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悬念

因为方才两人各自都将对方的痛脚吼出,情知自己有极大的致命弱点被握在对方手上,一旦将脸撕破就是两败俱伤之举,反到便宜了其余的皇子,此时本来意见相左的两人反而均不约而同的一致起来,先是弘兴服软道:

“回皇上,方才那些不过是儿臣口不择言的胡话,当不得真的。”

弘栎见这个六哥服软,他此时对于这场比赛也有必胜的把握,心中也不愿在这些闲事上旁生枝节,也不为己甚地道:

“儿臣之前也只是长途跋涉昏了头,随口说说罢了,六哥不要往心里去。”

雍正所喜的便是他们兄弟友爱,此时也在大臣面前无暇顾及其话语中有多少真心实意。惟恐闹些丑闻出来——事实上,他也是自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当然明白为了皇位尔虞我诈的种种勾心斗角,微微颔首道: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希望你们两人能明白这个道理最好。”说着雍正为了缓和一下当前的紧张气氛,看着十四子弘栎携回的猎物笑道:

“老十四,你不是经常在朕面前夸耀知兵事,明韬略,怎的这次携回的猎物最少?”

弘栎等的就是这句话,踏前一步恭身道:

“回父皇的话,敢问此次的这些猎物可是用来祭祀祖先的?”

雍正向天拱一拱手道:

“正是。”

“既然如此,儿臣心中以为,用以享祭先人的供品,自要能体现出我爱星觉罗地本色,似六哥他们这种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一网打尽的做法,儿臣是不能芶同地。”

他一面说。一面冷笑着行到弘兴堆积的猎物旁,拿脚踢点着:

“这是只狸猫倒还罢了,这是只野鸡!这里还有一只狐狸!父皇。难道我堂堂大清。竟然要拿这些微末秽物来祭祀先人?那简直是亵渎!当年太祖入关,几十万腐朽透顶的明军挡不住我十万八旗子弟,此乃质素优先的前车之鉴!我等做事。当以此为范例,望父皇明查。”

弘栎此话说得义正词严,连弘兴一时间也只能是面色铁青。无法反驳,宝玉也看了出来,弘栎的做法分明便是挑明要以质量来决胜败,看他携回的猎物中,有鹿,有熊,有猪,均是体积较大的动物,甚至还有一只吊睛白额地猛虎,此物用以祭祀当真再好不过。若是按照数量来说,他是最少的,但依照质量而言,这位高瞻远瞩的皇子反而当真是青出于蓝。

面对这个英气勃勃的儿子的话,雍正不禁也陷入了沉思。弘兴心中大叫不妙。但是实在也无法对这个弟弟冠冕堂皇的话理由作出什么反驳——他也暗自查看自己携回的猎物,不禁是质量上逊色,而且大部分都是血迹斑斑,污秽不堪,连卖相上也没有老十四的洗刷得干干净净的光鲜。可是若是要他就这样服软。将大好形式付诸东流水,他又怎肯甘心?

场面上地气氛随着接下来的几名皇子的回归达到了最高点,可是看看天色,太阳又慢慢开始发挥出它地威力,整个行营也即将被繁忙煮得***,连年纪最幼小的十七皇子也率着所部归来了,但是二皇子弘毅却迟迟未归,这给这场即将开始的大典平添上一抹浓重的阴影。

人人心中均转了一个念头:

“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雍正的脸色随着皇后若有若无的啜泣而越发阴沉,这种不寻常地事情的发生再联系到方才六皇子弘兴的言语:“你派来行刺我的刺客首级我还留着的。”这句残酷的话语,加倍的使人感受到一种**裸的阴谋意味。

宝玉却在此时忽然想到一句话:

“迟到一分钟是个错误,可是若你干脆迟到一整日,那么这个错误便成了个意外。”

他轻轻在背后搓着手,在心中判断着弘毅这种行为的目的。相信不只是他,连诸位皇子心中也都是同样的想法,弘毅迟迟不归,此时看来最大的赢家便成了弘兴——被弘栎的奇兵突出弄得措手不及的他,正好借此获得一个喘息,谋划的机会。说不定给他突出奇谋,扳回局面也未可知。

所以,很自然的,当心急如焚的弘栎见时间流逝得飞快,终于忍耐不住提出要求召开祭典之时,弘兴便顺理成章地出来反对了:

“…既然是祭祖,那么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自然想看到他的后世子孙一个不落,十四弟如此不顾手足情谊,别光忙着比试,也得先摸摸自己的良心问问是否问心无愧?”

弘栎一时心切,有些过分急噪,结果被这六哥抓住弱点一阵猛攻,气得脸色铁青,大踏步愤然上前道:

“我只是忧心过了祭祀先人的吉时!倘若用你的死狐狸死野鸡来做祭品,那也是可以的,你当我就不焦心?倘若二哥有什么三长两短,我的心中难道就好受了?”

他一时激愤,却将“三长两短”这等大不吉利的言语说将出来,皇后听了顿时放声大哭,雍正面肌也是一搐…一人生在世的三大惨事之一便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雍正虽贵为帝王,但是他毕竟也是个人,也身为人父!

弘兴嘿然出声道:

“十四弟,早就听说你在军中训练了一批死士,我倒想问问,这会儿大伙儿都不知二哥情形如何,为何你就一下子想到了三长两短上,莫非?…””

他虽未将后话放出,但是言外之意分外明显,人人心中都知道这暗指的寓意。连雍正也有些疑心起来,厉声道:

“老十四,你给我实话实说,你是否知道弘毅出了什么事?要是你此时不说,被朕问出来,就…就…”

雍正终究还是没有将“就”字后面的内容说出,因为君无戏言,不到万不得已,不管选不选他来承袭这帝位,他也实在不甘将这能征善战的儿子埋没一生,只是弘兴见了雍正的态度,心中更是嫉妒,抓住这机会紧逼不放,加上皇后更是将这场面闹得群情激愤,难以收场。

此时宝玉却站了出来,

——在这个连雍正都感受到了头疼的时候。

他朗声道:

“各位,听我一言,此时距离皇上规定回来的时限午时三刻还有近半个时辰,我等应该对二殿下有一点信心嘛。届时若是他还未回来,我请皇上恩准小将率部前去寻找。倘若真有什么意外,哪怕是元人的金帐精骑亲至,我也有将二殿下安然迎回的决心!”

他这番话说得端的是凛凛生威,掷地有声,事实上,遍数当朝武将,还就只有他于面对元人的精锐骑兵时能够获胜,其余人或是败,或是根本就没有机会迎战。因此连安胖子,海易这等心高气傲的人听了宝玉这颇为自负的话,也只能背地里嫉妒的哼上一声罢了。

顾意也踏前一步奏道:

“贾二公子说得不错,我对二殿下有信心,他之所以迟迟不归,想来是发生了一些变故,但就仅由此推断出三长两短,堂堂一国的贝勒说出事就出事?此处毕竟是承德而非边塞,这未免也有些杞人忧天了。

人人都知道这两人一文一武,乃是二皇子手下的干将,他们既然都这样说,皇后心下略宽,旁人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弘栎得此机会有人为其缓颊,也顾不得“杞人忧天”这四个字乃是贬义,忙接口道:

“两位说得一点都不错,若二哥过了时辰还不回来,我也请旨亲率所部寻他去。”

雍正看了宝玉与顾意一眼,眼神中颇有赞许之意。其实方才的局面,朝中的那些大臣也不是看不到,解不开,只是碍于身份,不便说或者是不敢说,宝玉两人能出面打这圆场,也算当得起勇于任事这四字了。

但是宝玉与顾意的信誓旦旦仿佛也成了泡影,午时三刻看看即到,可是弘毅依然杳无音讯。派出去探察的人手出发了一批又一批,可带回的全是令人失望的消息。连雍正手上的血滴子这等消息灵通的组织,都只联系上了弘毅安置在营地里的二十余名伤员,其余人的去向竟从前日起便杳无音信!只是临行前弘毅亲口对他们说,要去为祭祀先人捕一件最好的祭品!”

听到这最新的回报,雍正的表情反而不那么凝重起来,既然这弘毅的失踪非是突然,显然是他预谋已久,那么便能排除掉敌人突袭的可能,若说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做的,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手笔和胆子。但是他脑海里旋即为另外一个疑问所替代:

“自己这个儿子,究竟打算要做些什么?”

第71章 转折第61章 小灶第29章 交易第3章 车中第189章 定音第100章 撞围第52章 迷局第71章 考较第26章 事发(上)第71章 考较第192章 相对第136章 初现第71章 转折第4章 相见第89章 探访第130章 变数第167章 转折第149章 身亡第17章 深谈第28章 扇子(下)第1章 醒来第24章 归宅第18章 入京第100章 撞围第157章 相聚第151章 会晤第93章 出手第23章 陛见第37章 辩白第26章 事发(下)第177章 隐伪第86章 承德第71章 考较第127章 非礼第五十八章第92章 援救第4章 相见第118章 噩耗第136章 初现第141章 揭秘第45章 图穷第113章 决裂第6章 斡旋第44章 表态第136章 初现第二十一章第145章 包围第150章 密信第114章 纷争第34章 胶着(上)第177章 隐伪第69章 伏着第41章 缘由第177章 隐伪第11章 立业第64章 情缘第四十章第71章 考较第91章 拯救第16章 初识第194章 身份第49章 反击第62章 前因第2章 叛逆第138章 治病第38章 缘由第18章 葬花第76章 迫袭第18章 情缘(上)第137章 妥协第145章 包围第81章 鼎立第162章 受创第131章 合分第11章 夺权第96章 逸去第173章 心药第164章 同食第17章 深谈第105章 诱惑第五十四章第50章 报复第140章 痊愈第188章 大局第18章 情缘(下)第99章 暗算第33章 事败第20章 赛竞第68章 相会第85章 内幕第111章 立储第61章 覆巢第93章 出手第32章 游兴(上)第5章 宝钗第63章 回文第105章 诱惑第14章 赏雪第115章 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