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我辈的好日子来了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陛下,汉王殿下无礼!都督府的人粗鲁!”

吕震没敢添油加醋,零零散散的说了发生的事。

朱高炽的目光转到孟瑛那里,眼神中带着不耐。

孟瑛苦涩的道:“汉王殿下如何臣不知,可礼部的小吏都敢对着都督府的人呼喝,如同召唤家中奴婢,陛下……”

朱高炽捂着额头道:“各自回去!”

这是要和稀泥,吕震不忿,却不敢在朱高炽疲惫时再说,就瞥了孟瑛一眼,然后告退。

两人告退后,朱高炽疲惫的看着外面,说道:“事情如何?”

梁中就细细的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同样没敢增减。

朱高炽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喃喃的道:“文武难权衡啊……”

……

朱高煦打人之事很快就被淹没在都督府和礼部大打出手的消息中。

“此事你别插手,任由他们去闹!”

张辅难得来了方醒家,看着方醒膝上的无忧眼热不已。

方醒低头看到无忧正好奇的看着张辅,就说道:“叫舅舅。”

无忧的眼睛很大,很纯净,她突然歪着脑袋,然后没坐稳,一下就倒在了方醒的怀里。

“呀……”

小丫头惊了一声,然后觉得方醒的怀里很舒坦,就这么靠着。

方醒笑了笑,说道:“此事看似小事,可礼部开了这个先例,陛下若是处置不好,文武就要对立了。”

张辅的眉间多了分冷意,说道:“此事若是偏向礼部,那咱们就罢手,且让文人去领军!”

方醒心中一震,想起了原先历史上明军素质下滑厉害的原因,想起了土木堡之时,大军无人能掌控的事……

“事情才传出来,武勋们都通过气了。”

张辅终于动气了,讥笑道:“都督府的人也是礼部能随意呼喝的吗?陛下若是执意如此,那我会在家中读书,平时上朝当傻子罢了!”

军方震怒了!

可军方在此事上却保持了沉默,怒火在郁积着。

而吕震却像是个怨妇般的开始了到处倾诉,把都督府的人说成了兵痞,于是事情越发的热闹了。

文官们,读书人们自然都站在了礼部这边,强烈谴责都督府打伤礼部多名官吏的行径。甚至连那些悄悄去喝花酒的读书人都作诗提及此事。

一时间武人似乎有些人人喊打的意思,情况好像不大对了。

……

“外间传言至此了吗?”

朱高炽觉得皇帝不是个好职业,可从被立为燕王世子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必须要做什么。

不管是靖难时掌管燕王封地,还是靖难成功后的太子之位,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做什么。

梁中觉得这事儿不大对味,他说道:“陛下,那些读书人议论颇多,官吏们也是义愤填膺,可……”

“可什么?”

朱高炽暂时还没有把东厂和锦衣卫拎出来,所以情报这一块就靠下面互相沟通。

梁中惶恐的道:“陛下,武勋们都没发声。”

朱高炽漫不经心的问道:“他们在干什么?”

他登基之初就拿了李茂芳和徐景昌来开刀,算是成功的震慑住了勋戚,顺便还报了仇。

“英国公在家读书,成国公也在家读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知道了。”

朱高炽对勋戚的感觉很复杂,既有倚重之处,却也有忌惮的地方。

勋戚和文官不同,文官不存在世袭,甚至皇帝看到你不爽,直接就可以赶回家去吃老米饭。

勋戚啊!

与国同休,可却……

朱高炽摇摇头,继续处置政事。

……

“陛下停了宝船谁也没办法,可居然还遣散了那些水手,这是什么意思?户部养不起吗?”

朱高炽的政令一个接着一个,眼瞅着就是全盘否定朱棣的意思,方醒坐不住了,来到了户部。

夏元吉苦笑道:“那点人肯定养得起,可你知道的,此事陛下一力推动,那几个学士大多赞同,我能如何?”

方醒铁青着脸问道:“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吗?”

夏元吉摇头,“最后就一个金忠骂了几句,说船队花费了那么多钱粮,丢在那里才是靡费。可陛下看他是老臣,就当没听见。”

夏元吉看看门外没人,低声道:“有人赞颂陛下,说是苛政一朝去除,百姓欢欣鼓舞,盛世来了。”

“嘭!”

方醒突然大怒,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道:“杨荣、杨士奇,还有那些人,谁不是先帝一手简拔的?先帝在时温顺如狗,等人一走,玛德!马上就变成狼了,不要脸的玩意儿,文人果然没好东西!”

这话把夏元吉都卷了进去,可他没动怒,只是苦笑着:“你别跟本官较劲,先帝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造宝船时反对的也不少,只是被先帝压了下去,如今……”

“新仇旧恨一起清算吗?”

方醒冷笑道。苛政!这个是暗地里那些文人们对朱棣时期的政策的盖棺定论,以后会有不少文人官员们在自己的书里不断加强这个定论,然后……几百年后,自然就成了真理。

夏元吉坦然的道:“你别害我啊!大明以孝治天下,先帝做的自然没错。”

方醒反唇相讥道:“你们这是上了青楼还要立牌坊,想当铮臣,那就在先帝时做魏征,而不是等他老人家进了长陵之后来放马后炮!”

夏元吉也不恼,无奈的道:“你这性子太急,你也不看看,陛下才登基,马上就把黄淮和杨溥给弄出来了,而且还大赦天下,到处减免旧日所欠赋税,当时还有人说应当把京城搬回金陵……”

方醒瞠目结舌的道:“搬迁京城是儿戏吗?那些人是恨先帝恨到骨子里了吗?”

夏元吉幽幽的道:“要翻案,那就要彻底,从哪倒下的,就从哪爬起来。”

方醒不屑的道:“以前说北平做京城多有不便,一是太靠近草原,太危险。二是北方粮食不能自给,从南方调运耗费大。可如今草原敌人荡然无存,北方的土豆栽种如火如荼,他们拿出了什么理由?”

看着方醒起身离去,夏元吉苦笑不已。

当时有人就说了,北方没有天子气,为了大明江山千秋万载,还是搬回金陵的好。

可所有人都知道,所谓的天子气纯属扯淡。

那些人不过是贪图金陵的繁华,不愿意在北平吹冷风而已。

而最重要的就是,北平这个京城是朱棣定下来的……

全盘否定朱棣,这个是‘饱受压迫’的文人文官们的共识。他们仇恨朱棣,当朱棣死在战场上的消息传来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暗自在狂欢,弹冠相庆。

而朱高炽打压勋戚的动作更是在火上添油,一股暗流已经在整个大明涌动着。

第2069章 聪明的人第704章 专断之权第1549章 造一艘‘小船’第1876章 另起炉灶第2496章 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第1886章 老成谋国的褒奖第2562章 你们怕不怕第1985章 他下手太轻了些北行记事:鸡鸣驿第2502章 幸福的烦恼第1341章 敌人的英雄第1223章 夫妻本是同林鸟,方醒硬闯皇宫第2568章 俞佳,王振第1794章 被激怒的老将第2154章 谁能执掌水师?第515章 寻找叛徒第2291章 万事都说不定第2395章 少年心事第2239章 顷刻翻转的人生第2095章 我是奶爸第2600章 拦截偏师第999章 朱棣的处罚第1238章 横穿海峡第1685章 婉婉长大了第481章 你为何不去参加春闱?第127章 大明皇太孙,请阿鲁台阵前会面第1571章 围剿第2453章 怎么教导未来的太子第2527章 那只鸡第340章 名教大敌第2109章 公主安好第753章 孩子没出来就有爵位第2585章 哪个方翰?第402章 我要倭寇闻风丧胆第1064章 中途激变第756章 秋风起第1453章 暮第1305章 呆呆的闪光第2217章 蓬勃发展的工坊第931章 交趾的糖霜,收买人心的土豆第2413章 国与家,公与私第1142章 屈服第2564章 朝天子 感谢书友:“笨叔叔来啦”成为本书新盟主第570章 测试青铜火炮第1004章 为官之道第2528章 未来的驸马第1023章 宝钞改革的序幕第1788章 第一次君臣见面第2110章 郑和,人心第74章 皇帝的夸赞第62章 要去京城了第280章 这个…去开个后门?第2228章 依旧大胆的于谦第1241章 强硬的大明储君第514章 想战死的方醒第864章 所谓的神第2001章 不,是整个大明第1336章 废了我的人,你怎么说第1329章 黑刺,交代第403章 突袭,圈套第97章 陷阱第2198章 礼部的乡下人第537章 你将为大明工作五十年第724章 帝王无情第889章 各地自首第573章 水泥,预谋第1306章 年少的朱高燧第1763章 大胜第136章 归心似箭第183章 丢脸的朱瞻基第1372章 藏匿证据,督查院的马蜂们第851章 翘首以盼第1320章 省亲第1722章 未雨绸缪话机密第369章 明主派头第639章 老朱,哥果然没看错你第1098章 长街,白衣,刺客第2320章 这是谁家天下第242章 被打发和倒霉的监军第2586章 谈妥了的亲事第397章 诱导和罐头第1586章 查民疾苦第2486章 埋人的陷阱第2484章 离去,到来第2369章 所向披靡第2220章 使团口中的大明第2105章 雕虫小技第2359章 肉迷人来了第993章 朱济熿再次中枪第2181章 你就是个渣渣第148章 抢徒弟,调虎离山第2117章 没有朋友,只有利益第968章 胆大的方醒,无耻的勋戚第465章 莽撞的朱瞻基,无畏的方德华第442章 欺骗,威胁,获取第2591章 联军出现第1451章 骄狂的哈烈游骑第1662章 泄愤第901章 大明的安全形势许多事情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