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九代三藏法

自佛子西来,牺牲自己,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事后的第十年。

一个无父无母的婴儿降临南瞻部洲,被一座荒山佛寺的主持带回,收入佛门,传授佛门经卷,悉心教导。

十年后,一个法名三藏的白面小和尚,穿着一身破旧的僧袍,离开古刹,走出大山。

足踏山河,行走南瞻大地,向世人传授佛法,身体力行,导人向善。

教诲众生要敬老爱幼,修来世福报。

劝导生灵要慈悲为怀,走行善之道。

更深入山林,多次以身饲野兽妖魔,以大慈悲、大无畏之心,度化其恶念,解一方百姓苦厄。

更于各地宣讲佛门精义,风餐露宿,笑对世人。

歹徒架刀于脖颈而不惧,富贵于眼前而淡然。

行走各地,塑立大德。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世间辗转百年,最后,在他年纪老迈之时,行至一处蛟龙肆虐的江边,站在当初人族为第一代佛子三藏建立的庙前,指着泥塑佛像,大喊一声“天下僧人皆三藏,甘入地狱度众生”,无惧无畏,悲天悯人,含笑跳入江中。

以身镇压作恶蛟龙。

自此蛟龙不再现,江边两岸百姓得以平安度日,休养生息。

而关于三藏法师的新故事,也以风一般的速度,在南瞻部洲迅速流传。

尤其是其所宣扬的佛门大德和其死前指着佛子庙时所说“天下僧人皆为三藏”之言,更是为此轰传天下。

便是天庭也明令禁止嘉奖这位法师的功德,允许凡人为其建庙立祠,享受香火供奉。

一时佛门之名响彻大半个南瞻部洲,便是偏远之地,不常与外界打交道的人都知晓佛门的存在。

三十年后,借地藏王菩萨之手,入六道轮回。

一个刚出生就惨遭抛弃的婴儿出生在荒郊野岭,本以为会被山中凶猛的野兽咬死,岂料婴儿不仅没死,还被刚下崽不久的母虎饲养。

这一幕令无意间发现的村民大惊失色,纷纷感慨婴儿非凡,乃大德转世,接过村里,有村中人共同抚养。

吃百家饭长大的婴儿内心真诚善良,勤劳勇敢,颇受村民喜欢。

后来遭遇天灾,村民颗粒无收,长大的婴儿将自己卖给地主,换取村民活下来的口粮。

后几经辗转,机缘巧合入了当地一座寺庙。

剃发出家,专心参悟佛法。

十年后,名为三藏的年轻和尚已经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高僧,无论是对佛经的理解,还是对佛法的践行,都远非常人能及。

他并未出钱,自渔民手中救助被捕获的鲤鱼,却亲尝百草,苦心钻研出能高产的粮食作物,与渔民猎户交换,成功劝诫他们少造杀戮。

他这一生施衣布施,行善积德,每逢天灾,总会亲自出手,救助灾民。

在这个战乱不断的岁月,他凭借一己之力,一座寺庙,一处荒山,养活了十万人族。

最后,更是亲临战场,以自身性命为代价,令纷争的乱世止戈。

救万民于水深火热当中。

令三藏大德和佛门的名号更加深入人心,也在南瞻部洲的人族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令不少当权者对佛门颇有好感,不知是谁提起第二代三藏临死前那句“佛门皆是三藏”的说法,令无数人族对此感同身受,对佛门更增添了几分深刻印象。

觉得佛门常出大德。

五十年后,又有一个婴儿出现在佛门寺庙门口,被庙中主持收养,收为亲传弟子,悉心教导。

令庙中主持惊喜的是,这个婴儿对佛法的理解得天独厚,很快就超过自己,以后钻研佛法,一颗佛心玲珑剔透,佛法修为与日俱增。

又因为是大寺庙的缘故,平素会有诸多达官贵人,婴儿长大后,法名三藏,为达官显贵消灾解难,又为平民百姓治病救人。

在当地素有威望。

更加难得的是,他还写的一手好字,作的一手好诗,流传出去,引发读书人的轰动和追捧,在士林中颇有名气与地位,影响日渐深厚。

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平民,都愿意跟这位法师打交道。

甚至有人将他与前几位三藏法师比拟。

后来,其所在的国家与周遭各国遭遇瘟疫,死伤无数,生灵涂炭。

三藏法师心中不忍,祷告上苍,一颗善心感动天地,求下灵丹妙药,救助百万人族。

后来又有洪水肆虐大地,方圆百万里尽数成为汪洋泽国,为平息水患,三藏法师以身镇海,化为一座通天石像,镇压洪水,最终水灾消退。

为此,佛门三藏之名在南瞻部洲越发响亮,信徒数量众多。

第五世,法名三藏的大德高僧,一生行善,最后为消除蝗灾,以身饲蝗魔,以肉体凡胎,高德智慧,令人族记住了这第五代三藏。

而佛门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弟子不再拘泥寺庙之中,开始行走南瞻部洲,学三藏之道,践三藏之行,慈悲济民,救助世人。

第六世、第七世、第八世,皆有三藏法师出现,以大无畏之态,大慈悲之心,行佛法,做佛事,在人族留下种种传说。

令佛门高洁的形象越发清晰,在人族中受众更广。

直到第九世,这代三藏法师不同于前,注重教诲,精于辩才,他学贯古今,跟文人论文,跟法家论法,跟墨家论兼爱,跟农家述农事。

更是整理南瞻部洲古往今来的佛门典籍,自悟第一代三藏佛子的大乘佛法精妙,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设立佛台,宣讲佛门大法。

尤其是大乘佛法一出,更是令听者如痴如醉,提神醒脑,浑身舒畅不已。

更有痴傻孩童,在听过大乘佛法后,豁然开悟,变得聪明伶俐起来,也有疾病缠身的老者,因为听了大乘佛法,身体逐渐康健面色红润,老当益壮。

这些实实在在的例子,立刻引起轰动,令人族趋之若鹜,更有不少当权者,不远万里而来,想要求娶大乘佛法。

可惜的是,这种精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难以记录在纸张之上。

这代三藏法师言明,大乘佛法拥有不可思议的功效,深藏无量智慧,可导人向善,更可强身健体,启迪智慧,延年益寿。

信大乘佛法者,更有机会享佛缘,得永生。

然而,大乘佛法属于佛门真传,法难轻传,唯有第十代三藏法师诞生,亲上西天,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经历种种考验,才有可能求回真经,流传世间,普渡众生。

此言一出,迅速在南瞻部洲流传,引得人族对第十代三藏法师期盼不已。

与此同时,第九代三藏法师走出墓地门,开始徒步丈量脚下大地,在各地宣扬佛法。

与当地大德辩法论道。

第三章 距离西游还有三千年第三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五章 三尊来袭!第六十一章 恐怖绝伦白素贞第二十八章 好一波骚操作第四十二章 菩萨怕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冥河老流氓第三十一章 古有西王母第五十九章 倒打一耙泼脏水(一更)第六章 狼牙棒or搓衣板(二合一)第十七章 无耻的盘古第十三章 和尚你六根不净(二合一)第十一章 爹打儿子天经地义第九十六章 令人眼前一亮的和尚第三十六章 此去青山难再见下第十二章 逍遥子要出山第十九章 这届蟠桃宴会垮了第十章 得罪人的活计第十六章 论锦觅的养成教育第四十四章 法海,我不会让你死第十八章 天道出世第五十四章 和谐新朝气运聚第三十六章 齐聚百花楼第十三章 你想谋杀亲夫!第四十章 各出所料磨岁月第二十一章 明生重生第十章 桃在人就在第九章 拖后腿的紫薇帝君第十二章 他绝对是故意的!第五十一章 惨遭追杀的许宣第二十一章 嘴上没毛的年轻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唐三藏生了!第十二章 此界寿命五十年!第五十五章 猪蹄端倪,神雕初始第十四章 鏖战伏羲第八章 我叫日月换新天第四十九章 我愿追随左右第八十五章 恐怖绝伦的末日天灾第四十九章 别拿庙堂不当江湖第五十二章 如来佛祖动手第五章 少年的“师徒情深”第六十九章 我……还是太年轻!第一百二十四章 如来佛祖的野望第二十九章 再相逢夜谈长生第一百六十三章 无上存在终出手第二十七章 诛仙大阵第二十章 司音是女装大佬第七章 这……真是仙人第五十二章 如来佛祖动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兴魔涨本相连第十二章 你要当老子孙子第二十五章 三族疯了吧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死看淡,强者的陨落第六十章 威武霸气大教祖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到灵山我shi了第四十八章 三界乱象纷呈第八章 主角待遇的人物第十七章 初见嬴政第十八章 师祖再不出手就晚了!第六十三章 过去、现在、未来第一百二十二章 时光荏苒五百年第四十九章 血洒咸阳第三十三章 这大秦……疯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魔的乔灵儿第十二章 此界寿命五十年!第五十二章 蝴蝶煽动的小龙女第五章 一颗原子惊众神第二十一章 真假天帝第一百五十七章 做人不能李天生第十一章 爹打儿子天经地义第一百五十六章 无所畏惧好悟空第二十三章 同生死得见真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到灵山我shi了第八十七章 摧枯拉朽,战至癫狂第九章 女娲!第十五章 名气不显木莲菩萨第六章 仙人是妖孽第八章 巫妖跟巫女(二合一)第三章 白素贞改造计划第二十九章 天道意志降临第十六章 仙子堕落了(二合一)第十八章 人仙妖魔齐动员第三十四章 千军万马起征伐第五十九章 道宫内称雄第四十九章 龙的骨气不能丢第五章 助猴为乐第六十二章 天翻地覆终来临第十九章 擎苍跪了第十八章 虽然伤得有点多!第五十三章 陵园祖孙小莫愁第五十三章 李天生出手!第六章 仙在九重,道在须弥第八十一章 完全不想体会第十八章 天道出世第一百零二章 紧那罗与阿羞第二十二章 我有三礼赠君皇中第二十八章 好好看着!第七章 我有一壶桃花醉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天生的心理战第一百四十四章 妖师拜教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