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我对不住朝廷啊

“臣自江淮来,数千里见城陷处荡然一空,即有完城,仅余四壁,蓬蒿满径,鸡犬无声,曾未遇一耕者。土地、人民,如今有几?皇上亦何以致治乎?”

曾在淮徐道任参议,于去年五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的徐标在进京召对时曾如此对崇祯道。

崇祯听后,掩面欷歔泣下。

徐标所言的江淮便是徐州、海州及临淮地区,自崇祯八年农民军冲出河南包围圈后,江淮地区便如徐标所奏那般了。

在扬州时,陆四曾与扬州府尹、那位前明进士郑元勋对当前局势有过一番深入交流。

就“何以得人心”这个问题,陆四曾高谈阔论一番,说要将富者之地分于贫者,实现“耕者有其田”,从而解放农村生产力,如此贫者必踊跃支持淮军。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郑元勋的回答就同徐标奏对崇祯差不多,直言江淮及中原乃至西北诸省,已然地多人少,千里未有农耕,大量良田抛荒,贫民若种地何须分地?

郑之言让陆四止语,细细想来果是在明末没有“分田地打土豪”的土壤,概因如郑所说,千亩地有,千亩地上却未必有一人。

如此条件,你陆四搞什么分田地,不是脱裤子放屁,又犯了教条主义么。

扬州及江南这边,更是没有这个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壤,却不是没人,而是江南、扬州的土地大多种植经济作物。

尤其是苏松常一带几乎遍地家庭式的手工作坊,江南人民早已从农民转变为原始形态的工人,他们的“工钱”已然能保证一家温饱,甚至还很富裕,如此要他们放弃较高的收入去种地,简直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自古以来,“不种地”才是人民追求的幸福生活。

陆四真要在这种地区搞什么分田地,恐怕他就是那个要被人民推翻的反动政权。

至少在崇祯十年以后,中国任何一个地区都没有分田地打土豪的土壤。后世这个土壤之所以肥沃,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多地少。

现在,是地多人少。

所以打那回之后,陆四再也不提什么分田的荒谬想法了,清乡所得的地主士绅田地,都是采取发卖或出租这一形式“变现”。

就这,还有很多农民不敢买,不敢租,原因是他们担心这个大顺长不了。

针对这种情况,陆四采取的是“半强迫”方式,就是强租或强卖给这些农民,并且都是以极低的价格,通过乡村公所的建立减少原先地主士绅“包乡”产生的大量中介费用——杂税,使得农民们把账一算就发现自己实际是非常划算的,那么他们的抵触心理就会减少。

最重要的是,这是“贼军”强迫他们租买,所以将来就算是官军打回来,他们也不算是“从贼”,大不了将土地交回去就是。

这种心态才是人的正常心理,陆四对此也很认可,因为只要淮军能够不断的壮大,地盘不断的增多,农民的那种“讨便宜”的心态就会慢慢稳固,从而转变为支持新政权的动力。

不管革命还是造反,都要实事求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历史早就证明了教条主义要不得。

十几年的战乱和外敌入侵,明朝北方人口最少下降了一半,这才有了徐标所言“鸡犬无声,未遇一耕者”,而这位保定巡抚看到的还仅仅是一小部分。

徐大绥也姓徐,但和徐标没有关系,他原先驻扎的临淮地区就是徐标所说的“即有完城,仅余四壁,蓬蒿满径”。

穷的实在是没办法,徐大绥才不情愿的带兵来了淮安,因为他要不来的话,凤阳总督马士英就有可能断他的军饷。

来淮安后,一开始徐大绥也很卖力,想着淮安是漕运重地,城中肯定富得流油,要是攻进去必能大捞特捞一把。

所以,在最开始的几天,徐部猛攻淮安北门,一度就要破城,可惜最后还是被城内的“贼兵”给打退了,折损了好几百人。

打这之后,徐大绥就没了卖力的想法,倒不是城内的反贼顽抗有多激烈,而是围城的几家兵马除了他比较出力外,其他的都明显在保存实力,非不得已才派些炮灰上去打一下,应付了事。

徐大绥有点想不通,大家伙既然是来平贼的,贼人又被困在城中,那就一起出力破城就是了,你看我,我看你的有意思么?

很快,徐大绥就知道这帮子人为何在淮安不肯出力了,因为北面的顺军打过来了。

“这是怕把兵打光了卖不了好价钱!”

徐大绥愤愤不平,更叫他恼火的是漕院答应供给的粮食老是“断顿”,每一次都要他派人去安东吵闹后才给送一些过来。

漕院那也有苦衷,说是北边的海州、徐州已无粮可调,南边的扬州又沦为贼人之手,眼下能够筹粮的州县不足一个巴掌,大军围城又日久,每日消耗都是巨资,百姓负担已是极重。

言下之意是你们这帮客军赶紧攻城,要不然再拖下去怕是连粮草都供应不上。

“是他们不肯出力,又不是老子我偷懒!”

徐大绥气不平,部下也是怨声载道,都说金声桓的兵到处抢劫,过得无比滋润,凭什么他们就要在这城下喝西北风。那么一大帮子人在这盯着,真就是破了城,又能落多少羹到他们手上。

参将赵得高骂道:“花马刘的兵比闯贼还不像话,总督那边不还是好吃好喝供着,好话说着,咱们就是后娘养的!”

一提到刘良佐,徐大绥更是恨的牙痒,那王八蛋真不是个东西,连个官兵的衣服都不要了,所过之处毁家破舍,那坏事干得他徐大绥都看不下去。

可他能有什么办法,粮草要靠安东支应,军饷要凤阳拨放,他徐大绥除非去投闯贼,要不然还真没办法走。

直到那天夜里,几个人进了徐部大营。

老友高公公的书信让徐大绥很是犹豫,但那二十万两真金白银和一千多石粮食的诱惑又实在太大。

“我对不住朝廷啊,国事至此,我辈又有甚办法。”

当着一众部下的面,徐大绥失声落泪。

次日,徐部突然有官兵闹饷,继而哗变,一哄而散。徐大绥等人仓皇渡过运河西窜,勉强收拢残兵,却是再也无力参与围困淮安了。

第二十章 杀人者,陆文宗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进淮安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清的公主第七百零三章 打不过岳父还打不过女婿?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斩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六百七十三章 陆亲开道,闲人勿近第二百八十章 茉莉花第六十七章 红白纸第五百七十二章 冯铨的苦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西军抗清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们能不能听咱的话第四百六十九章 斩首第七百零一章 捐输第二百零九章少都督与骑兵的较量第三百八十五章 雨袭孔有德第七百六十一章 马鞭所指,便是大顺第一百一十八章 久经考验的逃跑将军第八百一十五章 登基敛财第五百六十七章 顺治以来第一稀罕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陆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六百七十一章 琪琪格和大玉儿第一百九十三章 淮军是陆文宗的了第二十一章 淤泥埋尸 官兵裹夫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未必反,国公一定降第三百六十五章 陆四什么意思?第六百二十六章 由他们去吧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顺公主的嫁妆第一千零四章 你我皆英雄(完)第二百八十五章 没事,我再问问潞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帮烂鱼虾第五百一十九章 满门无忠贞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请牢记你的使命!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自成被围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镇去其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降还是不降!第四百三十六章 陆四初一,清军十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王阿济格第三百三十章 抗清第一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陆四的大寿第七百二十二章 江南大奴变第五百八十四章 汉人怎么能打汉人呢第四百六十二章 无毒不丈夫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鱼肚,无刺第五百五十一章 莫丢山东人的脸第三十五章 当爹的就得复仇!第七百零六章 李成栋设伏摩天岭第八百一十七章 天不亡中华第七百五十二章 待赎汉将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子宝座 价高者得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万军重重围第一百零四章 难兄难弟 就地取粮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格收女婿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么说,优势在我第六百六十六章 开明郑亲王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九百五十九章 平川(上)第九十章 进扬州,过大年第四百七十五章 满洲大败,指日可待第七百二十章 雪冷血热第二百四十六章 刀切豆腐第八百一十章 新编桃花扇第八百二十六章 历代太祖,哪个不是如此!第六十八章 天塌下来先吃肉第二百一十六章 亲朋好友齐造反第四百七十二章 龙,龙,龙!第二百二十一章 冥冥之中有困果第六百九十七章 十大提督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陆四有帝王之相?第四百四十八章 阿济格是死的第三百二十章 满洲威风,令人神往第五章 世间最美是肉味第七百六十八章 动手之后不纳降第五十七章 破淮安第三十八章 红日第三百八十四章 风雨无情第五百一十七章 大顺不屠城,只屠官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六百零五章 顺,大大的顺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管怎么说,优势在我第六百一十章 陆四爷进京赶考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二百五十一章 辫子,辫子第三十七章 走投无路当流寇第二十八章 人潮 一刀斩第四百二十三章 强悍的男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陆四的矛戳他的盾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复故都第三百九十六章 问太后一声第六百五十三章 宫内厅 寇娘娘第七百零九章 李延宗兵进辽阳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在,我为万岁第二百二十三章 祖坟的文物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顺帝位之争第八百二十五章 隆武元年