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终卷 第九章 感激上苍 (大结局)

“你做的事情,朕都是要加官晋爵的,怎么就谈到了怪罪?”皇帝亲自从宝座上下来,扶起跪在当下的管晋捷:“起来说话,这儿没那么多礼数。”

管晋捷颇有点受宠若惊地样子,不敢挡在皇帝面前,毕竟那边站着的是皇帝目前为止唯一成人的两个皇子,其中一个还是皇太子。名为废黜,可是他依旧是排行最靠前的幌子,难保皇帝不会顾念骨肉血脉亲情,复立为太子。若是不知道怎么避祸,岂不是要拿一家人的性命开玩笑?

皇帝抬起眼帘打量着紧随其后的两个儿子,为首的长子有些不知所措。难道是因为父子间的隔阂还是因为无所不在,至高无上的皇权让原本最亲近的父子都要形同陌路?不自觉地,皇帝颇有些羡慕诸葛宸起来。不过是自己不自觉,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冷清不是在这深宫或是那金銮殿上轻易能用什么来补偿的。

“回来就好。”这话是对后面两个儿子说的,平淡到根本不像是亲父子。说不担忧是假的,但是一旦面对面的时候,父子亲情很快就被君臣之礼多替代。难怪有人说帝王家是没有骨肉亲情的。

有时候皇帝也会从心底怀念当日在先帝身边时候的情景,不止是有自己这个唯一的皇子,还有管昕昀管隽筠兄妹相陪,要是没有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这个皇帝能够怀念的东西就显得越发乏善可陈了。

“先下去吧,朕跟管将军还有诸位大臣要谈论正事,等到朕有空的时候再去看你们。”皇帝摆摆手,有时候跟自己的儿女还没有跟臣子之间来的轻松。皇帝也不习惯在再次立储之前,让皇子们参与到政事中来。

两个皇子也没有从身份骤变中缓过心神,这一句话如蒙大赦。兄弟俩赶紧给皇帝行礼后,退出了御书房。

管晋捷只是听二叔管昕昀提起过,皇家规矩大得很。可是真正见识到也还是第一次,不说旁的。只是平日自己回家去,父亲见了自己总是难以掩饰的关心,凡是非要等到自己到了家,吃上母亲或是凤姐亲手做的饭。才能安心。上次二叔就说,这是父亲跟他们从小都没有得到过的父爱,但是自己真的从父亲那里得到了。

不过皇帝看来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诸葛宸留在紫檀木匣包袱里的信笺,皇帝始终都在思索上面的词句,诸葛宸最后一次竭力陈词是为了让帝国不再有隐患。

不论多么不情愿看到他们逍遥自在越走越远,真的做到白首不相离的恩爱夫妻。只是诸葛宸对于江山社稷的一份赤子之情还是不能质疑。皇帝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在心里认同了他们夫妻就这么潇洒的离去,看看管晋捷,或者这就是那个女人没有多留给自己一句话的唯一牵挂。

“上次你说要请辞骠骑大将军?”皇帝翻看着管晋捷呈递上来的奏本,看了看信手搁在一侧:“你们管氏一族,从你曾祖到你叔父父亲,都是股肱之臣。还有你姑丈,更是朕最信赖的臣子。如今看到你年纪轻轻,就替朕分忧解难。实在是江山之幸。”

“微臣不敢。”管晋捷心底还是咯噔一下,皇帝这样的考语可真是寻常人没有的。迟疑了一下:“皇上谬赞了。”

“这场战役打得很漂亮,又能够在朕最需要你的时候带兵进京勤王护驾。朕要好好封赏你。”皇帝衣袖一拂,亲自研磨朱砂迅速写就上谕:“如今的宰相姜辉,跟你们管家也是世代姻亲,至于荣立更是你姑丈一手提拔的亲信。这两个人在朝中,朕放心得很。你的官职自然也要往上擢升,朕相信你会做得很好。日后朕的太子还要你尽心辅弼,不要叫朕失望。”

“是,臣领旨。”管晋捷本来还想推辞,忽然想起昨晚姑丈在相府见到自己时说的那番话:不论皇上给你什么样的恩典,坦然而受就是。日后的一切只要自己小心谨慎。自然是不会有闪失。

皇帝扭头看向窗外,他的帝国又回来了。只是那个在梦里才能见到的女人,却再也不会回来了。

如诗如画的江南烟雨中,管隽筠坐在悠然垂钓的诸葛宸身边,两人看着不住下沉的鱼线,忍不住伸手去提钓竿。诸葛宸来不及拦住她的手,又担心她提不起钓竿,只好跟着她一起拽起了鱼竿。一尾活蹦乱跳的鲜红鲤鱼被鱼钩挂住,在那里不甘心地摇动着尾巴。

“要不是我,恐怕又跑了。”管隽筠笑起来:“幸好不指望你钓来的鱼,要不拿什么给你下酒?”

“没把你饿坏,总说这种没出息的话。”诸葛宸环住她的腰,两口子相视而笑。稚儿和晖儿兄弟两个实在是受不了父母两人这种旁若无人的样子,两人提起鱼篓和鱼竿,相对着摇摇头,不动声色离开的湖边。

诸葛霏穿了件鹅蛋青的长裙从家中出来,看到两个哥哥从远处回来:“哥,哥。”摇动着手里的帕子:“爹娘呢,家中来客人了。”

“不到日落西山是不会回来的。”兄弟俩异口同声:“谁来了?你就敢把人家扔在家里,自己跑出来?”

“你们来看看嘛,我也认不真。”诸葛霏摇头:“他们都还知道你们的乳名呢,我可没说我是谁,所以帮我当做了使唤丫头。”一面说一面笑起来:“跟我说,要我去请你们两位公子。我有那么像小丫头啊!”

“谁让你总是这个打扮。”晖儿就不明白了,明明诸葛霏生得那么好看,非要往自己脸上用一支笔画了个大大的红痕在脸颊上。爹娘不仅不以为杵,还准许她画得更浓艳些,说是日后要是有人不以貌取人,才算是有大出息。

“这打扮有什么不好?”诸葛霏拽住稚儿的手:“哥哥,等会进去就说我是小丫头好不好?”

“看看再说。”稚儿大了几岁,知道这里面还有绝大的妨碍。到江南之时,爹就说过,日后就是要出人头地也不能靠着曾经的风光,必须要自己全凭着真本事才行。算了。本来也没打算父亲肯动用他那些门生去做什么,看看爹娘如今那种逍遥自在的样子,真的只有做了大官才是最有意思的?

可见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要不爹放着天底下最大的官儿不去做。就只要如今的竹篱草舍就行了?

一面胡思乱想,一面带着弟妹回了家。用金银花和蔷薇做成的花墙竹篱,环绕着院门外。里面是一色最优雅的荼蘼和沁人心脾的茉莉花,初夏的时候整个院子里全是不绝的香气。

兄妹三个隔着竹篱看着在院中来回踱步的人,诸葛霏压低了声音:“哥哥,就是那个人。来的时候好没礼数,直愣愣问我你们家主人到哪儿去了?”

“嗯。后来呢?”稚儿从后面看不清那人是谁,不过这种装束以前在京城的时候见过。爹娘都在江南隐居这么久,每年舅舅和姑姑来的家信都是转了好久才会让专人送来,根本就没人知道爹娘住在这儿。

就是这附近的乡亲们看来,爹不过是个有着高超医术的读书人,给人看病不要诊金。偶尔有人送些自家产的瓜果蔬菜就行,有时候还是会带着娘还有兄妹几个到市集中走走,仅此而已。那这个人是谁?

“你去告诉爹。就说家里有人来了。我们都认不真是谁。”想了想,决定还是让爹回来看看。

爹闲暇的时候会教导兄弟两个念书,小时候总是跟着爹在上书房。好像那时候念书还要替人挨骂,所以很短的功夫就不了了之。爹偶然一次感叹,说是这样耽误了念书的好时候。

“爹?”晖儿还没走多远,熟悉的脚步声就在身后响起,猛然回头父母都在身后。诸葛梓岐指指院子里的人:“您瞧,那人看到依依说要见他家主人呢。”

诸葛宸笑笑,食指摸摸鼻翼看着管隽筠:“走到哪儿都不得清闲,这不是又来了,没得麻烦。”

“谁呀?”管隽筠看着那个身影,不甚熟悉。诸葛宸笑着过去:“我瞧瞧去。要是连我都认不出来,我想大概是拉虎皮做大旗的。咱们不搭理就行,不过看样子倒不是。若是没说错的话,应该是要紧的事情。”

“谁?”大概是听到了脚步声,站在院子里的人转过身看着诸葛宸。打量了好一会儿,认不出这个挽着裤腿背着鱼篓。颀长而清瘦的中年男人。

“你是哪位?”诸葛宸觉得有意思,这人站在自家院子里,问女儿这家主人在哪里。可是见了真人又是一脸不知所谓,说不定就是凑热闹的主儿。

“我听人说这家子主人的医术很是了得,又听说这家人是个读书人。想问问,是不是要请一位教书的西席先生,日后也好教导子孙上进。能够一举成名,金榜题名才是读书人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事情。来了这么久,就没见到当家的主人。倒是看到一个半侧脸上长着红痕的小姑娘在这儿嬉戏玩闹。”说话还算文雅,目光不住打量着诸葛宸的装束:“你是他们家什么人?”

“我是看院子的。”诸葛宸好整以暇地看着来人,想笑还是忍住了:“我家主人带着公子小姐走亲戚去了,恐怕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你留下字帖,日后等主人回来必当上门拜访。”

“这是我的名帖。”听到诸葛宸这么说,来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刷刷刷写下名帖,交给诸葛宸:“给你添麻烦了。”

诸葛宸有意将名帖拿倒了,装模作样看了看:“我不识字,你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写的什么,等主人回来看了再说吧。”

没想到看上去文绉绉的人居然目不识丁,有些失望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是连声道扰之后,失望地离开了诸葛宸的院子。

一直都在蔷薇花掩映的竹篱后等着母子四人先后出来,管隽筠已经笑得忍不住,看着诸葛宸:“这人倒是想要谋个差事,自己能毛遂自荐来做西席,你看如何?”

“瞅这写的字儿,我倒过来看都没认出写的什么。稚儿他们刚学着描红的时候,不知道要好了多少。至于什么金榜题名,算了我不做那个梦。你要是想做什么状元榜眼探花的娘,先跟他们两个说清楚,我是不打算做老太爷的。”诸葛宸把名帖放到一边的桌上:“这个家里天生就不是出读书人的料,认了吧。”

管隽筠扭脸看着两个相互扭头看向外面的儿子:“你们俩听到了,你爹就是这样说话的,是不是让你爹才说嘴就打嘴?做个状元给他瞧瞧?”

“不要。”兄弟俩异口同声,好像是事先就商量好了一样。

“娘,这件事儿你还是跟别人去说好了。我们天生就不是念书的人,只要是不给您和爹惹祸,就是老天开眼了。您要是一心要我们念书,还不如让我们去外头钓两条大鱼回来给您加菜呢。”晖儿挠头,然后看着父亲:“爹,您说呢?”

“她从不跟我说要我考状元。”诸葛宸把手里的鱼竿和背上的鱼篓放到一旁。

诸葛霏跳过来:“娘,要不我将来嫁个状元郎好了,那您和爹就是状元郎的太岳和泰山大人了。也是不错的。”

“你就省省吧,你娘这辈子最担心的就是你走娘的老路,我自己还没看够,偏要等你再来一次?”一面说一面看了眼诸葛宸。诸葛宸意识到马上会有麻烦,朝儿子们招招手:“到后头换衣裳去。”父子三人努力不发出声响,先后进了屋子。

管隽筠看这样子又觉得好笑,看着女儿:“宝贝儿,去把脸上那个红痕抹重些,等到日后有人不以貌取人的时候再说。至于状元不状元,人各有志不用强求。”

一直都在屋门后的男人忍不住笑起来,这辈子遇上这样的女人,还能说什么?只能是感激上苍,让自己在有生之年遇到了她,没有错过就是最大的恩赐。

m 踩 咯!

┏╮/╱ ·ˊ e . a. 来 ·°∴ ☆..·°

╰★╮ 、 11. r. ☆..·°.

゛ ╰┛ d.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三章 事无巨细第八卷 新生活 第五十章 买房第二卷 变故 第二十二章 拦截信笺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四十六章 琐事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四十一章 回朝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三十二章 各抒己见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七章 秀儿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十八章 旧事重提第八卷 新生活 第三十三章 各显神通第二卷 变故 第四章 试探?第二卷 变故 第十八章 劝酒第一卷 成婚 第十七章 别人的名字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二十七章 虚惊一场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四十六章 女儿第二卷 变故 第十六章 稚儿病了第六卷 新生 第二十章 贵妃的提议第二卷 变故 第四十六章 不忿第二卷 变故 第二十二章 拦截信笺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三十九章 兰芝?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十九章 问罪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二十七章 巡城御史第一卷 成婚 第四十章 禁忌第八卷 新生活 第五章 故人第二卷 变故 第四十章 允婚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三章 她要回京?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四十三章 劳心劳力第一卷 成婚 第二十二章 小姑第八卷 新生活 第三十二章 夜谈第八卷 新生活 第一章 竹林人家第一卷 成婚 第二十四章 别样兄妹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二十九章 飞快的流言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三十四章 可怕的英雄花第一卷 成婚 第二十一章 问责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十五章南中来信第六卷 新生 第四十七章 闹犬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三十三章 长信宫第八卷 新生活 第三十章 梦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三十七章 对峙第二卷 变故 第四十六章 不忿第六卷 新生 第二十九章 男人的心思第六卷 新生 第二十一章 挥之不去第六卷 新生 第十章女儿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九章 贵妃有请第二卷 变故 第四十三章 谁护着谁第六卷 新生 第十一章 短见第一卷 成婚 第四章 怪事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十三章 退步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三十九章 兰芝?第二卷 变故 第五十四章 摆明欺负人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三十一章 发物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三十二章 回家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四十四章 回归第六卷 新生 第六十章 新奇的故事第二卷 变故 第十七章 父子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八章 家事第六卷 新生 第十九章 进宫第七卷 宰相夫妻第五十三章 妥协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二十四章 变脸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十三章 退步第九卷 终卷 第八章 托付第一卷 成婚 第十三章 大婚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四十三章 珠归掌上第八卷 新生活 第四十五章 娘没有偏心第八卷 新生活 第十二章 情深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八章 深宫第二卷 变故 第三十八章 真病假病?第八卷 新生活 第四十二章 掰谎记第二卷 变故 第四十九章 原系旧伤第六卷 新生 第四章 一层窗户纸第二卷 变故 第十四章 赏银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十二章 见兄第八卷 新生活 第十九章 在路上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四十三章 劳心劳力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十七章 母子第八卷 新生活 第二十五章 离别第八卷 新生活 第二十五章 离别第六卷 新生 第三十五章 和好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三十四章 可怕的英雄花第二卷 变故 第十三章 归宁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四十六章 诡异的胜利第八卷 新生活 第四十三章 纷至沓来第二卷 变故 第三十四章 哭求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二十八章 儿子的志向第八卷 新生活 第五十二章 父母心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十二章 通天了第八卷 新生活 第四十五章 娘没有偏心第二卷 变故 第十七章 父子第二卷 变故 第二十一章 一家三口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三十章 苏秦张仪?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十章 没讨到好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二十四章 孩子回家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二十六章 梦第四卷 祸起萧墙 第四十四章 冷宫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二十九章 立功第五卷 东突风云 第二十五章 面授机宜第七卷 宰相夫妻 第五章 如夫人?第一卷 成婚 第二十九章 焚信第六卷 新生 第二十五章 回家第二卷 变故 第三十四章 哭求第一卷 成婚 第五章 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