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经

下午开始元善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位讲经授课的老师了,这个时候若是在讲一些科普知识就不太适合了。

看着这个屋子里做着几十号人,还有桌子上放置的戒尺,拿着还挺顺手的,旁边的几个教室里还传来长调朗诵的声音。

不用看都知道,那一副摇头晃到的动作,还有那很容易入睡发困的课业内容。

“我叫元善,是新来的国子监助教,现在就让我们来教授你们新的课业内容,不知道各位的成绩和能力如何,所以只能从最基础的教起,现在我念一句,你们就写上,不需要你们出声朗读,想问题要举手,去卫生间可不用跟我说但是不要打扰到其他的学生,每次出去不能超过一炷香时间,不然我会叫人去茅厕捞你们的。”元善说道。

“哈哈哈。”房间内一阵大笑。

一旁的屋子正在朗读呢听到隔壁一阵大笑那声音直接盖过他们的朗读声。

一个小老头博士在屋子里用戒尺拍了几下桌子,沉声道:“不要溜号,继续跟老夫念……”

没一会儿工夫,元善在教室内拿着一本线装版《三字经》念着,每一条还念了解释,让学生们记录下来。

三字经的内容不多,意思非常好理解,念诵一遍之后就完全被这些学生们掌握了,接着元善说道:“今天的作业就是,将这些三字经每人抄写二十篇并且背诵下来,今天就到这里下课。”

平时别的老师都是叫温习功课,留作业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出现,作为学生只能听从老师的安排,一个个耷拉个脑袋,这时候元善说道:“今天抄录用的纸张都由我来出,还有明天开始想要勤工俭学的学生到我这里报名。”

这算是第一天的国子监工作就算完成了,离开的时候有些学生名还用不善的眼神盯着他,元善知道这些人应该就是孔颖达的弟子们,还有在和平坊都中招的学生们,也不予理会。

元善出门的时候发现连个车都没有,想要走回和平坊需要很长时间,忽然觉得要是有个黄包车就更好了,于是回去和平坊商店之后就立刻拿这纸币开始涂涂写写起来。

能做出“人力车”的也只有元家庄园的铁匠坊和工坊才行,并不复杂只是结构上还存在技术上的东西,这些在元善看来那都是小时,花点钱从商城中买一个黄包车人力小模型就够了。

“人力车”的技术可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大车轮子,轴承,弹簧,还有座位的角度都是有技术要求的,这样做出来的“人力车”才能用最少的力气拉动。

早上起来,元善将模型与图纸让张三送到元家庄工坊,然后就去了国子监。

wωw☢ttκa n☢¢Ο

元善一大早过来就简单王孝通在门口,还没走过去王孝通就离老远的向他打招呼。

“这老头难不成是在等我么。”元善心道,脚步没有停下来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元助教这么来了,老夫都等你有一会儿时间了,昨天说的应用题解答的事情,今天老夫要与元助教好好讨论一番。”王孝通很是热情的说道。

元善就知道这老头肯定是为了这个事情,但是太热情了都让他感到害怕了。

“王老,等下我还有课,一会儿去找你可好。”元善说道。

“好好,那我等你。”王孝通笑道。

元善进入课堂之后,开口问道:“先说一下勤工俭学吧,目前的工作就是去元家庄为庄户及孩童们讲解三字经,每天五百文钱,车接车送,还惯饭食,这个事情就从明天开始,本子爵一视同仁无论你们的家庭是富贵还是贫穷,只要想赚取钱财或者教学经验的都可以参加,但是有一点要求就是你们无论目的如何都不能影响教学质量。”

“程处默,昨天你说你有要参加,你去教三字经太屈才了,就带领小朋友们上体育课吧,就教些拳脚功夫就可以了,同样是每天五百文钱。”元善说道。

程处默眼皮跳着,他昨天醒酒之后才想起来被元善卖了的事情,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这种状态从昨天下午到现在还都没有缓过劲来,这下一听有又事情了,知道不答应是肯定不行的,只能默不作声,事情就这样被元善给定了下来。

有些人听了每天五百文其实已经动心了,在这里上学的可不只是富家子弟,还有一些贫困生凭借努力考进来的,想比较而言还是很穷,一天五百文,两天就是一贯钱,这是非常丰厚的。

可是这个年代让读书人现在就去为了银钱奔波这是很掉面子的事情,程处默的加入给了他们信心。

就在这时,有个同学站了起来道:“元老师,我杜敬同愿意参加。”

众人全都看着杜敬同,元善也大量这个年轻人,看起来非常的沉稳,而且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是家里困难的,这种能够主动参加活动的人他是非常支持的。

“杜敬同,你的行为证明了你敢于实践的精神,知行合一学而致用。”元善欣慰的说道。

众人昨天被元善的三字经跟震撼了一下,今天又被“知行合一学而致用”这句话震惊了。

显德殿,李世民正在看着一份秘折,上面是元善这两天做过的事情,还有那一份完整的三字经与解释。

“好,好,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引入典故讲明道理,涉及文学、历史、忠孝节义等方面,而且其中主要蕴含了仁,义,诚,敬,孝的内容,真是妙,元善你还还真是叫朕惊喜。”李世民对三字经赞不绝口起来,一直嘀咕好半天。

继续往下看,又看到元善对学生的要求“知行合一学而致用”,李世民又陷入了思考之中。

良久李世民才说道:“好一个学而致用。”

再看一下三字经浅显易懂是最好的启蒙教育,而元善提出的那个勤工俭学就是要让学子们去教授庄户及孩童们读书识字,这不正是应了这一句么。

李世民想的很深,他似乎从这三字经中看出了对付世家门阀的办法。

希望读者们能够多多支持,求打赏,求收藏,推荐票,给几张月票吧!

第五百四十九章 制霸行为第四百一十八章 鸟瞰图第七百三十三章 锅炉设计图第四百零四章 皇家冰库第八十五章 嘹亮的口号第八百五十九章 遇到风浪第七百零二章审案衙门与缉捕衙门第五百一十五章 舞厅内部第四百五十七章 沧州学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工香皂第四十八章 秀宁心思第九百六十八章 大唐皇家学院第九百六十四章 二个月后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亲队伍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货商城开业第六百五十八章 此刀无华第四百二十三章 无底洞第三百四十三章 买马计划第五百五十八章 朝堂反应第六百三十九章 岭南码头计划第二百三十章 疯狂的夫人们第四百零一章 招标计划第三百八十七章 调料作坊第六百二十二章 蓝田人才监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八百六十六章 民部唐俭第四百七十九章 八卦新闻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有喜了(大结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长安的模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静待风云第六百四十一章 校尉周儒第四百二十三章 无底洞第三百一十三章 玻璃板第一百二十四章 冰场运动会第二百四十七章 肥皂批发价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医生第八百三十章 两门三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跑酷第六百七十七章 洛阳工程队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税第五百二十一章 工部尚书阎立德第三百八十六章 固定资产投资第二百二十一章 铁炉子第六十二章 做个火柴容易么第六章 一千五百贯钱第八百六十四章 三岛在手第七十六章 俱乐部的构想第七百七十五章 到达岭南港口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医生第四百八十一章 军器监的问题第三百五十八章 修路预算二十万第四百四十九章 沧州刺史姜承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主醉酒第七百八十一章 扶桑大名第二百六十九章 将军营第三百章 六名女账房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种植项目第八百六十九章 李承乾要地第七百五十四章 鱼脂第九十四章 火柴的诞生第八百七十四章 飞天的办法第九十九章 买十送一 上不封顶第五百四十七章 还钱第三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思考第七百八十九章 参观动物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史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遣唐使第六百五十二章 薛凯的想法第四十八章 秀宁心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苑君璋降唐第八百二十二章 撤退第九十三章 轰掣天地第九百三十一章 垄断与监视第七百一十一章 民间建筑队伍第二百三十二章 肥皂工坊第一百八十六章 钱堆满仓第五百二十三章 机械与人工第八百五十四章 乱糟糟第八百六十章 山本一山第四百八十章 风流韵事第七百三十章 果然是死要钱第六百三十二章 少府监正监何踱第九百四十四章 卢国公家程处默第九百三十一章 垄断与监视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来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预卖玻璃板第六章 一千五百贯钱第九百二十三章 监管少府监第九百七十四章 体校扩建第六百六十六章 建房问题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齐王李佑第四百七十五章 酒令到手第八百零九章 谈判第二百二十八章 组团参观第八百三十三章 比例投资第二十七章 琉璃换美人第一百零二章 早期复合弓第五百九十章 押平局第三百三十章 受关注的玻璃第八百八十九章 直怼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