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养猪

议员们一个个满眼红丝,疲惫不堪,他们已经为变革的细节持续争吵了一个月的时间,精疲力尽。

索菲亚女王联合枢密院提出了彻底变革的提案,让认真对待的议员们饱受折磨。

每一条提议都足以让他们连续争吵好几日才能够确定下来!

尤其是索菲亚女王有诸多想法,更是让这次变革显得如此全面而漫长。

比如建立英格兰银行,向民众发放国债来临时为海军筹备军费。对于银行的概念他们并不陌生,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在1609年就成立了,经营的业务有货币兑换、支付和结算,而且有阿姆斯特丹市政的担保,隐约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票据结算中心,尼德兰的利率也比其它欧洲国家都要低得多。该银行不仅支持商品交易,还支持股票交易。

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尼德兰甚至成立了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可以说是走在了金融变革的前面。

不过阿姆斯特丹银行还不是第一家中央银行,它的服务对象是新兴的国际商贸,包括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真正的第一家中央银行原本应该是英格兰银行。

在楚云到来后原本在1694年才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已经不是第一家中央银行了,第一家中央银行是九州银行。

索菲亚女王受到了在东方游历时候的见闻启发,打算提前筹办英格兰银行,来获得对于欧洲大陆王国的金融制度优势。

现在问题是谁来为英格兰银行担保?

本来应该王室担保最为合适,不过查理一世已经透支了王室的信用,拖欠许多商人的债务而且还厚着脸皮赖掉,即使是索菲亚接手了她哥哥的烂摊子,暂时也无法挽回王室失去的信用。

还有由谁来运作这个重要的银行,来保证股东和王国的利益而不会中饱私囊?

这些细节都是需要通过争论而得出令大多数人都能够满意的方案。

类似这样的争论还有很多。

议员们为了王国和自己的利益,只能够日以继夜地进行协商。

这种疲劳战术让议员们饱受折磨,他们以前很希望国王召开议会,现在却为此感到痛苦,以至于从第二个月开始他们甚至已经不在意一些细节了,而是集中精力在主要的事项上,对于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事项,他们就没有进行无谓的争执,比较轻易就通过。

即使如此,漫长的全面变革计划仅仅是讨论就长达三个月的时间,这样的规模和时间跨度史无前例。

几乎所有欧洲王国的大使都在关注着英格兰的变革,他们对于这个海外的邻居感到有些不安,而且英格兰对于他们而言变得陌生。

孙传庭、孙旭还有郑芝豹等军官都聚集在伦敦城,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也在密切关注国王和议会的磋商结果,而黄秀山等人更是直接参与了这次变革的起草。

“女王很明显是想要在保留英格兰传统的前提下模仿我们那边的制度,她也需要尽可能地保留传统来让议会和平民更容易接受变革,这是一次妥协。”黄秀山等几个华夏董事显然知道索菲亚改革的全部内容。

“他们这边的传统确实有些不一样,即使是身为国王也不得不进行妥协。”孙传庭在战争结束后又过上了相对清闲的生活。

在不列颠内战之中,他是国王军的副司令,本来结束战争后国会还打算给予他皇家陆军中将的荣誉头衔,不过孙传庭不但拒绝了中将头衔,而且还辞掉了军事顾问等一系列的身份。

他可是远西派遣军的指挥官,忠于的是东方帝国,只不过实在看不下去国王军的糟糕表现,这才出手相助。

“我看假使这次变革能够成功,英格兰说不定会一跃成为西洋的一流国家,凌驾于尼德兰和西班牙之上,他们这边孤悬海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对于我们而言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黄秀山知道变革内容,他对于这次变革反而还有些期待。

“如果英格兰变强大了,说不定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孙旭说道。

“却也未必。以军主大人和女王的关系,至少几十年内不会有冲突,而王储又是军主大人的儿子……要是这里能够提供更多的煤炭,接纳我们的工业品,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我们选择这里作为桥头堡,正是这里拥有着整个西洋最大的煤炭产量,而我们离不开煤炭。”作为商人的黄秀山和几位董事却与军官们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军官考虑的是军力的对比,而商人们考虑的是原料和市场。

莫卧儿帝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帝国是绝对不能够让他们变强大的,不然人口优势太大,而且压榨一亿农民,地租是大头。

但是莫卧儿农民很难消费的起工业品,就像是没有电的国家就不可能会购买电器产品,要往当地销售电器,首先要给他们修建发电站、铺设电线。

现在华夏还能够通过出口茶叶、香料、瓷器和一些简单的工业品来获利,但是未来呢?以后要出口汽车、电器等更加昂贵的工业品,而海外没有国家能够买得起这些商品,又当如何?

所以黄秀山等商人绝对不是以军官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就是养猪,猪也要养肥再宰。只要保证养的猪不会反客为主就好。

以这边几百万人的规模,黄秀山等人并不会认为在自己上亿人取得了先发优势的前提下英格兰会后来居上。

以后这里还可以承接本土的一些低端产业,为工业提供上下游。

“这是他们自己闹腾,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只管保证我们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就行了。”众人最后大致达成了共识。

如果楚云在场的话一定会跟他们说没有担心的必要,东方那边连四轮汽车和早期的飞机都研究出来了,这边怎么也比不上东方疯狂攀登科技树的速度。

第五十四章 风帆战列舰第一百零八章 明末遣明使第二百四十九章 明军的软弱第九百七十二章 凤冠霞帔第二百九十九章 巫女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使节团遇袭事件五百六十一章 援军还是敌军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李晋德与化学工业第三百一十六章 赐名郑成功第四章 铁与煤炭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南洋中心广州府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棱堡和要塞第一千零一百二十六章 廉价的武士雇佣兵六百一十九章 斥候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南非风暴角的补给站第七十七章 文明点不够了第一千零一百六十三章 土著来袭第四百三十五章 到处都是俘虏第二百五十一章 羊入虎口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天津卫的化工厂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向海盗要保护费(上)第七十九章 铁路建造委员会第一千零一百八十一章 西班牙私掠船(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马耳他骑士团六百三十二章 煎熬的对垒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被土邦大军包围了第九百三十一章 我都听懂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瑞典式骑兵突击第一千零一百零七章 楚云的决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杯水车薪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混乱,风声四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探险队集合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围困德川家光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印度王公联军第三百四十五章 喧宾夺主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使节团遇袭事件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前往北美计划搁置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往琼州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与贵族下飞行棋第五十一章 安抚矿工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铁甲舰下西洋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我们不卖技术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伦敦城市民的立场第九百五十二章 三字经(一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出兵敦煌第一千零九章 来自华夏的大米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女王学院与华夏文化传播六百九十八章 军主驾到第八十二章 犯我大明者第一千零一百三十九章 从尼德兰返回的情敌第九百六十七章 航空发动机是个难题第九百零三章 收购东印度公司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恢复议会的呼声第四百七十四章 支援幕府计划(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欧陆诸国的回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安南国的南北朝第一千零一百六十三章 土著来袭第二百一十八章 琉球卫的建设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法兰西代表团第九百一十三章 想学汉语第二十九章 交涉第三百五十一章 引诱毛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抵达日丽海口战场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波斯皇帝亲临七百三十章 想要去科学院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新的卫生条例六百六十二章 国强则底气足第三十六章 户籍制度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大学堂第八十章 皇太极与铁轨六百二十五章 安抚土民第二百二十四章 楚云的怒火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瘟疫区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登陆埃及六百一十三章 进攻高平第四百零六章 献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岛津光久的邀请六百八十八章 假情报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威胁尼德兰人七百二十六章 大洋洲第一个据点(第二更)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奥斯曼帝国军队投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称臣纳贡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应战七百六十章 建一座不夜城第一千零一百五十三章 官道优化第二百四十四章 火器VS骑兵第九百五十四章 造币机,龙币(三更)六百二十八章 临时出使第三百九十章 漠北草原会议(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藏书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胆怯的大名们第一千零一百一十六章 北美的殖民据点建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环球船队到伦敦六百二十九章 诈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舰队的损失第五百零二章 安排的不要不要七百一十六章 处置俘虏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远征丛林第三百零七章 铁骨铮铮郑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