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苏州发展提提速

周青自信满满。

一群人都在好奇,不过在场的商人都很精明。

“那个,元仆射周掌柜的布行生意若是做成规模无可厚非,毕竟周家底蕴在那里,像我们开酒楼的不适用这种方式吧。”做酒楼生意的吴长兴说道。

“其实这个就要从行业性质上说起了,在本官看来经济发展中包括三种产业,第一是工业,第二是农业,第三是服务业,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周记布行有原材料采集,有加工这就是工业,而这位吴长兴屋掌柜的酒楼属于服务产业,思路都差不多,比如创新食谱,增加服务等手段,连锁式经营将服务提高上去才是经营关键,具体的只能由吴掌柜自行领会了。”元善解释道。

周围人都开始若有所思起来,工业,农业,服务业这些概念他们都是第一次听说,是需要一些时间好好消化的。

吴长兴觉得创新食谱,提高服务虽然很笼统但是他早就有打算了,他可是到过长安的,知道长安发生了一系列新鲜事尤其是对第一楼的菜色非常感兴趣,炒菜的概念他早就听说了,自家的酒馆现在也开始在琢磨了,走南闯北的客人现在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跟不上形势可不行。

吴长兴的酒楼在苏州开了很多家,只是开酒楼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厨子的培养管理上都是不简单的,不想布行只要有货就能够开多家店铺,而酒楼却是受到了限制,所以吴长兴还是很指望客栈的收益。

还有几个人都是苏州最大的米商,他们的生意赚钱的都是往北方销售的,产业规模已经很大了。

元善简单说了几句也让几名商人开始琢磨起来,虽然大多数的商人认为帮帮不大,但是也没有说别的,毕竟要给当官的面子。

但是接下来元善说道他们就都感兴趣了。

“本官要说的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你们应该多少知道些关于蒸汽机的事情,目前蒸汽机在长安城应用的还是比价多的,比如说蒸汽火车,蒸汽汽车,铁匠工坊,木匠工坊,棉花商会都在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未来这些蒸汽动力将会取代部分的手工业,因为比起人的体力显然机器更为靠谱,只要提供煤炭,理论上蒸汽机就不用停下来一直工作。”元善说道。

众商人眼前一亮,蒸汽机他们全都了解过,也知道蒸汽机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涉及到加工制作的时候,周青问道:“蒸汽机会在苏州进行售卖吗,那种织布机岂不是能够快速的增加生产,就是不知道这样的蒸汽机需要多少钱。”

提到钱周青脸上冷静了很多,有点担心元善的开价太高。

“成品的蒸汽动力设备有一些是可以从元敬爱购买的,台锯,钻井设备,抽水设备,压扎设备,炼铁,木工,造船应用的领域很多,你们若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到长安去多了解一些,毕竟浙西蒸汽设备属于大投资类,很难立即赚钱,不过像周记布行这样的产业倒是可以利用蒸汽动力获得快速生产的需求。”元善说道。

“采用新式纺织机若是在加上这个蒸汽动力,周家的布匹产量会有一个突破,等到了成都购置一批棉花后周记可以对棉布进行纺织了,南方的棉布供应可是一很大的市场。”周青很激动,他已经决定要购置蒸汽设备了,这样才能够拉短与棉花商会的差距。

其实苏振南何尝不想投资蒸汽设备上,当初在渭水河畔他可是减震一艘蒸汽船在五帆的情况下自行航行的,若是投资这个前景一定不错,不过他还是冷静了下来,因为今天要进行的主要内容还是筹建苏州商会的事情。

元善的想发和你简单,就是要为大唐的经济发展提提速,而沿海城市有着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没有理由不支持一下,但是要让经发部出钱,经发部是绝对出不起的,只能促进经济发展然后肥了国库收入。

只要税收增加就说明经发部的重要性,在机构上就没有人会动找他们麻烦,因为谁找麻烦就要有能力承担国库损失银子的处境,应该不会有人这么傻。

再谈到修路的事情上就必须指望苏州刺史张安之了,具体他要怎么跟朝廷要银子那就不管元善的事情,但是推动这个事情的人可以是苏州商会,便民活动加上商人的慷慨解囊,而真正的目的却是培养一支工程队。

他们发展的模式也是跟洛阳有些像的,但是前车之鉴他们认为工程队的筹建是将众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的一个契机,长远考虑是未来若是苏州刺史真的能够要来银两进行修路,那他们的工程队就能够赚钱了,在那之间让工程队连连手也是不错的,众多商人一人那点不差钱。

除了他们这二十个主要股东之外,福满楼的一二层的商人们同样都有些实力,从商会的实力上讲,苏州商会的财力就算长安与洛阳的商人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够比得过。

在元善介绍完蒸汽动力之后,苏州商会再次将话题牵扯到建立苏州商会的事情上,于是在元善的见证下苏州商会正式成立,苏振南暂时担任会长,目前明一下已经有啦一个苏州工程队的建设项目。

在饭局上,商人们吃吃喝喝就不提了,让元善惊喜的是,好几个商人对宝船都非常感兴趣,纷纷突出他们想要购置宝船,只是在生产时间上元善不好立即答应下来。

就此百万贯的生意就暂时搁置,让元善欣慰的是苏振南提出要建造一蒸汽设备工坊,元善自然不会反对并且承诺可以将蒸汽设备的设计图出售给他们,由此几万贯就顺利到手。

第二天苏州商会的人又进行了一次碰头会议,然后苏州城内的工匠,木匠等手艺人就开始被苏州商会的人全都集体雇佣,苏州商会的大型铁匠工坊就此成立。

据说投资的人有上百名商人,加在一起的资金非常庞大,以至于就在苏州铁匠工坊成立后不久很长一段时间整个苏州城内所需要的铁器等物件都出自苏州铁匠工坊。

希望读者们能够多多支持,求打赏,求收藏,推荐票,给几张月票吧!

第六十五章 粮食不见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史局第四百八十章 风流韵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化肥工坊会议第四百九十章 此处应该有掌声第五十九章 饭前唱首歌第六百四十七章 八十万贯第一千零四章 真珠毗伽可汗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摄政王苏文第七百九十七章 武媚娘的心机第六百零一章 作诗助兴第四百四十二章 溃败之势第二十六章 百名侍女第八百六十一章 苏定方心动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选择礼物第四百八十六章 关系户上门第二百三十八章 疏导员的待遇问题第八百五十六章 朝堂扯淡第八百五十章 利来利往第八百八十七章 橡胶底皮鞋第五百五十三章 洛阳商团第一百八十九章 被打脸第七百一十七章 蓝田县房契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三个火车头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承乾的烤鱼第一百零一章 私人医生第九十章 元家二夫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地下管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空置店铺再利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侯府招聘结束第八百一十四章 肉香第八百九十六章 众女闺话第七百四十九章 窑厂技术转让费第六百零一章 作诗助兴第六百三十一章 望远镜微调器第四章 大唐第一夜第八百零四章 不好,有诈!第五百五十二章 车载大炮第九百二十四章 免费运石头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鸡吃米图第六百一十八章 钱行初设第三百七十章 大唐八月第八百四十四章 彩衣的主动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巨响震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窗帘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草率表决第七百五十八章 福州刺史吴青远第九百八十一章 小范围试用第七百八十三章 隆太的事端第七百三十一章 经发部内的决定第二十九章 劫钱别劫色第二百五十四章 煤油灯第五百一十一章 元善三策第六百二十九章 朴至善第五十一章 尉迟敬德第四百九十章 此处应该有掌声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庄园第八百三十六章 黑色料理第八百零三章 噶尔·钦陵赞卓第七百三十二章 骁龙号第三百七十六章 造纸术第三百七十九章 落跑的程处默第一百九十二章 倔老头虞世南第十七章 高明公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成第二百五十章 仓库集中区第四百四十章 独自行动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衙校场第三百四十七章 冰镇黑糖水(可乐)第三百四十六章 冷饮店与火锅店开业第三百六十章 东宫内的股东大会第二百九十三章 广告第七十一章 兵法的诞生第五百七十一章 到达梁州第四百六十二章 办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烤鱼第七百二十七章 冠名商家第九百四十八章 安排第七百一十九章 考场第五百四十八章 职能变动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活捉夷男第八百四十章 嗨起来第六十二章 做个火柴容易么第七百四十七章 越州基业第一百四十八章 蒸桑拿第五百四十一章 新行业的崛起第七百七十七章 冯盎的气色第八百七十二章 百姓的态度第九百九十章 薛延陀异动第九百一十二章 兰州钢铁厂开建第八百三十九章 升级扩音设备第五百六十九章 抓捕行动开始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汉语拼音第九百三十五章 隐人耳目第四百四十六章 喜忧参半第一百七十三章 加入裁判队第七百六十四章 海岛围攻第三百七十一章 红拂女的面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棉花种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