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钱票发行中心

外交货币的事情只能慢慢来了,以目前吐蕃人的交易来看有来有往钱币并不是有出不进。

元善待在他的国公府上,优哉游哉的看着大唐小报上写着的各种八卦,尤其是大唐的怪异小说,倒是很有意思,对一些写的不错的还会进行打赏,然后他的名字就会出现后面支持作者的排行榜中,现在稳居第一没人撼动,正是因此,大唐的小说杂谈成了一些书生们狂热追求的一个原因。

写的最好的,还会打出名号,像花魁一样的排场,名头换成文魁等说辞,还举办签书会等等活动,而元善的打赏这想指标已经成了选拔文魁的重点,实际上不怎么公平,个人喜好占有一定的分量,可是大家就喜闻乐道,没事图个乐呵,反正追捧一下他们既看了热闹有没有损失。

正在开到一段很恐怕的描述的时候,彩衣进来道:“老爷,钱行派人来说,钱票发完了,还需要钱票呢。”

“那你去后院看看她们整理出多少了,登记一下全都运送过去。”元善道。

“是。”彩衣快速的离开了,不过很快就回来了,独孤若兰还跟了过来。

“夫君,上一批钱票不是才运走不出三天吗,怎么还要呢,现在手上的只有不到五百张,这都印了半个多月了,元家的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做呢。”独孤若兰说道。

“发行这么快吗?”元善疑惑道。

彩衣回答道:“老爷你可能还不知道,最近特别流行使用钱票,都是商人们在用,最近元家几笔生意上的结算款都是用钱票支付的呢。”

“原来是这样,还真嘀咕了商人们的购买支付能力,若是这样目前的一万张钱票还真是不够,没关系不够就再次印它个一万张呗。”元善风轻云淡的说道。

“还印啊,若是如此咱们国公府可就真成了印钱票的工厂了。”独孤若兰有些不情愿的说道。

最近独孤若兰等人的辛苦他是知道的,自家的一些账目都还没时间核对呢,若是真这样下去还真不行,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加派人手,可是这种事情不比寻常,他还是决定先考虑一下,慢点就慢点,没有钱票大唐的钱币不还是一样的流通。

“好了夫人,慢慢印就是了,钱行没有钱票可以先不发行,就这样回复他们吧。”元善道。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内,想要兑换钱票的人络绎不绝,而起个地方的钱行全都派人回到长安开会,因为地方钱行没有发行的权利,但是可以发放啊,于是整个大唐内钱行的负责人全都聚集长安开始商讨此事。

元善趁此机会,身为钱行最大的东家,他便提出由钱行专门出资,出钱,出力成立一个钱票发行中心,而这个发行中心将作在长安行使总行的权利。

场地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扩建,国模将成三其原来的五倍,其中还包括住宿,因为保密的原因这个工作高薪但是限制人身自由,但是福利待遇是相当不错,因为其特殊性,所以选择人手都是极为慎重。

实际上也没有太严重,特殊纸张的生产是独立的,印刷是独立的,印刷编号都是独立的,加上登记制度,只要没有人进行夹带事情根本不用担心。

钱票发行中心的防御规模比钱库还要严格,元善提出这些之后,就受到了全部主事人的赞成,而发行中心建设期间,发放的钱票还是要由元善进行提供,于是元善的妻子们,女人们,丫环们全都齐齐上阵,算是缓解了一下人手不足。

钱行的事情开会的用了三天的时间,多数在研究的都是将钱币运输协调的事情,还有关于小额钱币的事情,既然决定要建设钱票发行中心,现在百贯的钱票都如此受欢迎,若是发行十贯钱的那这将成为大唐钱币的一场革命,到时候十贯钱的钱票下面还有一贯钱,一百文钱的纸币,或许以后纸币将完全代替金银铜的价值。

元善一听笑而不语,理论上是好可行的,可是发行还是要按照市场这购买力来决定,不过有一点说的没错若是出了十贯钱的钱票,它的发行数量绝对是百贯定额纸币的百倍千倍万倍,现在造纸工坊的纸张可以满足这样的数量,印刷需要一定的时间多少也能满足,可是编号呢,人工编号每天换班工作,能满足快速的消耗吗。

所以短时间这个想法是不太现实的,他决定先将百贯定额的钱票先满足了再说别的吧。

皇宫御书房,李世民桌子上摆放着一张一百贯钱票。

“马和,你觉得这个钱票用起来怎么样?”李世民问道。

马和立即应道:“大唐百姓们的大额交易多数都是以金银来支付的,此钱票轻薄携带便利,而起采用了特殊造纸工艺不容易被仿制,加上钱行的措施可以保证钱行通用,据奴家知道的现在商人们则是极力的推崇钱作为支付手段,因为携带方便,在兰州那边极为好用。”

“恩,你说的有些道理,那你看若是将用此物代替我大唐钱币又当如何?”李世民问道。

马和有些难以回答了,这都是大臣们们的事情,他可不好多说什么,可是皇帝问了又不能不回答,真是让他为难,看了看李世民的表情波澜不惊似乎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琢磨了一下道:“如此大额的钱票,仅仅在商人之间使用罢了,百姓是极少能用的上。”

李世民微微点头,又道:“若是钱票发行一贯钱呢,一文钱呢,还是否能用上?”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马和立即应道:“那是能用上的。”

李世民就是问问,他能够不知道这个纸币的作用吗。

他在乎的不是用纸币来代替铜钱,而是这印刷纸币的关键,元善说会给出一个说法,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说明,他是有些着急的。

此事的元善正在与钱行的人商量钱票发行中心的事情,而得到朝廷额认可他早就想好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 蓝田人才监第八百零一章 一个字“拖!”第七百四十四章 越州街道第六百五十三章 火锅店相遇第八百二十六章 吐蕃公主乘火车第四百七十六章 空中飞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单独约见第九百七十七章 面值一百贯第四百三十八章 沧州船坞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请做出选择第八百五十三章 血腥征服第四百三十九章 发兵东突厥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老年人最爱第九百五十四章 禁军教头第三百四十二章 三十六计第四百四十五章 安置问题第二百三十二章 肥皂工坊第七百章 租赁大楼第九百三十章 经发部张大千第五百六十六章 凤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巧遇单芳芳第五十二章 我会对你好的第二百一十七章 蒸汽机第七百二十四章 九州岛上的造纸工坊第九百九十二章 沧州会议第四百九十七章 开矿承包第七百四十一章 独孤府第九百八十一章 小范围试用第三百二十九章 郑奇的好奇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准备招收三百人第二百二十章 讨价还价第四百一十章 新丰县的变化第九百八十一章 小范围试用第一百七十六章 干杯我的朋友第二百零九章 军器监任职第九百五十九章 泸州酒厂第七百一十九章 考场第五百九十七章 五石散第七百一十三章 销售蒸汽机第五百三十九章 新丰县菜贩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世民的决定第六百一十三章 贞观七年第九百二十八章 凤州粮价第一百一十四章 蜡烛代理商第九百五十二章 太子出宫第八百九十章 薛凯要开小卖铺第一百二十一章 准备礼物第三百四十三章 买马计划第八百章 赵吉祥第三百三十八章 冰棍模具第三百四十四章 窗帘第七百三十二章 骁龙号第三百一十七章 跟公主摊牌第九百九十一章 逐级升学第二百零四章 三字经第二百五十六章 适逢其会第一千零六章 兵部日常第七百零八章 扩大矿点数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安有林第九百九十六章 副都督张亮第三百六十三章 聚集在蓝田县第六十一章 这不是缘分么第二百一十三章 炸膛第二百三十七章 和平坊商城舞厅第五百四十二章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第四百一十八章 鸟瞰图第七百八十三章 隆太的事端第一百三十三章 棉花项目申报会第三百八十九章 冯智戴第九百九十三章第八十章 郭香舞剑第六百四十九章 面条机第四百一十二章 饮酒兹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转移话题第九百七十七章 面值一百贯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子与秦王第七百三十七章 苏州船坞造船进度第八百二十四章 城墙呢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人议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肥皂工坊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米种植项目第六百四十五章 战利品第六百八十六章 碎石机订单第五百七十四章 戴胄的咳嗽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的订单第五百五十六章 陛下的安排第三百零五章 郑家第八百五十三章 血腥征服第六百九十五章 洛阳工程队加入第七百四十章 下一站越州第七百一十九章 考场第二百二十三章 货车订单第四百六十二章 办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长安富户第二百四十六章 双胞胎姐妹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家调料第八百四十三章 人不可貌相第七百五十一章 鲸鱼出没第十一章 鲁班宴第三百章 六名女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