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对弈

又四下闲逛了一番,采买了好多蜀山之中没有的东西,眼下就体现出了乾坤袋的好处。

萧若怜跟宁凌旭各自都有属于自己的乾坤袋,只不过空间不是很大,但是放置一些杂物是绰绰有余了。

京都府之大远超他们的想象,逛了许久才逛完朱雀街。本想继续去其他街上游玩一番,只是舟车劳顿,他们无力继续走下去了。

正打算回嘉庆客栈之时,前方传来喧闹之声。好奇之下,他们也向喧闹之处走去。

“你说这回是仁德书社一雪前耻,还是红枫书社再创辉煌?”一赶路的路人开口询问身旁的同伴。

同伴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觉得仁德书社应该会挽回一局,听说仁德书社的社长李沐已经回来了。”

“不可能,红枫书社这次是铁了心了要把京都第一书社的名头定下来。所以,李沐一回来他们立马就下战书,势头正猛着呢!”看得出来他比较支持红枫书社。

同伴轻蔑的笑道:“上次要不是李社长不在京都府,就红枫书社那群人能赢的那么轻松?京都府第一书社?只要李沐不出京都,谁人敢在他面前提第一二字?”

听到这二人的这一番争论,亦青梅突然觉得李沐这个名字十分耳熟。仔细想想,确定就是上次那个被偷了玉佩的书生李沐,上次道别之际,好像李沐还说过,去了京都一定要去仁德书社找他来着。

“哎,我们快点跟着这两人。”亦青梅催促着萧若怜和宁凌旭。

宁凌旭瞥了亦青梅一眼,说道:“你知道前面发生什么事?”一旁的萧若怜也侧过小脑袋不解的看着亦青梅。

亦青梅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含糊的说道:“我有个朋友就在前面,好像是要跟什么人比试来着。”

宁凌旭狐疑的看着亦青梅,心中暗想:就你这土老包,京都府才第一次来,怎么会有朋友在京都。

虽然心底是这么想,可腿上却不知不觉的加了把劲,随着人流向前走去。很快人群就在一所别致的酒坊面前停下,抬头望去,匾额上写着“聚缘坊”三个大字。

此时门外已经是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看这阵势,还颇有一番派头。

亦青梅正在寻找该从何处进去,宁凌旭拉了拉他的衣服。亦青梅顺着他的眼神望去,只见酒坊偏门方向人数不多。

目光微转,三个人就鬼鬼祟祟的来到了围墙处。

只见宁凌旭三两下的功夫就翻进了院子,很快后面门就被打了开来。

三个人偷偷摸摸的在院子里寻找着大厅的方向,不一会儿就看到一处灯光璀璨,人声鼎沸的大院。

“云里雾,雾里云,云似雾来雾似云,雾里看花不知所云。”只见屋中有一白衣书生,渡步间,就道出一句十分难对的对子。

他所在的方位顿时欢声喝彩,叫好之声连绵不绝。

“水中冰,冰中水,水做冰来冰做水,冰封万里行云流水。”另一书生闻言,皱眉思索半天,才对出一句比较工整的对子。

听到这句对子,还是有些人拍手叫好的,只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冷眼旁观。

虽然对的还是比较的工整,只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胜负已分。

白衣书生所做的不仅仅是平仄合律,声调和谐。更是以成语开头成语结尾,云里雾,雾里云,对应的正是云里雾里。

那书生虽说对出了对子,却也自知不敌,羞愧的退了下去。

回到坐席之后,他懊恼的拍了拍头。一旁站起一个人,来到他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像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只见书生面带感激的看着他。

亦青梅一眼就认出起身之人正是书生李沐,只是人满为患,声音嘈杂,一时之间倒也无法打招呼问好。

看目前的阵势,仁德书社暂时是落下风。只是看李沐的神色倒也不是多么的着急,应该还是有取胜的把握。

李沐挥手示意一个人上场,那人身着一袭青衫,眉清目秀一上场就引的在场的官宦人家小姐阵阵惊呼。

张莫丰随手拿起坐上的一个木牌,只见上面写着“雨”,这一句双方便是要赋诗一首与“雨”相关。

而红枫书社则是翻到一个“战”字,也就是说二人赋诗要围绕着“战”和“雨”。

二人眼见对方翻出的木牌都是紧皱双眉,单是自己手中的牌子倒也不算难,只是这“战”“雨”结合倒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二人在原地来回的渡步着,一下整个场面都肃静下来,静的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注目。只不过二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边的改变一无所知。

手中折扇轻轻拍打着手心,思绪却已经蔓延在无边的战场之上,心中慢慢的构建出自己心中的热血场景。

折扇轻轻一顿,嘴角微微翘起,流露出一抹欣喜的微笑。

“烽火三月赴戎机,夜不卸甲手握戟。男儿百战阵前亡,血染沙场雨淋漓。”这首诗一出口就赢得满堂彩,甚至连仁德书社的学子也不禁拍手叫好。

诗的第一句勾绘出了,边关告急,初春三月军中儿郎就怀着满腔热血赶赴边疆战场。第二句则描写的是即使到了深夜,军中将士也不卸甲,手上依然紧握着兵器,随时准备应对敌人的突袭。

第三句则是悲壮的写道,好男儿即使是身经百战也终有一天会战死在边疆战场上,为了心中的宏愿,为了国家的安定,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永远都留在战场上,英魂永卫心中那一片净土。

最后一句描写的是,边关将士慷慨激昂的面对着连绵不绝的敌人,终于精疲力竭的战死在边关,血染黄沙。一场大雨悄然而至,冲散了过去留下的痕迹,慢慢的一切又归于平静,彷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这句写出了大部分军人心中的不甘之情,没有人会永远的把他们都记得,一切都会随时间风干散尽。

这首诗的确的体现出了国家重文轻武的弊端,多少好儿郎保卫国家战死沙场,却连姓名都留不下,这是军人心中永远的痛。

虽说红枫书社已经赢得了满堂彩,不过德仁书社却没有显现出过度的紧张。

张莫丰微微顿足,缓缓开口道:“风起北疆黄沙扬,雨落江南游人避。一朝战鼓朝天起,和风细雨怎是急?”

这首诗略微显得有些平静,完全没有第一首诗那么壮烈的场面描写,众人听完这首诗的第一感觉是平庸,只是细细回味之下又觉得诗中暗藏着深意。

第一句诗描绘的是,北疆战场之上大风初起黄沙弥漫。第二句,描绘的是烟雨江南在梅雨季节雨水刚至,游人们纷纷找寻躲避之处。

第三句描绘的则是,边疆之上战鼓号角响破天际,战争一触即发。第四句反问的是,面对着黄沙漫天飘扬,边关好男儿慷慨赴死,江南的这点蒙蒙细雨又怎么算的上是急?

整首诗的意思是繁华之地烟雨江南的平凡百姓,不明白北疆之上的恶劣环境,整日生活在富庶之地,贪图享乐,一点点的风雨就犹如刀光剑影一般,四处躲避。

也是讽刺当下不重视军中儿郎的景象,也暗讽天下人只知道贪图享乐,不感激镇守边疆的战士。

两首诗都是非常的完美,只不过一个是讽刺天下百姓不知道感恩将士的付出。一个是讽刺天下的富庶之人只知道玩乐,却不知将士在边关的苦难之情。

就在场的人而言,还是比较喜欢张莫丰的诗,不管是从诗词的押韵还是语句的运用都较高一筹,用比较平庸的表现手法却能够凸显出另一种激昂的韵味。

这一局当是仁德书社更甚一筹。

而红枫书社的人也是对着张莫丰微微一鞠,也是承认稍逊一筹。

这种大度的表现,也是让众人对红枫书社又有了另一番的认识。

第81章 养虎为患第26 出发第49章 天正剑庄第111章 仙门现第6章 西方佛第29章 干尸第58章 石珠第15章 对弈第91章 三界秘闻第74章 朝会第88章 何有仙第45章 影魔第69章 大乱第93章 遭遇守卫第24章 结伴第85章 英雄志第91章 三界秘闻第87章 风起云涌第20章 线索第73章 跟随第11章 村庄惨案第71章 南宫正回京第40章 九天玄火莲第98章 续命金丹第87章 风起云涌第60章 无字碑第73章 跟随第91章 三界秘闻第46章 棺中魅影第46章 棺中魅影第111章 仙门现第24章 结伴第82章 乱世枭雄第46章 棺中魅影第88章 何有仙第8章 下山第48章 魃第18章 顾信义第88章 何有仙第52章 柳然第67章 斩杀第101章 止战之殇第102章 土鸡瓦狗第52章 柳然第24章 结伴第38章 嗜血巨刃第46章 棺中魅影第44章 隐墓第111章 仙门现第60章 无字碑第73章 跟随第65章 唐国隐秘第80章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第11章 村庄惨案第5章 道玄第33章 吕仲达第53章 杂役第15章 对弈第10章 把酒言欢第45章 影魔第102章 土鸡瓦狗第8章 下山第96章 真假魔门第62章 教诲第18章 顾信义第1章 凌云门第107章 大比开始第80章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第57章 行踪暴露第82章 乱世枭雄第80章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第109章 众生为棋第103章 此幡葬仙第55章 入仙门第86章 野心第105章 相互试探第100章 旗幡第52章 柳然第21章 梁国特使第10章 把酒言欢第77章 天人九转第21章 梁国特使第51章 七层浮屠第18章 顾信义第54章 应征第21章 梁国特使第79章 唐国往事第96章 真假魔门第91章 三界秘闻第7章 垂钓第112章 十万凶蛮齐出荒第98章 续命金丹第73章 跟随第79章 唐国往事第86章 野心第58章 石珠第64章 风起云涌第18章 顾信义第37章 七煞第57章 行踪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