞这个人头噱头出来,无非是想以此而乞命,如果他真有斩杀赤老温的大功,为何不当时便报备军部,一直等到现在才拿出?这只有一个可能,那个时候他手上很可能根本就没有这颗“赤老温”首级的存在!”

刘仰林越说越觉得胜券在握,大声奋悦道:

“其三,赤老温乃是元人四杰之首,铁木真的心腹,征战天下几十年,他若丧命,势必元人举国震动!既然如此,为何我们派在元人中的细作没有传回半点信息?”

殿上群臣开始窃窃私语起来,雍正闻言也微微颔首,看往索伦与贾诩的目光已转成透心彻骨的森寒!殿前卫士也是磨刀霍霍,只待皇帝一声令下,便出手拿人

然而贾诩却没有说话。他只是阴冷的无惧回望着雍正咄咄逼人的目光。

——同时做了一件事。

——他自怀中摸出一个严密封存的锦缎口袋,递给旁边的小黄门呈了上去!

那小黄门有了前车之鉴,小心翼翼的探察了一下口袋中的事物,将之取出恭敬的呈到了御前。

——无数道目光,在那小黄门将袋中之物倾出的那一刹那,一齐集中了上去!

——顿时有惊呼声响起!

袋子里面其实并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只有一面颇为陈旧,自中而折的牌子,一枚哪怕在这青天白日之下,也深邃黑暗得似乎淬取了黑夜精华的珍珠而已!

但是已经有数十识得的人已异口同声的惊呼了出来:

“沉魄珠,统兵符!”

这两件均是赤老温片刻不离身之物,名闻天下。统兵符乃是其号令麾下几十万大兵的印绶没,虽然貌不出众,质地却是非金非玉非石非木,其实乃赤老温大破俄国时,斩杀沙皇,取其头顶颅骨,交由巧手工匠雕琢成的,以此号令麾下雄兵。

而沉魄珠说起来还与清廷大有干系,此本是皇太极从高丽得到,在世时候珍爱无比,死了也将之入墓殉葬。赤老温昔年乃是初生之犊,却一战成名,攻入盛京,掘墓所得!

这两件东西分别得自一南一北,代表了赤老温征战一生中的两大得意之作。所以天下人皆知道,他身上无时不刻都将这两件能证明战功的宝物随身携带。贾诩将这两样东西拿了出来,虽未说话,却已作出了最强烈的反击!

——刘仰林口中所说的,这首级乃是贾宝玉寻来的与之面目相似之人的推论自然不攻自破。

雍正怔怔的望着龙案上的这两样也不知浸透了多少人鲜血的珍贵物事。心中百感交集。他本身也是学识渊博,更何况身为九五至尊,越发能接触到一些旁人所不知的秘辛。贾诩呈上来的这两件东西,雍正略一过目,便已知道是真非假。

此时索伦经过这短短片刻的大起大伏后,心中已对贾宝玉充满信心。他反而主动对贾诩道:

“那么为何贾世侄取得如此大胜后,却迟迟隐瞒不报呢?文和若是知道,不妨在此坦言出来,以释诸位同僚心中之疑。”

他这一奇兵突出的主动一问,实在是反客为主的妙着!正好借此来将话题发挥开来,贾诩顺势闻言悲伤道:

“其实,微臣今日前来,乃是瞒着公子所为。关于赤老温被杀一事,公子曾经严令我等不得将之外泄。”

此话一出,整殿哗然,连雍正也闻言忍不住大奇询道:

“这是为何?这等利国利民的大好之事,为何贾宝玉要封锁消息?”

贾诩面露为难之色,颞颥了半晌,直到以雍正的城府也等得有些不耐,出语催促,这方才为难道:

“皇上有所不知,公子他表面上虽然平淡谦和,骨子里却甚是骄傲…”

贾诩说到这里,众人均不约而同的回想起前日里那个白衣如雪的少年在这大殿上锋芒毕露的一举一动,笑谈中表现出来的锐利词锋——贾诩口中那平淡谦和四个字便越发刺耳起来。

雍正自鼻孔里轻哼了一声,淡淡截口道:

“贾宝玉这等胆大妄为之徒,也能称得上平淡谦和?”

话中的讥讽之意,呼之欲出!旋即又觉得这样说未免有些突兀,失了一国之君的威仪,又对贾诩温声道:

“朕只是随口说说,你继续讲。”

贾诩接着便将如何歪打正着遇到了运送赤老温的车队,以及赤老温当时那奄奄一息的状况一五一十的娓娓道来。他的语声虽不甚大,其中故事却甚是惊险曲折,尤其与护送赤老温那群金帐精骑一战的过程,更是描述得活灵活现,令人深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雍正也不多言,只是仔细的听着,直到贾诩将那一战的详细经过讲完,这才眯缝起眼睛,提出了一个与当前论题完全无关的疑问:

“这样说来,难道至今仍在静养的老十三也是于那一仗中,被你们救出的?”

雍正在谈到这个关于怡亲王允祥的话题的时候,表面上虽然是对贾诩而言的,其实双目却是紧紧盯住吏部侍郎何之谦。

——那是一种足可灼痛人的眼神!

——何之谦,便是大罗教驻派在朝廷内的特使!

垂手恭立在何之谦旁边的三五名官员,在雍正抬眼望向这边的一刹那。均不约而同的深切觉得,自丹阶上射下的两道锐刺的目光,仿佛入心入肺的直逼入了自己灵魂深处!

——余波所及便是这等体会,那么首当其冲的何之谦所领略承受的压力

可想而知!

这便是君威!

手操天下人生杀大权的君主的无上威严!

何之谦面色陡然变得煞白,低低的咳嗽了一声,那咳嗽声轻微颤抖得仿佛直接自肺底的空洞里传将出来。终于还是禁受不住,后退了一步,方欲说话,却还觉得有些心力交瘁,又踉跄着再退了一大步。这才能拜伏在地惶恐道:

“微…微臣罪该万死,当日只是听手下人回报,于混乱中的山海关将十三爷救将出来,其中的前因后过实在不甚明了,只因为当时十三爷伤势极其严重,微臣急于保住他老人家的性命…因此未能将此事来龙去脉一一详察。”

雍正冷冷哼了一声,淡淡道:

“你既未详察,怎么又在奏折上写些什么拼死奋进,激烈血战,终将老十三救出的虚妄之词?”

何之谦顿时一窒,竟无言以对,他深知雍正话中的那句“虚妄之词”乃是一个阴且险的语言陷阱!若他一旦踩落下去——对皇帝的奏折上写有虚妄之词,那便是欺君的死罪——正好给了时时都在苦心积虑思谋削弱大罗教的雍正以良好的借口!片刻间,他的脑海里千回百折过了无数念头,涌到嘴旁就成了难以启齿的缄默。

一时间,殿中每个人浓重的呼吸清晰可闻,大罗教虽然在朝中也颇有势力,眼下却无一人敢站出来承受雍正的怒气——毕竟,能够在这金脔大殿上毫无畏惧,直面雍正的,数十年以来还是只得那贾宝玉一人而已!

然而此时忽有一个声音响起!

“皇上请暂且息怒,在臣以为,这位何侍郎奏折中的拼死奋进,激烈血战八个字,并无夸大谎报之嫌疑。”

说这话的人语声颇为阴冷,却一字一句道来,说得从容而清晰。显然绝非一时冲动所至,殿中群臣一齐将目光投向说话那人身上。想看看在这个紧要时候,竟然还敢于挺身而出为大罗教说话的人是谁?

——那人竟赫然是贾宝玉手下第一谋士!

——导致大罗教陷入眼下尴尬局面的罪魁祸首!

——贾诩,贾文和。

饶是雍正,也闻言错愕了一下,旋即将目光移到殿下拜伏的贾诩的脸上。冷冷的道:

“你若说不出令人信服的道理,便将你连同何之谦一齐治罪!”

贾诩微微停了一停,似乎在整理脑海中的千头万絮,接着才谨慎的道:

“皇上可留意到我之前所说,公子当日伏击赤老温返回斡难河的车队之时,赤老温已然奄奄一息,只剩下半口气,而十三爷也被关押在他的车中这件蹊跷之事?”

“一个人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的突然剩下半口气的——尤其是对赤老温这等征战多年。体魄强横的宿将来说——经过我的一位同僚对赤老温身受重伤的仔细分析,检查后得出的结论:他应该是在背心处中了寒魄神掌!”

雍正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已经大致明白了贾诩要说什么——寒魄掌乃是大罗教教主的绝学,天下独步!

“你的意思是说?”

“据我们后来攻陷山海关后得到情报显示,在得知十三爷被俘之后,大罗教上下,曾经倾教中高手全力出动,兵分两路,一路由罗教主统领,效搏浪一击,径直前去刺杀元人西路总帅赤老温,一路前去往救十三爷!”

“结果罗远天只打中了赤老温一掌,并且连他自己也不敢肯定是否打中的就是赤老温,而前去援救老十三的那路人马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雍正乃是何等雄才大略之人,已经这些互为因果的线索里,推算出了事情的后续,以一种轻蔑的口气淡淡截口补充道。

“罗远天实在也太过鼠目寸光,这计划本来是极好的,败就败在这兵分两路上,若先集中全力将赤老温击杀当场,城中势必大乱,此时再去营救,当有事半功倍之效。”

雍正这般轻描淡写的说来,群臣面面相觑——天下间敢将鼠目寸光四字评语加诸在凶名昭彰的大罗教教主罗远天身上的,只怕也只有雍正了。只有贾诩微笑接口道:

“皇上圣明,臣深以为然。”

——听了贾诩出言的这一瞬间,殿中群臣心中不约而同的涌出这样一个念头。

“当真是有其主便有其属,贾宝玉这小子肆意妄为,连他手下也是这么率意而为!”

雍正却为贾诩这顶难以觉察的高帽捧得有些欣悦,眼神也柔和下来。复又颇为不甘,惋惜的看了满面都是劫后余生惊喜表情的何之谦一眼——淡淡道:

“既然如此,十三弟之事便暂且揭过——贾诩你继续说,贾宝玉为何要隐瞒赤老温被杀的消息?”

贾诩目光转暗,叹了口气忧伤道:

“其实我方才差不多已经将原委说了出来。公子的骨子里实在心高气傲得紧,杀掉赤老温以后,反而常常闷闷不乐,便常常对手下几名知心兄弟说,这事只是拣了大罗教的便宜罢了,我们不过是在一个垂死的家伙胸口上补了一刀,实在算不得自己的本事。而在金陵时,大罗教又与我等多有过节摩擦。也不愿将这大功劳白白便宜他们,于是此事就这么被耽搁了下来。”

贾诩这番解释若是放到旁人身上为其开脱,只怕绝大多数人都未必相信世间会有这等傻子会平白放弃这等大功。但是殿中群臣连同雍正一回想起日前贾宝玉在殿上那锋芒毕露,桀骜不驯,心高气傲的模样。再联系到这桀骜青年行事中的种种荒诞怪异之处,心中立时就多了几分理所当然的感觉,又看看龙案上人骨兵符,沉魄珠赫然在眼前。残留下来的疑窦就算还有,也是所剩无几了。

眼见自己营造出来的大好形势瞬间便如汤沃雪,悄然而迅捷的化去,刘仰林自然不甘且补忿,他仿佛溺水的人竭力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铁青着脸上前一步道:

“那元人为何不为赤老温发丧!这等大事,怎能秘而不宣?”

他说话时,求助的望着四周,以求声援,但附和他的声音竟比之前陡然少了大半!这年老成精的老狐狸旋即悟到,贾诩方才的那些言语,已经将贾宝玉在北疆的战绩与大罗教中人紧密的绑在了一起!

——可以说在这件事上,两者是一荣俱荣,一损皆损!那些不肯再站出来附和自己的,除掉几名见风使舵的小人以外,余下的只怕泰半都是与大罗教关系密切之人!

——贾诩这一招连消带打,竟似比宝玉亲自还要做得完美!

而面对刘仰林咄咄逼人的质问,贾诩淡淡的只说了五个字。

“我不是铁木真。”

这句话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却是言简意赅的五个字,以至于连雍正,也要细细咀嚼其中那蕴涵的多层意思!

“我不是铁木真!”

在刘仰林的心中,这句话实在是极尽尖刻讥讽之能事!贾诩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也不过:你是什么东西,居然自以是的臆想一代天骄铁木真的谋算!

在雍正的心中,这句话却给他响起了一记警钟:赤老温乃是铁木真的爱将,与之情同手足,得知此噩耗的铁木真,是否已经调动兵马,倾举国之力前来复仇?

于是,下午祭告太庙一事便被制订了下来。还有短短的两个时辰不到的时候,工部,礼部一干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便忙着筹备大典所需的各种繁琐杂务,有的还要在朝廷中商议协调各种物质,人员调度事宜。

——然而却没有人再提起促成这件庆典的最大功臣贾宝玉。

——就连贾诩与索伦都奇特的保持着缄默!

人人仿佛都保持有一种古怪的默契,可是人人的心里都在盘旋萦绕着一个念头:

常言道:君无戏言,雍正若是下旨放人,那么开此满清立国数百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先例,君权与威信势必大受损伤!若是依前议杀掉宝玉,在此外有强敌,内有四藩林立的局面下,此事一旦流传出去,对军心士气的影响更是巨大!

雍正究竟能怎样做?他又究竟会怎样做?

第138章 治病第69章 伏着第88章 三者第85章 内幕第127章 非礼第92章 援救第142章 离间第65章 翻云第171章 机变第151章 会晤第26章 事发(上)第44章 表态第41章 缘由第12章 整军第34章 胶着(上)第28章 扇子(上)第21章 反扑(上)第3章 车中第15章 复返第130章 变数第131章 合分第71章 考较第54章 逛街第134章 悬念第28章 扇子(上)第29章 交易第24章 舌战第18章 葬花第44章 紧逼第76章 迫袭第111章 立储第113章 决裂第63章 回文第60章 惊变第32章 游兴(下)第十六章第177章 隐伪第187章 揭晓第18章 葬花第129章 暗战第151章 会晤第46章 重逢第80章 敌意第197章 合力第4章 相见第四十一章第64章 报复第131章 合分第126章 机心第25章 难题第170章 进宫第88章 三者第173章 心药第9章 募才第193章 调离第26章 事发(上)第5章 宝钗第23章 陛见第72章 密会第192章 相对第157章 相聚第5章 宝钗第88章 三者第175章 整合第94章 合壁第42章 拖延第4章 奇人第104章 密辛第113章 决裂第138章 治病第89章 探访第161章 惨胜第143章 危机第165章 威胁第72章 密会第54章 逛街第7章 告急第19章 惊变(下)第96章 逸去第25章 生辰(下)第157章 相聚第92章 援救第59章 强援第112章 幽会第173章 心药第96章 逸去第11章 夺权第140章 痊愈第9章 颓势第3章 车中第142章 离间第26章 事发(下)第80章 敌意第四十三章第187章 揭晓第十四章第23章 陛见第100章 撞围第191章 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